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巴特尔布思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人生拼图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八十七章 巴特尔布思4
巴特尔布思的大客厅,一间裱贴白墙纸的正方大厅。普里西娅住在马勒塞尔布大道65号独家小楼时有很多家具和她喜欢的小摆设(从略)。
现在这些多余的家具、物品和小摆设都放在大客厅内。沙发和椅子上都用透明的尼龙罩套上。至少有十年了,这个大客厅很少能派上用场。四个月前,巴特尔布思最后一次来到大客厅,贝桑德尔事件迫使他不能不请雷米·罗尔沙斯帮忙。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两家大型旅游酒店企业——马尔维勒股份公司和国际酒店公司——决定联合对付两家新兴酒店企业:假日酒店和喜来登酒店。马尔维勒股份公司是一家北美公司,在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根基很牢。国际酒店公司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资的控股公司,总部在苏黎世。
两家公司的主要人物首次于1970年2月在巴哈马的拿骚会晤。他们一起研究世界形势,最后认为唯一能抵制两个竞争者崛起的方法是创造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酒店风格。马尔维勒股份公司总裁宣称:“酒店的观念不再是建立于过度地利用对儿童的宠爱(鼓掌),不再是建立于负责人服从于收支账目的唯利是图的市场基础上(鼓掌),而是建立于三个基本价值观的基础上:消遣,休闲,文化(经久不息的掌声)。”
两家公司分别在各自总部多次会晤,几个月后,马尔维勒股份公司总裁的精彩发言成为明确的目标。国际酒店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开玩笑地说过,两家公司的店号中都有24这个数字。两家公司的广告部于是抓住这个数字,提议在二十四个国家,挑选二十四个战略地点,在那儿建造二十四家完全新型的综合酒店。通过极为细致的安排,选中的二十四个地点被披露出来,并附有两家创办公司的名字(见下页表一)。
1970年11月,两家公司总裁在科威特会晤,签署了合作合同,根据合同条款,两家公司共同创办两个平行的子公司:一家酒店投资公司,取名为国际马尔维勒公司;一家为酒店提供银行和金融服务的公司,取名为酒店股份公司。由两家母公司提供资金的子公司将负责在二十四个地点建造二十四家综合酒店的工作,包括设计、组织和管理。国际酒店公司总裁任国际马尔维勒公司的总裁,任另一家子公司的副总裁;而马尔维勒股份公司的总裁任酒店股份公司的总裁,任另一家子公司的副总裁。酒店股份公司专门承担此项目的金融管理,因此总部设在科威特;而国际马尔维勒公司负责项目启动和管理,其总部因税赋原因设在波多黎各。
该项目总预算大大超过十亿美元——每个房间五十万法郎以上——最后应建成酒店中心,既豪华又有独立性。经营人的主要设想是:一家酒店作为最注重消遣、休闲和文化的场所,最好位于气候专门适于某种具体需要之处(别处寒冷这里温暖,或者空气新鲜,或者有雪,或者富碘,等等)和靠近一个专门从事某项活动的地点[海水浴、滑雪场、温泉城、艺术城、古董和自然景观(保护区等)或人工景点(威尼斯、马特马塔、迪士尼乐园等)]。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上述设想并不是死规定:一家好酒店应该是顾客想出行就出行,出行太累就不出行。因此,国际马尔维勒公司建议,首先要建造一种酒店,具备所有阔绰、苛刻、懒惰的客人想看的或想做的,而不必出门。一般来说,这些北美、阿拉伯或日本客人认为应该游遍欧洲,尽览其文化宝藏,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愿意走很多路参观博物馆,或坐着很不舒适的汽车在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的条件下参观圣叙尔比斯教堂或圣吉尔广场。
表一:国际马尔维勒公司和酒店股份公司的 二十四家综合酒店所在地概览
这个设想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现代旅游酒店业的基础:由此,私人海滩得以产生,海岸和滑雪道越来越私有化,与周围地理和人文环境毫无联系的、完全人工的俱乐部、度假村、度假中心迅速发展起来。但是这个设想在这儿被巧妙地系统化了:马尔维勒新酒店的客人将不仅像在所有的四星级酒店里一样,有海滩,有网球场,有室内温水游泳池,有十八洞高尔夫球场,有骑马场地,有桑拿浴室,有海滨游乐池,有赌场,有夜总会,有精品店,有餐厅,有酒吧,有报刊亭,有香烟店,有旅行社和银行,而且还有滑雪场,有机械牵引装置,有溜冰场,有潜水场,有人造冲浪,有巨型水族馆,有古代艺术馆,有罗马废墟,有古战场,有金字塔,有哥特式教堂,有阿拉伯集贸市场,有北非城堡,有小酒吧,有斗牛场,有考古遗址,有德式啤酒馆,有巴拉若舞厅,有巴厘舞女,等等。
为了实现这些令人眩晕的、可以收取高价酒店住宿费的种种设施,国际马尔维勒公司施行三个战略。第一个战略是寻找孤立的地点或可以隔离的地点,这样就有丰富的大部分没有开发的旅游资源。应当指出,在已经选定的二十四个地点中有五处临近自然保护区,分别是阿尼克、恩尼斯、奥托克、索里亚、旺斯;有五处是岛屿,分别是艾尔岛、阿纳菲岛、埃梅奥岛、厄兰岛和奔巴岛;另外有两个人造岛,一个在大阪内海,另一个在莫桑比克海岸,伊尼亚卡对面;还计划在安大略省特劳特湖区对整个湖进行整治,在那儿兴建一个完全的“水下娱乐场”。
第二个战略就是向他们准备修建酒店的所在地地方、地区或国家级负责人建议创立“文化保护区”,马尔维勒承担全部建设费用,以此交换八十年的特许权(初步估算,大部分情况下,项目五年又三个月后即可收回投资,在后七十五年中可以盈利)。这些“文化保护区”完全可以人工设计创建:或把已有的遗址和建筑包括进去,比如在爱尔兰的恩尼斯,离香农国际机场几公里远处,有一个13世纪修道院,修建酒店时把它围进边缘区;或把酒店纳入已有的结构中,比如在代尔夫特,马尔维勒向市政府建议挽救老城区,恢复代尔夫特老城的制陶匠、织布匠、画家、雕刻匠和工艺铸铁匠,让他们穿上古代服装,用蜡烛照明,自己开店。
国际马尔维勒公司的第三个战略是计划让景观尽可能在各个地方周转起来,以便这些景点有利可图——至少欧洲如此,因为那儿集中了半数项目。但是这个设想刚开始只是针对工作人员(巴厘的舞女、巴拉若舞厅的“流氓”、蒂罗尔舞中的“侍女”、斗牛士、斗牛爱好者、运动教练、耍蛇人、蹬技演员等),后来就针对设施本身,最后构成了全部项目的真正独特之处:完全摆脱空间的局限性。
设施预算和运转预算的对比很快证明,仿造二十四处金字塔、潜水场、山岳、城堡、峡谷、岩洞等的费用,比免费送一位在哈勒的客人八月十五日去滑雪或送一位在西班牙中部的客人去打虎的费用更昂贵。
于是产生了一个签订标准合同的想法:四天(每天二十四小时)或四天以上的住宿,不用加价,每个夜晚可以在任意一个连锁酒店里度过。对于每个新来的客人,首先送上一份旅游活动日程表,安排有七百五十种旅游文化活动,每一项活动作为一小时计数,客人可以在马尔维勒连锁酒店逗留期间,尽可能把活动日程表上自己想参与的项目都画上记号,经理部保证可以满足他百分之八十的愿望,不必再加钱。简单举一例。一位抵达采法特的客人任意在活动日程表上画记号的项目如下:滑雪、含铁温泉浴、参观乌尔扎扎特的卡斯巴哈、品尝瑞士奶酪和美酒、卡纳斯塔纸牌比赛、参观隐修修道士居所博物馆、阿尔萨斯晚餐、参观马恩河畔尚的城堡、拉斯洛·比恩鲍姆指挥的得梅因爱乐乐团音乐会、参观贝瑟拉姆溶洞(“穿越一个四千五百只灯泡照明的仙境般的山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景色奇妙,乘贡多拉参观山洞,如身临美丽的威尼斯仙界!此洞风景甲天下!”)等。管理部门通过公司巨型计算机调配,立即组织客人去库尔(瑞士),到那里的冰川上滑雪,品尝瑞士的奶酪和美酒(瓦尔泰利纳酒),洗含铁温泉浴,参加卡纳斯塔纸牌比赛;然后从库尔到旺斯,参观重新修复的贝瑟拉姆溶洞(“穿越照明的仙景般的山洞”);在采法特本地,可以享用阿尔萨斯晚餐,通过视听报告会参观博物馆和城堡,客人舒舒服服地坐在大皮椅上,观看摄制编辑上佳的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艺术奇迹。但是,管理部门不承担去阿蒂西亚看乌尔扎扎特卡斯巴哈的奇妙复制景观的旅费,也不负责去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听应季举行的得梅因爱乐乐团音乐会的费用。如果客人再多住一周,建议参观真正的采法特犹太教堂(采法特),参加哈尔·蒙哥马利指挥的布雷根兹室内乐团和钢琴独奏家维吉尼娅·弗雷德里克斯伯格的音乐晚会(科雷利、维瓦尔第、加布里埃尔·皮尔纳)(旺斯)或克莱蒙-费朗大学教授斯特洛西关于“马歇尔·麦克卢汉和第三次哥白尼式革命”的报告会(库尔)等活动,以取代客人画记号的活动。
当然,马尔维勒的头头们总是能够尽力使二十四家综合酒店拥有承诺的设施。如果大部分设施不能落实,他们就把各种吸引人的活动集中在一起,而且以高质量的仿造设施替代某一项活动更方便。例如,贝瑟拉姆溶洞是独一无二的,而类似拉斯科或莱塞济的洞窟则他处也有,虽然不够壮观,但是内容也很丰富,也会令人激动。这样灵活的因地制宜的政策可以实现无限扩展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从1971年年末起,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家至少在书面上完成了奇迹:把每块石头都运到莫桑比克,重建牛津圣佩特罗伊纳修道院;在大阪重建尚博尔城堡;在阿蒂西亚重建乌尔扎扎特的阿拉伯人聚居区;在奔巴重建世界七大奇迹(1:15比例的模型);在特劳特湖重建伦敦桥;在维斯特拉(墨西哥)重建大流士的波斯波利斯王宫,完全按照极微小的细节,重现波斯国王王宫的豪华,配有同样数量的奴隶、马车、马匹、宫殿,同样美貌的王妃侍妾,规模盛大的音乐会。这套酒店系统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些奇迹在地理上是独一无二的,而幸运的客人却可能立即享受所有的一切。当然,想到这些杰作都是复制出来的,会让人感到有点儿遗憾。
对动机和市场的研究以不可辩驳的结论证明,潜在的顾客非常多,可以推论,回收资金不需要第一次估计的五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只需要四年零八个月。投资者的犹豫和迟疑被打消,大批资金源源而来。1972年年初,计划已可执行,在特劳特湖和奔巴开始了两个综合酒店的试点工程。
遵照波多黎各法律规定,国际马尔维勒公司必须以总预算的百分之一购买当代艺术作品。酒店行业一般将大部分这类作品挂在客房,例如萨布勒多尔莱潘或圣让德蒙的中国水墨画,或是把一座不大不小的雕像放在酒店大厅里。可是国际马尔维勒公司总是想与众不同,他们另辟蹊径,提出了三四个书面建议——在某一家连锁酒店开办一所国际当代艺术博物馆,向当世二十四位最著名的画家订购二十四幅作品,设立马尔维勒基金会资助青年艺术家等——马尔维勒管理层把这个次要问题委任给一位艺术评论家。
他们选中了夏尔-阿尔贝·贝桑德尔,瑞士法语评论家,经常在《弗里堡论坛报》和《日内瓦日报》发表文章,并担任苏黎世六家报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的通讯记者。国际酒店公司的总裁——也就是国际马尔维勒公司的总裁——曾是他的忠实读者,多次因艺术投资问题向他咨询。
马尔维勒董事会召见夏尔-阿尔贝·贝桑德尔,把有关问题告诉他。他很快就说服投资者,他们最明智的政策是收集少量的名作:不要搞博物馆,不要搞一堆废纸,更不要在每个床上方挂蹩脚彩画,而是要将少量的珍品仔细保存在一个地方,让全世界艺术爱好者都梦想一生中至少要去欣赏一次。马尔维勒管理层被他建议的前景所打动,委托他在五年之内收集这些珍品。
因此,贝桑德尔理论上掌握了一笔假设的预算——1976年才最后结账,包括给他的百分之三的佣金——但是预算数额是可观的:五十多亿旧法郎,可以购置三幅世界上最名贵的油画。他最初几天,以计算为乐,算算可以购买五十幅克利的画,或几乎所有莫兰迪的作品,或几乎全部培根的作品,或马格里特的所有作品,可能可以购买五百幅迪比费的画,二十几幅毕加索最好的画,一百多幅斯塔尔的画,几乎所有的法朗克·斯坦拉的作品,洛克菲勒收藏的所有克兰、克莱因、马克·罗思科的画,作为嘉奖,还可买下菲切温德捐赠的所有赫芬作品和于汀所有“雾化技法”画时期的作品,贝桑德尔不太欣赏于汀的画。
他这些计算获得的有点儿稚气的兴奋很快消失了,贝桑德尔很快发现他的任务比他想象的要艰难。
贝桑德尔是一个真诚喜欢画作和画家的人,为人专注、谨慎、开朗,当他在一个画室或一个画廊度过几小时后,他会被一幅画经久不变的展出、微小而宁静的存在、明显的密集性悄悄感染,从而感到幸福。这幅画逐渐会变为几乎是有生命的东西,内容丰富,既简单又复杂,一个故事,一件工作,一个知识的标记,越过它们的艰难曲折,可能是受尽折磨的历程而被画下的标记。马尔维勒委托给他的任务肯定是商业性的,但至少他可以借此欣赏当代的艺术,度过更多的“美妙时光”——他的巴黎同行埃斯贝里的说法——他满怀热情投入这项工作。
他收集名画的消息在艺术界不胫而走,然而却是已被传走样的消息。大家都知道,夏尔-阿尔贝·贝桑德尔是一位大富翁的代理人,被委任收集当代画家的作品作为最丰富的私人收藏。
几周后,贝桑德尔发现他拥有的权力比他的预算还重要。只要一想到评论家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考虑为这位富翁收购某一幅画,画商就感到恐慌,最不出名的画家突然身价百倍,以塞尚和牟利罗自居。就如一个只有一张百万英镑钞票的人的故事一样——他拿了这张钞票不用破开,可以生活一个月——贝桑德尔是否出席某次艺术活动都会引起极大的轰动。只要他一出席,拍卖价格节节上升;如果他只是草草看看就离场,行情马上下降、疲软、滑坡。他写的评论文章成为投资者极为关注的大事。如果他的文章提到一位画家的首次画展,这位画家的作品当日就被收购走;如果他没有提及一位著名大师的一幅画,收藏家立即对这位画家不感兴趣,低价出售他的作品,或者把挂在客厅里这位画家被人轻视的作品摘下来,藏进保险柜内,等着行情上涨后再取出来。
他很快受到各种压力。人们整天请他喝香槟,吃鹅肝酱,派穿制服的司机开老式小汽车来接他;画商开始谈回扣比例;几位著名建筑师打算为他盖房子;数位流行室内装修师上门表示愿意为他效劳。
贝桑德尔在几周内坚持写他的评论文章,他认为评论文章引起的恐慌和兴奋肯定会减弱的。后来他又用笔名写评论——B.德拉皮耶,迪德里克·尼克博克,弗雷德·丹奈,M.B.李,西尔万德,埃里克·韦斯,纪尧姆·波特,等等——但是,情况更糟,因为画商从此以各种不常用的署名来猜测他的评论,艺术市场发生了难以解释的动荡。贝桑德尔完全中断写评论,并在他合作过的所有报刊中以整版刊登声明以后,艺术市场的动荡仍继续存在很长时间。
后来的几个月对他来说是最难受的。他不得不回避出现在售画场所和画展开幕式;他十分小心,偷偷地去看画库,但是每次他的乔装打扮总会被发现,引起了更加糟糕的后果,最后他决定不参加任何公开的艺术活动;他仅仅去画室,让画家给他看自认为最好的五幅作品,让他独自一人对画选择至少一小时。
两年后,他参观了二十三个国家的九十一个城市的两千多个画室。现在对他来说,主要问题是重新看一遍他记的笔记进行选择。他住在国际酒店公司一位经理为他提供的格里松的别墅里,正在思索他接受的这项奇特任务以及其后发生的奇怪后果。正是在这个时期,当他面对冰川风景——只有戴着响声低沉的铃铛的母牛为伴——寻觅艺术的意义何在时,他获知了巴特尔布思的计划。
他刚打算把一张两年前出版的《圣莫里茨新闻》——一份冬季一周两期的地方小报——用来点火,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奥利维娅·罗尔沙斯和雷米·罗尔沙斯到朗卡迪纳酒店度假十天,分别都被记者采访。
——雷米·罗尔沙斯,请告诉我们,你现在有什么计划?
——有人向我叙述了一个人的故事,他周游世界,到处作画,然后又以科学的方法把这些画销毁。我非常想把这个人的故事拍成电影……
这篇摘要很短,也不很确切,但引起了贝桑德尔的注意。当他获悉有关巴特尔布思计划的更多细节后,更是欣喜若狂。他立即做出判断:作者自己一定要销毁的作品,必将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收藏品。
1974年4月初,巴特尔布思收到贝桑德尔的第一封信。当时他的视力只能看清报纸上的大标题,是斯莫特夫给他念这封信的。贝桑德尔在信中详细叙述了自己的经历,说明他打算为那些切割成拼图板的画选择一个艺术的命运,这正是画的作者所拒绝给予这些作品的。他说,几个月以来,全世界的艺术家和商人都梦想把自己的作品和藏品挤进马尔维勒公司收藏品的行列,可是这个公司只愿意以一千万美元向一个不愿展出又不愿保留自己作品的画家收购下他还没有来得及销毁的画作。
巴特尔布思让斯莫特夫把信撕了,并且说,以后再来信不要拆就给退回去,他再也不想看到这个人的名字了。
在以后的三个月中,贝桑德尔写信、打电话,甚至登门求见,但都一无所获。最后,7月11日,贝桑德尔到斯莫特夫的房间找他,让他把宣战的决定转告他的主人:如果巴特尔布思认为艺术就是摧毁自己的作品,那么他,贝桑德尔,则认为艺术就是不惜任何代价把一件或几件这样的作品保存下来;他向这个顽固的英国佬提出挑战,不让他再继续那样干下去。
巴特尔布思非常了解一个人的狂热爱好会对这个人——哪怕他是个最明智的人——产生如何不良的影响,他自己就是一个过来人,因此他也知道贝桑德尔的话不是说来吓唬人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采取的第一条预防措施是避免让已经重新复原的画遭到任何威胁,也就是说,只能放弃在绘画原地销毁画作的计划。但是巴特尔布思不是这样的人,他勇敢地应战,继续把复原的水彩画送到绘画原地,在那儿褪色,又变成如当初一样的一张白纸。
这个伟大计划最后一个步骤的完成总是不如前几个步骤那样正规。最初几年,通常是巴特尔布思自己坐飞机或火车去完成这项任务;后来就由斯莫特夫承担;再后来,当地点变得越来越远的时候,一般就把水彩画寄给他画画时在当地找的代理人,或那些代理人的代理人。每幅水彩画都同一瓶特制的溶剂、一幅精确标明作画地点的地图、一份说明以及一封巴特尔布思签名的信一起寄出,巴特尔布思在信中要求代理人按照说明上的指示销毁这幅水彩画,然后把重新变成空白的那张纸寄还给他。到目前为止,这个步骤都是按照他原先的设想进行的,巴特尔布思在十天或十五天以后收到白纸。他从未想到有人可能假装销毁了水彩画而给他寄来另外一张白纸,因为他放心地检查过每张寄回的白纸,都是他特制的那种图画纸,纸上保留着原有的花纹和温克勒切割时留下的细微痕迹。
为了对付贝桑德尔的挑战,巴特尔布思考虑了几个方案。最有效的方案是委托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去办,并请两个保镖保护他。可是贝桑德尔的势力无处不在,他上哪儿去找这样一个人呢?巴特尔布思现在只有斯莫特夫在身边,可是他已经过于年迈。此外,五十年来,这位亿万富翁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计划,逐渐把家产委托给手下人管理,现在他也没有那么多钱请保镖来保护他年老的仆人。
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巴特尔布思还是决定去找罗尔沙斯。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获得罗尔沙斯的支持的,总之,他通过这位中间人,委托电视台派到印度洋、红海或波斯湾去拍电视片的摄影师,按照他规定的程序销毁他的水彩画,并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这个方案实施了几个月,没有遇到什么障碍。摄影师在出发前一天收到要销毁的水彩画,以及一只装有一百二十米胶卷的贴着封条的盒子。回来时,斯莫特夫和克莱贝尔在飞机场等着他们交回变成空白的画纸和拍好的胶片。他们立即把胶片送到一家实验室。当天晚上或次日,巴特尔布思就可以用十六毫米放映机在候见室里放映影片,放映后就让人把拷贝烧掉。
后来在不同的地方发生了几次事故,很难说是一种巧合,恐怕只能说明贝桑德尔并没有死心。肯定是他指使人偷盗了化学技师罗伯尔·克拉凡纳的住宅,自从1960年莫尔莱发生事故以后,是他负责把拼好的拼图板重新黏合再恢复成水彩画这道工序的,这项工作都在居约马德的车间里进行,所以贝桑德尔又指使人纵火,差一点儿烧毁了这个车间。他们本来想偷克拉凡纳刚收到的水彩画,但是因为巴特尔布思的视力越来越差,常常不能准时拼好拼图板,那十五天内克拉凡纳正好没有收到拼图板,而居约马德又及时发现并熄灭了火源——一团浇了汽油的破布,他们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可是这并没有使贝桑德尔灰心。大约不到两个月前,1975年4月25日,也就是巴特尔布思完全失明的那一周,终于发生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故:被派到土耳其去拍电视的一个摄影组的摄影师,打算去特拉布宗销毁巴特尔布思的第四百三十八幅水彩画(比原计划迟到了十六个月),可是他们再也没有回来。两天后人们获悉:有四个人死于车祸,原因不明。
巴特尔布思决定放弃销毁水彩画的那几道仪式;他拼好的拼图板不再重新黏合,不再把水彩画从木板上揭下来,也不再放进溶剂中褪色变成一张白纸,而是把它直接放进乌卡德太太做的黑盒子里扔进焚化炉。可惜这个决定做得太迟,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因为巴特尔布思这一周开始拼的拼图板永远不能完成了。
几天以后,斯莫特夫在报上看到马尔维勒股份公司和国际酒店公司的子公司国际马尔维勒公司歇业的消息。新的统计方法考虑到建筑费用上涨,预计二十四家综合酒店回收投资需要六年半,不是四年零八个月,也不是五年零三个月。主要投资者感到不安,抽回了他们的资金,转为投资另一项迁移冰山的巨大计划。马尔维勒的计划无限期中断。贝桑德尔也从此销声匿迹、踪影全无了。 人生拼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