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的闲适生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大隐隐于市的闲适生活《庄子·秋水》中记录了一段鱼之乐的精彩对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攸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像鱼一样,得生命大自在,庄子十分欣赏这种境界。所以在《庄子·刻意》中又讲道:“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这里,庄子又列举了几种人士:隐居江海的人,与世无争、逃避世事的人,清闲悠暇的人。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荣辱毁誉的强烈愿望或忌讳。所以,以栖身山林江湖,流浪旷野荒原,每日垂钓,闲散度日。这正是道家的处世态度,顺其自然。在同一篇中,庄子讲了闲散居士的好处:“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庄子认为,这些懂得隐居起来的人,是享受着生命的大自在的人。
然而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不可能像庄子说的那样,到山林中去归隐。就像庄子在《山木》篇中所讲的燕子一样:鸟没有比燕子更聪明的,看见不适宜停歇的地方,绝不投出第二次目光,即使掉落了食物,也舍弃不顾而飞走。燕子很害怕人,却进入到人的生活圈子,不过只是将它们的巢窠暂寄于人的房舍罢了。
人也是这样,为了生存,必须生活在社会之中。一句话说得好,“大隐隐于市”,只要一个人拥有一个自由的、超凡脱俗的心灵,即使是在闹市之中,他也能体会到万籁俱寂的“静”。在复杂的社会中,自然有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只要你能够保持心灵的精美,学会享受生活,你就能享受生命的大自在。
反过来讲,一个人要过得更快乐,必须学会享受生活。
一位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可以的话,我会多去旅行,跋山涉水,再危险的地方也要去一去。以前不敢吃冰淇淋,是怕健康有问题,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合情合理。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放纵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出户外,甚至彻夜不眠,用这个身体好好地感觉世界的美丽与和谐。还有,我会去游乐场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随遇而安,快乐旅行,这样的生活谁不向往,可惜的是我们生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放下一切,去简单地享受真正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才会真心感慨,可是时间不待人,就像这位老先生,着实令人慨叹。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林语堂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
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大自然的形形色色,包括遥远的星系、久远的化石……
此外还有诗歌、音乐、沉思、友情、谈天、读书、体育运动、喜庆的节日……
甚至工作和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享受,如果我们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单单为着一己利益,我们的辛苦劳作也会变成一种乐趣。让我们把眼光从“图功名”“治生产”上稍稍挪开,去关注一下上帝给予我们生命、生活中的这些美好吧。
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创造财富,这当然是正经的事。享受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衣食无忧,才能谈得上文化和艺术。饿着肚子,是无法去细细欣赏山灵水秀的,更莫说是寻觅诗意。所以,人类要努力劳作,但劳作本身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生活得写意”。一方面勤奋工作,一方面使生活充满乐趣,这才是和谐的人生。
享受生活,不是说要去花天酒地,也不是要去过懒汉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而是要我们努力去丰富生活的内容,努力去提升生活的质量。愉快地工作,也愉快地休闲。散步、登山、滑雪、垂钓,或是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在做这一切时,使杂务中断,使烦忧消散,使灵性回归,使亲伦重现。用英国小说家乔治·吉辛的话说,是过一种“灵魂修养的生活”。
我们会工作、会学习,但如果不会享受生活,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学会享受生活吧,真正去领会生活的诗意、生活的无穷乐趣。学会享受生活,在享受中体验生命的大自在,这正是庄子教给我们的哲理的最本质的解释。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一首名传千古的诗是这样写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是何等的恬然,又是何等空灵、何等超脱的大境界。其中的那种美妙的真意只有每个人自己去体会了。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庄子的真意时刻放在心上,享受自己的人生长途,体验生命的大自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