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解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道德经全解 文若愚 4742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今译】

  车轮上的30根辐条集中到一个车毂中,正是因为它有了中间空虚的地方,才有了车的用处。揉合泥土制作陶器,正是因为陶土的中空,才有了器皿的用处。开凿门窗制作房屋,正是因为门窗的空隙,才有了房屋的用处。因此,“有”带来便利,“无”带来用处。

  【解析】

  “无”的用处

  老子在这一章集中阐述了一个问题:“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关于“有”和“无”,第一章就提到过,在第二章,老子更是直接提出:“有无相生”,而本章就可以看作是老子对“有无相生”这一论点的进一步阐发。

  老子举出了三个例子:车、器和室。车的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呢?是轮子,车可以没有其他的部件,而唯独不能没有轮子,有了轮子才能叫做车。现在的车轮有多种不同的种类,而古代的车轮是比较单一的,它是由辐条构成的,一般是每个车轮三十根辐条,这些辐条全都集中到轮子的中央,这个中央的部位就叫做“毂”,这就是“三十辐共一毂”的含义。轮子怎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是通过转动来发挥作用的。不只要转动,还需要通过轴心将轮子固定起来,这样,轴心之处就必须是空的。即使是现在,车轮多种多样,但是不论是哪一种车轮,它的轴心部位也一定都是空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发挥车子的作用。

  对于器呢?器,就是器皿,指各种用来盛装东西的用具,特别是指陶器,因为在上古时期材料科学还很不发达,用来制作物品的材料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所以用泥土制成的陶器是应用最多的器皿。揉合泥土做成陶器,只有做成空的,才能发挥出器皿的作用,不然,也就没有办法盛东西了。

  对于房屋也是一样的,里面是空的,才能住人,才有房屋的用处。中国古代有一个官职的名称可以说是对于这一点做了很好的说明,这个官职就是“司空”,“司”是掌管的意思,因此有很多官位都以“司”来命名,如司寇、司马、司徒、司士等,而“司马”之类的复姓也就是由官职转化而来的。那么,“司空”是掌管什么的官职呢?是工程建设。这显得很有趣味,“空”与“建设”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想要建筑什么,都得进行挖空的工作,所以这个官职才叫做“司空”。

  总而言之,这些东西给人们提供便利,是因为“无”才发挥了它们的用处。试想一想,如果车毂不是空的,车轮也就不能转动,那么车也就无法运行了;如果陶器和房屋不是空的,里面也就不能盛东西和住人,那么,是不是它们也就没有陶器和房屋的用处了呢?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各种“有”在提供着便利,可实际上发挥作用的却是各种“无”。这就是“有”与“无”的辩证关系。

  实际上,“有”与“无”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有”的发挥作用,依赖于“无”,同样,“无”的发挥作用也依赖于“有”。失去了“有”,也就无所谓“无”;失去了“无”,也就无所谓“有”。“有”“无”一定要相互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以老子所举的例子来说,车子、器皿和房屋,都是因为“无”才能发挥各自的用处。可是,从另一面来看,也正是因为它们的“有”才发挥了用处。所谓的“无”,都是因为“有”才形成的。车轮的轴心是空的,可它的周边却是实在的;陶器的内部是空的,可它的外围却是实在的;房屋的里面是空的,可它的边框却是实在的。正是有了这些实在,它们才有了各自的作用。同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效果也是以“有声”作为背景才得以实现的,如果一直都是无声的,那还谈什么胜有声呢,那还能叫做音乐吗?对于一幅画来说,如果完全都是空白,片墨皆无,那不就成了一张白纸吗,还谈什么美术欣赏呢?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如果说一个字都没有写,一点儿表露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含蓄蕴藉呢?

  “无为”是老庄思想中的重要命题,它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既深且远。把握无为的思想,既是我们了解历史、洞察世事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在世上生存发展的有效策略。

  【从政之道】

  名相李泌

  谈到对道之“有”“无”的理解和运用,再也没有比李泌用得更深刻和灵活的了。李泌乃唐朝名相,在安史之乱后,以其大智大勇,使陷入动乱的唐王朝安定下来。

  李泌幼年时便有神童之誉,受到名相张说、张九龄的赏识。有一次,张九龄准备提拔老实听话但才能不高的官员,恰好李泌跟在他身边。李泌很率直地对张九龄说,相公你自己也是平民出身,手握大权,向来正直无私,怎么会喜欢低声下气而缺乏节操的人呢?张九龄听后非常惊讶,改口叫他小友并纠正了错误。

  成年以后,李泌精研学问,尤其喜欢《易经》和《老子》,非常博学。他经常往来于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访仙求道。此外,他还喜欢与佛门中人交往。相传他在修道期间,遇见一位名叫懒残的和尚,习得高深佛法。天宝年间,唐明皇忽然想起这位当年的神童,特召他进宫讲《老子》,并任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所以,李泌结识并交好了诸位皇子。

  安史之乱后,唐明皇仓皇出走川蜀,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肃宗即位后,知道李泌是大才,到处找他。此时,李泌已看到天下大乱,又得知肃宗即位,正是用人之际,便主动来到灵武。肃宗见李泌到来,大喜过望,立刻和他商讨当前的战局。李泌全面分析天下大势,并进行了全盘谋划。

  他首先为叛军定性,认为安禄山、史思明等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图谋天下的野心,不过想劫掠一番而已。不出几年,就会衰败。对付他们的最好办法是不求速胜,务求彻底肃清,不留后患。至于具体战略,他认为应派大将李光弼驻守太原,出井陉口。命郭子仪攻占冯诩,进入河东地区,阻断范阳与关中叛军的联络。密令郭子仪故意开放华阴一线,让叛军沟通关中。这样一来,叛军既要北守范阳,又要西救长安,在千里战线上往来奔波,精兵锐卒必然会被拖成疲惫之师。而唐军则以逸待劳,反复截杀追击,消耗其有生力量。此后,再征调各路兵马,会师扶风,与太原朔方军联合攻击长安。派皇子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使,屯军长城一带,与李光弼互为犄角,以攻取范阳。如果他们得手,叛军就会丧失老巢,最终必然会在河南一带被诸将消灭。肃宗听罢,照单全收。可惜的是,由于急功近利,肃宗没有完全按照这个策略执行,致使河北留下后患。

  李泌给肃宗帮了大忙,肃宗要封他做官。他坚辞不干,只愿以白衣之身为朝廷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称他为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李泌虽然没有任职,却“权逾宰相”,为朝廷出谋划策,居中调度,责任甚重。但他常常做些荒诞不经的事情,比如,常以世外神仙自居,说些什么“麻姑送酒来”之类不着边际的话。史书上说,“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诡诞,故为世所轻。”

  当时,肃宗喜欢建宁王李倓准备让他做天下兵马大元帅。但是,当时的皇太子是李俶,如此安排,有可能动摇太子的地位,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李泌便秘密建议肃宗使太子做元帅,把军政大权付托给他。肃宗不情愿,但在李泌的说服下最终接受了。

  肃宗非常痛恨李林甫,认为天下大乱,都是这个大奸臣造成的,要对他挫骨扬灰。李泌劝他说:“陛下这样做,不是说太上皇犯了大错,当年用错了人吗?这不是间接地是给太上皇大难堪,揭父亲的疮疤吗。你父亲年纪大了,又出奔在外,听到你这样做,会受不了打击而病倒,外人也会认为陛下不能安养老父。如此一来,父子关系就难以处理了。”此言一出,肃宗恍然大悟,搂着李泌痛哭。

  由于李泌与皇上关系极为亲密,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嫉恨。两京收复,大局已定,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李泌便主动要求退隐,进衡山修道。肃宗准他退休,但赏赐给他了住宅和禄位。

  没多久,唐明皇和肃宗相继去世。广平王李豫(即李俶)继位为皇帝,是为唐代宗。代宗登上帝位,立即召回李泌。皇帝不仅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而且赐他府第,又强迫他娶妻吃肉。李泌这次没有坚持,全部奉命照做。但是,当时的宰相元载非常忌妒他,便找个机会外放他去做地方官。代宗也很无奈,只得派他外任。对于军国大事,李泌仍然不远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议,代宗也必定采用。不久,元载犯罪伏诛,代宗立即召他还京,准备重用。但又遭到另外一位权臣的排挤,再迁任杭州刺史。

  建中四年(783年),朝廷发生泾原兵变,唐德宗逃往奉天。危难之际,德宗把李泌召到身边。不久,李泌正式出任宰相,又被封为邺侯。贞元五年(789年),一代奇才李泌去世。

  李泌身逢乱世,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历次参与军国大计,运筹帷幄,抚平安史之乱,安定唐朝边陲;勤修内政,协调内部,保全太子,并使国家军政费用充裕;人事上保全功臣李晟、马燧,为唐王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局云谲波诡,许多名臣都不得好死。李泌执掌大权,身负国任,遭到许多权臣嫉恨,五次被排挤出朝廷。但是,由于他悟得大道,淡泊宁静,达到了顺应外物、无我无己的高深境界。他能把握住“有”与“无”的关系,该有则有,该无则无,一身绝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既建功立业,又能避祸全身。李泌对大道的理解和运用,对今人有着重要启发。 道德经全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