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

包容的智慧

道德经 文若愚 1721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包容的智慧高人的最后一点,是“混兮其若浊”,意思是,善为“道”者,能够混同一切,就像浑浊的河水一样,泥沙俱下。我们现在讲起“泥沙俱下”这个词,通常表达的都是负面的意思,可实际上所谓“泥沙俱下”者,并非就是不好,它也有好的一方面含义。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有这样的话:“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战国后期,秦国独强,势欲吞并东方六国,而东方六国也在进行着积极的抗争。为了抵御强秦的侵伐,六国派遣说客到秦国,欲通过某种手段来削弱其国力。这样一来,秦国本地的一些大臣就向秦王说,来自别的国家的人都是心怀不轨的,不是真心为秦国效力,因此,秦王就下达了逐客令,要将来自他国的谋臣全部驱逐出去。可实际上呢,在这些来客之中,大部分还是忠心为秦国效劳的,李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为此,李斯上书秦王,写的就是这篇《谏逐客书》。他说秦国只有能够悦纳天下英杰,才能够最终一统天下。秦王认为李斯说得很有道理,就收回了逐客令。但是呢,逐客令也并非是无由而发的,收回了逐客令,真正效忠秦国的来客可以被留住,而一些奸细不也同时都给留了下来吗?这就要看清事情的主次方面了,毕竟,挽留住大批的人才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事情,而驱逐个别的奸细是居于从属地位的。这就是“泥沙俱下”。你如果不要沙子,就得连水也都一同给拒绝。有沙子固然让人感到不舒服,但是失去了水人就会被渴死。况且,水带进了沙子,还可以进行淘汰。我们看一看后来的结果就知道了,秦王收回逐客令之后,在这些外来谋臣的共同辅佐之下,秦国变得更加强大,统一中国的进程大大地加速。

  国事如此,做人也是如此。《菜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意思是一块堆满了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能孕育生长许多生物;而一条河流清澈见底的话,就很难有鱼虾生存。一个真正理解大道的君子,应该有容忍庸俗丑陋甚至是污浊事物的气度和雅量。孤芳自赏或自命清高,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老子所说的“混兮其若浊”,也就是告诫人们,要有宽广的容纳度,不仅能接纳好人、善人、贤人或自己喜欢的人,而且能接纳庸人、俗人乃至小人、坏人,以及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就像前文中讲的秦王,各色人等都容纳了,恢弘的气象也就产生了。对事上,不仅要接受好事、善事、喜事、快乐事,而且对一切羞辱、委屈、脏污都要适应并能容忍得下。人立身处世,如果一味地保持自己一尘不染的高洁操守,眼里容不得一粒灰尘,怕也就让人很难接近了。俗话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可以进行严格的要求,而对待他人,还是宽容一些为好。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其意思是,让浑浊漂浮的物体安静下来,它就会慢慢地澄清。死寂无生气的人或事物运动起来,就会慢慢地焕发生机。这说的还是一种“随适”的品质,也就是说需要怎样,就能做出怎样的表现。看起来浑浊不是吗?但可以安静下来,而变得很澄清。看起来安静不是吗?但可以动作起来,而变得生机勃勃。孔子曾经讲过:“君子不器。”也就是说,能够担当得起国家政务的优秀人才,不可以像器皿那样,只有某一种特定的用途,而是能够博纳一切,能够应付各种不同的事情。

  关于善为“道”者,老子讲了一系列高妙的智慧,当然,这远非其全部,正如老子所说,是“强为之容”,这里所述,不过是撮其要者大略言之而已,至于“道”的广博渊深、微妙玄通,更需要智慧的人在自己丰富的人生实践中去进行不断的体会和领悟。 道德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