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财富最受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阳光下的财富最受用名利与钱财是世人所喜爱,也是让世人疲于奔命而又心甘情愿的一个奇怪的事物。但是人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与道义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不义之财就算被自己拿到了,将来也会要人们十倍于它去偿还。
儒家教人做事做人可以求富贵钱财,但首先要符合仁义的要求。套一句俗话就是,你的财富必须见得阳光,不然就不是正义的途径得来的,它也不会令人幸福。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体现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才能避免因对金钱物质的过分追求而导致的人的异化,若以不义之举取得富贵,则如浮云过隙,瞬间即逝。
孔子没有标榜自己不喜欢名利,这样说未免就会显得不够真诚。他也喜爱富贵,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说什么样的富贵名利我都要,这是小人的行径。”这是一个圣人的自白,也是一个正人君子所应秉持的做人做事的态度。
战国时代,孟子名气很大,府上每日宾客盈门,其中大多是慕名而来,求学问道之人。有一天,接连来了两位神秘人物,一位是齐国的使者,一位是薛国的使者。对这种人物,孟子自然不敢怠慢,小心周到地接待他们。
齐国的使者给孟子带来赤金100两,说是齐王所赠的一点小意思。孟子见其没有下文,坚决拒绝齐王的馈赠。使者灰溜溜地走了。
隔了一会儿,薛国的使者也来求见。他给孟子带来50两金子,说是薛王的一点心意,感谢孟先生在薛国发生兵难的时候帮了大忙。孟子吩咐手下人把金子收下。左右的人都十分奇怪,不知孟子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陈臻对这个件事大惑不解,他问孟先生:“齐王送你那么多的金子,你不肯收;薛国才送了齐国的一半,你却接受了。如果你刚才不接受是对的话,那么现在接受就是错了,如果你刚才不接受是错的话,那么现在接受就是对了。”
孟子回答说:“这两种做法都对。在薛国的时候,我帮了他们的忙,为他们出谋设防,平息了一场战争,我也算个有功之人,为什么不应该受到物质奖励呢?而齐国人平白无故给我那么多金子,是有心收买我,君子是不可以用金钱收买的,我怎么能收他们的贿赂呢?”
左右的人听了,都十分佩服孟子的高明见解和高尚操守。
确实,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是不可以用金钱收买的。我们今天做人处世何尝不是如此呢。
关于这点,儒家有很多相关论述。比如孔子还说过:富贵可得,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意思就是说如果富贵可以通过合乎道德的途径获得,那么就是让我去做个市场的小小的守门人,我也愿意。这是孔子表达了自己对于富贵财利的态度。一般认为儒家反对追求利益,其实不然。在儒家看来,利也是应当追求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合乎道德良知,这样的荣华富贵儒家是鼓励去追求的。
在这里这个“道”,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义道德,所以孔子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说:“发财做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时时刻刻都不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颠沛时也不离开。”
金钱并不是唯一能够满足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你却不能只顾享受金钱而不去享受生活。享受金钱只能让自己早日堕落,而享受生活却能够使自己不断品尝人生的幸福。享受金钱会使自己被金钱的恶魔无情地缠绕,于是自己的生活主题只有“金钱”两字,整天为金钱所困惑,为金钱而难受,为金钱而痛苦,生活便会沦为围绕一张钞票而上演的闹剧。享受生活的人则不在于自己有多少金钱,多可以过,少一样可以过,问题是自己处处能够感悟到生活。享受金钱的人最后会被金钱妖魔化,绝对没有好的下场。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于是越活越有味道。
毋庸置疑,财富可以使人们在很多方面生活得更美好:物质、娱乐、教育、旅游、医疗、朋友、更强的信心、更充分地享受生活、更自由地表达自我、提供从事公益事业的机会……比尔·盖茨曾说过:“你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努力地去追求财富。只要你制造的财富是正大光明的,你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与赞扬。”
但是财富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唯一目标,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财富不是唯一能够满足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享受生活永远比赚取财富重要得多。只追求财富只会让自己早日堕落,而享受生活却能够不断地品尝到人生的幸福。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金钱并不就是幸福,一个人即使贫穷也能幸福。金钱虽然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
生活原本可以平平淡淡,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质。放开心情,享受平淡生活,平淡之中蕴含着生活的真谛。
其实,财富本身并没有任何颜色,只是因为追求的方式不同,让财富有了“金色”或“灰色”,甚至“黑色”等不同的颜色,但只有阳光下的财富才是最具有亮色的。
人们对符合正义的财富心怀敬意,同时,阴暗中的财富自然也会遭到人们的质疑。求富贵去贫贱都应以义为准绳,以义导利,以义去恶,否则将适得其反。为追求金钱迷失自我是可悲的,在金钱的奴役下胡作非为是可耻的,死守着一点金钱不放更是可怜的。金钱的光芒掩盖不了内心的失落,只要有眼光,看准了那些能使你幸福的东西,就应不惜金钱去得到它,因为只有金钱能供给你幸福时,它才是最有价值的。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