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

尊卑与贵贱

道德经 文若愚 1839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尊卑与贵贱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老子曾言:“道生一。”因此,老子经常以“一”指代“道”。此章中的“一”同样应该是代指“道”。在该章前一部分,老子先是通过有道与无道对于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的正反两面的影响突出了道的重要性或者说是尊贵。但是,如同老子在其他章节中所说的,这个如此重要的“道”却是不可言说、不可感知的,因此当然也就无所谓高贵或者卑下了,正是所谓“至誉无誉”。因此,我们通常所言的贵与贱、高与下,其实乃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并非那么泾渭分明,自然也就不像世俗所理解的贵比贱要尊崇,高比下要优越了。正是在此基础上,老子进一步提出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辩证主义观点。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观点,应该说包含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智慧。这里,我们重点从对我们的世俗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方面进行阐释。

  实际上,老子的这句话后来曾长时间被当做一种政治观点进行解读,人们通常理解为为政者便应该如同老子所说的那样,身居高位,但在内心则应该保持谦卑、朴实的心态。被万人拥戴,却自感孤独;整天被歌功颂德,却自称“不善”(“不谷”有不善之意)。这种表述包含了老子的政治理想,描述了在他心目中为政者的形象。侯王乃是身份最尊贵、地位最高的人了,却自称是孤独、不善之人,等于是将自己放在了极其卑贱的位置上。这其实便体现出了一种对于高贵与卑贱的对立统一的理解。尊贵虽然高高在上,却是以卑下为依托的,没有卑下也就无所谓尊贵。换句话说,卑贱乃是尊贵的依托。

  作为智慧高深的圣哲,老子如此言说,当然并不仅仅是上面讲述的那么简单,而是有更深刻的道理。我们知道,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中国的皇帝是最高统治者,而其真正的统治基础则是升斗小民。凡是平民数量最多的时候,往往就是政治和社会最稳定的时候,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各个王朝的创建之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逐渐趋于腐败,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土地兼并现象。于是,大量的自耕农丧失土地,沦为贫雇农,生活赤贫化。这个时候,社会矛盾便开始激化,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皇权开始受到威胁。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大地主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开始与皇权离心离德。随着矛盾的进一步积累,国家便会走向崩溃,王朝就会倾覆。在这样一个关系链中,最高统治者与最底层的平民利益是高度一致的,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地位最低的平民是最高统治者最牢靠的统治基础,平民利益受损皇权就会陷入危机。所以,皇权最尊贵安稳的前提是平民的安定。到底谁更高贵,谁最卑贱,还真难说。不仅老子这样看,儒家也这样看,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正是这个道理的另一种表达。因此,身份尊贵、身居高位并不值得骄傲,没必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要明白,自己其实无法脱离卑贱,卑贱才是高贵的根本。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明白,世俗所谓的尊贵与卑下并非是一对完全对立的概念,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由此,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做的是放下自己对于贵贱、毁誉、高下的分别心,使自己尽量忘却世俗的观念,甚至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具体而言,便是不必过于在意自己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感到自我优越的地方,没必要洋洋自得,但也不必过于妄自菲薄,总之,找到自己的一种平衡,保持一种谦卑、朴实的心态。如此,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活在了老子所说的“道”中。如同得道的天得以清、地得以宁、万物得以繁衍生息一样,我们必然也能够活得简单、快乐、有尊严而精神充盈。

  至于高以下为基的道理,更不难理解。谁都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牢固的基础,就不可能建起高楼大厦。空中楼阁,更是人们嘲笑那些不懂这个道理的人的常用说辞。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任何高深的学问,都要从点的积累开始,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古人的论述已经相当丰富,在此不再赘述。 道德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