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治人事天,莫若啬“治人事天,莫若啬”乃是老子在本章所论述的中心思想,其意思乃是无论治理国家还是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便是“啬”。“啬”,本意是将农作物放进仓库收藏起来。后来引申为节约、节用,《韩非子·解老篇》言:“少费谓之啬。”苏辙说:“啬者,有而不用,至于没身而终不试。”可见,所谓“啬”,并非是因为匮乏而不用,而是虽然拥有,却主动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去过奢侈的生活。因此,“啬”包含了老子一向所推崇的“俭”的精神。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老子曾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里的“啬”,便指老子的三宝之一——“俭”。
我们知道,人和动物的一个最大的区别,便是动物的欲望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头牛一旦吃饱了便躺下来心满意足地反刍了;狮子一旦捕获了一头鹿,饱餐之后便会安闲地躺下来晒太阳;鸟儿只要搭起一个简陋的窝巢便很知足地每天以此为家;老鼠仅仅在潮湿的地下打个洞便觉得是天堂了。可以说,在吃、住、性这些基本的生存需求方面,动物大多都只求最基本的满足。但是人类却不同,人类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讲究“食不厌精”,对食品的味道要求越来越高,要变着花样去吃,甚至要吃濒临灭绝的各种珍稀动物,去吃需要别人冒着生命风险去悬崖上摘来的“燕窝”等营养品。甚至在应酬中不乏天价宴席。在住的方面,不仅要求房子安全、冬暖夏凉,而且还要大,要比别人的气派。并且,不仅在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方面远远高于动物,人类还有与生存无关的许多需求,比如总想拥有尊贵的地位,想要和有名望的人结交,占有稀有而珍贵的艺术品,等等。总之,人类的欲望可说是无止境的,没有餍足的时候。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本来已经身处高位,已经拥有花不完的财富的人还因为争权夺利而丢掉性命了。老子清醒地看到欲望的无止境,通过满足欲望的方式去追求幸福永远不可抵达,于是便提醒人们反向而为,节制自己的欲望,在物质上崇尚节俭,知足常乐,认为这样反而能够得到幸福。
老子的观点是深刻的,但也并非是孤立的,事实上,除了老子,无论是儒家圣贤,佛教戒律,乃至基督教,都告诫人们要节俭,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节俭不仅是钱财的问题,而是追求个人修为的基本路径。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想追求真理,最基本的一点便是要内心平静,所谓静生定,定生慧。而要做到静,首先便要摆脱欲望的纠缠,一个人内心有欲,便会蠢蠢欲动,浮躁不安,自然无法进行修行。正是因为如此,老子提出修身养性,首先要节俭。
对于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来说,节俭与否就不止是他个人的事情了。如果他个人欲望膨胀,想要过更为奢华的生活,住更华丽的宫殿,占有更多的美女,那便会对人民征收更多的税收,要人民服更多的徭役。如此,人民必然生活艰难,怨声载道,国家必然不能安定。更进一步,有的统治者在对内横征暴敛的同时,仍不满足,还想占有别国的珍宝、美女、土地,那么,战争便来了,这个国家就更不安定了。相反,如果统治者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崇尚节俭,那么国家对人民的征敛必然比较少,对人民的骚扰也会比较少。同时,各级官僚也会效仿,不会因追求奢侈的生活而过度盘剥人民。如此,人民生活便会安定幸福,国家自然便治理好了。正是因为这个机理,老子认为,一个人修身的道理用到治国上,便可以治理好国家,因为说到底,修身,便是克制欲望;治国,最关键的地方也在这里。关于这个道理,“文景之治”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具体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应该说,老子的这种“啬”的智慧对我们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的。先不说追求人生大“道”,就比较现实的层面而言,“啬”的智慧对解决我们现代人过于焦虑的状况是很有帮助的。过多的劳作消耗了我们的体力,过多的追求分散了我们的精神;过多的娱乐消解了我们的意志,过多的言说耗散了我们的心气;过多的欲望戕害了我们的身心,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身体之宝、精神之宝、幸福之宝,这些元素的过度消耗会使我们心浮气躁,内心焦虑不安,最终导致体质下降,精神不济,道德损伤。唯有节制自己,守护精气神,才能长保健康。当然,如果你有权有势,节欲惜用,不仅能使你常保富贵,基业长青,事业光大,也能促进与他人乃至社会的和谐,而至福德绵长。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