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复归正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视角是很独特的,他说,万物都在各自地运转着,这也就是所谓的世象纷繁。老子告诉我们,在观察这个复杂的世界时,要从“复”这一点上来观察,所谓“复”,也就是循环往复,而这其中又蕴藏着什么奥妙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是老子给出的解答,他说,虽然世间万物纷纭变幻,但总是各自回归到他们的根源上,这就是“复”的奥妙。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实在是概括力极强的一句话。各种事物,变来变去,但总会有一个根本贯穿于其中,也就是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最为常见的一个例子,水会转化成雨、雪、冰、霜等各种形态,但是它的本质是不变的,都是H2O(水的化学分子式)这种分子。再如,人们常说,“落叶归根”,而龚自珍有两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美丽的花瓣虽然从枝朵上落下了,但是它们并非是无情的,因为落下之后,这些花瓣又化做了春泥,从而又滋养了其他的花朵。花朵从泥土中滋生出来,陨落后又化归为泥土,这就是事物的循环往复。
所以说,明白了事物的循环往复这一根本的规律,对世间的很多问题也就会看得很通达了。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曾经在当时看得很重要的一些事情,过去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再回过来看,可能也就觉得很无所谓,至少不会像当初的感受那么强烈了。其实,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一些事情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它们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中国一个非常普及的典故,可以将其看作是对老子“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之论述的形象演绎,而福祸之间的相互转换,不也正体现了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的道理吗?
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最终“各复归其根”,结局是圆满的。与之相对的是“万劫不复”,这个词虽然与佛教大有渊源,但是,“复”的内涵却取自道家。无论是道家、佛家,都认为如果事物永远无法恢复,人类灵魂没有归宿,那是最糟糕和最悲惨的事情。所谓的永远堕落与沉沦,所谓孤魂野鬼,所谓死无葬身之地都是对“无法回复”的形象化和多角度的阐释和表达。不仅道家和佛家注重“复”,儒家也同样重视。在《易经》中有一卦名叫“复”卦,专门讲“复”的道理。其中说:“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翻译成白话就是,复,亨通,出入都没有疾患,朋友渐次前来无所危害;返转回复沿着一定的规律,过不了七日必将转至回复之时。有利于前进。概括而言,复卦的内涵就是返回到正道上,重新开始,一切都是有利的。由此可知,儒释道三家所言之“复”,都是回归正道,回归本性,回归本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子要强调“各复归其根”,为什么古代哲人对于不能回复是那样的担忧与恐惧了。
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短暂迷失而最终回归正道的思想,对人们有着重要的启发。它告诉我们,要认清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可逆流而动。在生活中,有人感叹这个世界太复杂。其实,物质世界表面上茫然无序,实际上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和勤于思考的心,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复归正道,不至于随波逐流。如果违犯客观规律,违背大道,只能自取灭亡。
东汉末年,天下大战吕布以骁勇而闻名,早年投于并州刺史丁原麾下。当时董卓把持朝政,并且为恶多端,董卓的倒行逆施自然会招致众人的反对,而丁原就是反对者之一。董卓欲诛丁原,但又因为怯于吕布的勇猛而不便下手,遂略施小计,诱降了吕布。吕布转而杀掉了丁原,投奔了董卓。
董卓对吕布非常看重,并且认其为义子。司徒王允图谋除掉董卓这一祸害,便拉拢吕布让其作为内应。但是吕布也有自己的顾虑,因为毕竟他与董卓已认定为父子,以子弑父,殊为不妥。王允对他说道:“将军姓吕,而太师姓董,本来就不是骨肉至亲,况且他要杀你的时候,难道就有父子的情分吗?”吕布闻听此言,便定下决心,不久之后即亲手杀掉了董卓。
之后,吕布又先后投奔了袁术、袁绍、张扬、张邈、刘备,但无一而终。汉献帝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吕布,吕布兵败被缚。
吕布被押缚着见曹操的时候,说道:“从今而后,天下可以安定了。”曹操听了感到诧异,问道:“何出此言呢?”吕布说:“明公(对曹操的敬称)所忧患的不过是我吕布罢了,现在我吕布已经归服了。如果我带骑兵,明公带步兵,平定天下岂非易事?”吕布又看了看刘备,说道:“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难道就不能替我说句话吗?”曹操笑着说:“缚虎不得不急啊。”随即命人给吕布松绑,意欲释放吕布。但是刘备赶紧阻止了曹操,说道:“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这句话是说,当初吕布曾事奉丁原和董卓,可是后来丁原和董卓都死在了吕布的手中,那么现如今让他来投靠你曹操,难道就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吗?曹操对刘备的说法表示赞同,因此缢杀了吕布。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事物不论怎样变化,其中都蕴含着循环往复而始终不变的因素。吕布转投多人,薄情寡义,翻脸即叛。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说明吕布始终不能复归正道,而吕布之死,也正是死在了这一点上。
在前进的过程中,误入歧途是难免的,但要知迷而返。因为现实生活精彩多变,而每一个人对规律的领悟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如果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就会陷入困境。此时应该及时醒悟,迷途知返,否则只能越陷越深。在为人处事上,为金钱、权势、美色等外物所迷惑也是常有的,但是人应该从中摆脱出来,寻找并回归自己的本性,如果迷失自我,最终不会有好的结局。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