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有尺,退有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进有尺,退有度《庄子·大宗师》中说:“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在这里,庄子所说的“以刑为体,以礼为翼”,这两句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仅仅自己管理得很严是不够的,必须要了解“礼”的精神。即一个人做到随时随地没有杂念,没有恶念,没有妄念,无论何时何地都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都对自己很严谨,慎独自敬,自尊自重。
看起来他好像在想什么东西一样,但实际上没有想,因为他随时在入定的状态。人的心境做到了永远在定中,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上,根本不需要自己管理自己,不需要像刑法一样来管理这个念头。所以,光是“以刑为体”还不够,还必须“以礼为翼”,以真正的定慧精神辅助自己,然后学会处世之道。
“知”即智慧的成就,“以知为时”引用《易经·系辞》中所讲的“进退存亡之机”来讲,一个人,天下大事也好,个人做事也罢,要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该进一步,什么时候该退一步,随时随地知道自处之道。“以德为循”,随时在道德的行为上,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和路径。
人贵自知,进退自如,方能智慧处世。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要如何生活?我们希望达到什么高度?“这世界退立一方,让任何知道自己要往何处的人通过”,人生犹如一张地图,必须找到目前自己所在的准确位置并确定最终的目的地所在,才能描绘出一道清晰的生命轨迹。古往今来,能做到进退自如的人都是颇有道风的智者,而石琚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
金熙宗天眷二年,石琚考中进士,任邢台县令。当时官场腐败,贪污成风,邢台守吏更是贪婪恶暴,强夺民财。在此环境之下,石琚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不仅不贪不占,还多次告诫别人不要贪取不义之财。他常对人说:“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怎么能利令智昏,干下不仁不义之事呢?人们都知钱财的妙处,却不闻不问不义之财所带来的隐患,这是许多人最后遭祸的根源啊。”
有人对石琚的劝告置之一笑,还嘲笑他说:“世事如此,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吗?你的这些高论说来动听,实际上却全无用处,你何苦自守清贫,不识时务呢?要知无财才是大祸,你身在祸中,尚且不知,岂不遭人耻笑?切不可再言此事了。”石琚又气又怒,他当面对邢台守吏又规劝说:“一个人到了见利不见害的地步,他就要大祸临头了。你敛财无度,不计利害,你自以为计,在我看来却是愚蠢至极。回头是岸吧,我实不忍见到你东窗事发的那一天。”邢台守吏拒不认错,私下竟反咬一口,向朝廷上书诬陷他贪赃枉法。结果,邢台守吏终因贪污受到严惩,其他违法官吏也一一治罪,石琚因清廉无私,虽多受诬陷却平安无事。
石琚官职屡屡升迁,有人便私下向他讨教升官的秘诀,石琚总是一笑说:“我不想升迁,凡事凭良心无私,这个人人都能做到,只是他们不屑做罢了。”来讨教的人不信此说,认为石琚是在敷衍自己,心怀怨气,石琚见此又是一笑道:“人们过分相信智慧之说,却轻视不用智慧的功效,这就是所谓的偏见吧。”
金世宗时,世宗任命石琚为参知政事,万不想石琚却百般推辞。金世宗十分惊异,私下对他说:“如此高位,人人朝思暮想,你却不思谢恩,这是何故?”石琚以才德不堪作答,金世宗仍不改初衷。石琚的亲朋好友力劝石琚,他们惶急道:“这是天大的喜事,只有傻瓜才会避之再三。你一生聪明过人,怎会这样愚钝呢?万一惹恼了皇上,我们家族都要受到牵连,天下人更会笑你不识好歹。”石琚面对责难,一言不发。他见众亲友喋喋不休,最后长叹说:“俗话说,身不由己,看来我是不能坚持己见了。”
石琚无奈接受了朝廷的任命,私下却对妻子忧虑地说:“树大招风,位高多难,我是担心无妄之灾啊。”他的妻子不以为然,说道:“你不贪不占,正义无私,皇上又宠信于你,你还怕什么呢?”石琚苦笑道:“身处高位,便是众矢之的,无端被害者比比皆是,岂是有罪与无罪那么简单?再说皇上的宠信也是多变的,看不透这一点,就是不智啊。”
大定十八年,石琚升任右丞相,位极人臣,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石琚表面上虚与委蛇,私下却决心辞官归居。他开导不解的家人故旧说:“我一生勤勉,所幸得此高位,这都是皇上的恩典,心愿已足。人生在世,祸在当止不止,贪心恋栈。”他一次又一次地上书辞官,金世宗见挽留不住,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世人对此事议论纷纷,金世宗却感叹说:“石琚大智若愚,这样的大才天下再无二人了,凡夫俗子怎知他的心意呢?”
石琚可谓深谙进退之道,能进能退,把握得极其有度,所以才能在官场混迹多年而屹然不倒。
面对人生的波澜,应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后的苹果,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少,只要我们好好珍惜其中的一二,并不断用心血去打造,就能拥有生命的芬芳和幸福的生活。
世事如棋,一个人需要懂得进退的道理,该进的时候勇猛精进,该退的时候,悠然而退,不留恋,不执著,即便一时做不到,那也尽力自我修养。因为至于如此,才能在进退间应变自如,这也是道家极其强调的做人哲学。一个只知道前进的人,往往会撞到一堵厚厚的墙上,只有那些时不时后退一下、等待时机前进的人,反而有更多机会抓住机会,保全自己。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