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今译】
真实可信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真正行善的人往往不说那些好听的言辞,而总是说漂亮话的人大多并没有行善的举动。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帮助别人,他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有所为而不争强好胜。
【解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在本章中指出了一种现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即诚实可信的话往往听起来不那么好听,而听起来好听的话则往往并不真实。显然,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这句话是符合事实的。事实上,关于这个道理,另一句话流传得要更广一些,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乃是孔子告诫弟子的言论。可以看出,这句话与老子的观点是一个意思,并且,还将老子的意思进行了进一步的点明。“忠言”即是“信言”,虽然听起来不好听,却对听者有益。反过来,“美言”虽然好听,却对人没有好处,甚至往往有害处。关于这个道理的历史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商纣王荒淫残暴,大肆建造宫殿,滥用民力,同时在后宫建酒池肉林供自己享乐。纣王身边的奸佞之臣恶来、费仲投其所好,每每顺着纣王性子来说话,并给他的种种行为找借口,使他认为自己的残忍的行为很合理。于是,纣王十分高兴,倍加宠信他们两人。而担任商朝最高政务官的“少师”比干看纣王如此下去必将亡国,于是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十分难堪,恼怒地问比干道:“你为什么这样不给寡人面子?”比干说:“我不能为了给你面子,便丢掉了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看比干不肯退让一步,就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不知道是真是假?”说罢,命人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最终,纣王的残暴引起了天下人的共怒,民心尽失。西北的西周部落发难之后,天下响应,商朝灭亡,纣王也落了个自焚的下场。
类似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当然,这些有关帝王将相的故事许多人可能都已经听腻了,觉得他们的事情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太远了,对于普通大众的我们来说,所谓的无论“美言”还是“信言”,对我们都不会产生生死攸关的后果。尽管如此,所谓事不同而理同。在生活中,“美言”与“信言”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同样是泾渭分明的,而有的时候,对我们的人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会是决定性的。让我们来看一则比较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例子。
巴德·舒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曾经风靡一时,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在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之后,巴德曾写了一篇文章谈到自己的成功之路。在文章中,他回忆道,在七八岁的时候,自己写了一首诗,母亲出于对他的疼爱,搂着他不断地赞扬。于是他内心感到飘飘然,十分得意。他的父亲回家之后,母亲将儿子的诗拿给他看。父亲虽然已经提前被告知这是自己年仅七岁的儿子写的,仍旧客观地说:“这首诗写得糟糕透了!”听到这话,幼小的巴德一下子知道了母亲的赞扬不过是出于对自己的疼爱,原来的那股自豪之情很快消失了。不过,在母亲的鼓励下,他仍旧不断地进行一些创作,一直到长大。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父亲始终对他的作品持一种完全客观的态度,完全不留一点情面。因此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绝大多数是批评,只有在真正获得进步时,父亲才会公正地指出这一点。巴德在文章结尾表示,自己是幸运的,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获得了母亲的赞扬,同时还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客观地评价自己。他认为,正是因为父亲客观公正地不断挑毛病、指出不足,才促使他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
这个故事则是更为贴近我们普通人的实际,形象地向我们道出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事实上,所谓的“信言”正是如此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的细节之中,如果能够听进去,便会使我们客观地审视自己,从而改正我们的不足,使自己不断获得进步。当然,我们知道,这实际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因为,每个人都有种强烈的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欲望,因此一旦听到别人的赞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而对别人客观公正的否定性意见,则本能地拒斥。事实上,这种心理即使是那些贤能的人也很难避免。
总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道理便是提醒我们要有接纳别人指责的智慧和勇气。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做事总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对此往往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只有那些真正为你好的人才会甘冒得罪你的风险,为你指出来。我们往往会发现,越是你亲近的人越是会指责你的毛病和缺点,因为他们关心你,才不惜冒犯你这么做。而和你不亲近的人,人家才懒得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谁都懂得“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另外,别人肯冒着被你敌视的危险来批评你,也说明了别人看得起你,认为你值得批评,而对一个在他看来不可理喻的人,他肯定懒得去浪费口舌。因此,要善待那些对你说出“信言”的亲人、朋友、同事,不可因为维护自己的情绪而轻易否定他们意见,更不要对他们反唇相讥。听到他们的客观的评价或者是善意的批评,我们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反,对听起来让你飘飘然的“美言”,则要警惕了。总之,如果你想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甘平庸,渴望有所成就,那么“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便是你需要认真领会并奉行的。
【为人之道】
苏东坡学佛
我们知道,苏东坡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其不仅文章一流,其人品也一向为后人所称道。因此,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他的大多数掌故中,描述的基本上都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高尚文人形象。但是,在有关他的另一类故事中,苏东坡的形象就不那么“正面”了,那便是有关苏东坡学佛的故事。在这些传说中,他往往是一个无知又喜欢卖弄,最后又遭到笑话的角色。下面这个故事便是典型的一例。
苏东坡初学佛时,自恃才华横溢,学问高超,因此认为佛学不难。对佛学才刚一接触,他便以为自己已经神通佛法,有比较高的造诣了。一天,苏东坡闲来无事,在家中参禅打坐。刚开始他觉得自己有些浮躁,无法静下心来,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后,突然觉得心胸空寂明净,了无杂念。于是,苏东坡不觉喜从中来,觉得自己已经开悟了,遂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铺纸挥笔,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诗曰: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在诗中,苏东坡说自己悟道成佛,不仅佛光普照大地,而且佛性坚定如盘石,连八风(得、失、谤、扬、赞、嘲、忧、喜)也吹不动了。诗写好后,他又反复吟诵几遍,觉得非常不错,不禁沾沾自喜起来,心想自己不愧是才子,才刚刚接触佛学,便到了如此境界。高兴之余,他派仆人将自己的诗作送到长江对岸的金山寺,交给与自己一向交好的佛印禅师,表面上是请其指点,实质上则有卖弄之意。
过了一个时辰,仆人带着原来的诗作回来了。苏东坡赶紧问佛印看诗后有何见教,仆人说:“禅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在诗作上写了字,然后就让我回来了。”苏东坡一听,赶紧打开诗作,满希望从上面看到赞赏之辞,说不定还有回诗一首,与自己唱和一番。没想到的是,他打开诗作后却发现,佛印禅师在诗作旁边的空白上只写了两个字——“放屁”!这下,苏东坡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吹胡子瞪眼,一把将诗作给撕掉了。接下来,苏东坡原本的好心情一下子全没了,他不停地在屋内踱步,想不明白这和尚怎么这么无礼。最后,他实在气不过,干脆乘船渡江,亲自前往金山寺来找佛印,要当面问个明白。
船到江心,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木船被吹得打起旋来。无论船夫怎么用力,也划不动船。这下,苏东坡更急了,他连声催促船夫用力划,最后折腾了很久,船才算是行驶到了对岸。一下船,苏东坡惊讶地发现佛印禅师已经等在江边了。原来,佛印禅师和苏东坡一向交厚,十分了解苏东坡的脾气。他早料到苏东坡见到批语后一定很生气,并会前来找自己理论,干脆自己来到江边恭候他,看他如何发作。
苏东坡看到佛印禅师候在江边,心情稍稍好了点。但是,一想到那个不雅的批语,还是咽不下那口气。简单地招呼之后,他怒气冲冲地走到佛印禅师面前,也不像往常那样施礼,而是劈头责问道:“我写的诗,好心好意拿给你,请你指教,你不说好也就罢了,为何竟然批示个‘放屁’这样无礼的话来?这未免也太过分,太让人脸面上下不来了吧!”
佛印禅师静静地听着苏东坡的抱怨,等他把满含怒气的话说完,就双手合十,念声“阿弥陀佛”,又哈哈大笑一番,然后才微笑着对苏东坡说:“你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了吗,怎么‘放屁’两个字就把你给吹过江来了呢?”苏东坡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佛印禅师便进一步说道:“既然‘放屁’之风就能把你吹过江来,说明你的‘八风吹不动’不就完全是空话了吗?这话不就像是‘放屁’一样吗?”苏东坡一听,顿时恍然大悟,的确,自己仅仅因为别人说了“放屁”两字,便怒气冲冲,半天静不下心来,最后还费这么大周折过江来质问。自己所吹嘘的“八风吹不动”的确如同放屁呀!看来自己的佛学修为还没入门呢!想到此,苏东坡也朝着佛印禅师大笑起来。同时,他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刚才的卖弄的心理实在是太浅薄了,以后可要避免这种贻笑大方的举动了。
当然,这则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不过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明确的。那就是,做人要谦虚,不可刻意卖弄自己,要做到“知者不言”,不可“言者不知”。 道德经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