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痕【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今译】
善于行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就不会有可指摘之处;善于计算,就不需要使用筹策;善于关闭,不用栓锁,也能使人打不开;善于捆束,不用绳子,别人也解不开。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帮助人,所以就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使用各种物品,所以就没有被遗弃的物品。这就叫做掩藏在内的聪明。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而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借鉴。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爱惜他人的鉴戒,即使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却是很糊涂的。这就是精微玄奥的要妙之理啊。
【解析】
至善的境界
“善行,无辙迹。”从字面上讲,“辙”,是车辙;“迹”,是脚印,人们行走,或者依靠双足,或者依靠车辆,因此,总是要留下脚印或车辙,可老子说,善于行走的人啊,是不会留下车辙、脚印之类的痕迹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啊,能够乘着风而行走,实在是轻盈得很哪,可是呢,他还是有所凭恃的,他毕竟还是要依靠风的啊。而真正超达的人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他能够顺应天地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需要凭借什么吗?他什么也不需要。庄子随后说:“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以说啊,“至人”是没有自我之念的,“神人”是没有功利之心的,“圣人”是没有名誉之想的。正因为这些“至人”、“神人”、“圣人”在心中没有这些欲求,他们才能够做到超脱世俗,才能够做到无所凭恃,才能够做到“逍遥游”。列子之行,尚且有风,而对于“逍遥之游”呢,就是了无痕迹的了,这也就是老子所讲的“善行,无辙迹。”所以,老子的这句话不可落实了来看,以为这说的是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车辙和脚印,而是应当这样来理解,它讲的是人所达到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也就是得“道”的境界。得“道”之人,能够达至一种化境,能够什么都不倚借就能将事情做成,就如同孔子所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不需要这个规矩、那个律法的约制,让别人告诉自己应当如何去做,甚至自己的告诫都不需要,而是任其自然地就能够做得十分美善。
“善言,无瑕谪。”“瑕”,本义是指玉上的斑点;“谪”,是谴责的意思。“瑕谪”也就是差错的意思。善于言谈的人,他们的话是没有可指责之处的。有人觉得,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之类的人是很善于言谈的,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那样的人,至多不过是善于多说话罢了,而不能够叫做善于言谈。真正善于言谈的人,应当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贵言”,不随便说话,将言语看得很贵重,而“无瑕谪”,话虽然说得不是很多,但每一句都很实在,都是有用处的,是没有差错可以指摘的。有的人,话说得很多,真可谓是滔滔不绝,乍听起来仿若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可细听起来呢,就会很容易地发现,他讲的话里真是漏洞百出,毫无识见可言,毫无长处可取,说得越多,就越彰显出他的浅薄与无知。不仅对于口头语言是这样,对于书面语言也是如此。例如,《老子》一书仅仅五千言,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但为学者,无不捧读。可有些人呢,自谓“著作等身”,甚至一年之间就能产出好几部长篇大作,可是其作品中的含金量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相比于某些经典著作的字字千金,一些高产作者的著作真地就如同一团团蓬松的棉花,看起来规模不小,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分量。
“善数,不用筹策。”“数”,即算术;“筹策”,是古代计算用的竹制的工具,相当于后来的算盘和更后来的计算器的作用。老子说,善于计算的人,是不用筹策的,这句话所阐述的道理与“善行,无辙迹”是相通的,善于行走的人,不用依靠脚和车,而善于计算的人,也用不着筹策。《孙子兵法》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需要进行战争,就令对方的军队屈服了,这才是善中之善。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得到的结果相同,但是付出的代价却可能大不一样。
至于后面两句,说的也都是同样的道理。“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门闩,也能使人打不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子,别人也解不开。在神话中有定身法,会定身法的人,只要轻轻地念个口诀就可以将人给固定住,令其无法动弹,而不像普通的人那样,要用绳索之物将人牢牢地绑定了才可以。再如,孙悟空可以用金箍棒画个圆圈来保护师父唐僧,因为妖怪是没有办法进入圈内的,这个无形的圆圈,胜过任何有形的保护设施。虽然老子讲的不是神话,但是“道”的意境是颇与神话相通的,如庄子所说的“列子御风而行”就是,这不就是神话中才有的事情吗?在老庄思想中,“道”是无垠无极的,是具有超越性的,而神话也同样有着超越的属性,因此,老庄可以用神话的方式来阐释“道”的内涵。
【为人之道】
扁鹊论医
扁鹊,生卒年不详,战国早期齐国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人,又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其实,“扁鹊”本是黄帝时代的名医,而历史上通常所说的扁鹊,实际上姓秦,名越人,因为他医术很高明,所以人们就将他称誉为“扁鹊”。
扁鹊被认为是中医学的鼻祖,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确切记载的名医。扁鹊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还广泛地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多种方式来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也就是说,扁鹊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邯郸为妇科医生,到洛阳为五官科医生,入咸阳则又为儿科医生。但很不幸的是,扁鹊在秦国的时候,秦太医令李醯因为自己的医术不如扁鹊,而将扁鹊刺杀。扁鹊曾著有《内经》和《外经》,但是都已经失传。
关于扁鹊,大家很熟悉的一件事就是“扁鹊见蔡桓公”,该事的记载见于《韩非子·喻老》,说的是扁鹊拜见蔡桓公——这个蔡桓公并非蔡国的君主,而是齐桓公,当然他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而是战国时期的又一个齐桓公,叫做田午。至于因何称其为蔡桓公,据说是由于当时齐国的都城为上蔡,而上古时期国名往往以都城之名来代称,所以齐桓公也就又被称作蔡桓公了,这样来叫也许是为了表示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相区分吧。同为此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有记载,不过并没有称蔡桓公,而是称齐桓侯。扁鹊发现蔡桓公染有微恙,但是病情很轻,一般人觉察不出来,患者本人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只有医术高明的人才可以发现。扁鹊将这种情况对蔡桓公讲了,可是蔡桓公根本就不信,觉得自己的身体非常健康,哪里会有什么病呢?他的猜想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也就是说,医生都喜欢给没有生病的人治病,人家原本就没有病,他非说人家有病,然后经过他的调治,将病给治愈了,自己也就有了功劳。后来又有几次见面,扁鹊发现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了,可是蔡桓公讳疾忌医,对于扁鹊的忠告一点儿都听不进去,不肯进行医治。三十天之后,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的时候,他一反往常对桓公进行苦口婆心的劝告的做法,而是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走开了。桓公对此感到很奇怪,就派人去问扁鹊。扁鹊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扁鹊指出,现在蔡桓公的病情已经深入骨髓,即使他医术再高明,也回天乏力了,所以自己不必要再对桓公说什么了。又过了五天,蔡桓公感到身体疼痛,就叫人去找扁鹊。但是扁鹊这时已经离开齐国,前往秦国了。数日之后,蔡桓公也就病死了。
《战国策·秦策二》还记载了扁鹊见秦武王的事迹。秦武王让扁鹊给自己看病,扁鹊建议秦武王及早医治。扁鹊走后,秦武王就同身边的人商量,这些人说道:“大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进行医治的话,未必能够治好,以扁鹊的说法,他是要用石针来治疗的,这很容易伤害到大王的耳朵和眼睛啊,所以请大王还当慎重地考虑。”等扁鹊带着工具回来的时候,秦武王就将刚才大家商议的话跟扁鹊说了。扁鹊闻听此言,立时大怒,将石针都扔到了地上。他气愤地说道:“大王和懂医术的人来商议治病的事,然后却又跟那些不懂医术的人去谈论这个问题,假使由此推知秦国内政的话,恐怕大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吧!”此话阐述了扁鹊所持有的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同精通这种事情的人来商量,而不可听信于那些对该方面一窍不通的人。如果以这种态度来治国的话,岂不是贤能之士不得进用,而愚驽之辈秉政当权吗?
在另一部古代典籍《吕氏春秋》中还记载了有关扁鹊论医的一件事。魏文王有一次问扁鹊道:“你们兄弟三人都行医,依你看,谁的医术最高明呢?”扁鹊答道:“大哥的医术最高,二哥次之,而我的医术则是三人当中最差的。”魏文王问道:“何以见得呢?”扁鹊解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因为一般人不晓得他事先就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没有办法传出去,只有我们自己家里的人才知道他的医术有多好。我二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因此,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一些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传于乡里之间。至于我扁鹊治病,则是治于病情厉害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病人的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他们的皮肤上敷以药剂,有时甚至还给病人施行手术,于是,大家就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我也得以名扬天下。”
其实,扁鹊的这番解说显然含有极大的自谦成分,从其见蔡桓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知道,扁鹊并非在病人没有发病之前就察看不出病情,全都等着病得非常严重了,他才能够发现,那蔡桓公,不是早在发病的三十多天之前,扁鹊就已经知道他染病了吗?所以说,扁鹊所说的他大哥和二哥的长处,他自己也是都具备的,如果三人之间非要分出个高下不可,恐怕实际上还得这样来排序,那就是扁鹊最优,他的二哥其次,而他的大哥则最差。为什么这样说呢?作为一个医生,是不大可能只去治疗一些轻微的病症,甚至是尚未发病的病情,而无故将重一些的疾病推到一边、不去治理的,在医学尚不很发达的上古时期尤其如此,也就是说,一个医生是要面对所有的病症的,那么如此来看,扁鹊的大哥和二哥不以能治重疾而闻名,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是不善于治疗重病的,而扁鹊则不然,他是既能及时地发现尚未发起的病症,又能治疗初起的小疾,还能够治疗已经发展得很为严重的大病,因此,兄弟三人当中,还当属扁鹊的医术最为高明。
不过,就扁鹊的这话本身而言,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蔡桓公在怀疑扁鹊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不过,从扁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好治不病”,正是医生的可贵之处,这就相当于老子所讲的“善行,无辙迹”。善于走路的人,是不会留下痕迹的,而善于治病的人呢,他是在病人还没有体验到病痛之苦的时候,就将疾病给去除掉了。依照扁鹊的说法,这种不知不觉的医治,才是医术的最为高明之处。然而,虽说这样的治疗实际上对患者本人来讲好处是最大的,可是对于医生而言却往往并非同样受益最大的了,因为有两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一种是遭受怀疑,也就是蔡桓公所讲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另一种呢,就是自己的声名不得因此而传扬,也就是扁鹊所说的,自己的大哥虽然医术最为高明,但是名声却最小,家里之外,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了。扁鹊的这种说法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名声与事实之间在很多时候都是存在着偏差的,尽管说这话的扁鹊是名副其实的神医,但并不能由此而否认,在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着大量徒有虚名的现象,而又有很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湮没无闻。
简而言之,扁鹊论医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两点启示:其一,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患于未然,做到未雨绸缪,将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潜伏着的危害打扫得不留痕迹;其二,要注意到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凡事要多做思考,不可秉持“唯名论”,以为名声最高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实际上,最好的往往是不那么知名的,如何去发现?那就要依靠自己的一双慧眼了。 道德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