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成大事者要有忍辱的胸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成大事者要有忍辱的胸怀潜龙在渊的时候,它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忍耐与修炼,潜龙最终得以变成飞龙在天。可见,微小的力量也不容小觑,经过修炼,它就有可能变成庞大的力量。

  成大事者要有忍辱的胸怀。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做人就应该抱有谦卑的态度,不可狂妄自大。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以一颗谦卑、恭敬的心对待他人,才能换来同等的对待;“做人低姿态,做事高水平”,才会赢得他人的认可。

  所以,做人应该像梅花一样,“恭敬谦和满芬芳”——在冬雪寒风的熬炼之后,散发扑鼻的香气。

  佛教经典中有一句话:“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龙象是神佛的乘骑,牛马则是凡人的奴仆,虽然同是服务于人,但境界大不相同。这句佛语箴言也道出了一个处世真谛:与其常常抬头仰望光环炫目的大人物,不如踏踏实实地从众生牛马做起。攀爬是一道徐徐上升的轨迹,即使有时候速度不尽如人意,但是经过一种长年累月的资本积累,也必然能促进人的提升与完善。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想拥有一件没有瑕疵的玉器,需要长期精心雕琢与打磨,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应有的努力。

  眼光要远,但脚步要近,做人、做事、求学,都要放大眼光,但是不能好高骛远,脚步要从近处开始,要脚踏实地。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成为龙象的愿望,但是从牛马做起,从低处做起,从细节做起,会距离成功的顶峰更近一步。

  不入苦海,焉得无涯境界。有所得,就要有所牺牲。做事亦是如此,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往往需要潜心修炼,韬光养晦,待到积蓄一定力量后才能强力出击,获得成功。

  一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逐渐给你带来好处。”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说,忍耐是成就一项事业的必需。怎样叫“忍”?这个“忍”在佛法修持里是一个大境界,大乘的佛法必然“得成于忍”。因此“忍”是一个人获得成就不可回避的路程。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退守在会稽山上,越王要求同吴国讲和,吴国的条件是要勾践夫妇到吴国给夫差当仆役,勾践万般无奈,只好答应了。

  勾践将国事委托给大夫文种,让大夫范蠡随同前往吴国。到了吴国,他们住在山洞石层中,夫差两次外出,勾践就亲自为他牵马。有人指骂他,他也不在乎,始终表现出一副驯服的样子,很讨夫差欢心。

  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此病不久就会好,他就亲自去见夫差,探问病情,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向夫差道贺,说他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夫差问他怎么知道。勾践就胡编说:“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点苦,用医生的话说,是得了‘时气症’,所以病很快会好,大王不必担心。”

  果然不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深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国去了。

  勾践归国后,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一心伺机报仇。他爱抚群臣,教育百姓,经过三年,百姓都归顺了他。

  为了锻炼斗志,不过舒服生活,勾践连褥子都不用,床上铺着柴草,还备了一个苦胆,随时尝一尝苦味,以不忘所受之苦。他还经常外出巡视,随从车辆装着食物去探望孤寡老弱病残,并送给他们食物。

  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决战,吴国军队大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攻下城门,活捉夫差,杀死吴国宰相。灭掉吴国两年后,越国称霸诸侯。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但是因为勾践最后洗清了耻辱报了国仇,更主要的是他那忍辱负重的精神成为我们克服困难、知耻后进的楷模。在势不如人时忍辱负重,待到东山再起时,再一举反击。刘邦在取得基本胜利后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忍耐,终成汉高祖一代帝业;项羽急不可耐,最终却是霸王别姬、饮恨乌江。韩信甘愿受胯下之辱是忍耐,司马迁遭受宫刑著《史记》是忍耐。

  古往今来,“忍”字堪称众多有志之士的人生哲学。正如清代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所说的那样,“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学会忍耐,便像“退一步海阔天空”般,忍一次天便更蓝,海便更宽,心也变得更加包容和宽大。

  潜龙之所以最后能变成飞龙在天,在于当它还在渊时能够忍,忍住一切,潜心修炼。生命的历程中存在着无数的苦难,身处苦难的过程需要忍,度过苦难的过程也要忍。忍过万般痛苦,我们的人生也就如海如山,境界无涯,成功便不远了。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