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今译】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时质地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说,凡是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凡是柔弱的东西都属于有生命力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反而不能取胜,树木高大了就会遭到砍伐用作柴薪。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解析】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本章中老子所讲的是“守柔居弱”的智慧。可以说,“守柔居弱”的智慧,是老子一向强调的观点,在《道德经》许多章节中老子都有提及。比如第八章与第三十六章中,老子均直接言明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而在本章中,老子再次提到强与弱的问题,应该注意的是,这并非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这一话题的延伸。首先,老子在这里对人们直言劝告,面对“强大”与“柔弱”这两种姿态,应该怎样选择。那就是要“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也即要优先选择示以“柔弱”,而尽量避免示以“强大”。其次,老子则更进一步给出了他建议人们这样做的原因。
在解释为何要“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深层原因之前,老子先是给人们指出了一个直观的现象:“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即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时质地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说,凡是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凡是柔弱的东西都属于富有生命力的一类。显然,这是很有说服力的。而接下来,老子则进一步对“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解释,解释的方法则是利用了他的另一个重要的智慧——“物极必反”。而“强大”与“柔弱”作为一对相反相成的状态,自然也难逃这种规律。所谓“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便是老子对于“强大者必然不能长久”的形象化表述。而在现实中,无数的实例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秦王朝当初以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军事实力相继灭掉六国,吞并天下,其不可谓不强大。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秦朝依旧不收敛这种强大的武力,四处开边,征伐无度,并用强大的军队来对内欺压百姓。结果,短短十五年,秦王朝便告灭亡。成吉思汗当年所建立的蒙古铁骑,急如狂飚,势如山压,所向披靡,被称作是是“蒙古旋风”。先后攻灭金国、西夏,后又灭云南大理国、南宋,最终统一中国。不仅如此,在统一中国前后,成吉思汗及其后世子孙曾举行过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并建立起了一个占欧亚大陆四分之三的超级大帝国。但是,因为蒙古人在马上得天下后,依旧依恃武力,在马上治天下,结果短短几十年这个大帝国便宣告崩溃了。其他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总之,兵力强大者往往都是一时强大,却不能保持长久,正如同老子所说的“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不仅一个国家如此,作为个人,同样如此,如果总是摆出一副强大的姿态,往往也不能保全自我。关于此,战国时期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例证。
战国时期,晏子出任齐国宰相。当时在齐国有三个勇士,分别是公孙捷、古冶子和田开疆,这三个人因为自恃勇武,又立过不小的功劳,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对晏子经常表现得很无礼,甚至在国君面前也不是很遵守礼数。晏子有天便找到齐景公商量道:“我听说,贤能的君王蓄养的勇士,对内可以禁止暴乱,对外可以威慑敌人,上面赞扬他们的功劳,下面佩服他们的勇气,所以给他们尊贵的地位、优厚的奉禄。而现在君王所蓄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也不讲究长幼之伦,对内不能禁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慑敌人,这些是祸国殃民之人,不如赶快除掉他们。”齐景公也同意晏子的话,并请教晏子该怎么做,晏子便出了一个好计策。
在一个招待外国来客的宴席上,齐景公派人赏赐这三个勇士两个桃,对他们说:“你们按照功劳的大小来分这两个桃子吧!”公孙捷率先走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我陪大王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杯,桃一个。”公孙捷于是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古冶子见状,不服地说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国君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国君的马腿,一下子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像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齐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鼋除怪,我的命早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另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便不满地说道:“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俘虏徐兵五千余人,吓得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田将军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桃熟了,再请您尝了。”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捷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将军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已死,我还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在这个故事中,三个勇士便是死于不懂得“守柔处弱”的智慧,行事过于强硬,结果才遭到国君和宰相的厌弃,决心除掉他们。而他们在宴席上争功好胜,最后自刎而死,正是因为他们内心太过于好强。
总之,正如老子所言,刀刃太锋利了,便很容易损坏,不能长久保存;相反,刀刃钝一些,却可以使用得久一些。并且,正如老子所说的“物极必反”,许多看似柔弱的东西其实往往最强大。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通过老子的教诲,我们应该明白,许多时候,守柔处弱都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具体到我们的现实情境中,便是要为人谦卑,做事低调,不争强好胜,不刻意抢风头,对人忍让、温和、宽容,等等。事实上,总结一下古今中外的那些取得了了不起成就的人会发现,这些人往往都具备上面所说的那些品质。这些品质,使他们够得到周围人的好感,从而愿意帮助他们,愿意和他们合作。如此,这些表面柔弱的人因能够从别人那里汲取力量反而表现得异常强大。并且,在他们取得成就之后,因为依旧能够保持谦卑,不骄傲冒进,他们的强大也能够长久维持。无论是商业精英、科学大家、政治领袖,莫不如此。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从政之道】
唐太宗以“柔”处理民族关系
我们知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异常强盛的一个朝代,在“安史之乱”之前,唐帝国可谓国强民富,文化昌盛,真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所以能够长久维持这种繁荣局面,与周边民族维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当时,唐帝国的民族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融洽和睦。这一点与唐太宗不依恃武力,以“柔”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密不可分。
应该说,唐帝国的军事实力绝对是不弱的,但是唐太宗却不愿意轻易动用武力,尽量避免与周边民族动武,表现出的是一副“柔弱”的姿态。唐朝北方的突厥汗国崛起,时常南下骚扰中原王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刚刚即位,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认为唐朝政局不稳,乘机亲率十万大军南下,直逼渭水,驻兵便桥之北。唐太宗亲自身披甲胄,跨上御马,带着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以及京城禁军,出长安城,抵达渭水。然后,唐太宗和颉利可汗隔着渭水进行对话,言称不想无辜牺牲将士性命,并重提之前双方的友谊,再许以金帛等物。颉利见唐军军容整齐,也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和唐太宗在便桥上,杀了白马,歃血为盟,答应不再进犯唐朝,引兵而去。
后来,东突厥并没有遵守诺言,依旧经常骚扰唐朝边境。公元629年,唐太宗趁东突厥遭遇天灾,内讧不断的时机,派大将李、李靖带领十几万军队出击突袭,在第二年俘虏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之后,唐太宗并没有杀掉颉利可汗,而是将他和他的家人都安排在了太仆寺,并厚加款待。颉利虽然十分感激,但因为亡国,仍然整天郁郁不乐。他不住房屋,在院子里搭了帐篷。经常同家人悲歌哭泣,形容消瘦。唐太宗知道了,就改任他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刺史,并对颉利说:“虢州地近山区,麋鹿野兽很多,可以游猎。”颉利不愿前去,唐太宗就改任他为右卫大将军,赏赐了大量田宅。后来颉利病死,唐太宗按照突厥风俗施行火葬,还在灞水东面为他修筑了高大的坟墓,并让颉利的儿子承袭父职。
击败东突厥后,唐太宗在东突厥故地设置了许多羁縻州府,同时任用东突厥贵族做地方军政长官,并按照他们的习惯,规定职务可以世袭。这些州府名义上要接受唐帝国的册封,定期向中央朝贡;但允许不向唐交纳赋税,仍然保持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此,本地人都感到十分满意。这样,我国北部边疆出现了空前安定的局面。不仅如此,唐太宗还同意一些突厥人内迁到中原地区,甚至不少突厥人在长安安居,据当时统计,京城有近万户突厥人家。长安城内蕃汉杂居,蕃人有戴汉帽的,汉人也有戴蕃帽的,和睦相处,亲热非凡。就连皇太子也常把突厥人召入宫中游玩。
如此一来,唐朝廷的威望大大提高,东北地区的奚、室韦等十几个部落,还有西域的各小国都纷纷要求归附唐朝。逃到高昌的突厥人,听说唐朝对归降的突厥人待遇优厚,重又回来归唐。公元630年三月,西域和北部边疆各族的君长来到长安,上表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
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太宗也采取了和东突厥一样的管理办法。不仅如此,唐太宗还在朝廷里大量任用少数民族将领,并将他们和汉朝将领一视同仁,如此,便赢得了少数民族将领的尊重和效忠。在唐太宗巩固边疆的战争中,少数民族将领和首领起了很大作用。
除了不主动无故以武力征讨周边的少数民族外,唐太宗还大力推行和亲政策。因为北方民族的习俗,政权多由后妃操纵。唐太宗认为,公主出嫁,生了儿子后,就是唐朝皇帝的外孙。外孙做可汗,不会侵犯唐朝。一次,敕勒部落之一的薛延陀真珠可汗派人带着厚礼来求婚,唐太宗说:“我是百姓的父母,只要对百姓有利,决不爱惜一个女儿。”于是,唐太宗答应把一个公主嫁与真珠可汗。在这前后,他把自己的妹妹衡阳公主嫁给了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把另一个妹妹九江公主,嫁与在朝为官的突厥酋长执失思力。吐谷浑可汗诺易钵入朝,唐太宗把弘化公主嫁给他。吐蕃王松赞干布派人入朝求婚,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了他,等等。这种和亲政策极大地拉近了唐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得唐王朝在各个方向都拥有了一个天然屏障,从而可以长期处于安定之中,发展经济,进而创造了唐王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并且,这种柔和的民族政策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比如,印度的佛教文明、西亚的阿拉伯文明、中亚的许多文明相继进入中国,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同时,中国的先进科技远播亚非欧大陆,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可以看出,唐太宗虽然拥有雄厚国力和强盛军事,但从不自恃强大,主动侵犯周边弱小民族,反而示之以“柔弱”,以和亲政策笼络这些民族,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动用武力,他所体现的正是老子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智慧。唐玄宗之前的几位唐朝皇帝,基本继承了这种“守柔”策略,正是对这种智慧的运用,唐王朝才成功避免了前面隋朝的“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的悲剧,开创出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盛世。 道德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