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

用心去感受

道德经 文若愚 1897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用心去感受本章中老子重点阐释了认识论的问题。老子认为:圣人不出门,便可以了解天下,是为“不行而知”;圣人不需抬头看窗户,便能够了解天道,是为“不见而明”。一般认为,老子这里所说的是一种认识的理性论。即一个人只有通过理性认识,才能够认识世界,而非通过感性认识。

  我们知道,一个人行走天下,必然见多识广,通过见识获得大量的信息,通过实践获得大量的实践经验。一般而言,显然这个人会对这个社会和人性具备相当的认知,更加谙熟人情世故。但是,如果上升到对于世界的更高层次的认识,便不是如此了。因为走得远,见得多,积累起的总归只是一些感性认识,而非理性认识。而一个人认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乃是理性认识,而非感性认识。因为一个人无论走多远,积累起多少见识,穷尽一生也都是极其有限的。只有通过理性认识,才能从宏观上、本质上去把握这个世界,进而才能洞晓更深层次的真理。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理性认识?一般而言,便是要多读书籍,勤于思考。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说的便是读书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不过,读书一定要思考,不然食古不化,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我们每天都会在电脑上获得大量的信息,如果不善于思考,便会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中,不仅不能提高自己,反而失去了自我。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老子所说的不行而知,并非否认经验和实践的作用。老子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理性思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如果没有理性的思考,仅仅单纯依靠感性认知的积累,是不能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的。事实上,中国古人早就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提高认识能力的通衢,认为只有经验与思考的共同作用才是提高自我认知的最佳途径。

  不过,说老子所提倡的“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并不是特别确切,其实质上只是说出了老子智慧的一个方面。严格说,老子所谓的理性思考,乃是一种更为宏观和微妙的思维,简单说,便是用心去感受。所谓用心,从思维上讲,包含了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即感性思维)两个角度;从方法上讲,便是不寄托于向外界追寻,而是向内思索,通过自身来领悟有关世界和自我的真理。老子一向认为人们只能用心才能领悟到“道”的存在,从而自然而然地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道”的运行,从而实现自我和宇宙的统一。后世道教徒所运用的打坐修行法,便是这样一种通过心性的调节来提升自我的修为。佛教也同样强调综合理性和感性思维的直感的作用,不从外界寻找真理,而是提倡通过寻找自己的自性来实现认识世界和自我。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与老子所提倡的用心去领悟的方法,说的也是一回事。

  老子这里所说的用心去领悟智慧的道理,在现实中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其实都已经麻痹了自己的心灵。比如有的人总有种控制不住好奇心乃至窥视欲,总想通过窥视别人来找到生活的真相。实际上,如果你用心感受一下自己,你真的对你窥视的东西感兴趣吗?而生活的真相也必然只能通过自己的心灵从自己的生命去领悟,而非在别人那里找到。有的人总是习惯于通过和别人对比来确认自我,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心态。一个人没必要去和别人做无谓的比较,只要把握好自己的生命,追求自己想要的,珍惜自己该珍惜的,收获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快乐或悲伤,便活得很充实了,便抓住了生命本身的意义了,何必硬要和别人比较呢?另外,我们知道,有句西方谚语叫“生活在别处”,实际上说的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便是人们总是对身边的一切感到厌倦,觉得不够精彩,因此总要不断地去远方寻找一种更精彩的生活。一些年轻人总觉得身边的异性不够优秀,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因此总幻想在远方某一个地方存在一个完美的适合自己的异性。如果你学会了用老子所说的用心去感受的话,你便明白,远方并不存在更精彩的生活,那里的异性也未必比眼前的异性更优秀。哪里都一样,真正的精彩在于充分把握好你现时的生活,也即佛家说的活在当下,自己创造出快乐与精彩。 道德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