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队伍现状、问题与对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队伍现状、问题与对策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简称“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战略平台,肩负着推动杭州乃至浙江省创新创业发展的重任。自2016年8月启建以来,科创大走廊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平台建设成效卓著,人才生态日益完善。近两年来,科创大走廊人才净流入率达25.1%,远高于同期杭州、深圳的人才净流入率,区域人才吸引力优势明显。但目前科创大走廊的人才队伍现状与战略定位和愿景仍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一、城西科创大走廊及其人才需求
(一)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历程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位于城市西部,是杭州城西东西向联结主要科创节点的科技创新带、快速交通带、科创产业带、品质生活带和绿色生态带。科创大走廊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经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余杭区未来科技城、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西至浙江农林大学,形成长约33公里串联“一廊三城十五镇”的空间结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科技创新重大战略平台,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国际水准的创新共同体、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见图2-21)。
图2-21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一直以武林广场区域为城市中心,主要特征为商业中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杭州出现了钱江新城为核心的城市第二中心,主要特征为行政、金融中心。近年来,随着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杭州师范大学、海创园、阿里巴巴淘宝城、梦想小镇等科研院所和科创园区在城西的建设和成长,在杭州城西打造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功能的城市中心条件日益成熟。科创大走廊自2016年8月启动建设,截至2019年底,高新技术企业已有8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93%,在科技创新、创新生态、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了迅猛提升。紫金港科技城“一园两镇”初具雏形;未来科技城二期、南湖科学中心全面展开;青山湖科技城核心区不断提质,大力建设微纳智造小镇。从科创大走廊发展指标看,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实现超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6.9%、26.5%、28.4%、16.2%,实现了对标深圳南山区的目标。2016—2018年,科创大走廊主要经济指标如图2-22所示。
图2-2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主要经济指标
(二)城西科创大走廊园区规划与产业特征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一廊三城”,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横跨西湖、余杭,西至临安,把三座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紫金港科技城连在一起。经过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一期)10年的快速成长,以及未来科技城(二期)、紫金港科技城扩容,总规划面积已超过248平方公里。
1.紫金港科技城
东至吉鸿路转紫荆花北路,西至余杭交界,南至余杭塘河,北至杭长高速,总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2017年11月,杭州市西湖区宣布紫金港科技城开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科技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目标是成为科创大走廊“龙头”。
紫金港科技城分为三个板块:西湖科技园区板块、云谷板块和浙江大学紫金港板块。①西湖科技园区。紫金港科技城产业集聚核心区块,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范围东至西园二路,西至绕城高速,北至苏嘉路,南至留祥路。②云谷板块。包括云谷小镇和西湖大学,规划面积12.87平方公里,突出发展“产、学、研”一体的信息经济和高端智慧产业。云谷小镇以阿里云总部为中心,未来将成为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带,汇聚至少5万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人口。西湖大学主校区云谷校区位于云谷板块,以西湖高等研究院为依托,优先在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3个学科门类设立一级学科。③浙大紫金港板块。包括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紫金众创小镇。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总规划面积约3.58平方公里,分为东校区和西校区。紫金众创小镇依托浙大资源,建设市级特色小镇和省级培育类特色小镇。
紫金港科技城紧抓“23143”部署,打造创新之城、生态之城、科技之城。“2”争创:完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争创省级特色小镇。“3”规划:统筹三大板块,完成紫金港科技城21平方公里的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及审批。“1”推进:针对已经启动的项目,先行开展项目控规局调工作。“4”产业:重点加大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金融科技四类产业的招引和培育。“3”保障: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主动上门、提前介入,做好协调和指导。预计到2020年底,紫金港科技城将实现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信息经济产业占比70%以上,引进高水平科研院所45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人才总量11万人,年税收收入40亿元。
2.未来科技城
2010年7月,杭州在余杭创新基地规划建设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作为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北至杭长高速公路,东至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南至杭徽高速公路,西至南湖。2008年,未来科技城区块的税收收入仅5 000万元左右。伴随阿里巴巴迁入,短短几年涌现出1.3万多家创新企业。2011年到2017年,未来科技城的营业收入从203亿元上升到3 609亿元,税收从11.7亿元上升到220.7亿元,已成为余杭区乃至省、市的重要增长极。随着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的建设,未来科技城1.0渐趋饱和,进入2.0时期。2017年7月,杭州市明确未来科技城统筹规划区范围扩展到12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域从39平方公里扩容至49.5平方公里。之江实验室、鲲鹏产业园、健康谷,以及建设中的湖畔大学、菜鸟网络、达摩院、南湖科学中心、知识产权产业园等项目,持续为2.0时代未来科技城积累动能。
未来科技城从信息经济迈向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现在的未来科技城是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重点打造的核心区、示范区、引领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有信息经济、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科技金融四大板块。梦想小镇形成了以“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队伍。人工智能小镇已吸引之江实验室、阿里—浙大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百度(杭州)创新中心等17个创新平台及350余个创新项目,集中力量招引机器人、无人机、虚拟/增强现实、新一代芯片设计研发等领域的“单打冠军”企业,形成具备较强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的高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孵化平台“健康谷”正式启动,总计约100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要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以及生物医药国际人才集聚区。目前在未来科技城注册的生物医药企业有400余家,集聚生物医药海外高层次人才1 000多人,生物医药从业人员超1万人,均已入驻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浙江省医疗器械审评中心、浙江省智能诊疗设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四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3.青山湖科技城
青山湖科技城是浙江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工程,也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化区块。2009年11月,青山湖科技城正式奠基建设,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分为四大功能区:研发区面积5平方公里,是科技城核心,集聚了大批科研机构和研发人才;产业化区面积40平方公里,是高端产业和高新企业的集聚地;现代服务和综合生活配套区面积25平方公里,是企业总部、中介机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生态休闲区面积45平方公里,围绕青山湖适度开发生态休闲旅游业。科技城正以微纳智造小镇、云安小镇、资本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为主阵地,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发展。
青山湖科技城引进香港大学浙江创新发展研究院、浙江省交通研究院等大院名所、企业研发中心46家,建成科技型服务机构19家。青山湖科技城致力于推进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和成果的中试转化,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科技城建设10年以来,工业销售产值已由101.3亿元增加到400亿元;财政收入由3.69亿元增加到33亿元。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拥有68家规模企业,产值规模超过300亿元。大力建设的微纳智造小镇,引进总投资260亿元的42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将打造国家级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应用示范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长三角传感器人才集聚地。
(三)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未来产业人才需求
2017年,杭州市发布《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杭政〔2017〕66号),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技术、增材制造、商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定为未来产业七大行业领域。针对杭州未来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是当前杭州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才紧缺行业。
1.人才需求强劲
2018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 356亿元,同比增长15%,占GDP的24.8%。2017年,杭州健康产业增加值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GDP的6.0%,两大行业均体现出对紧缺人才的强劲需求。科创大走廊拥有人工智能小镇、健康谷等产业基地和一大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中有知名度的企业,因此对这两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尤为突出。
2.人才需求行业和领域较为集中
在人工智能行业中,需求占比超半数的专业依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化、信息管理与信息新系统。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中,需求占比超半数的专业依次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生物学。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人才需求集中度较高,细分领域的紧缺人才未来需求主要集中在占比前三的机器学习·通用、计算机视觉·通用、机器学习·App;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中,细分领域的紧缺人才未来需求占比前三的为新药研发、治疗与诊断方法、体外诊断技术。
3.人才需求的学历和从业经验要求较高
《杭州市2018年度未来产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锁定有效紧缺岗位69个,其中人工智能47个,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22个。调查表明,在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中,“十分紧缺”岗位占比为4%,“紧缺”岗位占比为38%,“一般紧缺”岗位占比为58%;学历需求意向为大专及以上占比为6%,本科及以上占比为72%,硕士及以上占比为20%,博士占比为2%;要求有从业经验的占比为76%,部分高薪紧缺岗位需要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相关企业中,“十分紧缺”岗位占比为14%,“紧缺”岗位占比为9%,“一般紧缺”岗位占比为77%;学历需求意向本科及以上占比为44%,硕士及以上占比为37%,博士占比为19%;要求有从业经验的占比为70%。
(四)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政策
2010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安区等各级政府对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区域创新创业园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件政策,形成了框架完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人才政策体系,发挥了较好的引导、激励作用。
1.省级层面的人才政策
浙江省政府先后发布《关于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改办发〔2016〕81号)、《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行动纲要》《关于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等政策,规划浙江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的总体布局,明确大走廊人才总体发展定位与方向,提出面向大走廊区域的人才集聚的支持政策。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明确提出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加强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培养。在高层次人才使用上,要求放宽高层次人才创业政策,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完善高校、院所的成果转化机制等,支持高层次人才以技术入股或者投资等方式创办企业。优先布局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科技项目,优先支持人才特区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上,要求健全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创业投融资体系,以及实施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生活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奖励支持政策。
2.市级层面的人才政策
杭州市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使用,先后出台《关于创建杭州市人才生态示范区的意见》《杭州市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的意见》《关于当好“店小二”优化人才服务的意见》《关于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驻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等一揽子的政策,重点围绕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形成良好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率先在全国探索打造“一核六动”人才生态模式。出台《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偏才专才认定实施细则》,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完善扶持政策,优化生活保障,不断完善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打通科技与产业结合的通道。2016年杭州市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见》,是杭州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杭州“人才新政27条”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总结、完善、提升对顶尖人才和团队重大项目的“一事一议”政策,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经科学合理评价后,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提出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细则,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扶持中介组织、猎头机构等的发展;加大引育国际化人才的力度,积极运用G20杭州峰会效应,深入实施国家和省“Q人计划”、市新一轮全球引才“521”计划和“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等。
3.区级层面的人才政策
余杭区针对未来科技城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形成了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包括《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政府补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项目启动资金拨付细则(试行)》《余杭区实施高层次人才“Q人计划”的若干意见》《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孵化器入驻企业补助的补充意见》等,涵盖人才安家、高校合作、企业孵化、项目研发、房屋租赁、成果转化、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临安区出台《关于鼓励高层次人才入驻青山湖科技城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高层次人才分为A、B、C三大类,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扶持政策。要求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实施“天目春雨”人才培养工程、“天目之鹰”企业经营人才培养工程、“天目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天目创客”培养工程等,努力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实施人才金卡制度,完善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人才驿站服务制度,建设人才行业智库等。
二、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队伍现状与问题
(一)城西科创大走廊企业集聚和配套服务
1.园区众多,高新企业快速成长
到2020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将打造人工智能小镇、紫金众创小镇、云谷小镇、南湖小镇、微纳智造小镇等15个特色小镇,形成共生互荣的小镇生态。科创大走廊已经集聚了阿里巴巴、天猫、淘宝网、菜鸟总部、蚂蚁金服、中电海康、51信用卡、美丽联合(蘑菇街)、同盾科技、同花顺、珀莱雅集团、万马集团等大批知名企业,并吸引了浙商成长、敦和资产、携程共赢、清科、赛伯乐等3 000余家金融投资机构,以及中智集团、千里马等中介服务机构。科创大走廊入驻企业以每年4 000家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并且形成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产业公司群体和以杭氧、杭叉、西子电梯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群体。以梦想小镇为例,在其核心区3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孵化平台57家、创业项目1 652个、创业人才15200名、金融机构1 379家、管理资本2 937亿元,150余个项目获得融资总额达110亿元,成为国内众创空间的新样板。
2.创新创业生态、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好
企业投资和人才流入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两者既注重区域的自然生态和产业生态,还要看环境和配套设施。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段是素有“城市绿肺”之称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与五常湿地、和睦水乡内外相连;中段有南湖秀丽的山水风光;西段则有森林覆盖率达到82.2%的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杭州与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已经形成1小时交通圈;在未来科技城和青山湖科技城都设置了萧山机场航站楼,可提供值机办理和机场专线巴士等服务。到2022年,将建成以杭州铁路西站为核心,以地铁3号线、5号线、机场快线以及杭临轻轨为动脉,以道路网、轨道网、航空网、地面公交网为支撑的综合交通体系。科创大走廊在教育、卫生等方面也呈现出活力多元的氛围,拥有人大附中杭州学校、文澜未来科技城学校、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等教育资源;还拥有浙医一院余杭分院、浙大医学研究中心等医疗资源;以及西溪银泰城、西溪印象城、海港城、中央公园等商业和休闲中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大幅提高了科创大走廊的城市“魅力值”。
近年来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科创大走廊建成“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引入浙江省医疗器械审评中心、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政府秉持“店小二”式的服务理念,将大走廊打造成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科创大走廊针对成长型科技企业实施“鲲鹏计划”,入选企业可享受量身定制的支持服务:工作人员一对一联系、有问题限时解决、优先推荐项目申报、参与制定产业政策等。首批入选“鲲鹏计划”的有60家企业,力争在3~5年内“鲲鹏计划”企业总数达到100家。正在建设的“企业数据大脑”,旨在“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进一步激活企业活力,人才、资本、技术、项目等高端要素的高度集聚,使科创大走廊成为成就梦想和事业的地方。
(二)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规模与数量
近年来杭州市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逐渐成为国内最受人才欢迎的城市之一。2016年,得益于G20效应和相关政策,杭州的人才净流入居全国第一,是对海归人才吸引力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当年,杭州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15万,净流入10.1万,同比增长4.9%,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达到2.5万人,同比增长8%,“国千”等高级人才入选数位于全国前列。2018年,杭州实施新一轮全球引才“521”计划等人才工程,全年新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11.4万名,增长16.2%,稳居全国城市前列。
(1)人才净流入持续增加。据统计,每100名流入杭州的人才中,超过10人选择加入科创大走廊,从2016年科创大走廊成立以来人才净流入超过4万名;而全市流入人才数量最大的互联网行业,每100名互联网人才中超过22名选择在科创大走廊企事业单位工作。科创大走廊沿线拥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畔大学、香港大学浙江科技研究院等近百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截至2018年底,科创大走廊培育引进两院院士60余名,集聚了5 3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2)人才具有学历高、专业技术强、年轻活力等特点。到2020年,科创大走廊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0万,成为浙江科创人才集聚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主平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吸引力报告(2018)》指出,大走廊的人才具有学历高、专业技术强、年轻活力等特点,本科以上学历占84.5%。在互联网行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88.3%,其中本科占67.2%,硕士占20.1%,博士占1%。从年龄结构看,大走廊是年轻人高度聚集区域,40岁以下的从业者占96.5%,其中25~30岁从业者超四成。从薪资数据看,年薪在10万~30万元区间的,占比达58.5%;年薪在30万~50万元区间的,占比14.9%;50万~100万元区间的,占比5.8%;100万元以上的,占比1.9%,且呈现出向上集中的趋势。
(3)人才流入的行业和细分领域较为集中。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人才净流入行业看,金融行业净流入率最高,达28%;其次为互联网行业26%。此外,房地产、能源化工、电子通信、制药医疗行业均呈现人才净流入的特点。各行业的人才供求分布看,互联网行业表现强势,相关人才供给占全行业的67.8%,人才需求占全行业的67.3%,说明科创大走廊互联网人才形成流入和流出的有序态势,并保持较高的净流入,逐渐成为国内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从近两年流入人才来源城市分析,上海、北京、深圳成为科创大走廊人才流入三大来源,上海占流入人才总量的22%;北京位列其次,占17%;深圳、南京、广州列第三、四、五位。对比流入人才的来源城市,发现科创大走廊对一线城市人才的吸引力更强,已经成为杭州吸引和集聚中高端人才的主要平台之一。
图2-23 城西大走廊人才来源地和行业分布
从人才流入的企业来看,阿里巴巴在人才吸引力上展现出压倒性优势,51信用卡、同盾科技等高估值企业因良好的成长性,也获得了大量人才青睐。企业储备人才分布在研发类、技术类,其中软件工程师的储备和需求均排第一位;产品经理、运营、销售管理、高级软件工程师、前端开发、软件测试等职位供需都较为旺盛。在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带动下,科创大走廊已经成为“杭派工程师”的集中地。
(三)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引进面临的挑战
虽然城西科创大走廊引进的人才规模和数量形成了较好的态势,但与大走廊的战略定位和愿景仍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1)人才战略定位和引进层次不高。还没有从国家战略、国际标准的高度形成完整的人才战略定位,没有形成长期、连贯性的引才方针和政策。同时,引进人才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引进的尖端人才和战略型科学家不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人才数量较少,引进的一般型人才比较多。
(2)人才引进缺乏针对性。省市都出台了优厚的人才政策,但从有关方面的调查看,在问到对人才政策的熟悉程度时,55.2%受调查者表示“不知道,没有听说”,33.1%的受调查者“听说过,具体不了解”,只有11.7%的受调查者表示对人才政策“了解或者比较了解”。一些科技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表示,要么缺乏了解的直接渠道,要么面对“厚厚的文件”“庞杂的政策”“复杂的申报程序”不知从何着手。相关部门在人才政策的分类梳理上,有针对性的精准宣传推介不到位,相关信息缺乏有效传递和反馈。
(3)引进高端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当前的人才引进特别是国际化人才引进面临一些困难,外部人才竞争激烈。全球数字经济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人才集聚的优势上,又发动了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同时国内人工智能、网络信息企业纷纷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各地区均集聚优势资源,加快高端研发机构的建设,北京、雄安、深圳提出的领域方向与科创大走廊几乎相同,纷纷出台高含金量的引才政策,客观上导致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4)人才引进竞争转入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城市人才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货币补贴、户籍等短期政策。只有从城市整体环境着手,为人才提供充足的筑梦空间、公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才是城市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战略。城市的就业机会、创新创业氛围、公共服务水平、政府治理效能、社会文化的包容度等都成为城市管理者考虑的长远规划,人才引进竞争已经转入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
(四)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人才一体化发展格局尚不成熟。科创大走廊涉及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区等不同行政区划,涉及多个主体、多个平台、多个层级,较难形成统筹规划、统筹开发、统筹管理的合力。科创大走廊区域内的人才开发的市场化运行程度较低,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系统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以及服务整个区域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开发机构。现行的人才管理体制基本沿用属地管理模式,使人才跨单位、跨区域流动受到严重限制。尚未建立整个大走廊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信息库,导致人才的联动效应、辐射效应得不到发挥。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规划整合、产业互补、竞合互动的整体发展格局仍未形成,“同城异遇”问题依然存在。
(2)人才生态有待营造。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等自主创新示范区相比,科创大走廊的高层次人才规模相对较小,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实力不够,特别缺乏原创性高层次人才和既懂经营管理又精通专业技术的企业家领军人才。人才生态有待营造,大走廊区域内的高校、院所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在科研投入与资源的获取上,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优势明显,省市政府对地方高校院所、中心型企业的定向支持偏少。国内一流高校和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浙江内生创新人才培养不足,尚未形成多元化的人才生态,不利于大走廊的长远发展。
(3)人才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科创大走廊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还未得到有效整合,尚未建立有效服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资源共享体系,没有建立由政府或市场主导,专门致力于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承担中小企业的政策申请、项目申报,搭建政府、中介、企业间信息交流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大走廊区域内的管理团队中熟悉商业模式、市场开拓、人力资源、法律风险等领域的管理人才匮乏。
人才的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大走廊区域内的创新载体众多,但区域内高层次人才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如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主动设计重大项目、联合培育重大成果、协同共建重大平台等相对较少。大走廊区域内的创业交流氛围相对较好,未来科技城的梦想小镇内定期举行创业沙龙,但参与对象基本是初创期的年轻者,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相对欠缺。
人才管理水平和创新平台有待优化。大走廊重人才引进轻人才培育、重个人轻团队现象依然严重;区域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管理效率、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公共创新技术支撑平台较少,区域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服务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各平台的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4)人才的配套设施有待完善。科创大走廊区域自然生态良好,但中轴线文一西路的全线串联和园林绿化美化工程尚未实现,还不符合快速出行和“美丽浙江”建设要求;缺乏医疗、文体等大型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区域交通规划布局明显滞后,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薄弱,与主城区快速联系通道不畅,与门户枢纽联系效率不高,缺少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难以共享现代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沿线的房产开发定位不够合理,以别墅排屋、高档住宅居多,难以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且房价增速远快于创新创业者收入的增速。
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全面,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医疗设施不健全,医疗保障能力较弱,文化设施较差,公共图书馆、体育馆等基本文体设施缺少。同时,区域内的商业配套仍在规划和建设阶段,成熟的大型和社区型商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仍然欠缺,给日常生活带来较大不便。
三、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发展对策建议
(一)构建跨区域一体化人才管理体制
“大走廊”高层次人才引进,必须审视区位优势、历史积淀、发展基础,在整体发展中寻找独特的比较优势,构建跨行政区域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实施人才引进、支持以及平台建设的“三统一”。围绕“大走廊”规划的重点领域、主导产业,深入研究相关产业的全球分布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提出人才引进和储备战略。
(1)构建协同化的管理体制。科创大走廊已经建立省、市、区统一领导,“三统三分”的管理体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运用市场化手段,激活大走廊沿线各区积极性,理顺行政区划间的界线,不断完善创新联动机制。对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未来科技城管委会、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杭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职能机构的所属关系进行调整,明确职责定位。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制定人才引进和储备战略,制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开发路线图”,避免“引而不用,用而不留”的人力资源浪费,促进人才引进、集聚抱团、活力激发的效应,形成“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可持续发展模式。
(2)合作共建国际化人才引进和服务平台。科创大走廊要着力推进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平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科技合作服务平台、科技产业孵化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通过共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平台,设立一体化的海外人才联络站,帮助搜集海外人才信息,掌握海外人才动态,实现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提高引才效率。
(3)不断扩大人才引进的规模和数量。利用浙江大学平台优势和海内外声誉资源,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经费支持,加快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速度,扩大引进数量,并鼓励引进人才向省内其他院校、科研机构流动,鼓励产学研间的智力流动。
(二)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
科创大走廊应着力构建三大科技城统一的人才培养和服务机制,以培养本土人才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心,坚持一手抓高端人才引进,一手抓本土人才培养,让“高大上”与“小草根”共同构筑人才高地。同时要健全长效化人才服务机制,使人才队伍在成长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1)培养浙江特色的本土人才。支持本土高校开设一批以大走廊重点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能为企业服务的内生人才,促使企业用人成本降低,达到企业和人才双赢。做强以高校为依托的高层次人才培训机构,实施中小微企业家人才培育培训计划,扩大中小企业家培训规模。设立大走廊联合创业学院,吸引高校学生进院学习,将其打造成培养青年创业者的摇篮;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鼓励大学生到大走廊中的企业参与实习或就业。
(2)健全长效化的人才服务机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目标,加快转变政府的人才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人才流动、使用、激励机制,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创新创业松绑。探索人才市场化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和支持风投机构、中介组织、人才协会等参与人才项目评审,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优化对各类创业人才的服务,打造优质的服务平台和服务环境。在大走廊内创建省级人才特区,积极争取国家级人才特区试点;争取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技术移民制度;鼓励浙江外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浙就业;探索将永久居留权政策覆盖到省“Q人计划”;拓展高校院所和企业研究院之间人才双向流动的通道。
(三)创建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充分发挥科创大走廊内每个创新单元辐射带动作用,围绕主导产业,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致力于促进产业界和学术界建立广泛联系,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研发人员参与协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创业,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完善创新创业资源的倾斜机制。完善投资环境,强化金融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努力形成创新创业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回报的资本链,实施智力资源的资本化战略。探索创新创业融资模式,利用社会资金建立创新创业发展基金,降低融资成本,建立企业投入为主、各类科技融资担保为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融资体系。增加科技与教育经费的投入,设立大走廊人才扶持与技术引导专项基金,使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平台向大走廊集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企业研究院,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纳入省级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放率、共享率。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创新券优先发放给大走廊注册企业,鼓励高校创新资源向企业开放。
(2)打造人才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政产学研”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开展一站式审批、全程式代管、跟踪式联系、专业化服务。加大对“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和“重点文化创新团队”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资助。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高层次人才利用海高会、联谊会等多种载体开展定期互访交流,利用创业沙龙、创新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探讨。关注重点创新创业团队中的高端研发人才和总部高管人才,解决他们普遍关心的“国民待遇”问题。不断壮大杭州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士创业发展促进会、杭州市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等高层次人才组织,充分发挥其交流联系、服务创业等作用。
搭建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有偿服务的方式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投融资服务平台,吸引投融资机构、银行、产权交易所等入驻,为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融资和上市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建设中介服务平台,吸引财务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法律事务所等机构入驻,为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技术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交流对接。
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实施“企业家兼职教授计划”,由高校聘请高层次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允许高校设置一定比例的兼职教授编制,省财政给予费用补贴。“兼职教授”应推动所在企业与高校共建创新载体,开展项目合作,联合培养人才。鼓励科研院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创办科技型企业,推进科研经费改革试点,引导高校院所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所有权的认定和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以自有知识产权作价入股企业或转让,探索技术成果商品化、配置市场化、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技术转移政策。
(3)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手段,打破高端要素流动壁垒,加快国际一流科创资源的引入与培育。在支持浙江大学筹划建设国家实验室,阿里巴巴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加快国际一流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形成3~5所一流大学与顶级研究机构,如合作创办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浙江斯坦福大学、中科院杭州先进制造院等,吸引海内外优秀高校和科研机构入驻,集聚国际一流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发挥一流学科优势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四)营造优质的生活配套环境
(1)加快交通网络和生态绿廊建设。加快建设杭州高铁西站、地铁5号线、16号线、文一西路连接“一廊三城”快速路,完善城西到机场、主城区的交通网络。优化区域空间功能布局,以西溪湿地、余杭南湖、青山湖、西径山等区块为重点,统一纳入科创大走廊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进行整治提升,将其打造成为集休闲、科普、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绿廊,为大走廊建设提供绿色保障。
(2)加大基础设施和住房、教育、商业等配套设施投入。省、市、区联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解决好基础性人才的安居问题。实施住房补贴政策,为优秀毕业生提供有竞争力的租房补贴,允许各类创新平台的紧缺人才不落户就能申请租房补贴。完善城市配套和便利的购物中心,大力建设高质量的医疗保健和基础教育机构、高品质的商业住宅、多元的文化设施,完善社保政策、购房政策、购车政策、退休政策等,使来者有其位,居者有其所。
(五)强化一体化的应急管理机制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乃至全球造成巨大冲击,这一公共卫生危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提出严峻挑战,我国在取得疫情防治初步胜利的基础上仍然不得不面对全球疫情对经济、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重大影响。科创大走廊作为省、市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产业集聚区以及高层次人才流入地,不可避免会受到严重的波及,这些影响包括引才计划的受阻、创新创业的冲击、配套设施服务停滞等。强化大走廊区域一体化的应急管理机制,是应对当前和今后“灰犀牛”“黑天鹅”事件的必然选择。
(1)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的科学化。科创大走廊“一廊三城”的应急管理部门应在信息互通、工作互联、资源共享、成果共建四个方面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跨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全方位协同联动,探索应急管理协同制度创新和工作联动的路径模式;进一步拓展协同领域,推动应急管理政策、规划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专家优势,主动应对区域应急管理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升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2)大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以应急管理科学化为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面对经济社会和全球化错综复杂的局势,“单灾种”型的应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从城市治理共同体的全局高度整合各类资源、调度多方力量,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大治理”城市治理格局,才能有效突破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参差不齐的制约瓶颈,切实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和效率,如这次事件中蚂蚁金服在全国率先推出健康码,为疫后复工复产创造先决条件。只有城市治理与应急管理双管齐下、有机统一,历经疫情大考的区域才能经受各种考验,真正走向科创新城的“大城善治”愿景。
(3)强化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联防和关口前移机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既要思考“救灾”,更要做好“防范”。前期防控、防患未然是核心和关键。城市治理和应急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风险防控,科学防范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或灾难事件的发生,切实提高科创大走廊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