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认得几个字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78 讳
我们是东道主,得主持一个接待远客的宴会,由于明知我和孩子们会提早一个小时到场,那会是相当无聊的一段时间,我于是让他们准备了课外书。张容带了一本《德国寻宝记》,张宜带了一本《小公主》,我也往背包里塞了一本三十年前的《今日世界》杂志。傍晚大塞车,众宾客来得比预期还迟,在餐厅的包厢里,我们享受了将近两个小时图书馆般的宁静。
张宜忽然把书放下,摇着头说:“这本书里的语词重复太多了,太多了!多得不像话。”
“不要太夸张了罢?”
“真的啊!你看——”她指着一个词“去世”说,“书里面撒拉的妈妈死了,后来爸爸也死了,不管谁死了,都说是‘去世’,而且一直‘去世’,一直‘去世’,难道没有别的话可以说了吗?”
我说:“那么你认为该怎么说呢?”
她想了想,说:“挂了!”
我说,还有呢?方言里有说“老了”的,那就是指死;有说“不在了”的,也是指死;“过身”“过世”“逝世”“归道山”都是指死。甚至“不讳”,原来都是因为讳言一死的缘故而出现的语词,还是指死。
近些年从佛教团体那里传扬出来一个词,叫“往生”。“往生”——就好像“愿景”一样——是那种我怎么也说不出口的词儿,这种词儿很新、很生,新而生得有点带假,说时叫人口涩。如果真要讲究来历,则“往生”一词,在净土宗里应该是指具足信、愿、行,一心念佛,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互感应,死后才能往西方净土,化生于莲花之中。老实说,要“往生”,还有很高的门槛儿的,并不那么便宜。可我们任谁都不免会有这样一段记忆:某女士哭红了双眼跟我们说:“我家的小狗,小狗——昨天往生了!”
“讳”的本意原本是“不言”,不言什么呢?当然是人生最不能面对的结局。“讳(諱)”字从言、从韦;“韦(韋)”不只是此字的读音,也兼有否定的意义。它最初是指“熟治皮革,去毛而柔化”的过程。仔细看“韋”这个字,它也是个形声字,以中间的“口”(音“围”)作声符,上下两端的形符则象征着相对施力——这两个形符如果变换成左右并置的写法,就是“舛”(读若“喘”),衍生出“相互背反”的意思。背反、否定、违逆——“不”!“死”真是不好说,非但要“讳言”其事,就连不得不说的时候,往往还得再加上一个不字,居然变成了“不讳”。
当年韩愈鼓励李贺考进士,畏忌这位年轻诗家出人头地的人便借由避讳的讲究来诋毁李贺,认为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做儿子的就不该举“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笔锋犀利、辞气淋漓的短文,叫《讳辩》,有“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则子不得为人乎?”之语,劲拔奇警,读之令人拍案!
究其实而言,“讳”既是“不言”,“不讳”自然就是直言了。对于“不讳”这个词,我还是独钟“直言”之义。人生一切若能豁然开朗,敞亮向人,那是幸福的。然而我们不但遇事多所畏葸〔xǐ〕,也经常在思想的时候,有意无意地钻进许多语言的角落,寻求字面的庇荫,以免情感受到创伤,反而增生罣〔guà〕碍。
“有那么多词来形容死,你觉得哪一个词形容得最贴切?”我问张宜。
她说:“还是‘挂了’!”说时翻了一下白眼。
送给孩子的字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则子不得为人乎?——韩愈《讳辩》
“讳”的本意原本是“不言”,不言什么呢?当然是人生最不能面对的结局。“讳”既是“不言”,“不讳”自然就是直言了。对于“不讳”这个词,我还是独钟“直言”之义。人生一切若能豁然开朗,敞亮向人,那是幸福的。 认得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