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致虚守静老子哲学的整体倾向是保守的,本章所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致”,是追求的意思;“守”,是持守的意思。老子说,要追求“虚”,持守“静”,而且,还一定要达到极点,做到笃实。“极”和“笃”,体现出致虚守静的彻底性。
当然,老子对于“虚”和“静”的强调,书中决非仅此一例,而是多处均有涉及。其实,老子对于“虚”和“静”的提倡,归根结底,也还是源自于“道”的。“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形无象的,这就是“虚”;而“静”呢,是直接与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相联系的,也就是“无为”。“静”,就是“无为”的重要表现。因此,可以说,“致虚极”和“守静笃”就是“道”对人的行为所做出的基本要求。
诸葛亮在写给时年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诸葛亮三次提到“静”字,而诸葛亮在此谈论的是人生中最为根本的修身、养德、明志、成学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诸葛武侯看来,“静”对于人生修养是多么的重要。而也正是凭着这种“致虚守静”的长期修养和持续的历练,诸葛亮才能未出茅庐而晓天下三分,才能位居汉相,功高至伟,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够以非凡的智慧和高洁的人格而垂范千古。
这个“静”,代表着一种境界。而与“静”相对的则是“动”。动是由内心的“躁”引发的。躁动是一种不安,是一种烦乱,在这种状态下,不要说感悟大道,就是一丁点小事也做不成。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心绪烦躁之时,连一页书都看不进去,何况其他。有句俗话叫做,“心静自然凉”,这就是说,心中的平静,可以拂去外在的燥热。进一步引申,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做任何事都不容易成功;而性格温和心绪平静的人,由于性情淡定思虑周密而容易成功。
另外,静是制怒的法宝。科学研究也表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话的确不无道理。一个人为什么生气呢?因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可是别人做错了事,自己因此而动怒,受到伤害的却是自己。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在现实中,时不时就大动肝火者还大有人在,就是因为人们“守静”的功夫普遍还不够。有人说,自己在感到生气的时候,是有意地克制又克制的,但还是无法完全克制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守静的功夫不够。老子说,“守静笃”,持守平静,一定要做得彻底,将心中动怒的因子完全驱除干净,如此,就再也不会因为生活中各种不如意的事情而动怒了。当然,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境界了。也许,平平常常谁都能够轻易做得好的事,老子也就没有必要再诉诸笔端了。
诸葛亮接下来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极为深刻的,只有淡泊,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宁静,才能使自己立身长远。古人说:“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意思是那些粗茶淡饭也能平静生活的人,他们多半拥有冰清玉洁的操守;而追求华服美食的人,他们多半会去做卑躬屈膝的勾当。因为一个人的志向节操,只有在清心寡欲时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品行道德,都是因贪图享乐而丧失。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淡泊明志意义深刻而精到的解读。
同样,唯有宁静,方可致远。张爱玲有句名言,叫做“出名要趁早”。然而,出名早也未必就都是好事。一个人有了名声,也就意味着会同时收获到巨大的物质利益。而名和利,是最容易将人的头脑冲昏的。自古就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说法,“了了”,也就是很聪明的意思,一个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很有名气,长大了未必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像方仲永那样,幼时被视为神童,可是长大了呢?“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了。成名之后,名利俱收,人往往也就很难再全身心地致力于自身造诣的提升了,而如果自身的素养不够,当走到某一个高度的时候也就很难再向前行进得更远了。这就是“宁静致远”的道理。
由此来看,老子讲的“致虚极,守静笃”,话语极简单,但是道理极深刻,致虚守静,应当是大家为人处世所当持守的一项根本准则。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