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三十九章 下为高基【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8]如石。
【今译】
以往曾经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盈满;万物得到道而繁衍生息;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领袖。再进一步说,天如果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塌陷;神(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消失;河谷不能保持充盈,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繁衍,恐怕要灭绝;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领袖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难道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没有赞美称誉。不要求像华美的宝玉,而宁愿像坚硬的磐石。
【解析】
尊卑与贵贱
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老子曾言:“道生一。”因此,老子经常以“一”指代“道”。此章中的“一”同样应该是代指“道”。在该章前一部分,老子先是通过有道与无道对于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的正反两面的影响突出了道的重要性或者说是尊贵。但是,如同老子在其他章节中所说的,这个如此重要的“道”却是不可言说、不可感知的,因此当然也就无所谓高贵或者卑下了,正是所谓“至誉无誉”。因此,我们通常所言的贵与贱、高与下,其实乃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并非那么泾渭分明,自然也就不像世俗所理解的贵比贱要尊崇,高比下要优越了。正是在此基础上,老子进一步提出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辩证主义观点。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观点,应该说包含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智慧。这里,我们重点从对我们的世俗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方面进行阐释。
实际上,老子的这句话后来曾长时间被当做一种政治观点进行解读,人们通常理解为为政者便应该如同老子所说的那样,身居高位,但在内心则应该保持谦卑、朴实的心态。被万人拥戴,却自感孤独;整天被歌功颂德,却自称“不善”(“不谷”有不善之意)。这种表述包含了老子的政治理想,描述了在他心目中为政者的形象。侯王乃是身份最尊贵、地位最高的人了,却自称是孤独、不善之人,等于是将自己放在了极其卑贱的位置上。这其实便体现出了一种对于高贵与卑贱的对立统一的理解。尊贵虽然高高在上,却是以卑下为依托的,没有卑下也就无所谓尊贵。换句话说,卑贱乃是尊贵的依托。
作为智慧高深的圣哲,老子如此言说,当然并不仅仅是上面讲述的那么简单,而是有更深刻的道理。我们知道,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中国的皇帝是最高统治者,而其真正的统治基础则是升斗小民。凡是平民数量最多的时候,往往就是政治和社会最稳定的时候,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各个王朝的创建之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逐渐趋于腐败,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土地兼并现象。于是,大量的自耕农丧失土地,沦为贫雇农,生活赤贫化。这个时候,社会矛盾便开始激化,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皇权开始受到威胁。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大地主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开始与皇权离心离德。随着矛盾的进一步积累,国家便会走向崩溃,王朝就会倾覆。在这样一个关系链中,最高统治者与最底层的平民利益是高度一致的,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地位最低的平民是最高统治者最牢靠的统治基础,平民利益受损皇权就会陷入危机。所以,皇权最尊贵安稳的前提是平民的安定。到底谁更高贵,谁最卑贱,还真难说。不仅老子这样看,儒家也这样看,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正是这个道理的另一种表达。因此,身份尊贵、身居高位并不值得骄傲,没必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要明白,自己其实无法脱离卑贱,卑贱才是高贵的根本。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明白,世俗所谓的尊贵与卑下并非是一对完全对立的概念,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由此,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做的是放下自己对于贵贱、毁誉、高下的分别心,使自己尽量忘却世俗的观念,甚至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具体而言,便是不必过于在意自己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感到自我优越的地方,没必要洋洋自得,但也不必过于妄自菲薄,总之,找到自己的一种平衡,保持一种谦卑、朴实的心态。如此,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活在了老子所说的“道”中。如同得道的天得以清、地得以宁、万物得以繁衍生息一样,我们必然也能够活得简单、快乐、有尊严而精神充盈。
至于高以下为基的道理,更不难理解。谁都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牢固的基础,就不可能建起高楼大厦。空中楼阁,更是人们嘲笑那些不懂这个道理的人的常用说辞。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任何高深的学问,都要从点的积累开始,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古人的论述已经相当丰富,在此不再赘述。
【从政之道】
朱元璋隐忍为“石”,终成大事
如上面所言,相比于漂亮而贵重的宝玉,石头具有相当多的优点,下面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例,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是如何放弃了成为“宝玉”的虚荣,隐忍地甘愿为“石”,最终走向成功的。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举起反元旗帜,朱元璋的部队是其中一支。在当时,存在张士诚、徐寿辉、刘福通等多支农民起义军,虽然这些起义军均志在反元,但彼此之间存在着矛盾,在反元的同时也互相敌视。尤其是到了反元后期,眼看元朝统治者已经不可避免地面临倾覆了,各起义军首领便都想要取而代之,垂涎皇帝的宝座。其中的刘福通,立和他一起起义后来在战斗中牺牲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陈友谅在杀了倪文俊、徐寿辉之后,在采石称帝,立国号为汉。而陈友谅的手下明玉珍在反叛陈友谅后,也在重庆自立,国号大夏。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四五个皇帝。但是,当时实力已经相当可观的朱元璋却没有加入这场热闹的称帝竞赛中,而是接受儒生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所谓“高筑墙”,即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朱元璋在夺取了集庆(今江苏南京)以后,改其为应天府,并建造城墙,加强军事防卫措施,从而保证自己的根据地不会被人夺走。同时,则是以根据地为中心向东扩展,以强化扩充自己的地盘。而所谓“广积粮”,即是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积蓄力量。而一支军队的经济实力,最核心的便体现在军粮的充足上。因此,朱元璋就在军队里面专门设了一个都水营田司,负责组织队伍屯田种地、兴修水利,一年下来有了收获,三年下来就有了积蓄,军队有粮食了。同时,他还设立了一系列的盐、茶买卖许可制度,通过向商人征税增加军队的经济来源。最后,“缓称王”,顾名思义,便是不急于称王,以当时朱元璋的实力来说,是可以称王的。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集中力量进行前面所说的两个战略措施。最终,朱元璋在众多的农民领袖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建立了大明王朝。
据后世史学家分析,起初,朱元璋在各路义军之中实际上是力量最弱的一支,其之所以成为最终的赢家,除了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之外,其“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仔细分析的话,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强为玉,宁愿为石”的智慧。刘福通、陈友谅、明玉珍这几个本来力量强大的农民领袖之所以最终失败,可以说与其急于成“玉”的虚荣心,有很大的关系。其称帝之后,便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最终遭遇失败。而朱元璋正是甘愿为“石”的策略,藏起了自己的锋芒,并默默无闻地积蓄实力,然后等时机成熟后突然发力,顺理成章地摘取了成功的果实。
可以说,朱元璋的策略为我们追求成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虽然追求的东西可能不太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举例来说,许多年轻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种做“玉”还是做“石”的问题。一些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总是喜欢贸然建立自己的公司,自己也因此得以在名片上印上“董事长”“总经理”的职位,表面上很风光,但公司这样的组织形式运营成本是很大的,往往使没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创业者疲于应对,一旦生意没有很快做起来,往往无法支撑下去。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形式的运营成本要低得多,注册这样的企业形式,虽然没有“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风光名称,却是更为理性的创业模式,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则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便会走得更沉稳。因此,创业者因为虚荣心的缘故而“强要为玉”,显然不如甘愿为“石”的人更容易成功。说到虚荣心,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便是现在的许多年轻人,甚至中学生,都有一种普遍的“明星情结”,就是想要某一天成为知名人物。因此,全国众多的艺术院校报名者趋之若鹜,社会上的各种选秀节目也吸引了众多人角逐,甚至一些人为了出名而不惜通过网络炒作自己的隐私,这也同样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许多人总以为站在聚光灯下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而实际上,那样使自己活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根据别人的眼光和期待来塑造自己,搞得自己的生活像是演给别人看似的,那样真的会快乐吗?而这就恰恰像是使自己变成了一块看似昂贵而漂亮的“玉”,而相反,做一块简简单单的“石头”,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然后努力去实现它,同时维持自己真诚的友谊,追求自己真挚的爱情,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这样难道不是最完美的生活吗?
总之,无论是你想追求成功,还是想拥有快乐,学会做“石”的智慧,都会对你有十分现实的帮助。 道德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