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今译】
道是无所不包的,可以庇荫万物,不仅善良的人将他视为修身养命的宝贝,就连不善的人也经常依靠它来保护自己。所以有时候只要你说出一句话合乎道的至善至美,就可以获得人们的尊敬,只要你的某个行为合乎大道,比较高尚,你便在此时得到人们的看重。即使是恶人,只要你因为明白了大道,真心悔过,道怎么会弃你于不顾呢!所以即使你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王位,设置了文武百官前呼后拥,拥有希世珍宝的美玉,乘坐富丽堂皇的马车,这样的尊贵也不如获得道来得可贵。古人为何要如此重视道呢?还不是因为有道可以立身,有求就能得到,有罪就能免除吗?所以道可以说是天下最尊贵的了。
【解析】
美言可以市尊
本章老子仍意在论述“道”的可贵之处,不过,其着眼在“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的角度。在老子看来,“道”乃是“万物之奥”,可以庇荫万物,其不仅是善良之人的珍宝,即使是不善的人,也可以借助“道”来保护自己。可以说,“道”是公平无私的,并不刻意区分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所说的话是符合了“道”的美言,便可以凭此赢得人们的尊重;只要一个人的行为是符合了“道”的美行,便能够被人们所看重。其中,“美言可以市尊”,可以说对人们颇有启发意义,我们单独拿出来说说。
我们知道,现在“美言”这个词的意思和老子所说的意思已经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所说的“美言”,意思是好听的话,所谓“请您多多美言”,意思是请人帮自己说些好听的话,以获得某人的青睐。这种“美言”是否符合事实,也即符合“道”呢,则不作计较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人们都是有辨别能力的,好听的话未必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而真正能够得到人们尊敬的话,则是符合了“道”的话。所谓符合“道”的话,具体到我们的现实之中,便是诚实、正直、客观、有见地的话,简单说,便是高明的真话。我们知道,真话往往是不那么好听的,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说的便是这个意思。老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也曾直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尽管真话听起来不是那么美妙,会暂时让人不舒服,但只要是有智慧的人终归会认同他,进而尊重说真话者。而那些虚饰的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之言,虽然暂时听起来美妙,可能会讨得听话者欢心,但最终会遭到鄙视。关于此,我们可以举出不少例子。
众所周知的铁面包公堪称“美言可以市尊”的典型。在担任谏官的期间,包拯多次议论和斥责那些权臣,请求朝廷废除一些不正当的恩宠。他还建议皇帝要积极纳谏,认清楚那些结党营私的人,不能光凭主观来判断谁好谁坏。他的意见大多都得到了朝廷的采纳。
包拯后来被任命为开封府知府,负责京城各项事宜。由于他为人刚直,那些皇亲国戚都不敢冒犯他,嚣张的行径也收敛了很多。包拯不苟言笑,公正严厉,无私无畏。当时京城贪官污吏无不畏惧,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拯升任谏议大夫后,上奏说:“太子的位子已经空缺很久了,导致民心不安。陛下却长时间犹豫不决,是为什么?”原来宋仁宗自己没有儿子,本来按规定他可以在宗室子弟里面挑选出一个合适的当太子,但他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生儿子的希望,一直不肯立太子。但不立太子的话,万一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朝廷就会乱掉,所以立太子是当时人们的一块心病。宋仁宗问包拯:“你想让谁立为太子?”包拯回答:“我请求皇上立太子是为国家着想。陛下却问我想让谁做太子,这不是怀疑我吗?我都七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包拯的儿子早死),立谁为太子难道对我有什么好处吗?”宋仁宗很高兴,说:“我会慢慢考虑这事的。”
包拯从来不随意附和别人,他为人严厉正直,非常讨厌那些不正之风。他当官以后,就断绝了和亲友们的来往,从不为他们谋取好处。包拯曾说过:“后世子孙做官,如果有犯了贪污罪的,不准进家门,死后也不准进祖坟。不听我话者,不是我的子孙!”包拯虽然生前顶撞皇帝,整治权贵,严惩贪官,许多人都在心里恨他,但他死后,却赢得了皇帝大臣的深切哀悼,黎民百姓膜拜爱戴,坚守大道,使他万古流芳。
北宋王安石主持变法时期,有一个叫吴孝宗的官员依附保守势力,极力诋毁新法。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和保守派产生矛盾了,便转而支持变法。为讨好王安石,他写了《巷议》十篇呈送,说街巷之间的百姓都在议论新法的好处,其实内容全是他编造的。王安石一看便明白了他的用心,对他十分鄙视,对他更加疏远。还有一位名叫郭祥正的官员,当时是邵阳(今湖南邵阳市)武冈县令,为了升官,他向神宗皇帝上奏章,对王安石大加颂扬,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一天,宋神宗问王安石:“你认识郭祥正吗?这个人才似乎不错。”王安石说:“我在江东时认识他,这个人口才像纵横家,而行为轻浮浅薄,是个不可委以重任的人。”王安石接着问神宗:“皇上,是不是有人举荐他?”神宗拿出郭祥正的奏章给王安石看,王安石看后摇摇头笑了,他认为被这样阿谀奉承的人所颂扬,实在是莫大的耻辱。他态度坚决地向宋神宗表明像郭祥正这样的人万不可重用。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一个人说话能否取得别人的尊敬,绝不在于是否将话说得好听,而在于你说话是否客观、公正。只要你说话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公正客观,哪怕是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也往往能赢得别人内心深处的尊敬。如果你说话只是一味地投其所好,表面上听起来是好话,其实却是违心的奉承之言,也往往不能获得有智慧的人的感激,反而会遭到轻视。
老子所说的“美言可以市尊”的道理在现实中也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在平时说话时,我们便要符合大“道”。凡说话力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根据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发表见解,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相反,如果怀有私心,出于某种目的去说一些空话、假话、套话,只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是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庸人,没有人会真正地尊敬你。
另外,它还提醒我们,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勇于客观公正地指出朋友的不足不妥之处。虽然,这样做可能一时会令他不快,但时间长了,他便会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会真正地把你当有益的朋友。相反,如果总是想通过迎合别人的观点和想法来维持友谊,只会让人觉得你毫无主见,缺乏真诚,这段友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古人云: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从政之道】
魏徵逆耳进言获尊重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和魏徵可说是一对传为美谈的君臣了。魏徵勇于指责唐太宗的过失,而唐太宗则虚心接受魏徵的建议。正因为此,两人之间的故事被历代帝王当做善于讽谏的忠臣和善于纳谏的君王的典范。不过,事后说起来固然是美谈,但具体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可以说,臣子犯颜直谏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毕竟,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你不去惹他,他都可能“吃”了你,何况你还去招惹他!因此,几千年下来,真正敢于犯颜直谏的臣子很少,大部分臣子即使是偶尔犯颜直谏一下,也不敢像魏徵那样整天找皇帝的毛病。因此说,魏徵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士大夫。
魏徵是河北人,在隋末农民起义中跟随李密起事,后随李密降唐。开始,魏徵乃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他看到太子和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便多次劝太子先下手为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但他爱惜魏徵的才能,没有杀他,并让他做了谏官。作为唐太宗原来的政敌被饶恕,按照人之常情,魏徵本来应该对唐太宗忍让才对。但是生性耿直的他没有一点趋附的意思,进谏时都是直来直去,丝毫不考虑唐太宗的感受。
贞观二年(628年),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名冠京城,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下诏招纳该女。魏徵打听后,得知这个女子已经许配给一个陆姓人家,便进宫对唐太宗谏言道:“陛下您自己居住在宫殿之内,吃着山珍海味,后宫嫔妃满院,但您也应该替百姓想想,他们吃穿和娶妻这些基本的需求也是有的。现在郑氏女子已经许配给陆家,您却横插一杠子,这是为百姓父母的道理吗?”唐太宗一听,表示自己做得不对,收回了诏书。但是,宰相房玄龄等人却认为该女子许配人家之事,并不属实。这时,陆家也递上奏表,表示虽然以前和郑家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唐太宗半信半疑,召来魏徵询问。魏徵直截了当地说:“陆家之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唐太宗恍然大悟,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贞观十二年(638年),魏徵看到一向勤政的唐太宗开始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同时,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这两篇奏章在历史上都颇为有名。
由于魏徵对唐太宗的谏言大都直来直去,不留情面,不少时候都搞得皇帝下不来台,太宗很恼火,多次都想杀了他。
贞观六年(632年),群臣奏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唐太宗非常高兴,下令准备封禅。魏徵表示反对,唐太宗很不高兴。因为去泰山封禅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只有那些十分有作为的君王才有资格做此事。在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之下,天下已经出现盛世景象。可以说,唐太宗是有这个资格去的。于是他问魏徵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国内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显然这话已经是充满着火药味了。但是魏徵面不改色,从容地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干呢?”过了一段时间,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就此打住,唐太宗一生也未曾封禅。
唐太宗的长女长乐公主要下嫁了。因为她性格开朗,仁厚美貌,且又擅长书画,唐太宗十分喜欢她。于是,唐太宗下令要给她丰厚的嫁妆,比自己的妹妹永嘉公主出嫁时多一倍。魏徵知道后,对唐太宗直言进谏,认为这种做法不妥。但唐太宗觉得这是自己的家事,不让魏徵管。魏徵便借用东汉明帝刘庄敕封皇子的事来作比较。魏徵说:“当年汉明帝要封赏自己的皇子,说‘我的皇子哪能同先帝的皇子相比!’封给自己皇子的封地只相当于先帝光武帝的皇子楚王刘英、淮阳王刘延封地的一半。如今你给公主的陪嫁,是给她姑妈陪嫁的一倍,于礼恐怕不妥吧!”唐太宗有些不高兴,觉得自己很给魏徵面子,这次因为疼爱女儿多给点嫁妆,他都反对,便十分不快,没吭声便进去了。但由于魏徵的执着,唐太宗最终还是下令按永嘉公主的规格给长乐公主置办嫁妆。
应该说,唐太宗的气度是非常宽宏了,但是,有时魏徵在朝堂上将他弄得实在下不来台,他也受不了。一次退朝回宫后,唐太宗生气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他。”长孙皇后很少见到他发这么大的脾气,便问要杀谁。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总是在朝堂上当众羞辱我,我实在是受够了!”皇后听毕,没有说什么,而是走到内室,穿戴好一套隆重的朝服走出来,唐太宗吃惊地问:“你这是干什么?”皇后说:“臣妾听说,如果君主贤明,那么臣下就正直。如今魏徵很正直,正是因为陛下贤明的缘故,臣妾怎能不庆贺呢!”唐太宗一听这话,才转怒为喜。
魏徵当了几年的谏议大夫,前前后后竟直言陈谏了200多次。期间多次将唐太宗弄得极为光火,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唐太宗的尊重和赏识,甚至是一种敬畏。据说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好,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有大臣送给了太宗一只上好的鹞鹰,太宗十分喜欢。一天唐太宗正在逗弄鹞鹰的时候,远远地看到魏徵走来了,就赶紧将鹞鹰从胳膊上拿下来掖入怀里,想等魏徵奏完事离开了再拿出来玩。没想到魏徵奏事时间非常长,太宗又气又急,又不敢直说,最后竟活活将鹞鹰闷死在了他怀里。
按说,君臣之间,肯定是臣对君要更敬畏一些才对,唐太宗和魏徵之间却颠倒了过来,实在令人感叹。贞观十六年(642年),魏徵染病卧床,唐太宗派去探视的使者道路相望。魏徵一生清廉,家无正寝,唐太宗知道后,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徵营构大屋。不久,魏徵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其中的一句话后来也流芳千古,为人称道,乃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以看出,唐太宗的这句话也同样是符合了“道”的美言,所以才会受到后人的推崇,而唐太宗也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被称作是明君的典范。这里,魏徵和唐太宗的故事有力地证明了老子的“美言可以市尊”所言不虚。
【为人之道】
周处浪子回头
晋代的周处,字子隐,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他的父亲周鲂曾担任太守,但很早就去世了,时值少年的周处从此无人管束,不读诗书,任性使气,整天在外面游荡。成年后的周处身材魁梧,气力过人,喜爱骑马射箭,对人则凶悍粗鲁,横行乡里,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乡里人都惧怕他。当时的孩子哭时,大人一说“周处来了”,孩子便不敢哭了。一次,他走过东门菜花桥的一个酒坊,这时一只狗从酒坊里窜出来,朝他叫了几声。周处火冒三丈,骂道:“你这只畜生,也敢来咬我周处?”抬起脚将狗踢得汪汪叫,满街乱跑,但周处还不罢手,提刀非要宰了这狗。酒坊老板一看是周处,赶紧磕头作揖,向周处赔罪,请周处饶了这只看家狗。周处却恶声恶气地讲:“狗不打死,酒缸打翻!”老板没办法,只好眼睁睁看他把狗打死了。周处整天游手好闲,无人愿意与其相处,只要看见他过来,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连家中老母亲看着儿子回来都战战兢兢,非常惧怕。当时在义兴附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同时在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不少人丧命其口。于是义兴人便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一起并称为义兴“三害”,并且将周处列为“三害”之首。
一天,周处在外面闲逛,看到人们都闷闷不乐的样子,便找到一个一向仁厚的老年人问:“今年的收成不是不错吗,大家为何还是这么不高兴?”老人讲:“有三害在,大家怎么高兴得起来!”周处第一次听见“三害”这个说法,便问:“您说的三害是指哪三害?”老人说:“在南山中有一头白额虎,这畜生经常出来伤人,是为一害;在长桥下,有一条大蛟,害了不少人的性命,还使得人们不敢再到河里捕鱼;至于这第三害嘛……”老人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直说了:“大概要算是阁下你了,并且你还是这‘三害’之首。”周处一听,自己多年以来自以为勇武,是条汉子,没想到竟然成了乡邻们眼中最大的祸害,感到十分羞愧。当时他便看着老者说:“好吧,我周处自小无父,承蒙乡亲们关照长大,我这就为乡亲们除去这三害!”老人说:“如此,则是地方上一大幸事了!”
周处说到做到,回到家后,他便准备武器和干粮,第二天便孤身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窜出了一只白额猛虎。周处闪在一边,躲在大树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额,结果了它的性命。然后周处下山告诉村里的人,有几个猎户上山把死虎扛下山来。大家都挺高兴地向周处祝贺,周处说:“先别忙,等我收拾了长桥的大蛟再说。”第二天,他又背着干粮,带着弓箭和利剑出发了。
周处躲在岸上等了一天一夜,那蛟才出现,于是周处连发三箭,射中了蛟的背部。那畜生也比较机警,一看形势不对,便赶紧潜水躲起来了。周处一看,等它伤养好了,再杀它就难了,于是果断带着利剑跳入水中,和蛟龙进行搏斗。没想到那畜生虽然受伤,但威猛不减,和周处且战且退,试图逃往下游。但周处毫不松懈,一直对它紧追不舍,结果直从上游折腾到下游,三天三夜之后,才将这畜生杀死。
再说这些乡邻,他们一看周处一连几天都没有回来,派人去查看,只见长桥下有血迹,便以为周处和大蛟一起死在河底了。这下,乡邻们以为三害一下子都去除了,都十分高兴,相互庆贺。
没想到,几天后,周处又回来了,只是受了点轻伤而已。当他回到家里,听说乡邻都在为自己的死去而高兴,便更加认识到自己平时是多么被人们所痛恨。他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他听说吴郡有两位有名望的人,一个是陆机,一个是陆云,便前去拜见。当时陆机不在家,他便将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跟陆云谈了,他称自己后悔醒悟得太晚了,想要干一番事业,但又怕来不及。陆云鼓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周处点头表示认可,便留下来跟随陆机、陆云学习。周处一面刻苦攻读诗书,一面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由于向善改过的决心和之前为民除害的举动,仅仅一年,他便获得了很好的名声,州、府的地方官纷纷举荐他出来做官。不久,东吴称臣于晋朝,周处就成了晋朝的大臣。
此后,周处为官三十多年。在任上,他克己奉公,政绩卓著。在新平任太守时,他非常高妙地处理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解决了当地长期存在的民族纠纷;在广汉当太守时,他处理了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积案;在担任御史中丞期间,作为言官,他一反当时流行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清谈之风,仗义敢言,不趋炎附势,即使皇亲国戚,他也从不肯徇私枉法。
因为周处的刚直不阿,当时朝廷上的恶势力对他恨之入骨,欲置之于死地。元康六年(296年),少数民族元帅齐万年率氐羌族7万人起兵反晋。当时朝中的梁王等权贵趁机推荐周处出征,朝廷便以周处为建威将军,梁王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僚属孙秀深知周处此去处境险恶,便私下叫周处以家母年迈多病为托辞而不去。周处却答以忠孝不能两全,毅然从命。第二年,用心险恶的梁王命周处率五千兵马为前锋前去迎战,周处也明白梁王的险恶用心,当即严正指出:“军无后继肯定失败,我死倒没什么,但这也是国家的耻辱啊。”说罢愤然离去,率领人马行至离敌人不到两里的地方等待援军。没想到援兵未到,一夜间催战令却接连而至。第二天早上,军队尚未吃饭,梁王又传令进军,周处明知此战必败,无奈军令如山,仍跃马上阵,自晨激战至暮,弦尽矢绝,援兵不至,部下劝其暂退,再作计议,周处勃然大怒道:“是吾效节致命之日也!”继续挥刀策马,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力战而死。建武元年(304年)冬,他被追封平西将军,清流亭侯,谥孝,后人称周孝侯。
周处的故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这应该说是一个典型的浪子回头的故事了。周处当初在乡邻眼中竟然比吃人的猛虎和大蛟危害还要严重,可想他曾经做过多少坏事。尽管如此,他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洗心革面,仍然能够养成受人崇敬的德操,并创立了一番功业。这正是验证了老子所说的“其不善者,何弃之有”的道理。可见,只要一个人能够在任何一瞬间感悟到“道”的存在,并决心行在其中,“道”都不会“嫌弃”并“拒绝”他。 道德经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