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二十五:唐太宗的魔镜(1)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647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路不拾遗”的字面不须解释,一目了然。这就好比说那时候,谁要是钱包钻戒金项链丢了,不用着急,顺着刚才走过的路往回找,哪掉的还在哪等你呢!不是没人拾金不昧,而是根本没人去拾,大伙都知道,那不是自个儿的,不能拾。这就是等于说,人在马路边,不是捡不到一分钱,而是都不捡那一分钱,也可能是跟那会没警察叔叔有关系,既然捡了也无法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既然不愿意把它捡到自己家保险柜里,那还是谁丢的谁捡吧。

  史料中的这些话可能有些夸张成分,根据正常的人性推断,应该好不到那种神话天堂般的程度,但也并非是没有根据的胡吹,史料还透露,在唐太宗改元的第一年,“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一千多万人口的封建国家,一年中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仅二十九人,这样的重大刑事犯罪比例算是很低的了。

  说到死刑犯,贞观时期还创造了人类法制史上的一个重大奇迹,这个奇迹是由唐太宗和一群死刑犯们共同创造出来的,其过程令人感动,其结果让人咂舌!

  贞观六年底,唐太宗亲自审核重大刑事犯人的量罪结果,在见到那些即将被处死的犯人时,生出怜悯之心的唐太宗做出了一项包括死刑犯在内者都不敢相信的决定:释放全国监狱中所有死刑犯,让他们回家和亲人团聚!当然,放他们回家并不是说他们彻底自由了,可以不受死了。

  非也。假释期限是一年:“期以来秋来就死”。每一个死刑犯临走之前,狱吏都会和他约定,来年的秋天必须回监狱接受执行死刑。对所有被无条件释放的重案犯来说,这是名副其实的我和秋天有个约会,我和死刑有个约会。可是,这样恐怖的约会会有人准时赴约吗?

  鱼挣脱了禁锢它的网后还会再游进网里吗?猎物离开了控制它的牢笼后还会再主动回到笼中吗?

  悬。

  可事实表明,悬字底下吊着的那颗心完全可以放下来。贞观七年秋天,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出现了:“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

  一年前被假释的三百九十名死刑犯,齐刷刷地准时来赴死神之约,没有一个人爽约,没有一个人一去不回。这绝对是个足以让千年后的我们感慨万千的诚信奇迹,在这些虽然罪有应得但却不逃跑躲避、从容赴死的古人面前,现在的那些一心拒绝改造、妄图越狱的罪犯们应该脸红到肚脐眼!

  这些如约而来的罪犯得到了最高回报,唐太宗见他们如此诚信守诺,下令将他们全部赦免,这一次,他们可以真正回家了。因为一次诚信,他们获得了永久的再生机会。

  生命诚可贵,诚信价更高。七世纪的那三百九十名犯人,对这句话应该最有共鸣。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去感受诚信的价值与魅力,不要让诚信变得沉重。

  十二、唐太宗的魔镜

  在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白雪公主的王后继母有一面魔镜,那面魔镜魔力无边,能照出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每一次,当恶毒的王后对着镜子问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时,魔镜总是告诉她,她的长相只能算“亚姐”,冠军属于白雪公主。正是魔镜的存在,才让白雪公主的美丽人生险象迭出,因为王后很嫉妒比他漂亮的白雪公主,总是变着法子想害死她。

  和那个童话中的王后一样,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一面魔镜;和那个童话中的魔镜不一样,唐太宗的魔镜不照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只照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这面令唐太宗受益匪浅的魔镜其实是一个人-----魏征。

  魏征确是激励、帮助、监督唐太宗的一面无处不在的镜子,这面“百变魔镜”在不同的时候,充当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上级领导、纪委书记、同学朋友、臣下官员等多种不同的角色,可以说是和李世民如影随形,直到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

  魏征死后,唐太宗十分伤感,他发自肺腑地说出了那一句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哲理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他还说:“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我们已听不见唐太宗千年前的叹息,但我们却看得见千年前魏大叔的事迹。这一节,我们来擦拭蒙覆在镜面上的历史尘埃,让魔镜照亮我们穿越往古的道路。

  魏征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大名鼎鼎,绝对是主旋律形象,没有一丝负面新闻,贵为宰相的他,连一点绯闻都没有,正得比“正”字还正,叫他“魏正”恰如其分。这不是娱记、狗仔们喜欢的人物,想挖点花边新闻上个头版的机会都没有。

  娱记不喜欢,人民群众很喜欢。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本人觉得,魏征是个可以和包拯、诸葛亮媲美的贤臣。他的一生,可以用十六个字来形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忧国忧民,死而后已。唐太宗李世民也拿魏征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他曾经以“征与诸葛亮孰贤”这个命题在朝堂上询问群臣,并且认为魏征在仁辅自己,促使自己向善方面胜过诸葛亮。

  魏征以直谏闻名于世,照现在的网络语言,授他个“史上最牛谏臣”的称号应不为过。他在辅佐唐太宗的十六年里,一共进谏两百多次,事事切中时弊,经他上奏进谏的不平不公不好不该不道之事,基本上都是“一谏没”,可以说做到了件件有落实,谏谏有回音。

  魏征进谏的主题广泛,大到军国政治,中到礼仪制度,小到皇上“再婚”,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两百多谏,洋洋数十万言,如果一一列出来,完全可称之为“百科全谏”。

  本章节撷取百科之中两三科稍作表述,希望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先说说魏大叔的军事才能。目前大家所熟知的魏大叔的进谏故事,多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之类的治理国家、体恤人民的“老三篇”,涉及军事方面的基本属于空白,现如今眼目下,填补一项空白的进谏故事开始了。

  贞观初年,岭南部落酋长冯盎很久没有到过长安朝觐皇帝了,也就是不给大唐皇帝送好吃好玩的,不来向李世民请示汇报工作了。岭南在现在的两广一带,那地方山比房多,蛇比人多,石比谷多,是个一等一的蛮荒地带,唐政府管那南方那一片地区的少数民族叫山獠,虽然“山獠”和“犬戎”一样,都只是一个单纯的少数民族名称,但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原大唐还是有点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的。一般情况下只要他们不造反,朝廷不太爱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但他们内部各派长期在家里哼哼嗨嗨地打来打去,又不去朝廷进贡请安,大家都认为他们有不轨之心,各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向朝廷上奏,称山獠首领冯盎谋反。

  三人成虎。那么多人言之凿凿地说山獠造反,李世民急了,下诏征发南方数十州兵马大举讨伐。

  在李世民着急心焦地调兵遣将时,魏征却从容淡定地劝李世民不要抢着兴师动众,说“冯盎反状未成,未宜动众”。

  李世民奇怪地问:“告者道路不绝,何云反状未成?”他心里也许觉得魏征在发烧说胡话呢。

  魏征分析说,如果冯盎果真谋反“必分兵据险,攻掠州县。今告者已数年,而兵不出境,此不反明矣”。

  有道理呀,反与不反的行为模式是不一样的,总要有些在边境集结军队、骚扰虏掠的反常迹象,而各州府几年前就说冯盎要造反,可到现在獠兵一步也没有越过边境,哪有什么反状。这意思差不多是说,地方州府喊了好几年狼来了也没见狼来过,不是狼在家生孩子下崽子,而是狼压根就没想过要来。

  对于冯盎长期不入朝情况,魏征也做了合理的分析和推测,他说各州府领导都扯着嗓子说冯盎要谋反,而朝廷又不派使臣前去岭南安抚解释,冯氏担心他来朝廷会遭到不测,所以不敢入朝。在这种情况下,魏征建议唐太宗作出一个高姿态,派遣使臣南下向冯盎示以诚意,这样,冯盎必“喜于免祸,可不烦兵而服”。

  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解除化解矛盾、免去战争,这么好建议不接受那不是傻子吗!唐太宗依言而行,派了一名使臣前往岭南慰问看望冯盎同志。大唐天子这种主动示好的行为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冯盎十分感动,他随即派自己的一个儿子随使者入长安表示谢意。这个儿子可不是去长安旅游观光的,而是作为“质子”的身份去的,就是把亲生儿子当作人质送到都城定居,以表明自己没有谋反的意思,儿子的性命捏在你们手里呢,我敢反吗我!

  “质子”这招是很有效果的,因为作为“质子”的不少都是对老爸爵位遗产有第一继承权的嫡长子,你要是反了,继承人也就没有了。清初平西王吴三桂谋反时,吴三桂作为“质子”一直住在北京的惟一的儿子吴应熊就是被清政府下令斩首的,弄得后来吴三桂死后,没人接位置,只好把年纪轻轻的孙子顶上去。明成祖朱棣在起兵之前,也曾经因为三个儿子都身在京城而不得不隐忍不发,而是在将三个儿子偷偷接出来后才毫无顾虑地开始“靖难之役”的。

  因此,从自愿“质子”这一行为看,冯盎对唐朝廷是没有二心的。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