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书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

道德经全书 文若愚 7945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今译】

  真实可信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真正行善的人往往不说那些好听的言辞,而总是说漂亮话的人大多并没有行善的举动。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帮助别人,他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有所为而不争强好胜。

  【解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在本章中指出了一种现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即诚实可信的话往往听起来不那么好听,而听起来好听的话则往往并不真实。显然,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这句话是符合事实的。事实上,关于这个道理,另一句话流传得要更广一些,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乃是孔子告诫弟子的言论。可以看出,这句话与老子的观点是一个意思,并且,还将老子的意思进行了进一步的点明。“忠言”即是“信言”,虽然听起来不好听,却对听者有益。反过来,“美言”虽然好听,却对人没有好处,甚至往往有害处。关于这个道理的历史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商纣王荒淫残暴,大肆建造宫殿,滥用民力,同时在后宫建酒池肉林供自己享乐。纣王身边的奸佞之臣恶来、费仲投其所好,每每顺着纣王性子来说话,并给他的种种行为找借口,使他认为自己的残忍的行为很合理。于是,纣王十分高兴,倍加宠信他们两人。而担任商朝最高政务官的“少师”比干看纣王如此下去必将亡国,于是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十分难堪,恼怒地问比干道:“你为什么这样不给寡人面子?”比干说:“我不能为了给你面子,便丢掉了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看比干不肯退让一步,就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不知道是真是假?”说罢,命人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最终,纣王的残暴引起了天下人的共怒,民心尽失。西北的西周部落发难之后,天下响应,商朝灭亡,纣王也落了个自焚的下场。

  类似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当然,这些有关帝王将相的故事许多人可能都已经听腻了,觉得他们的事情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太远了,对于普通大众的我们来说,所谓的无论“美言”还是“信言”,对我们都不会产生生死攸关的后果。尽管如此,所谓事不同而理同。在生活中,“美言”与“信言”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同样是泾渭分明的,而有的时候,对我们的人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会是决定性的。让我们来看一则比较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例子。

  巴德·舒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曾经风靡一时,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在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之后,巴德曾写了一篇文章谈到自己的成功之路。在文章中,他回忆道,在七八岁的时候,自己写了一首诗,母亲出于对他的疼爱,搂着他不断地赞扬。于是他内心感到飘飘然,十分得意。他的父亲回家之后,母亲将儿子的诗拿给他看。父亲虽然已经提前被告知这是自己年仅七岁的儿子写的,仍旧客观地说:“这首诗写得糟糕透了!”听到这话,幼小的巴德一下子知道了母亲的赞扬不过是出于对自己的疼爱,原来的那股自豪之情很快消失了。不过,在母亲的鼓励下,他仍旧不断地进行一些创作,一直到长大。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父亲始终对他的作品持一种完全客观的态度,完全不留一点情面。因此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绝大多数是批评,只有在真正获得进步时,父亲才会公正地指出这一点。巴德在文章结尾表示,自己是幸运的,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获得了母亲的赞扬,同时还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客观地评价自己。他认为,正是因为父亲客观公正地不断挑毛病、指出不足,才促使他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

  这个故事则是更为贴近我们普通人的实际,形象地向我们道出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事实上,所谓的“信言”正是如此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的细节之中,如果能够听进去,便会使我们客观地审视自己,从而改正我们的不足,使自己不断获得进步。当然,我们知道,这实际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因为,每个人都有种强烈的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欲望,因此一旦听到别人的赞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而对别人客观公正的否定性意见,则本能地拒斥。事实上,这种心理即使是那些贤能的人也很难避免。

  总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道理便是提醒我们要有接纳别人指责的智慧和勇气。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做事总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对此往往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只有那些真正为你好的人才会甘冒得罪你的风险,为你指出来。我们往往会发现,越是你亲近的人越是会指责你的毛病和缺点,因为他们关心你,才不惜冒犯你这么做。而和你不亲近的人,人家才懒得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谁都懂得“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另外,别人肯冒着被你敌视的危险来批评你,也说明了别人看得起你,认为你值得批评,而对一个在他看来不可理喻的人,他肯定懒得去浪费口舌。因此,要善待那些对你说出“信言”的亲人、朋友、同事,不可因为维护自己的情绪而轻易否定他们意见,更不要对他们反唇相讥。听到他们的客观的评价或者是善意的批评,我们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反,对听起来让你飘飘然的“美言”,则要警惕了。总之,如果你想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甘平庸,渴望有所成就,那么“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便是你需要认真领会并奉行的。当然,对于自甘平庸者,这句话倒是没什么用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本章中,老子所指出的另一个智慧,也值得我们探讨,即“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意思是真正有知识、懂得很多的人不卖弄,不故意表现自己的博学;而故意表现自己博学,卖弄自己的人不是真有知识。事实证明,的确是如此。

  20世纪中国著名学者林语堂曾经谈起过有关中国大教育家蔡元培的一件轶事:20世纪20年代,中国要在伦敦举行一个中国名画展览,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查看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元培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当时的一个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个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已。为了表示自己的内行,伯希和一边观看一边不断地向蔡元培先生评论道:“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的画无疑是真品”,以及墨色、印章如何等等。当时在一旁的林语堂感到十分有趣,因为他知道,蔡元培先生正是这方面的专家,这个法国人无疑是在班门弄斧,自己都替他捏一把汗。但是,林语堂留意蔡先生对此的回应时,却发现他并没有以更加内行的评论来打断那个法国汉学家。相反,他根本不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过了一段时间,法国汉学家开始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愧色。林语堂猜想他大概从蔡元培的表情和举止上看出来,他自己可能说错了什么,甚至是出了丑!林语堂最后感叹道,做人的确应该是低调、内敛一些才好,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贻笑大方了。

  再看下面一则故事。北魏时期,禅宗达摩老祖渡江而来,在广州登陆,后被痴迷佛教的梁武帝接到金陵(今南京)。因为想到北魏弘法,达摩准备离开金陵北上。在临走时,达摩路过雨花台,遇到高僧神光在那里讲经,场面异常火爆。达摩便挤进去听了一会儿。他听到神光说的对的地方,便点头,听到不同意的地方,便摇头。神光看见一个印度和尚在那摇头,似乎不同意自己意见,便问他为何。达摩很平和地说了一点自己的看法。神光因为具有很高的声望,可以说是南梁第一高僧,自视甚高,对达摩的意见有些不屑,而是极力向他强调自己的观点。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了。达摩离开后,有人告诉神光,刚才的印度僧人便是有名的菩提达摩。神光一听,非常惭愧,急忙出门去追达摩。但达摩已经走远了,后来,神光又到北魏少林寺,拜达摩为师,并改名慧可,最后成了禅宗二祖。这是后话了。

  其实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在这类故事中,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越是懂得多的人,越是喜欢保持沉默,刻意收敛自我,因此表面上看上去似乎很无知;而相反,越是懂得不全面的人,反倒越是自以为博学多才,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正应了老子所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实,人们早就知道,看上去懂得多的,往往并不是真懂;看上去无知的,反倒可能是真正懂得的。谚语说:水深不响,水响不深。其反映的便是这个道理。

  具体到现实中,这个智慧对我们的言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提醒我们,要懂得谦虚和内敛,而不要自傲和张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张扬首先是一种轻浮之举,使自己在别人眼中成为一个张狂高傲的家伙,甚至是一个笑柄。同时,张扬还往往会阻止我们的进步。而张扬便往往意味着自负,自负与自满一字之隔,一不小心便是自满,人一旦自满,若要更进一步,就困难了;相反,内敛之人也绝非自卑,只是一种更为理性的自信,一种明了自己优劣边界的自信,自信之中始终处于一种随时准备纠正自我错误的弹性状态,因此内敛是前进的姿态。

  另外,张扬是一种攻势,一种主动的自我宣扬,一旦别人不以为然,那多尴尬!内敛则是一种守势,一种自我收缩,不事张扬,可进可退,如有才能,洞察之人自然识别;如无才能,则安于守拙,仍旧不失沉稳。有这么一本书,作者一开始宣称自己观点的独到,虽然书的内容还是可以,比较生动,但直到许多读者看到最后,都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书虽然还行,未免太夸大了。真正的好书有个标志,就是不会放言无忌,有学问的标志之一便是称自己没学问。深刻独到是让别人体会的,不是自己刻意宣扬的,张扬容易让人产生反面联想,别人一听到张扬的声调便心生怀疑。正是因为此,无论观察历史还是现实中的人,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都是谦逊内敛,不事张扬的。民国时期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在美国和英国多所名校留学之后说:“满世界跑一圈,没什么长进,终于知道自己只是个尚未开化的蛮芋。”当时,他的文学才华已经展露,他的诗作更是蜚声国内文坛了。佛家净宗一代祖师印光法师在文章中自称:“早年学诗而不解诗,中年学儒而不懂儒,晚年学佛而不知佛,参禅而不悟禅。”读来令人感叹。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倒是一些写过几篇小文章的人,往往自视甚高,喜欢在跟人说话时故意卖弄一些华丽的句子,生造一些食之无味的俏皮话,来显示自己的“才华”。也往往是一些出于玩赏心理翻看了几本佛经的人,喜欢在跟人聊天时动不动高调地谈禅论道,好让自己在别人眼中具有那么一点世外高人的色彩。谚语说:泡沫冒处,必是浅滩,便是对那些喜欢卖弄自己的人的形象化讽刺。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许多时候,人总是不知不觉间便会张扬起来。说话时,稍微感觉到自己有优越之处——往往只是一种虚幻——便不自觉地有些飘飘然,说话的语气变得得意起来。这时往往说者自己还没有感觉到,但在听者那儿已经敏感地觉察到了。而另一些时候,一个人在那拐弯抹角地卖弄自己,以为别人听不出来,殊不知旁观者清,别人很容易便知晓了他的本意,进而轻视他。清代教育家李惺有言:“人以言媚人者,但欲人之悦已,而不知人之轻己;人以言自夸者,但欲人之羡已,而不知人之笑己;轻而且笑,辱莫甚焉。”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那里夸夸其谈地卖弄自己,我们或是不厌其烦,但碍于情面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时不时敷衍一下;或是暗暗感到好笑,甚至都有点可怜这种人。喜欢卖弄的人像是一个在人前表演的玩偶,被别人当小丑,却不自知,甚至还洋洋得意。

  进一步分析的话,张扬地卖弄自己无非是对自我的某个方面感觉良好,于是主动炫耀人前,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真正有值得赞美之处,肯定无需自己去说,别人自然会承认。人对自己的优缺点,可能比较迟钝,但对别人,往往是很敏感的,你身上有值得赞扬的地方,即使别人因为嫉妒,嘴里不肯承认,但心里也是不得不承认的,进一步说,嫉妒本身便是一种承认。自己本来优越的地方,又去卖弄,这优点便会因为你的炫耀而黯然失色。更堪忧的是,如果所卖弄的东西只是自己的一种浅薄,这不仅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还可能会自讨没趣,被人暗暗嘲笑。一个人之所以卖弄,往往是对自己估计过高。所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就是说一个人一知半解的时候,才会去卖弄,结果只能是让内行的人笑话,乃至遭到刻薄的人的讽刺。总的来说,是优点不必张扬别人也早晚会知道,而优点一旦张扬反而使其失却了光彩;如果本来没有优点,却自以为有,并去张扬,便是笑话了。

  【为人之道】

  苏东坡学佛

  我们知道,苏东坡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其不仅文章一流,其人品也一向为后人所称道。因此,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他的大多数掌故中,描述的基本上都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高尚文人形象。但是,在有关他的另一类故事中,苏东坡的形象就不那么“正面”了,那便是在有关苏东坡学佛的故事。在这些传说中,他往往是一个无知又喜欢卖弄,最后又遭到笑话的角色。下面这个故事便是典型的一例。

  苏东坡初学佛时,自恃才华横溢,学问高超,因此认为佛学不难。对佛学才刚一接触,他便以为自己已经神通佛法,有比较高的造诣了。一天,苏东坡闲来无事,在家中参禅打坐。刚开始他觉得自己有些浮躁,无法静下心来,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后,突然觉得心胸空寂明净,了无杂念。于是,苏东坡不觉喜从中来,觉得自己已经开悟了,遂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铺纸挥笔,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诗曰: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在诗中,苏东坡说自己悟道成佛,不仅佛光普照大地,而且佛性坚定如盘石,连八风(得、失、谤、扬、赞、嘲、忧、喜)也吹不动了。诗写好后,他又反复吟诵几遍,觉得非常不错,不禁沾沾自喜起来,心想自己不愧是才子,才刚刚接触佛学,便到了如此境界。高兴之余,他派仆人将自己的诗作送到长江对岸的金山寺,交给与自己一向交好的佛印禅师,表面上是请其指点,实质上则有卖弄之意。

  过了一个时辰,仆人带着原来的诗作回来了。苏东坡赶紧问佛印看诗后有何见教,仆人说:“禅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在诗作上写了字,然后就让我回来了。”苏东坡一听,赶紧打开诗作,满希望从上面看到赞赏之辞,说不定还有回诗一首,与自己唱和一番。没想到的是,他打开诗作后却发现,佛印禅师在诗作旁边的空白上只写了两个字——“放屁”!这下,苏东坡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吹胡子瞪眼,一把将诗作给撕掉了。接下来,苏东坡原本的好心情一下子全没了,他不停地在屋内踱步,想不明白这和尚怎么这么无礼。最后,他实在气不过,干脆乘船渡江,亲自前往金山寺来找佛印,要当面问个明白。

  船到江心,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木船被吹得打起旋来。无论船夫怎么用力,也划不动船。这下,苏东坡更急了,他连声催促船夫用力划,最后折腾了很久,船才算是行驶到了对岸。一下船,苏东坡惊讶地发现佛印禅师已经等在江边了。原来,佛印禅师和苏东坡一向交厚,十分了解苏东坡的脾气。他早料到苏东坡见到批语后一定很生气,并会前来找自己理论,干脆自己来到江边恭候他,看他如何发作。

  苏东坡看到佛印禅师候在江边,心情稍稍好了点。但是,一想到那个不雅的批语,还是咽不下那口气。简单地招呼之后,他怒气冲冲地走到佛印禅师面前,也不像往常那样施礼,而是劈头责问道:“我写的诗,好心好意拿给你,请你指教,你不说好也就罢了,为何竟然批示个‘放屁’这样无礼的话来?这未免也太过分,太让人脸面上下不来了吧!”

  佛印禅师静静地听着苏东坡的抱怨,等他把满含怒气的话说完,就双手合十,念声“阿弥陀佛”,又哈哈大笑一番,然后才微笑着对苏东坡说:“你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了吗,怎么‘放屁’两个字就把你给吹过江来了呢?”苏东坡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佛印禅师便进一步说道:“既然‘放屁’之风就能把你吹过江来,说明你的‘八风吹不动’不就完全是空话了吗?这话不就像是‘放屁’一样吗?”苏东坡一听,顿时恍然大悟,的确,自己仅仅因为别人说了“放屁”两字,便怒气冲冲,半天静不下心来,最后还费这么大周折过江来质问。自己所吹嘘的“八风吹不动”的确如同放屁呀!看来自己的佛学修为还没入门呢!想到此,苏东坡也朝着佛印禅师大笑起来。同时,他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刚才的卖弄的心理实在是太浅薄了,以后可要避免这种贻笑大方的举动了。

  当然,这则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不过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明确的。那就是,做人要谦虚,不可刻意卖弄自己,要做到“知者不言”,不可“言者不知”。 道德经全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