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三十五:马踏半岛(2)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5259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但这种中印人民友好的气氛很快就被中天竺的一个叫阿罗那顺的抢劫者给破坏了。他见唐朝使者收到那么多贵重礼物,很是眼红,歹念一生,趁着中天竺国王突然死亡的时机,不但宣布自立,而且发兵把三十名唐使全部抓了起来,并“尽掠诸国贡物”。

  阿罗那顺以为自己这次权、财兼得了,根本想不到会栽在大唐使者王玄策手上。

  在所有唐使被抓的时候,机敏的王玄策于夜晚只身逃脱。这位外交家跑到和天竺相邻的吐蕃后,随手写了一道征兵命令,要求附近的吐蕃和泥婆国(今尼泊尔)王国立即派兵随自己去攻打中天竺。

  吐蕃和泥婆国一点不敢怠慢,马上征调了九千名精兵跟着王玄策去灭掉了中天竺,活捉了抢劫犯阿罗那顺,并把他押到长安献俘。

  大唐的名号真是太响了,一个外交使节就能轻而易举地调动别国武装部队。牛皮真不是吹的,那时候,咱们国家多强呀!

  高宗初年,唐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灭掉百济这样一个只有四百万居民和六、七万军队的小国,根本不算个什么事儿。所以李治底气十足地命令百济王停止一切针对新罗的军事行动。

  百济王若是意识到李治警告的严重性,休兵熄火也就没事了,还可以继续在岛上吹海风洗海澡吃海鲜,住在海景王宫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过自己的小康国王生活。但扶余义慈却无所谓大唐天子的警告,继续我行我素,丝毫没有停止对新罗的攻击。

  这个扶余国王太缺乏自知之明了,明明自己就是个鸡蛋,还硬要和石头比硬。

  显庆五年,百济在高丽的支持下,再次对新罗发动大规模进攻,新罗国王遣使向唐廷告急乞援。

  唐廷震怒了,正式对百济宣战。

  公元660年,李治诏令大将苏定方为东征军总司令,率领十万大军,水陆两路并进,杀向百济。

  苏定方指挥唐军运兵舰船从今天的山东省荣成市出发,横渡黄海,笔直插向海对岸的百济王国。

  百济军为了阻止唐军登陆,在熊津江(今韩国境内锦江)入海口一线部署了大量兵力,试图让唐军一直做海上漂。但百济军只能欺负新罗军,和从战火中历练起来的唐军对阵,他们只有逃跑或者挨打的份。

  被无坚不摧的唐军一顿猛杀,“百济死者数千人,余皆溃走。”

  首战告捷后,苏定方命令唐军水陆齐进,陆路军登岸追击,扩大战果;水军则进入熊津江,溯江而上,扑向百济都城泗沘。

  扶余义慈慌神了,赶紧实施全国总动员,调动全国所有力量在都城之下进行拼死抵抗。

  拼了也是死。百济军不是唐军的对手,扶余义慈更不是苏定方的对手。

  苏定方在唐代名将群中处于第一方阵中,战功显赫,一人灭掉了三个反唐国家,并将这三个国家的国王全部活捉,百济王就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苏定方的战绩虽然比不上李靖、李勣那样壮丽辉煌,但他却以自己的战斗历程创造了唐代一个无人能够超越的“唐代之最”------他是有唐一朝转战距离最长、作战空间跨度最大的将军。

  东边,他打过朝鲜半岛;西边,他灭掉西突厥,将唐朝势力范围推进到今天的咸海和帕米尔高原以西的阿富汗一线。他的几个极东、极西的作战地点比今天中国整个东西距离还远很多。他是把大唐版图的西部边界开拓得最远的人。这一时期是唐朝国土最广的时期,总面积超过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

  像突厥那样强悍、庞大的游牧民族政权都被苏定方轻而易举地消灭了,百济这样的迷你小国怎能挡得住苏大将军的攻伐?只能给他塞塞牙缝了。

  双方一场大战过后,百济军全线崩溃,被唐军斩杀了一万多人。才干了两仗,百济三分之一的国防军就报销掉了。剩下的百济士兵一看,这仗没办法打,赶紧的,继续跑吧!

  在士兵们还在抵抗的时候,国王扶余义慈就带着太子向北方猛跑,都城也不要了。

  很快,泗沘城被唐军包围。

  当时守护都城的是扶余义慈的二儿子扶余泰。见父亲和哥哥都跑了,扶余泰想过回国王瘾,便宣布自立为王,并率众固守都城。

  其时太子的儿子扶余文思尚在城中,他见叔叔这么做便寻思开了:“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

  从他表现上看,这孩子比他爷爷、爸爸和叔叔都精明。他觉得叔叔已经一不做、二不休了,即使这次把唐军打退了,已经称王的叔叔也绝不会让他那个有王位继承权的太子爸爸和自己活命的。

  既然这样了,那也赶紧跑吧。

  于是扶余文思“与左右缒而出”,从城楼上垂下根绳子,然后像攀援达人那样,顺着绳索哧溜一下就和叔叔一个城内、一个城外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伙心里都有本账,一座孤城怎能守得住?城内百姓见太子的儿子和他的亲信都出城投降唐军了,也都不愿在城里等死,个个都以太子儿子为榜样,从城上垂绳而下。一时间,城墙上千绳竞垂,墙面上到处都是蜘蛛人,那场面是相当壮观。

  这些百济老百姓还真不简单呢。古代都城的城墙少说也有今天的三层楼那么高,他们居然都能在没经过专业攀援训练、没安全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安然无恙地降落到地面!看来,越处于危险的境地,人的潜能越能超水平发挥。

  扶余泰无法制止众人逾墙而出,无奈之下,只得主动开门投降。紧接着,北上逃命的扶余义慈和太子也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到苏定方军营报到投案,请求宽恕饶命。百济就那么点大地方,能往哪儿躲呀?土行孙到那都躲不了,钻到土底下刚一加速开溜,扑通一声就扎海里去了-------地方太小,不够一猛子钻的。

  你说这百济王可是个败家子?这么不经打还跟人家硬。这种不听狠人言、吃亏在眼前的糊涂虫,蛮配一个词的:小样。

  是的,小样就是这个样。

  到这儿,百济就算灭亡了,唐朝在百济国土上设置了五个都督府,将其纳入大唐版图。

  各位也许会说,这也太简单了吧,页把纸就把一个国家写灭了。

  古代历史上这样说灭就灭的小国家太多了,比咱们今天的一个公司破产还快得多。

  不过,百济这次的情况有点特殊,本来这个国家确实是灭亡了。苏定方在打下百济都城后,就班师回国了,并一船带走了俘虏的百济王扶余义慈以及其他所有王室成员。同时为了安定百济局势,唐军大将刘仁愿继续率军驻扎在泗沘城,以防这个地方万一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时好进行弹压。

  还真是出现万一了。这个万一给唐朝带来了不少麻烦,让百济又做了三年俯卧撑才彻底俯卧到地上撑不起来。

  唐军主力回国后,本来已经归顺唐军的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堂弟扶余福信见泗沘城屯驻的唐军数量不多,便和百济一个叫道琛的和尚联手,在倭国(今日本)支持下,把扶余义慈的一个在日本的儿子扶余丰迎回半岛立为国王,试图复国。

  扶余丰为王之初,百济军依仗人多,包围了唐军驻守的泗沘城,希望能夺下故都。但刘仁愿凭城固守,百济军无计可施,只能在城外打旋旋,后被渡海前来增援的唐军名将刘仁轨和新罗联军击溃,一仗就杀死了一万多名百济兵,成功解除泗沘城之围。

  因为不是历史上的一线当红将领,所以刘仁轨这人现在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他。其实这位刘将军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的标签式意义的,这个名字让许多中国人都感到陌生的将军却是第一个把日本军队杀得片甲不留、哭爹喊娘的中国人。

  这事就发生在死灰复燃的百济时代。

  刘仁轨到达百济以后,和刘仁愿一起固守泗沘城,当时由于唐军在百济的驻军偏少,面对占据兵力优势的百济军,刘仁轨采取深沟高垒的防守策略,不与百济军正面决战,在和对方相持中等待出击时机。

  其时军事形势对唐军十分不利,泗沘城是当时唐军在百济国内惟一占据的一座孤城,其它的所有百济郡城都因响应扶余丰而站到了唐军的对立面。泗沘城就像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四面都陷入百济中的汪洋包围中。扶余丰和他的叔叔扶余福信以为唐军必定会迫于形势退兵回国,曾气焰嚣张地派人不阴不阳地问刘仁轨说:“大使等何时西还,当遣相送?”

  可让这叔侄俩万没想到的是,刘仁轨在周围都是敌人的泗沘城里和他们相抗了两年,把这一对叔侄都耗得内讧火并了还岿然不动。

  这支唐军像一把尖刀插在百济的心脏部位,一方面使百济日夜不能安心,另一方面为后来唐朝援军一战击平百济提供了重要保证。如果刘仁轨退出百济,那其后大量日本军队必将登上朝鲜半岛帮助百济攻击新罗、阻击唐军,给肯定会出兵救援新罗的唐军带来重大伤亡。而且当时,唐军已经开始了对高丽的军事行动,因此,从战略上看,唐军守住了泗沘城,可以避免使高丽和百济连成一体,阻止两者之间的互相支持,为高丽战场减轻军事压力。

  刘仁轨对这些看得特别清楚,所以,当李治以“一城不可独固”命他撤退到盟军新罗境内或者直接率军泛海回国时,他都以泗沘城军事意义重大而坚持不撤。

  精明透顶的刘仁轨不撤自有他不撤的道理,他很早就预计到扶余丰和扶余福信二人之间会有内讧。说这他们之间“表合内携,热不支久”,鼓励手下将士“坚守伺变以图之”。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