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书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道德经全书 文若愚 6463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今译】

  性格刚强、胆大妄为的人,必不得善终;善于表现柔弱的人,则能保全自己。这两者中勇于刚强是有害的,善于柔弱则会得到益处。天道为什么厌恶勇于刚强的人呢?谁又能知道缘故呢!所以即使是圣人,要想理解天意也是很难的,何况一般人呢。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回应,不召唤万物而万物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筹划安排。这就好像是一面广大无边的天网一样,它虽然是稀疏的,却没有任何东西能从中漏掉。

  【解析】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说的仍旧是刚强与柔弱的问题。不过与前些章节中老子直言的“柔弱胜刚强”不同,老子在这里将刚强与柔弱的阐释放在了我们现实生活更为直观的“勇”字上。老子指出,“勇于敢”往往遭致杀身之祸,而“勇于不敢”则能够保全性命。根据老子一向的观点,老子并不排斥“勇”,而是对“勇”做出了一种分类界定。比如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老子指出“故慈能勇”“今舍慈且勇……死矣”,即认为慈爱能够让人产生勇气,变得勇敢,人为了保护所爱的东西,往往变得前所未有地勇敢,敢于面对暴力和邪恶。但是,不是出于慈爱的勇敢,便是自找死路了。显然,老子在这里提倡那种出于防卫性质之勇,而反对逞强恃能之勇。此外,除了不逞强恃能,老子对“勇”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界定,勇还应该是理性的,充满智慧的,否则仅仅出于一时冲动,便只是一种莽撞罢了。

  在前面的章节,我们已经举过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这里不妨再从那个侮辱他的少年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在这个故事里,人家韩信好好地走在街头没有惹他,他偏偏找上门去侮辱人家。根据后来的故事,可以知道,韩信甘受他的胯下之辱,显然不是因为缺乏勇气,而是正如韩信所说“杀了他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罢了。想象一下,如果韩信当初稍微克制不住自己,手起刀落,他的小命恐怕也就没有了。另外,即使当初没有杀他,韩信功成名就之后,如果换做一个心胸狭隘之人,将他捉起来杀掉也是一句话的事。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韩信这样的高人。因此可以说,这个人当初的“勇于敢”之举,已经使自己的脑袋冒了两次险了。这正是如老子所说的“勇于敢则杀”了。当然,韩信的不争一时之胜,甘受胯下之辱的举动,则是典型的“勇于不敢则活”了。事实上,像韩信这样的故事之所以被传为美谈,是因为这样的事情非常少有。而在其他的类似情形下,那些逞强恃能的人最后被人“以牙还牙”的情况亦非少见。比如,秦国的范雎对得罪他的人“睚眦必报”,更何况是奇耻大辱。再如,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泼皮牛二对落魄而卖刀的杨志咄咄逼人,结果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而所谓的“勇于不敢则活”,则是因为考虑到更为长远的利益,对于别人的咄咄逼人的挑衅采取忍让回避的态度。这不仅需要智慧,同时往往还需要一个人有更大的勇气,因为示弱往往会遭到别人的嘲笑,所遭受的心理压力可能比“勇于敢”所可能遭受的危险所带来的压力更大。关于此,战国时期的“将相和”是一个典型了。

  战国时期,因为蔺相如带和氏璧出使秦国,期间利用自己的机智既成功带回了和氏璧,又没让秦国找到入侵赵国的借口,立下大功。后来,他又在秦王和赵王的渑池之会上保全赵国体面,再立大功,结果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乃是赵国著名将领,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对于蔺相如位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他对身边的人扬言说:“我廉颇一生为赵国攻城拔寨,立下赫赫军功,而那蔺相如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凭什么位居我的上头。我什么时候见到他,一定当面给他个下马威,让他难堪!”这话传到了蔺相如那里,他便嘱咐手下人,让他们以后遇到廉颇的人时,一定要谦让。并且,自己出门的时候,也尽量避免和廉颇遭遇。有时知道廉颇的车子从前面过来了,他赶紧让车夫掉头躲开。

  对于蔺相如的这种行为,他手下的人便有些愤愤不平。他们对蔺相如说道:“您怕廉将军吗?您的地位要比廉颇高,他侮辱您,您不理睬也就算了,何必这样忍让,这样下去,恐怕他更不把您放在眼里了。”蔺相如听了,便笑着反问他们道:“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廉将军和秦王比起来,谁更厉害一些?”手下人回答:“当然是秦王了。”蔺相如说道:“那么诸位想一下,我连秦王都不害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手下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蔺相如接着道:“我之所以处处忍让廉将军,是考虑到现在秦国之所以不敢来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文有我蔺相如,武有廉颇将军。如果我们两个之间发生争斗,就等于为秦国制造了进攻赵国的大好机会呀!你们想想,是国家安危重要,还是我个人的面子重要?”大家听了之后,都点头表示认可,以后遇到廉颇的人。也都更加小心谦让了。

  后来,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脱下上衣,露着膀子,背上一束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上认错。蔺相如一得到消息,慌忙从府里出来迎接。廉颇看到蔺相如,立刻跪在地上,请求蔺相如用自己带来的荆条鞭打自己。蔺相如则赶紧把荆条扔掉,为廉颇穿上衣服,将其请到府中。从此,两人成为了刎颈之交,秦国也不敢欺负赵国了。

  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的行为便是一种典型的“勇于不敢”。正如他所说,他之所以不和咄咄逼人的廉颇争斗,并非因为他没有胆量,而是出于一种理性,考虑到大局。应该说,这种理智而谨慎的态度表面上不够“勇敢”,其实却是一种大智大勇。而这种“勇于不敢”也果然如老子所说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从廉颇的角度讲,他一旦知道蔺相如对自己忍让的原因之后,以自己尊贵的地位竟然负荆请罪,从“勇于敢”变成了“勇于不敢”,也是一种大智大勇之举。最终,蔺相如和廉颇两人,各以其“勇于不敢”,保全了赵国的利益,并名垂千古。

  总之,正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所说:谨慎并不意味着怯弱,正如勇敢并不意味着鲁莽。许多时候,谨慎和怯弱看上去很相像,勇敢和鲁莽也只有一步之遥,关键要看你深层次的动机如何了。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欲望铤而走险,或者为了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伤害别人的举动,这绝非是勇敢,而只是莽撞罢了。这种行为往往给自己带来的是悔不当初的后果,看那些因为作奸犯科而身陷囹圄的人,其行为不可谓不“勇敢”,但是正是这种“勇敢”使他们的一生蒙上了耻辱,也许再也无法摆脱。相反,那些看似做事稳重,用理性控制自己行为的人,看似不那么“勇敢”,其实恰恰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理性的人都会赞同他们的举动。总之,让我们记住一句话:勇敢只有在必要的时候表现才是真正的勇敢。反过来说,在不必表现勇敢的是时候表现勇敢,往往是一种灾祸。

  【从政之道】

  崇祯亡国

  明代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一直以来被许多人所同情,认为明朝之所以亡于他手,并非是他个人的过错。还有不少人认为,他本人是一位励精图治,颇有作为的皇帝,只是因为当时明王朝已经日薄西山,大厦将倾,无力回天而已。这种观点是很值得怀疑的。清军入关之初,打的是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并试图通过对崇祯皇帝的尊崇笼络汉族人心,因此修史时对崇祯有许多刻意美化的地方,这是一个大背景。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事实来进一步分析一下崇祯失国。

  即位之初,崇祯皇帝确实有过一番作为,那便是兵不血刃地铲除了魏忠贤宦官集团。当时,崇祯皇帝的威望达到了顶峰,被称作“圣人出”。但是除这件事之外,他的行为便乏善可陈了,那些所谓的励精图治之举事实上都存在诸多疑问,都只是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实质上并不符合真正的治国之道。

  崇祯皇帝最为人所推崇的便是节俭。史载,崇祯自登基以来,始终保持俭朴的美德。当时担任翰林院编修的吴伟业这样记载:后宫每月、每季的礼仪性宴会,以前外戚或者出嫁的公主都要按时送来食品,崇祯皇帝即位以后,专门下旨予以禁止。崇祯在朝堂上的衣服有时竟然打着补丁,据说有次他在朝堂上时,穿的内衣袖子破损不堪,露在外面很不雅观,只好不时把它塞进去遮掩。有时,连他的袜子也都缝上布袜底。他时常说:“朕正在号召天下由奢侈回归朴素,要让后辈知道艰难,难道不应该从自身做起吗?”崇祯十六年,考虑到财政困难,崇祯还宣布他的膳食费用减去一半,后妃等减去4/10,宫女太监减去3/10。一个月以后,他再次提倡节俭反对奢侈,自己以身作则,除了坚持以前宣布的“减膳撤乐”之外,规定只有重大节庆典礼才可以使用金银器皿,日常生活一律改用锡器、木器、瓷器,希望大臣们仿效。并强调,如果今后依然置若罔闻,奢侈靡费,必将严惩不贷。崇祯还曾经下令,让后宫宫女学习纺纱技术赚钱,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应该说,作为一个皇帝,所做的这些事情看上去着实令人感动,但是,当我们看到另一部分事实的时候,就要产生疑问了。史载,当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军队开进北京之后,发现这样一个“节俭”的皇帝,在后宫中竟然养着3万多名宫女嫔妃。而同时,在崇祯的私人银库(区别于属于国家的国库)中,竟然藏有白银3000余万两、金150万两。在当时,国家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李自成围困北京时,调山海关的吴三桂进京勤王需要100万两的军费,国家财政拿不出,崇祯竟然都舍不得将自己这些发霉的银子拿出来。由此,对于他的“节俭”,恐怕我们要打个问号了。

  此外,不少人认为崇祯是个勤政的皇帝,所谓“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但在事必躬亲的背后则是他的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在他铲除了魏忠贤宦官集团之后,因为不信任大臣,他又重用另一批宦官,让他们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的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各地,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更有甚者,他还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

  而崇祯的另一个重大失误便是中了满族人的反间计,冤杀名将袁崇焕。之所以会如此,与崇祯性格上的急躁多疑有关。崇祯登基后,发现明朝最大的敌人乃是东北的后金,即后来的清政权。其时,清太祖努尔哈赤已经去世,皇太极在位。双方常年拉锯战,明军败多胜少,其主要原因便是缺乏一个有才干的军事统帅。袁崇焕是明末不可多得的帅才,被百姓称为“袁长城”。当初,他曾在宁远城用大炮打伤清太祖努尔哈赤,后来由于阉党的迫害,他被迫离职。危难之际,崇祯皇帝重新起用袁崇焕。袁崇焕一经上任,就把东北的防务布置得井井有条,使后金不敢窥视宁锦一线。面对袁崇焕的严防死守,皇太极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便绕过山海关,从京畿的北面越过长城,威胁北京,袁崇焕率部回京勤王。在北京城下,袁崇焕与清军展开激战,尽管千里奔袭,将士十分疲敝,仍然打败了清军的进攻。无奈之下,皇太极使出反间计,他故意在明军俘虏面前暗示袁崇焕勾结清军,然后又暗放俘虏逃走。俘虏“逃回”北京,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崇祯。对于袁崇焕和清军的几乎同时出现,多疑的崇祯本来就有所怀疑,这下更确信袁崇焕为奸细。于是,他以“议饷”为名将袁崇焕诱骗至城中,在不做进一步核查的情况下,竟然下令将袁崇焕残忍地凌迟处死,并将他的家人流放至福建。如此一来,大明王朝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明朝失去了唯一的东北屏障,八旗军队得以驰骋东北大地如入无人之境。

  在外患加剧的同时,内忧也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势力越来越大,明军“剿匪”屡屡失利。虽然李自成农民军开始进逼北京城,崇祯也还有是希望的,但是他却因为跟大臣们玩弄“小聪明”,断送了这最后的希望。为了对抗李自成武装,崇祯想到了能征善战的吴三桂。吴三桂继袁崇焕之后镇守山海关多年,一样将皇太极挡在关外,实战经验和能力都十分了得。调此人来指挥军队对抗李自成,不失为一计良策。但就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候,崇祯又打起了小算盘:把吴三桂调进关,就等于把宁远放弃给清兵,他不愿担当这个丧失国土的罪名,便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秘密商议与清军议和,然后再调吴三桂和李自成作战。但是,没成想这件事走漏了风声,崇祯奸猾,又不想担当“媚外”的罪名,竟然立即将陈新甲处死了。这么一来,谁还愿意跟崇祯戮力同心?本来就和崇祯离心的大臣们对政事更不上心了。最后终于决定下来调吴三桂进京勤王,朝廷却拿不出那一百万两饷银,崇祯舍不得拿出他发霉的私房钱,竟然要大臣们捐钱。大臣们也都不愿买账,最后拖拖拉拉几个月,等吴三桂率军出发时,北京已经陷落了。

  崇祯皇帝绝望之下,砍杀了妻女之后在煤山自缢。有意思的是,他在临死前咬破手指还给李自成留下了一封血书,称自己并非亡国之君,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臣下所误。考虑到前面所说的崇祯行为,表面上看,崇祯的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分析的话,并非如此。崇祯的节俭、勤政等,只不过是一些表面文章罢了,而在真正关键的地方,他并不是一个明君。按照老子的标准,他后宫嫔妃众多,乃是一种“多欲”;其性情多疑,猜忌别人又急于求成,显然也违反了老子所说的“躁胜寒,静胜热”的原则;其刚愎自用,又不辨忠奸,显然不具备老子所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智慧。最后,他想要跟清军和谈又不想担当坏名声,在密约泄漏后又杀兵部尚书以保全自己的名声,完全是一种“以智治国”的策略,导致臣下也都跟他耍心眼,朝廷完全失去了凝聚力,等等。总之,关于崇祯亡国之因乃是其时运不佳,大臣无能,而其本人则无力回天的说法,是很可持保留意见的,实际上,明朝亡国之因固然有大势所趋,崇祯无力回天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因于这位拥有着“俭朴”、“勤政”的“好”名声的皇帝本人的原因了。这件事也启发我们,你有没有真正地遵守天道,不是看表面,而是要看实质,表面上摆出一副遵循天道的样子,实际上则违背天道,这样并不能“瞒”过天道,它依旧是会丝毫不爽地运行,并最终产生相应的结果。 道德经全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