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

上海人才发展:成效、问题与任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上海人才发展:成效、问题与任务人才优势是上海最大的优势。面向全球、面向未来,上海必须把握全球发展趋势,突出中国特色、上海特点,进一步加强人才引领发展的作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大力度推进人才体制改革,营造更优的制度、更好的环境,加快培育有利于全球人才发展的机会优势、制度优势、环境优势,提升人才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人才制度,优化人才环境,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能级,建设“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重要基础。

  一、上海人才发展的主要成效与基本经验

  (一)上海人才发展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人才对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强市战略顺利推进,人才队伍总体实力显著提升,人才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各类优秀人才积极参与了一批国家重大工程,服务上海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不断发展,一支规模较大、门类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水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上海人才发展的主要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快海内外人才集聚步伐。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突出制度创新。上海先后出台了《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沪府发〔2016〕8号)、《关于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直接办理〈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的实施办法》(沪人社外发〔2016〕41号)、《关于外籍高校毕业生来沪工作办理工作许可相关事项的通知》(沪人社规〔2017〕25号)、《关于贯彻落实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流程的通知》《关于本市外资研发中心聘用外籍人才来沪工作办理工作许可相关事宜的通知》(沪人社规〔2017〕39号)等政策,积极探索从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转化衔接的机制,降低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证申办门槛,缩短办理周期,制定了“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更新了“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整合“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构建管理、服务、监管全覆盖的外国人才管理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海外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上海连续7年被评为“外国人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面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654名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科学家最理想工作城市中,上海在5个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吸纳国内人才方面,上海进一步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优先引进重大科学工程、重要科研公共平台、大科学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同时,实施了12项国内科创人才引进新政,核心是以市场化方法统筹体制内外人才引进标准,实现人才工作方法的优化升级,主要是通过薪酬评价、投资评价(风险投资金额)和第三方评价(行业协会排名等)等市场化方法来引才聚才。

  二是推进人才管理改革。第一,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改革平台,发挥“双自联动”优势,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一方面,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机构评价、科研管理改革等重点难点领域进行先行先试,推动重大前沿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多主体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留在国外的海外人才畅通报国之门,为有志来华创新创业的外籍人才搭建便捷之桥。第二,积极落实“放权松绑”。在“科技三权”下放方面,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3号),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科研团队,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在事业单位“用人权”下放方面,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保障高校、科研院所用人自主权,在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下放。在“审批权”下放方面,市人社局分别向长宁区、浦东新区下放区域内用人单位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权限,开展医院医学科研高级职称、工程系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类高中级职称的评审权下放。

  三是推动人才机制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人才成长阶段和创新领域特点,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在创新领域形成“扬帆计划”“启明星计划”“浦江计划”等分阶段、体系化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使优秀青年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在人才流动方面,通过鼓励高校教师、科研人员采取校外兼职、离岗创业、在岗创业等形式,有效推动科研人员有序流动;积极探索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开辟政府与高校的“旋转门”机制。在人才评价方面,出台《关于我市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有关部门分别针对市属高校教师,以及临床、医学科研、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基础研究领域专业人员提出分类评价办法,突出能力、实绩、贡献,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加快建立接轨国际规则、体现上海特色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在人才激励方面,调整科研经费的劳务费比例和标准,按行业分类调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积极开展市管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项目团队跟投机制。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引入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机制,启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第一,推进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方面,张江示范区围绕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积极筹建张江实验室,明确发展方向,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建设上海国际科技专家人才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信息储备和参考依据;坚持以市场化运营为主,推进众创空间提质增效,推动众创空间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此外,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维权援助、调解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环境。第二,有效优化创新创业人才融资环境。近年来,上海加大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力度,通过积极开发“3+X”科技信贷产品,不断加大投贷联动融资服务,设立政策性担保基金及科技创新板,引导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行业发展,完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科技保险等,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融资环境,提升融资便利程度。此外,上海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融资服务,探索专利保险试点工作,组建上海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创业投资中心,设立上海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及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促进知识产权运营转化。

  五是不断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在完善医疗环境方面,通过部分公立医院和外资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人等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境内外患者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优化人才医疗保障和服务。在完善安居环境方面,通过积极推进公租房筹措、供应,大力推进市筹、区筹公租房面向央企、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整体出租,出台个性化人才租房、购房货币化补贴政策,支持重点园区通过整体配套建设、闲置用房归集改造和园区企业自建等方式筹集人才公寓,支持重点企业采取改造产权房、自建员工宿舍、租赁公寓等方式探索闲置宅基地房屋,改造乡村人才公寓,多措并举,系统解决人才居住问题。在完善子女教育环境方面,进一步扩大国际教育资源供给,发布《上海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蓝皮书》,研究制定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进一步满足人才对子女教育的需求。

  (二)上海人才发展的经验

  一是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精神实质,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创新人才引进,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创新基础科技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二是必须突出人才资源是上海发展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抓人才是上海构筑战略优势、打造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必须按照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能级,建设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进一步厚植人才优势,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创新人才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三是必须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以更开放、更包容、更有效的政策集聚海内外人才,更加主动地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让有志于来沪发展的海内外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四是必须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向改革要活力,向市场要动力,突出市场在人才配置评价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释放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推动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企业和市场主体手里,做到全面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和科技红利。

  五是打造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大力提升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舒适度,形成开放包容、便捷高效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二、上海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人才国际竞争力还不强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德科集团和塔塔通信(Tata Communications)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的人才竞争力在114个城市中位列第72位,处于国际人才竞争力排名的50%~75%阵营,与处于前十位的华盛顿特区、哥本哈根、奥斯陆、维也纳、苏黎世、波士顿、赫尔辛基、纽约、巴黎、首尔差距明显,与中国的台北(第15)、香港(第27)、北京(第58)存在不小距离。

  表1-1 2019年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名

  从分项指标来看,上海具有绝对优势的领域(分项指标排名在1~28位)有:拥有福布斯全球2 000企业(拥有总部落地)、机场枢纽、研究及发展开支总额(占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比)、高校数量,分别排名全球第9、第3、第13、第18;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分项指标排名在29~57位)是个人社交网络。

  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相对处于劣势的领域(分项指标排名在58~85位),主要包括生活质量、环境质量、高等教育录取率、个人安全、医疗密度、经济可承受度、高教人口、国际组织。由于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医疗密度、经济承受能力、生活成本、政府间组织等因素出现些微下降,上海2019年的排名较2018年有小幅下滑。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没有绝对劣势的领域(分项指标排名在86位以后)。

  表1-2 上海2019年与2018年排名比较

  根据笔者开展的问卷统计显示,与国外其他全球城市(如纽约、伦敦、新加坡)相比,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上海还有一定差距。其中,认为“差距非常大,远远落后”的占10.24%,认为“存在差距,但差距较小”的占47.57%,与《2019年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的结论相似。

  同时与国内一线城市相比,虽然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上海人才有绝对或相对优势,但也有1/3的人认为存在差距。与武汉、南京、杭州相比,存在差距逾20%,其中,认为“差距非常大,远远落后”的占5.64%,认为“存在差距,但差距较小”的占16.99%(见表1-3)。

  表1-3 上海人才与其他城市的差距

  (二)重点领域人才紧缺

  一是重点领域人才紧缺。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各领域人才都具有很强或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航运服务、商贸流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人才国际竞争力最强,分别为17.75%、17.62%、16.83%、16.50%。这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密切相关。而生物医药(6.51%)、装备制造(6.51%)、新能源新材料(6.31%)、信息技术(5.33%)、医疗健康(5.26%)等领域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人才群体紧缺。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市最为紧缺的人才,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33.18%)、高技能人才(26.02%)、青年人才(20.57%)。此外还有企业家、党政人才,分别为8.28%、4.60%。

  经调研座谈反映,上海与其他全球城市在人才竞争力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支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建设的顶尖人才相对紧缺。引领发展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量相对不足、能级相对较低,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级、旗舰型的企业家、投资家较为缺乏,掌握和配置全球资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名家大师不多,技能大师紧缺。

  其次,支撑卓越全球城市发展的人才竞争能级还不强。突出了“头”的问题,没有在“腰”——人才问题方面进一步突破。在探索人才的问题上,更多地关注吸引集聚、培育领军人才的“那一个”,忽略了支撑“五个中心”“四个品牌”建设、事实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那一群”。突出了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人才的相关问题,却没有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进一步突破;突出了创新创业人才的问题,却没有在领导、管理、支持、服务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进一步突破;突出了科学家、工程师的作用,但缺少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激励培育政策,缺少创新创业服务、法律、会计、金融、审计、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人才支持政策,缺少对从事创新治理、城市治理的党政人才的支持政策。

  再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后劲还有待强化。突出了“显”人才的问题,没有在发现、培育“潜”人才,打造人才友好型创新创业生态上做进一步突破,对青年人才的培育、支持力度还有待提升,克服房价等制约因素,提升对青年人才吸引力、凝聚力的政策举措还显不足。在人才培养方面,从纵向上来看,缺乏作为基础的普惠性、通用性人才培养计划,使得优秀青年人才到领军人才的培养链中间存在“中梗阻”;从横向上来看,专业技术人才与非专业技术人才之间不平衡,还存在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内部疏密不均,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设立部门特色浓重,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名目繁多,还需要通盘考虑,进行有机整合。

  (三)国内人才引进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是户籍引进方面,人才、用人单位矛盾较大。一方面,国内人才引进目录有待更新。人才紧缺目录更新要与产业、行业、职业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金融、科技等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人才户籍引进标准有待细化。高成长潜力的小微企业、新兴领域、跨界融合职业或行业的特点要尽可能体现出来。

  二是居住证转户籍方面需要进一步创新。一方面,居转户分类引进、梯次激励的通道还有待打开;另一方面,居转户长期压力纾解还缺少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

  (四)海外人才引进政策还须深化

  一是海外人才在沪工作相关瓶颈需要突破。境内外相关执业资格互认的进程要加快,境内执业限制要进一步突破。二是新兴的以自然人、团队及小微企业为主的“国际创客”制度安排需要进一步强化。来沪创业的海外人才对创业签证的申请标准,鼓励或禁止领域、待遇、相关配套政策缺少具体规定,“国际创客”创业支持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专门针对小微海外创业者的创新创业服务产品开发有待强化。三是外国人才公共服务发展有待改善。目前缺少面向外国人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物理载体,在政务申办、生活便利、职业就业、教育培训、创业指导、语言服务、社会融入、文体活动、权益保护(劳工权益、创业投资权益、消费权益)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支持。

  (五)人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是法治环境。人才立法进程须提速。上海市人才方面的法治建设多以政策、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主,地方性法规仅有1996年通过、2003年修订的《上海市人才流动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公告53号),与近年来云南省、珠海市、深圳特区先后通过的《云南省人才资源开发促进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9号)、《珠海经济特区人才开发促进条例》(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公告第10号)、《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61号)相比,人才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明显滞后,亟待加强。

  二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还需要加强。在教育方面,办学水平高、优质的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托儿所仍不能满足海内外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中心城区受区域地域面积和公共服务资源限制,在“二孩”放开背景下学龄前人才子女平时照护难、上下班接送难、寒暑假托管难等问题相对突出。在医疗方面,能够纳入国际医疗“直付网络”的结算医疗机构少,公共财政资金不能补贴外籍人才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医疗绿色通道还未整合全区各类医疗资源,海内外人才医疗服务感受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活环境方面,中心城区停车难、停车贵,午间就餐等传统需求供给矛盾仍较为突出,郊区特别是工业园区公交线路、站点布局较少,公交车运能不足,缺少距离地铁站与工业区之间的短驳车,不能满足企业、人才、园区的要求。

  三、上海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从现在到2035年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上海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时期。从世界形势来看,多极化格局凸显,新兴大国影响日增,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对华遏制、强力阻止中国崛起和发展的问题长期存在,国际环境面临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遭遇风险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当中,同时科技演化节奏在加快,最终突破方向不确定,但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重点领域创新力度加大,研发全球化重要区域、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发生变迁,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出现变革,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经济形态的转型态势日益明显;全球城市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日益突出,全球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发展战略重要凸显,人才短缺常态化、长期化特征明显,人才流动国际化日益加剧,全球人才越来越向全球创新城市、全球创新网络节点流动集聚。

  从国情来看,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本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老百姓共同富裕迈出扎实步伐,等等;与此同时,面临传统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必须充分突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突出人才的引领作用;同时,我国科技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处于从“跟跑”逻辑到“领跑”逻辑转变的关键跨越阶段,要求把握全球发展趋势,跟踪欧美等发达国家战略布局,抓紧开展研究落实,以期实现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跟跑”逻辑向多领域科技创新领先,发现新规律、成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的“领跑”逻辑转变,对人才发展、人才结构、人才质量提出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健全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从上海发展情况来看,进入新时代,上海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按照中央对上海的定位和要求,要加快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文化大都市建设,将上海打造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二)有效把握人才发展的几对关系

  一是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2050年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十四五”是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在“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全面转型,又要为实现2035年、2050年战略目标创造条件、夯实基础。因此,当前和未来人才发展的重点在于引领发展,要加速引领发展能力,进一步激发发展潜力,有效释放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二是准确把握政府、市场和用人主体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突出政府作用,同时还要正确把握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与企业以及公有制单位与非公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是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把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之中,要从以往强调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转到强调人才与现代产业体系、社会发展以及城市空间拓展的良性互动的道路上来。

  四是准确把握内生变量(培育)与外生变量(引进)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培育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建立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充满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才队伍,为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提供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人才发展的外生动力。

  五是准确把握人才高峰和人才高地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关注和重视高端人才、精英人才的吸引、集聚和培养,也要注重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为基层、一线人才提供成才与发展的空间;既要关注需要体现竞争实力、具有全球影响力、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人才,以此实现重大突破、带动整体发展,也要把更多的空间和舞台给予“小青新”,即中小企业,青年人群,从事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群体,给予支撑发展的骨干人才。

  四、上海人才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海外人才集聚,增强人才国际竞争力

  一是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加快推进全球人才市场建设,强化全球人才配置功能,积极调动全球人才资源。加强全球人才市场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的联动,着力提升人才配置能级。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吸引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及联盟,支持跨国公司在自贸区设立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数据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发起成立国际性行业协会、产业联盟,聚焦5G+、金融科技、新材料、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推进应用场景开放与创新,强化创新应用场景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和配置功能,促进全球资金、技术、信息等加速集聚,提高高端要素集聚浓度,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引导更多优秀人才选择上海。

  二是探索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使用政策。设立海外人才引进目录,放宽引进标准。建立绿色通道,建立特殊人才遴选委员会,为具有特殊技能、技艺的海外人才开辟遴选评价的“绿色通道”。探索创业类签证和居留许可,支持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外籍人才辞职后、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继续留在上海创新创业。开展永居外籍人才在新片区担任新型科研机构法定代表人、执业,担任聘任制公务员等试点。完善外国人社会保险,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开展外籍研发人员缴纳补充社会保险试点,完善外国人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及基本程序。完善海外人才税收激励政策。

  三是推进外籍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外国人来沪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环节,整合出入境、人社、外专、商务、检验检疫、外事等各部门,建立外国人才公共服务“单一窗口”,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办理效率,为外国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办事环境。试点开展外国高端人才“一卡通”服务,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实行凭服务卡获得相关奖励资助和落户、出入境、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保健、家政、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绿色出行、金融、网购等服务事项便利。推进“出入境(移民)事务中心”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化服务机构入驻,为外籍人才提供工作、学习、生活所需的语言培训、就业、法律等出入境(移民)事务的一站式融入服务。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科技策源能力

  一是加大卓越人才培养力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培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骨干成员、青年人才,加大高峰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设。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进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与有关区域发展需求相匹配的若干优势学科,共同引育高端人才,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二是加大重点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依托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加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金融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专业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战略企业家、创新企业家培养力度;加大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培养力度;加强全球城市治理人才培养力度。

  (三)加大青年人才开发力度,挖掘人才潜力

  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城市未来人才竞争力,加大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如科技启明星、浦江人才、青年东方学者等)、青年独立研究人才(青年英才、优秀青年教师)的计划扶持,每年重点培养一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每年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造就未来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每年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若干优秀人才送到国外一流大学深造,进行定向跟踪培养。着眼于未来发展需求,根据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公平公正、精准适需的普惠性支持,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培养的初始阶梯作用。

  (四)加大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释放城市人才活力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出台新一轮重点产业、重点机构、重点岗位、重点区域人才引进名录制度,给予居住证积分加分、降低申报条件等政策倾斜,给予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一定数量的直接落户额度。改革高校毕业生引进入户标准,适当调整或降低计算机、外语水平分值,增加重点、紧缺领域导向分值,加大国内优秀高校毕业生引进。发挥行业、市场主体作用,研究制定符合行业特点、专业标准、国际惯例的人才认定办法及标准,设计高成长特征小微企业户籍引进通道和标准,适时建立行业推荐、专家评价遴选、程序公正公开的特殊人才认定机制,健全重点领域特殊人才“绿色通道”机制。

  二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参照国际惯例,探索新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工资总额等限制的新型人员管理方式,使人才在人员聘用(任)、职称评定、出国审批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建立新型的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动态调整,能进能出。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绩效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建立与经济发展速度、公共服务水平、人才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调整机制。

  三是强化成果转化制度。试点多种激励与约束并存手段,贯穿于技术研发、资产管理、转化应用、后续收益的分配保障等涉及技术转移转化的各环节,逐步构建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促进增量及存量技术资产的转移转化效率。大力扶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成果转化服务人才体系建设。完善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对持股平台中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允许其享受税收递延等政策。

  (五)加大人才基础建设力度,夯实人才发展物质基础

  一是加大人才投入。建议借鉴深圳、浙江、江苏的做法,设立市、区两级人才专项预算,逐步明确人才专项在财政支出预算中的比例和年度增长比例,确保引才工作需要。同时,探索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制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二是加快人才立法进程。尽早启动人才立法研究,加快人才地方性立法进程,围绕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和人才服务与保障,制定法律法规,推进人才工作依法管理,引领各项人才政策,规范人才工作,保障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于法有据,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推动和促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法治化水平。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