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穷人都要讲格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富人穷人都要讲格调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能干的一个了,他搞外交也行,当官也行,做生意又会赚大钱,口才也好,人也聪慧,这样的人实在难得。有一天,他和他老师探讨起贫富的问题。子贡问:“老师,你看一个人如果贫穷,但是他见了别人能自尊自爱,他不向任何人卑贱地拍马屁;一个人很富有,但是他完全不因为他的富有而骄傲,你觉得这样的人修养怎样?”孔子听了以后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还不错,但是还没有修炼到家。不如一个人虽然很贫穷但是却能以此为乐,也不及一个人虽然很富有却能够常常学习礼仪,懂得谦恭的好。”
根据经验,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比得意的时候更容易忘形。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人们在不得志的时候往往会怨天尤人,抱怨生不逢时,认为自己的命不好。这在贫穷的人群中很普遍。
《论语·卫灵公》中记录了孔子周游列国的一段故事,当时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就向孔子请教军事作战的事。孔子并不是不懂,但是因为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是卫灵公,他是一国之君,基本上说想打谁就打谁,所以孔子就说这个他不懂。孔子希望卫灵公不要发动战争。侵略的战争,孔子是反对的,因为那不是行仁义之事,军队也不是仁义之师。说俎豆就是行大礼的祭器,以现在的观念讲,代表礼乐文化的真精神,他还懂;军事学他还没学过,所以不懂。第二天就离开卫国,到了陈国,结果粮食没了,还带了一大批学生。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段故事,当时众多弟子都生病了。子路一看同学们都倒下了,很不高兴。子路这个人是个急性子,而且非常耿直,于是他带着一脸的怨气跑去见孔子,对孔子抱怨起来了:“老师你天天跟我们讲仁义道德,有什么用啊?现在同学们都倒下了,还要讲仁义道德吗?做君子要这样受穷吗?”孔子于是说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君子受穷的话能够安贫乐道,小人如果受穷的话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连贫穷都受不了还做什么君子?”
确实,一个人如果真能守得住贫穷而没有怨言,那是很有人生境界的,这样的修养很不容易养成。从来我们看见的都是贫苦的人怨天尤人,到处抱怨自己命运不好或者是自己没有机会、没有后台。其实,抱有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但你如果真给他一个机会,他未必有能力挑得起来!但是君子就不同了。
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后自己种菜,可是他虽然是自力更生却还不能“丰衣足食”,也和曹雪芹过的日子差不多,“举家食粥酒常赊”。就是这样的生活也没有改变陶渊明的信念与气节,这就是一个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的道理。
有一年重阳节之际,他没有酒喝,当地的官员派人给他送了酒来,他当即痛饮起来,酒酣大睡。之后很惬意地回家去了,这就是君子固穷,君子就算受穷都有格调。所以后来陶渊明才能写出那么美丽的诗句来,他在这样的日子中还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兴,让我们不得不折服于他的人格魅力。
“富而无骄”,有地位、有财富,成功了不骄傲。本来这个修养很难,但是比较起“富而好礼,贫而乐”来还是相对容易得多了。我们来看子思与子贡的一段对话,领略一下古人的境界。
孔子的孙子子思在孔子死了之后就过着隐居的生活,子贡在卫国做官,后来坐着豪华的马车,穿着华丽的衣服来看望子思。他大概是要来帮助子思,可是子思出来见他的时候穿得很破。子贡看他这个样子就问他:“子思啊,你是不是病了?”子思回答子贡说:“我听说一个人没有钱叫贫,但不叫病。如果学了仁义道德而不去做那才叫病。”子贡听了以后很惭愧,赶快就走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子贡后来一辈子都在为自己当时的话而感到耻辱。
子思的话有点像庄子所说的意思,没有钱的叫贫穷的,但是并没有潦倒,这就是君子的气节。一个人如果真的到了这样的修养境界,那是真的了不起。
古今中外有些人地位高了,依然很谦恭,态度很好,修养极高,这相当不容易。可是如果我们和正在受苦的人相比,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要做到贫而无怨比富而无骄难得多。穷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爱抱怨,整天不是抱怨天气不好就是抱怨交通堵塞,再不就是抱怨自己没有娶个有钱的老婆,或者自己没有嫁个有钱的丈夫,夫妻之间也因此而常常引发战争。中国有句俗语:“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有点这个道理。一对整日因为金钱而发愁的夫妻又怎么能做到没有怨恨呢?天长地久,夫妻之间心生悔意,互相就看对方不顺眼。男的开始抱怨自己的老婆太虚荣,不体贴自己;女的开始抱怨自己的老公没出息,不会像人家那样赚大钱,当大官。出于攀比心理,人们的心会失衡,而且人心本来不容易满足,因此说贫而无怨的人在生活中很少见,如果有,这样的人可以说修养极高,一定是胸怀宽广、行为豁达的人,像孔子的大弟子颜回一类的人物。
反过来看富了的人,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很有点得意的模样,这种人尤其在先苦后甜的人群中比较多见。有点小人得志的意思,好像很神气,觉得自己有点了不起:你看我从前很辛苦,现在不是比你有钱了吗?这样的人也为数不少,他们的修养不高,身上总是脱不了小家子气。但是富人中有的人修养太好了,就像穷人中也有庄子那样的人一样,这样的人虽然少,但总是有的。他们的态度不因为自己的地位而改变,依然保持一份待人的谦恭与真诚,有时候甚至会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成就卓越的富豪。像这样的人胸怀宽广,眼界也很是宽广,也许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和他们的气度有非常大的关联。
无论是贫还是富,这样的境遇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心理的较量,都是考验我们人格与修养的一所学堂。如果你贫穷,你在这里可以学到悲观、厌世、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同时你也能够学到豁达、通透、激励、勤奋;如果你是一个富人,你在这里能够学到骄傲、自大、得意、粗俗,但你也可以学到感恩、知足、回报、幸福。一切就看我们自己想怎么学,穷也好,富也罢,做人都要有格调。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