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零基础学按摩

湿疹

零基础学按摩 郭颖 2752 2021-04-06 02:5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零基础学按摩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炎症皮肤病。临床上以多形性损害、对称性分布、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点。一般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

  通常急性湿疹起病急,皮损呈现多形性,如红斑、丘疹、水疱、结痂、脱屑、渗出,以头面四肢、阴囊处多见。亚急性湿疹渗出较少,以丘疹、斑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伴有轻度糜烂,面色暗红,可轻度浸润,有剧烈瘙痒感,好发于面部、耳后、外阴、肛门、肘窝、腘窝。慢性湿疹是从急性湿疹演变而来,任何部位均可以发生,皮损边界清楚,有显著肥厚和浸润,抚之碍手,颜色褐红。

  中医根据湿疹发病部位及形态不同有“旋耳疮”“脐疮”“肾囊风”“四弯风”等病名。关于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腠理不密,易受外界风、湿、热邪侵袭而发病。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及荤腥动风之品,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蕴久化热;或者久居湿地,风邪侵袭,风湿之邪与内在湿热之邪相合,搏于肌肤进而发为本病。若患病日久,血虚生风,耗伤阴血,导致肌肤粗糙。故将本病主要分为以下3种类型:

  1.湿热浸淫

  多见于急性湿疹,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剧烈,水疱、流液、糜烂,边界弥漫,伴身热、心烦口渴、便干溲赤、舌红苔薄白或者黄、脉滑数。

  2.脾虚蕴湿

  见于亚急性湿疹,发病较慢,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而胖、苔白或腻、脉濡缓。

  3.血虚风燥

  见于慢性湿疹,患病日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肥厚角化破裂,有抓痕血痂,瘙痒剧烈,反复发作,数年不愈,伴消瘦苍白、口干不欲饮、食欲不振、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

  〈点按选穴〉

  1.湿热浸淫型

  选穴:大椎、曲池、血海、三阴交、肺俞、合谷、丰隆。

  解析:大椎、曲池穴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肺主皮毛,皮肤病发作大多与肺卫不足有关,取肺经上的曲池、合谷穴配伍膀胱经的肺俞穴,可以清肺热、固肺卫;血海、三阴交穴可以补益气血,扶正补虚;丰隆穴为化湿的经验效穴。诸穴配伍使用,共奏清利湿热的功效。

  点按方法:点按,力度中、重度,但以可以耐受为度,每个穴位50次,需要长期坚持。

  2.脾虚蕴湿型

  选穴:阴陵泉、脾俞、地机、丰隆。

  解析:此型与湿热浸淫型的差别之处在于脾虚,因此配伍以补脾助阳为主,化湿为辅。阴陵泉、脾俞、地机、丰隆穴具有健脾行气、祛湿利水的功效。

  点按方法:点按,力度中、重度,但以可以耐受为度,每个穴位50次,需要长期坚持。

  3.血虚风燥型

  选穴:风池、血海、三阴交、膈俞、肝俞、足三里。

  解析:风池穴具有息内风、外风、一身诸风的功效。血海、膈俞穴具有补血的功效。足三里、三阴交穴为保健要穴,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的功效。肝俞穴具有镇肝息风、调节气机的功效。上述穴位配伍,共奏息风润燥、补益气血等功效。

  点按方法:点按,力度中、重度,但以可以耐受为度,每个穴位50次,需要长期坚持。

  〈其他疗法〉

  竹节菜粥

  原料:粳米100克,鲜竹节菜50克(干品30克)。

  制法:竹节菜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煎汤,去渣留汁,倒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再加些水煮成粥。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清热利湿,对治疗湿疹效果良好。

  〈生活提示〉

  1.避免外界刺激,尽量少洗澡,尤其禁止过度擦洗、热水烫洗、肥皂水洗涤等。

  2.不随便涂擦刺激性药物,贴身衣服以纯棉制品为佳,避免搔抓。

  3.忌食易过敏和刺激性食物,如牛肉、羊肉、鱼肉、葱、姜、蒜等,饮食宜清淡。此外也要少饮浓茶、咖啡等。

  4.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配合治疗。 零基础学按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