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书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道德经全书 文若愚 2795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今译】

  知道雄强的好处,却安于雌弱的地位,这样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溪壑。成为天下的溪壑,就会有众多的水流归注其中,而他所秉持的道德也就不会离开他,而且他还能回复到婴儿般的朴质状态,达到一种纯真的境界。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安于暗昧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成为天下效仿的榜样。成为天下效仿的榜样,他所秉持的道德就不会有差错,他会再回复到那一种终极的状态。知道荣耀的好处,却能安于卑辱的地位,这样就可以成为天下的山谷。成为天下的山谷,就会得到众人的归顺,而他所秉持的道德才算完备,而又回复到朴质的状态。朴质的状态被破坏之后,就会成为具体的器物,圣人依循这个原则,建立了管理和领导的体制。所以,在完善的体制中是不会有强为割裂之事发生的。

  【解析】

  做人要低调

  在这一章,老子着重阐述了自己素来秉持的保守、谦让的观念,极力强调柔弱和退守,充分提倡守雌、守黑、守辱。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倡导还是由老子的“无为”观念所决定的,同样,也是“夫唯不争,故无尤”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观点的进一步延伸。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道雄强的好处,却安于雌弱的地位,这样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溪壑。“溪”,和后面的“谷”,代表的就是柔弱之道。在老子的哲学里,多处反复强调柔弱之道的重要意义。老子为什么对这个道理反复强调呢,因为对于这一点,天下的人没有谁不知道,可是却没有谁会去执行。正因为“知易行难”,所以老子对于“柔弱胜刚强”这一道理可以说是做了不厌其烦的多次论述。与此相关,本书中多次提到的关于婴孩的比喻,表达的也是对柔弱之长处的特殊肯定。

  由此生发开来,在执政理念上,老子同样强调以柔下处之。老子认为:在外交上,大国应该甘居下位,以镇静卑谦的姿态与其他国家交往。并进一步指出:大国对小国保持低姿态,最终将兼并小国;如果小国以卑下的姿态对待大国,最终将攻取大国。真正的大国,总是处于下流的地位,因而天下才都归附它,就像河流归于大海一样。我们知道,大海的位置是最低的,正因如此,它才能吸纳万千的河流。大国外交,就应当像大海那样,令自己处于卑下的地位。

  接着,老子说道:“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成为天下的溪壑,就会有众多的水流归注其中,而他所秉持的道德也就不会离开他,并且他还能回复到婴儿般的朴质状态,达到一种纯真的境界。

  老子为什么特别地用“复归于婴儿”来形容自己的理念呢?因为在老子看来,婴儿的特点恰恰符合自己所积极提倡的柔弱处下、清静无为的状态。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子是最为柔弱的,而且他还没有任何特别的意识,他所作所为的一切都是出于自然的,是最为朴质的,而这正是等同于“道”的表现。当然,婴儿的这种做法是无意的,而老子所要强调的是,对于已经失去了童心的成人来说,一定要积极地恢复自己的赤子情怀,令自己的心地变得纯净无染,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接近于“道”的境界。

  老子又说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安于暗昧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成为天下效仿的榜样。“为天下式”,与上一句中的“为天下溪”和下一句中的“为天下谷”表达的是同一类的意思,都是取得天下人的归附之义。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成为天下效仿的榜样,他所秉持的道德就不会有差错,他会再回复到那一种终极的状态。在这一句中,老子再次提示大家:“道”是无极的。这个“无极”,也就意味着终极,意味着永恒,而终极与永恒,正是“道”的根本特点。至于如何才能臻于这种“无极”的境界,老子给出的答案也就是“知其白,守其黑”。在第八章,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状态是接近于“道”的,因为它“处众人之所恶”,而本章所讲的“知其白,守其黑”,以及“知其雄,守其雌”和“知其荣,守其辱”,指的也就是“处众人之所恶”。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道荣耀的好处,却能安于卑辱的地位,这样就可以成为天下的山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成为天下的山谷,就会得到众人的归顺,而他所秉持的道德才算完备,而又回复到朴质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守雌、守黑与守辱,是与知雄、知白与知荣密切结合的,这说明,处于雌弱、暗昧、卑辱的地位,不是一种被动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居于这样的地位,并非是因为自己无知和无能,而是自己知道事情的另一面,也完全有能力做出另外的选择,但是自己心甘情愿地“处众人之所恶”。老子此语的意涵是,将“众人之所好者”让给众人,这样,别人也就不会与自己相争,恰恰相反,自己也会因为这种不争和处下的姿态而得到大家的拥护和爱戴,这样一来,自己就是不争而胜于争,处下而胜于上了,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处世哲学。不过,当然,正如老子曾指出的那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样的道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新鲜,但是真正能用这种理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老子将这样深刻的道理给大家摆出来,引导大家去进行认真地感悟,至于究竟能从中得到多大的教益,那就还是要看个人的修行有多高了。 道德经全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