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全球人才资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全球人才资源2018年以来,安徽全面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重点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着力构建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创新网络格局,为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大原动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是安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支撑,是安徽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抓手,更是安徽汇聚天下英才的重大载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随着科技创新平台的不断拓展,江淮大地逐渐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

  一、聚焦原始创新,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建设,集聚国内稀有、国际前沿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和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以及量子信息、超导核聚变、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离子医学、智慧能源等研发技术,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聚集国内国际一流的国家科研团队,吸引、集聚、整合全国相关资源和优势力量,支撑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开展交叉前沿性研究,促进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产出(见图3-14)。

  图3-14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关键在创新,根本靠人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

  (一)多管齐下,引才有道

  1.开辟特殊引才通道

  对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人才和科学中心建设特殊需要人才及其科研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创造条件实行精准化引进。同时,实行引进人才奖补,对引进人才工资性年收入超过50万元、纳税10万元以上者,在首个5年以下管理期内,按实付薪酬的50%资助奖补用人单位用于引才工作,每人每年最高可达100万元。在编制岗位管理上,一方面,根据科学中心机构建设需要,合理配置好人员编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中央驻皖单位,如因引进人才编制不足,省里将调剂编制供其周转使用。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集聚各类人才173.3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23人、国家特聘专家27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人。

  2.多渠道引进国外高端人才

  根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发布的榜单,合肥连续两年位列“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名。作为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致力于汇聚全球智力,以实施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国家重点引智项目和国家“Q人计划”、省“外专百人计划”等引才计划为抓手,大力引进国际高端紧缺人才。每年由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队集中开展1~2次海外人才招聘活动,在美国硅谷等海外人才密集地区建立引才工作站,实行人才常态化引进。在合肥工作的外国人才数量逐年增多,且高层次外国人才占比保持高位。2018年初,安徽省在全国首批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让高端人才享受最长有效期、最长停留期、最短审发时间和最优惠待遇。2019年初,全省第一批两张《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花落合肥。2019年,合肥市共有24位高层次外国专家获颁特聘外国专家证书,并获得630万元“真金白银”资助。在合肥工作的外国人才中,累计已有5人入选国家外专项目,71人入选省外专项目,10人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3.创新柔性引才模式

  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项目合作、技术联姻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形成一大批在合肥工作的“星期天工程师”“候鸟型教授”。探索实施针对海外人才或项目的“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等离岸模式,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海外学子众多的优势,整合现有企事业单位的海外渠道和资源,以“柔性引才”机制,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合肥工作或离岸创新创业。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访问学者岗位,鼓励离岸创新人才来合肥开展合作研究。截至2018年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增院士10人,新增高端人才190余人,其中杰出青年、国家优青等杰出青年人才超过一半。

  (二)以人为本,养才有方

  1.构建人才政策体系

  2017年5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工作的意见(试行)》(皖办发〔2017〕23号,简称“科学中心人才10条”)。“科学中心人才10条”本着特事特办、先行先试的原则,提取提炼,聚焦聚力,主要包括薪酬待遇、出入境便利、编制职称以及住房、医疗、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生活配套服务内容,力求形成针对性强、影响力大的政策举措。“科学中心人才10条”主要内容见表3-11。

  表3-11 “科学中心人才10条”主要内容

  2.强化人才服务

  (1)畅通人才服务渠道。为进一步简化流程,合肥市于2018年打造了“人才服务智慧平台”。该平台囊括了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博士后生活补贴、人才创新创业资助等业务,将人社、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安徽政务服务网平台优势,按照“让人才只跑一趟路”的工作目标,完善业务经办系统,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线上申报、受理、审批、支付,让人才少跑路、少填表格,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合肥市在推出“智慧平台”的同时,仍保留人才服务窗口,及时解难答疑,方便人才的多种需要,形成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纵向横向高度整合的立体化人才服务模式。

  (2)强化生活保障。合肥市加强人才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政策保障,着力打造人才服务的“软环境”。为子女就学提供优质的读书环境,可自主选择学校,也可实行弹性学制。合肥已建成多所外籍子女学校,省属重点学校普遍开设国际部;优化医疗服务,在综合医院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提供预约诊疗和外语服务,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机构临床技术,建立了国际医疗结算体系;提供住房保障,加快各类人才公寓建设,已建成近百万平方米,提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住房、公寓,实现拎包入住。

  3.优化人才管理

  (1)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根据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要求,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完善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权力事项和收费事项,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充分的用人用钱、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自主权。在科研管理上,扩大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自主布局科研项目;对保留、取消、下放、转移的人才管理服务权力事项,完善监管细则,确保运行规范。创新编制岗位管理,支持科学中心用人单位设立特设岗位和流动岗位柔性引进人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2)健全市场化管理服务体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使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鼓励发展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人才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开展人才专项调查和人才综合信息分析,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扩大社会组织人才公共服务覆盖面。完善人才诚信体系,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二、聚焦技术创新,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

  合肥滨湖科学城包括合肥市肥东、肥西2个县和包河、蜀山、庐阳3个区的部分区域,覆盖3个国家级开发区(合肥高新区、合肥经开区、合肥出口加工区)和4个省级开发区(肥东经开区、肥西经开区、包河经开区、蜀山经开区),规划面积491平方公里,位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的交汇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和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安徽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肥滨湖科学城坚持“尖端引领、集中布局”原则,将打造为科研要素更集聚、技术创新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生态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科学城,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科学城始终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注重打通技术到产业的通道,促进尖端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用“合肥模式”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一)铸造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为人才集聚打下基础

  依托合肥滨湖科学城,安徽以点带面打造产业高地,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机遇,通过推动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合肥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厚积薄发,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合肥获批产业集群数量位居全国第四、省会城市第二,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方面,合肥市入选产业集群数量并列全国第一。同时,合肥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长、技术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聚发展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了从材料、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覆盖;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龙头引领产业集聚、科研支撑强劲的产业生态体系。拥有科大讯飞、新华三等一批龙头企业,集聚企业超500家,初步形成“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产业布局。

  伴随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大批产业高端人才青睐合肥,来到这里创业。截至2019年底,合肥京东方集聚的各类显示产业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达4 000人;维信诺1 500名在职员工中,硕博士以上学历占到31%;科大讯飞在职员工总数已经突破1万人,本科以上占到90%、硕博士及以上占比接近30%,其中人工智能人才有6 000多人;长鑫项目已经招揽海内外人才600多人。合肥连续两年位列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前三名。

  未来,安徽将推动产业创新释放更强动能,全力建设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并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建设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建设量子信息、能源科学、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高地,全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为安徽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为人才集聚提供载体

  深化院所合作,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安徽省依托合肥滨湖科学城,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创新“科研+产业+资本”组织模式,搭建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之间的转化桥梁,建设新型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支持建设了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北航科学城、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驶上快车道。

  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产业需求为指引,合肥支持企业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101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市大企业实现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现已拥有4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培育科技大市场,建设全国第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安徽创新馆,开展科技成果发布、路演,2019年4月正式开馆运行,并成功举办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安徽将推动创新平台与安徽创新馆联动,加快培育引进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科技服务机构,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对重大前沿原创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关键技术的跟踪,加强科技型职业经理人和创业型科学家的培养,将安徽创新馆打造成与全球对接的展示、转化和服务中心,以国际化视野吸引高端人才,打造国际创新资源集散地。

  图3-15 2018年合肥市国家级研发平台构成情况

  在众多协同创新平台的快速建设和发展下,各类人才加速集聚。截至2018年底,合肥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8家,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 400家,院士工作站59家,博士后工作站111家。全市共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

  (三)融入开放创新合作网络,为人才集聚畅通渠道

  (1)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为促使企业的国际科技合作能够持久、稳定地开展,合肥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2016年,依托合肥高新区建设“合肥国家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作为合肥市与德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要基地。中科大、中电科第三十八所、合肥通用技术研究院、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市内知名高校院所、企业,都与国外一流机构合作建立了联合技术研究中心。广泛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发展“项目—人才—基地”战略体系。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家、省级27家,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00多个。通过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汇聚了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了全省科技活动与国际接轨,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解决了企业生产实践及民生领域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图3-16 2012—2018年安徽省和合肥市拥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数

  (2)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浙皖沪四地人社部门共同签署了《三省一市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聚才、合作双赢”。合肥与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也在优化人才服务,畅通人才交流机制,搭建智力支撑平台,形成“九城一张网”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与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等9个城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的人才、科研、实训等资源,合作共建第一批12个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服务平台,包括G60科创走廊工匠培养基地、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G60科创走廊优秀人才红色教育基地、G60科创走廊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基地、G60科创走廊博士后创投服务中心、G60科创走廊优秀人才疗休养基地等,落实一批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法律顾问服务、产业服务、资源共享的具体合作项目,合力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未来,长三角将建立统一的人才一体化评价指标和共享服务体系,试点职称互认、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学分互认、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联合选拔等,并探路高端人才“一卡通”模式,通过共享教育、医疗等资源,广纳海内外英才,为人才要素自由流动提供支撑,实现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3)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承接长三角优质产业转移,引进新华三、海康威视、通富微电等长三角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园区共建,合肥上海产业园启动建设。建设紧密互动的产业技术联盟,加快促进长三角城市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之间合作。通过举办“海峡两岸半导体产业(合肥)高峰论坛”“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等重要行业会议,广泛与台湾集成电路厂商对接交流,并在众多政策的支持下与台湾集成电路产业开展了紧密合作,引进了一批产业项目,涵盖设计、制造、封装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合肥成为台湾集成电路产业转移及扩大发展的热土,联发科技、力晶科技、群联电子、敦泰电子、矽力杰等企业纷纷来肥兴业,大量的专业人才也向合肥集聚。

  三、聚焦政策创新,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08年开始启动建设,2009年进入国家推进层面,成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2016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合芜蚌示范区”)。为发挥示范区在科技人才建设方面的先行先试作用,安徽省及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人才政策。

  (一)2018年以来政策概况

  1.培养专业人才,促进成果转化

  为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安徽省围绕技术人才出台3项实施方案;4月出台的《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培育和引进科技特派员,支持科技特派员团队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中试示范;6月出台的《安徽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置专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创新型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转移人员倾斜;8月出台的《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提出对寻找捕捉科技成果在皖转化并产生效益的机构给予奖励。

  2.加大科技奖励,提供人才保障

  安徽省于2018年9月出台《安徽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规范科学技术奖设置、调整省科学技术奖奖励数量和种类;12月出台《安徽省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实施细则》,提出加大对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激励等,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

  芜湖市于2018年7月出台《芜湖市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若干政策规定》,推动人才稳定就业,提供人才安居保障,并对考核优秀的创空间最高补贴可达30万元。

  3.服务各类人才,支持创新创业

  (1)高层次领军人才:安徽省于2018年6月出台《支持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若干政策》,支持大院大所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申报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计划,对入选团队给予资金支持;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提出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2019年1月出台《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修订)》,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来皖创新创业计划,每年对遴选出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合肥市于2018年出台《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实施“双引双培”计划,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培育“庐州英才”和“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并给予相应资助。

  蚌埠市于2018年12月出台《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落实住房、就医、就学、落户等政策。对引进科技人才年薪达50~150万元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2019年4月出台《2019年蚌埠市民营经济工作要点》,提出培育引进高端领军人才10人、高层次专业人才300人、高素质青年人才500人。

  (2)重点领域人才:2018年4月,合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提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及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面向全球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并给予生活补贴。

  2019年4月,合肥市同时出台5项重点人才实施办法。《合肥市国家、省重点人才项目配套资助办法》针对不同类别的重点人才引进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配套资助;《关于修订〈合肥市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提出引进合肥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分为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业型领军人才两类,实行分档资助;《关于修订〈庐州英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提出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简称“庐州英才”),分为创新英才、创业英才两类,并给予经费支持;《关于修订〈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提出围绕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每年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一流水平科技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肥创新创业,并给予创业引导基金支持。

  芜湖市于2018年4月出台《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专项政策(试行)》,围绕芜湖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在战略性新兴人才引进、培养、保障服务方面配套政策。

  (3)海外人才:2018年,合肥市出台《合肥市“引进外国高端人才计划”实施办法》,从2018年开始,用5年时间引进不少于200名外国高端人才,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类。2019年4月,合肥市同时出台3项关于境外留学及海外人才资助计划。《关于修订〈合肥市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对海外人才工作站给予日常工作经费补助;《关于修订〈合肥市“鸿雁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实施赴国(境)外留学深造培养资助计划(简称“鸿雁计划”);《关于修订〈合肥市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出实施留学人员扶持计划,包括“留学人员创新项目择优资助计划”和“留学人员来肥创业启动支持计划”。

  (4)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创业创新的源动力。蚌埠市于2018年11月出台《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提出27条举措,培养造就企业家队伍。2019年4月,出台《蚌埠市民营经济梯度培育计划(2019—2022年)》,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训工程”。

  (二)政策成效

  1.科技人才持续聚集

  截至2018年底,合芜蚌示范区引进两院院士达31人,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7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2个,省“特支计划”135人,院士工作站113家,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人数129人。2018年,合芜蚌示范区内全社会研发人员达到13.29万人,同比增长2.0%(见图3-17)。

  图3-17 合芜蚌示范区全社会研发人员情况(2011—2018年)

  2.知识产权质量持续提升

  如图3-18所示,2018年合芜蚌示范区共申请专利111 425件,同比增长13.8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3 168件,同比增长12.60%。2018年合芜蚌示范区共获授权专利42 509件,同比增长30.5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 072件,同比增长13.80%。2018年合芜蚌示范区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7 929件,占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61.7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2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

  图3-18 合芜蚌示范区专利申请情况(2012—2018年)

  3.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发力

  如图3-19所示,2018年合芜蚌示范区技术合同登记19 003项,完成成交额279.85亿元,同比增长31.26%,占到全省的87.10%。

  图3-19 合芜蚌示范区技术市场交易情况(2011—2018年)

  4.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加大

  合芜蚌示范区大力引进大院大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支持开展研发、技术转移及成果孵化服务。2018年,合芜蚌示范区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 287家,其中省重点实验室127家,首批10家安徽省实验室中有9家,首批10家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中有9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 080家,占全省的57%。

  5.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提升

  合肥市围绕新发展理念,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推动各类资源、平台、要素向创新创业创造聚集,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和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发展环境。截至2018年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数835 314户,同比增长21.8%。2018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已超20万。芜湖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2018年底,市场主体达27万户,其中企业数量8万家,增长19%。蚌埠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工商注册条件。2018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突破20万户,其中民营企业总数达43 079家,个体工商户158 204户。

  四、聚焦制度创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安徽以合(肥)芜(湖)蚌(埠)地区为依托,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紧扣人才创新第一资源,创新人才引进、发展和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2011—2018年,安徽省R&D人员数由2011年的81 087人增加到2018年的147 149人,增幅达81.5%。2018年,合芜蚌三市R&D人员数占安徽省R&D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57.2%。安徽省、合肥、芜湖、蚌埠三市R&D人员数的分布如图3-20所示。

  (一)构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引进机制,确保人才“引得来”

  一是全面推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一个部门办理。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来华就业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为需要多次临时出入境的急需紧缺高层次外籍人才办理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外国人来华居留许可或多次往返签证。“十三五”以来,安徽通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项目,五年内新设立海外引智工作站计划达到20家,引进外籍人才达2万人次。2018年,安徽省引进各类外国人才6 800人次。实施引智项目267项,其中“外专百人计划”33项、国家级引智项目30项、省级重点引智项目25项。2018年,合肥临时入境外籍人员有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2.68%;办理各类签证证件的外国人5 000余人次,同比上升6.01%。芜湖市获批国家重点外国专家项目4项,办理各类外国人证件253项,新增外国人才40人。蚌埠市共有海内外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9人、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86人。

  图3-20 安徽省及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犚牔犇人员情况(2011—2018年)

  二是加大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全球,每年重点支持30个在皖创业创新科技团队。对在安徽创办企业或在企业任职的国家“Q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省、市、县(开发园区)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资助,以上资助可以等额股权形式实施。利用国家实验室、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驻皖国家级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等一流创新平台,搭建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载体,吸引各类人才来皖创业创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载体给予经费补助,对引才工作成效突出的高层次引才平台载体经评审确定后予以奖补。2018年,合肥市新增各类国家“Q人计划”35人、国家“万人计划”32人,入选省重点人才工程的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芜湖市面向全球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79个,集聚各类高端人才2 000余人,扶持资金12.01亿元。蚌埠市建设省、市产业创新团队141支,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数量位居全省前三,皖北第一。

  三是建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支持企事业单位设立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及其团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2018年,拥有皖籍院士124人,柔性引进院士235人次。合肥市设立“合肥双创英才港”创新人才编制管理。芜湖市加大对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的奖励扶持,截至2018年底,共拥有37家院士工作站,与近40位两院院士开展合作。蚌埠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10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64家,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家。

  (二)构建具有安徽区域特色的人才发展机制,确保人才“留得住”

  一是加快“技工大省”建设,培育技能人才。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提升公共职业培训能力。加快发展现代技工教育,扩大技工院校在教师招聘、学费定价等方面自主权。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引进、激励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培养“调转促”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培育新时期工匠精神。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技能人才总量增至104.8万人,技工院校20所,在校生达到5.4万人,每年完成政府补贴性培训约9.4万人次;蚌埠市作为技工大市,大力实施“孔雀计划”引凤还巢等政策,技能人才总量达27.5万人,高技能人才6.9万人,占比达到25%,建有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10个。

  二是紧密联系各地实际,做到精准施策。合肥市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科研管理、考核、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际学校和国际社区。支持设立诺贝尔奖级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高端人才载体,集聚全球顶尖人才、科技顶尖专家。芜湖市突出精准聚才,打造人才“服务链”。变单纯的资金资助为职称、住房、家属安置等多方面人性化支持,变简单的一次性给付为复杂的监督落实,变单部门负责为多部门协调落实和推进。蚌埠市坚持面向企业、产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引才聚才,以硅基、生物基两大千亿级优势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向并举,强化产业与人才匹配度。建立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把人才投入、研发投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加快各层次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三是建立“五业联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安徽省正着力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第三批20项改革举措。在人才培养和激励方面,政府主导和统筹,行业企业参与、指导和评价,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培养,研究机构支持和服务,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就业、职业、产业、行业和企业”协同联动的新机制,加快职业教育办学结构和效能的进一步优化。

  (三)构建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人才激励机制,确保人才“用得好”

  一是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二是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间人才自由流动。经所在高校院所同意,符合国家安全相关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离岗在皖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权利。在不增加编制前提下,支持高校院所设立特设岗位和流动岗位,自主引进一批企业家、企业科研人员等社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聘用管理。完善科研人员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

  三是建立安徽省高层次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破部门分割,建立全省统一联动、上下衔接的高层次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管理部门协调会议制度,推动各类重点人才工程与各类科研、基地计划相衔接。合(肥)芜(湖)蚌(埠)依托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广泛集聚人才,着力打造集科技成果交易、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安徽打造“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的同时,加快推进“一室(安徽省实验室)一中心(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省各地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蓬勃兴起、方兴未艾。在不远的将来,安徽人才高地的集聚效应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大放异彩。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