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本章老子重点论述的是“为道”,他认为无论是为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具有“无为”的态度,如此,才符合了“道”。而为了说明了“道”与“无为”的关系,老子将“为道”与人们比较了解的“为学”进行了比较。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论题,实际上其论述的便是知识与智慧,或者说知识与真理之间的关系。
老子所指的“为学”,后人一般将其理解为泛泛的知识、学问,也有人将其理解为世人所学的政教礼乐之学。而“道”,则是老子一向所说的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显然,如我们所知,知识正是靠量的积累来进行的。一般而言,知识积累得越多,便越有学问。所谓为学日益,很大程度上便是指的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多了,更牢固了。然后,在此基础上,老子指出了为“道”的特点则与掌握知识恰恰相反,不是一个一天天增加的过程,而是一个一天天减少的过程。人内心的各种欲望和外在的文饰逐渐减少,人不断除去内心的愚妄,损减外界的蒙蔽,便会越接近“道”。因为老子认为,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内心的各种欲望与想法就会越多,外表上则其文饰也会越来越多,一个人会变得越来越精明、礼貌、有口才等。这在我们世俗人看来,是一种进步,但是在老子看来,则只是变得更加世故和心思复杂而已,反而失去了其纯朴的本性,因此未必是一种进步。正如他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的这种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关系的认知,显然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如我们所知,一个人要想彻底领悟这个世界最深层的真理,通过学习知识其实是办不到的。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在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追求无限,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此老子在这里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思维,便是从对外寻求转向向内寻求,即通过内心去领悟这个世界的真理。同时,从对复杂的追求转向对简单的追求。而这也为现代科学所证明,越是高深的物理学定律,其公式便越是简单。并且,现在,科学虽然十分发达,人类所制造的望远镜虽然能够望到几十万光年以外,但对于整个宇宙的认知可以说还是处于初始阶段。但在遥远的古代,老子就提出了通过内心去领悟这个世界,并对这个世界作出了完整的解释。而且,不仅老子,佛教也同样是通过向内心寻找“自性”的方式,领悟宇宙和人生的真理。因此,老子所提出的通过内心的日渐清静寻找到宇宙万物的真理,绝非是偶然和没有根据的。其实,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承认,科学是无法解决宇宙的本源问题的,而哲学通过内心去领悟的方式,则可能认清这个问题。而向内寻求,则必须遵循“损之又损”的思维途径。
另外,也有人认为老子所说的为学与为道并不矛盾,说的是一回事,认为所谓为学一天天增加的,即是真理;而为道一天天减少的,即是妄念,两者是统一的。但这其实和上面的说法并不矛盾。总体上,老子在这里便是提醒人们不要孜孜追求于知识,最终却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没有任何领悟。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便必然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老子对于为学与为道的论述,不仅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其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也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它提醒我们,知识并不一定等于智慧,因此在你对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贪多求全。如果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智慧,反而可能成为你的累赘。比如,我们知道,小孩子们既没有多少课本知识,也缺乏实践知识(经验),但是他们说话、做事往往能出人意料之外,就像一个艺术家那样充满想象力和灵性。反而是长大之后,大部分人都变得思维枯竭,想象力贫乏,这恰恰正是他们的知识桎梏了他们的思维。因此,在学习知识时,不可盲目,要用智慧作为一个衡量指标。
其次,它提醒我们,在我们致力于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回过头来认识一下我们自己。所谓学习知识,追求学问,一般指的便是认识这个世界。而许多人往往忽略了最大的学问其实在于认识自我。许多人在狂热地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忽略了自我,最终迷失。因此,在追逐外在事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时时将目光投注到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这样,无论在这个世界上走多远,我们都不会迷失自己。
最后,它还提醒我们,“为学”和“为道”是分不开的,不可能割裂开来单独去追求某一个。换种和我们现实联系更为紧密的说法,即追求学问和做人是分不开的。一个人若要真想追求学问,必然要结合自己的做人。如果离开了自己的行为本身去追求学问,必然不会有真正的成就。反过来,追求做人的过程本身便是在追求一种人生的大学问。其实,关于这点,中国古人早就明白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追求学问的过程首先便是“修身”,“修身”便包含了追求学问与做人的双重供功能,古代那些大有成就的学者无不是如此,如王阳明、曾国藩等。因此,在教育子女时,便要注意从小培养其人格、良好的习惯等,这才是完整的教育。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