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实施《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实施《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2011年12月24日,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优化提升一个都会区、打造两个新城区、建设三个副中心,继续实施“十字方针”(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促进“三规”衔接,完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简称编研中心)在广州市战略规划和《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纲要》基础上,开展广州城市功能布局规划研究工作。

  2012年2月,编研中心正式启动功能布局规划的咨询研究工作,分别委托中国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清华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完成咨询研究成果。6月至7月,广州市召开“城市功能布局研究专家研讨会”,通过综合比较三家设计单位的咨询研究成果和征求专家意见,决定由中国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工作团队完成《<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综合报告》。在功能布局规划咨询和综合报告的基础上,编研中心重点明确民生实施目标和行动计划,相继完成《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123”实施政策》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规划引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两项成果。该成果被纳入广州市推进新型城市化“1+15”系列政策文件中。

  2013年1月,广州市委第十届四次全会暨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123城市功能规划”,又称“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三个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一个都会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南部、萝岗区的南部地区和沙湾水道以北地区。“两个新城”指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分别包括南沙区、番禺区在沙湾水道以南地区和萝岗区的北部地区、增城市的中新镇、朱村街道。“三个副中心”则指花都、增城与从化。“123”城市功能规划的出台,为《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作了强有力的护航工作。

  《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征求意见稿)》先后4次征求31个市直部门和12个区(县级市)的意见,共收到328条反馈意见并逐一予以研究落实。2012年12月26日,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的报告》,批准《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总体目标是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人民满意的理想城市,建设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高度上,以功能为导向,统筹优化全市域空间资源。全面实施“123”城市发展战略,构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新型城市化时期城市发展大格局。广州被划分成25个功能组团,各组团集中建设,就近布局居住和就业,中心城区占全市交通出行量比例从现状56%降低到39%。

  《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提出七大策略:一、在城市功能方面,广州都会区、新城区和副中心错位发展。都会区聚集现代服务功能;两个新城区主要承担交通枢纽、大宗物流、重型制造业以及会展、研发、教育、医疗等专项高端服务职能,同时完善人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三个副中心,以自然生态保护为本底,相应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促进农村地区城市化。二、打造“一核三带”的产业布局。“一核”为现代服务业集聚核,“三带”为东部产业集聚带、北部产业集聚带和南部产业集聚带。三、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四、网络互联,疏解交通。都会区规划新增10条通道,向北规划新增和改造8条通道,向东规划新增和改造8条通道,向南规划新增和改造5条通道。花都副中心加快建设北部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增城副中心建设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南沙滨海新城建设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各新城与副中心之间规划新增和改造12条通道。五、市域面积69%划入禁建区和限建区,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5140平方千米的非建设用地。重点保护20.39平方千米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46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构建三纵三横、宽度300米至1000米、长度约1000千米的生态廊道体系,限定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和三个副中心的增长边界,构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绿道网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六、完善狮岭、新塘、鳌头等19个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将其打造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合理划分“生活区、生产区、生态区”。七、重点保护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整体城市风貌格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名镇名村(含其他历史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其他文物古迹——非特质文化遗产”的多层次综合保护体系。坚持中西合璧、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岭南建筑风格,打造百座岭南特色现代建筑精品和一批岭南风貌展示区。以“三旧”改造为重点,合理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开发强度,综合开发地下空间。

  《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实施,解决广州空间结构问题,使广州成为国内第一个由战略规划向功能规划转型升级的城市。

  (撰稿:游甜;编辑:陈晓青) “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