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要有忘我之心与“宠辱若惊”相并列,老子又讲了“贵大患若身”。“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我又会有什么祸患呢?乍看起来,这说的似乎是废话,一个人连身体都没有了,还会有什么大患、小患的呢?可再一琢磨,老子说的并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是不可能没有身体的,没有了身体,这个人又如何存在呢?其实,这里的“无身”并不是指没有身体的意思,而是指的“忘我”,是忘却掉自己身体的存在。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所提到的“无己”、“无功”和“无名”,就相当于老子所讲的“无身”,在老庄看来,“至人”、“神人”、“圣人”,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进入了这一境界之后,也就无所谓荣辱,无所谓有患与否了。
其实,世人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多嗜好和烦恼,都是因为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古人告诫我们:“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意思是说,“假如已经不再知道有我的存在,又如何知道物的可贵呢?”“假如能明白连身体也在幻化中,一切都不是我所能掌握所能拥有,那么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侵害我呢?”这个说法,是对老子大道的领悟,堪称至理名言。
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传统哲学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问,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处于自然境界的人,做起事来,“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处于功利境界的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处于道德境界的人,就会考虑到社会的利益,会“正其义不谋其利”,所做的各种事情都是符合社会道德的。处于天地境界的人,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这种境界已经超越了道德。生活在道德境界的是贤人,而生活在天地境界的人则是圣人,也可以叫做至人、神人,这样的人,就已经是无身、无己、无功、无名的了。而成为圣人,正是人生的最高成就,也是哲学所要完成的最为崇高的任务。换一种角度说,天地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
最后,老子说道:“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所以啊,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在意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交付给他;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天下的人,才能够将天下委托给他。《庄子·让王》一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国和魏国争夺边境上的土地,子华子就拜见韩国的昭僖侯,昭僖侯正为此而忧心如焚,寝食难安。子华子对昭僖侯说:“如今让天下所有的人都来到你面前来书写铭誓,誓语说:‘如果左手抓取东西,那么右手就被砍掉;如果右手抓取东西,那么左手就被砍掉,不过抓取东西的人一定会拥有天下。’君侯会抓取吗?”昭僖侯说:“那我当然是不会抓取的。”
子华子说:“很好!由此来看,两只手臂比天下更为重要,而人的自身又比两只手臂重要。韩国比起整个天下实在是很微小的,如今两国所争夺的土地,比起韩国来又更是微不足道的了。你又何苦愁坏了自己的身体、损害着自己的生命而去担忧那边境上的弹丸之地呢?”昭僖侯听了这话,豁然开朗,欣喜地说道:“说得好!劝我的人那么多,还从没有一个人说过如此高明的言论啊。”于是,昭僖侯果断地放弃了与魏国的边境争执。
其实,世事变幻无常,不论官位、财富、权势都是如此,即使是自己的四肢躯体也属于上天赋予我们的形体,假如我们超越一切物相来看客观世界,不论是父母兄弟等骨肉至亲,还是天地间的万物都和我属于一体。一个人能洞察出物质世界的虚伪变幻,又能认得清精神世界的永恒价值,才可以担负起救世济民的重大使命,也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人世间一切困扰你的枷锁。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