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血凝鲁西

第五章 创建(5)

血凝鲁西 钟进 10389 2021-04-05 20:4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血凝鲁西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九三七年七日七日,芦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开始。中国也展开了全面抗战。平、津陷落,接下来的京沪战役,上海、南京相继陷落。平绥线上,山西的太原陷落!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线,平汉铁路线,从平津出发的第十师团,由平津向山东进攻。南面的日军渡过长江,双方在安徽蚌埠附近的淮河流域展开了激战。

  国民党政府在徐州设立了第五战区。由李宗仁任司令官,山东省主席、第三集团军司令韩复渠,出任副司令长官。按照第五战区长官部制定的北线防御计划:第一期防御以山东境内黄河南、北线为主。主力部队放在南面的泰安。第二期防御在泰安南面的兖州或济宁。这两道防线是阻滞线,为了拖时间,使在徐州的兵力能集结完成,中国军队准备与日军在徐州一线会战。因为中国军队要从南方,西南、西北调集军队到徐州前线,需要时间。中国军队的集结,哪里有那么多汽车哟。完全靠两只脚、骡马、大车!费时又费力!与日本军队的摩托化运输,当然要差一大截了!

  山东军阀韩复渠的军队原有五师一旅,补充了部分常备民团,作战兵力达八万人。但在上海失陷,平津陷落,日军大有南进之势。蒋介石命令冯玉祥到津浦路北段,组成第六战区。冯玉祥这个蒋介石的“盟兄”、“副委员长”已成了一个“干人”,这个西北军的始祖、部队已丢光,手下将领成了各霸一方的军阀。鉴于他是西北军的老长官,来了吃饭喝酒、送点“程仪”不成问题、一年四季恭恭敬敬给点“冰敬、碳敬”的接济一下也不成问题,但抓军权,指挥部队,没门!

  冯玉祥是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韩复渠是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两人本不搭界。但冯玉祥没有兵。老蒋命令韩复渠的部队拨两个师,到黄河北岸归冯玉祥指挥。委员长的命令不能不听,但中国的地方军阀,视军队如同命根子!有兵有枪,才有地盘。有了地盘,大家才有官做,才有税收,才能发财!才有众多的姨太太!你要是没有钱,这漂亮年青的女人,谁会嫁给你呀?还几房姨太太呢?

  韩复渠虽是冯玉祥在北洋军当混成旅长时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冯玉祥亲手提拔起来的军官。但他并不忠于冯玉祥,多次背叛冯玉祥,投靠阎锡山、投蒋介石、靠张学良。反反复复,官越做越大,先当河南省主席,又当一个富省的山东省主席。对冯玉祥虽表面敬重外,并没有再把他当回事!无枪无兵,也就是个过气的军阀!来挖我的墙角,做梦吧!但老蒋的命令不能不执行!他这个省主席还是老蒋任命的呢!只有忍痛把自己辛辛苦苦,抠抠索索扩编的部队二十九师的曹复林部、八十一师展书堂的部队过黄河,交给冯玉祥指挥。

  韩复渠的军队,原来也属于西北军体系的,是冯玉祥的老部下。韩多次关键时刻背叛冯玉祥,又投靠蒋介石,两人矛盾很深。至于历史渊源,说起来话就长了,这不是本文去厘清的事。反正韩复渠对这个老长官看不起。曾说“冯先生是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丢人”。冯玉祥对这两个师能指挥得动?这就怪了。这两个师在黄河北与日军接触过几次,八十一师在师长展书堂的带领下,主动在德州与日军展开了血战。韩复渠,这个地方军阀,怕这两个师打光了!这可是他的血本呀!为了保存实力,下命令撤退,结果243旅485团在德州没有支援部队,一个团在德州血战三天四夜,全团几乎打光。

  那两个师拨给冯玉祥长官指挥嘛,军饷、军火给养当然要由冯司令长官发给了。冯司令长官是干人一个,没有地盘,哪里有钱啊!向蒋介石中央要,蒋介石要韩供给,蒋也有理由,中央税收都被韩截留了,出点血是当然的了。韩复渠想:要我给,可以呀,部队就得听我的。韩复渠最先开始对冯玉祥黄河北岸抗战,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既然军需由我供给,对不起,我就要指挥了!本来八十一师的桑园车站袭击战在战场上造成了极利于中国军队的态势,但是韩复渠,为了保存实力,超越指挥,向这两个师发出指令撤到黄河南岸,使冯玉祥的指挥被完全架空。

  当时中国军民抗战热情高涨,德州一战后,韩的行为引起部下们不满。韩的部下军长孙桐萱对韩说:“如果主席不过黄河去打,恐怕三路军官兵不同意,跟主席走的就不多了。”韩复渠才算明白:不做出积极抗战的姿态,要引起众怒!而他手下的高级将领都是冯玉祥的旧部,这样做,恐怕要众叛亲离。在毫无战役计划准备的情况下,亲自带领嫡系部队手枪旅、警卫团一部过黄河迎敌,给果在济阳一战溃退,在周村被包围,韩复渠,还是坐着摩托车冲出来的。这是韩大帅亲自与日本兵打的第一仗,也是最后一仗了。韩复渠狼狈逃回到济南后,对他的高级军官、幕僚们说:“你们就会说打!打!打!这一打,命都差点打丢了!”可见,韩复渠对黄河北抗战,并不积极,也没有做好充分的战役准备。

  事后一些人猜测:如果老蒋没有划出一个第六战区、或第六战区司令官不是冯玉祥。当时,划出的那一个第六战区,显得那么没有必要。黄河北岸也是在山东境内的,应属第五战区北防的第一道防线。为什么不归入第五战区呢?为什么偏偏划一个第六战区呢?这是个最短命的战区!也许是冯玉祥吵着要带兵抗战,热情高得很,到处演讲拍胸脯。蒋介石被磨不过,先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即苏沪淅战区。但战区的将领们不买他的帐,有事直接找蒋介石,蒋介石在南京遥控指挥。冯玉祥落到每天只看看战报的份,无所事事,因为上海方向没有一个军队是原西北军的。他也无聊,老蒋也觉得他碍手碍脚的,调到北线,那里有他的老底子—西北军。但要带老蒋的兵,没门!到第五战区当司令长官,光杆一个,似乎不合适,当副司令长官,他的资格又太老,副委员长且能屈居于一个地方长官之下。不得己,老蒋只有因人设事,找了一块屁大地盘,命令河北、山东的几支杂牌师归他指挥,就守山东段的黄河北岸。那里有宋哲元的二十九军、韩复渠的第三集团军,都是西北军,应当听他的了!但韩复渠以防济南、黄河南岸要紧,不愿调兵。如果不是老蒋下令,那两个师也不会调。找到宋哲元,宋哲元倒是客气。但他以身体不好,已向中央告假,要到泰山养病,现在29军由冯治安管,叫冯玉祥去找冯治安。结果冯治安不理他,干脆闭门谢客!这个仗,还能打吗?军队没有一支调得动,还当什么战区司令长官哟!

  这种安排明显战区划分不合理,老蒋是怎样想的,现在无从考证。有人曾说,如果这两个师是韩复渠指挥、或者黄河北岸,就划入韩复渠的战略防区,可能韩复渠不会消积怠工的。也许黄河防线不会垮得那么快。但历史没有如果,济南城黄河北岸被日军占领后,炮击济南城,大溃退就开始了。中央军调来守泰安防线的德式重炮旅,蒋介石一纸命令,三十门口径150毫米的榴弹炮又调走了。在黄河北岸吃够了日军大炮亏的韩复渠,坐上铁甲列车一夜间就逃到了济宁。韩复渠说,“大炮都调走了,还打个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在山东设立的两道防线一夜之间全部不战自溃!

  蒋介石为什么要调走重炮旅?怎么想的无从考证。反正在战争的搏弈中他就是个臭棋篓子,这种关键时刻抽脚的例子太多了。但有一个明显的原因,日军第五师团从青岛登陆,而那个方向中国没有一支成建制的军队,日军一路顺风,没经任何战斗,一路向枣庄一线杀来,可能蒋介石怕失去这支用重金从德国买来的重炮旅,这可是宝贝疙瘩呀!不得已下命撤走的。日军的分进合击,直接威逼中国中部的交通枢纽,津浦线与陇海线的交汇点徐州,要不是川军的几个师在滕县死战把日军堵住,恐怕徐州会战就此完结了!

  当蒋介石打电话,要韩复渠死守泰安时,韩复渠回答:“都到了济宁了,还说什么泰安哟!”李宗仁要求第三集团军死守沂蒙山区,韩复渠是坚决不干,他说:“北路日军打过济南、南路日军打过蚌埠,我们在沂蒙山被吃包子啊!”当场反对。又说什么“南京不守,要守济南”?这是对蒋极大的不敬!加上与刘湘勾结,并串联地方军阀密谋反蒋,勾结日本人,蒋遂蒙生了杀韩的念头。事后李宗仁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当时他是想救韩复渠的命。韩复渠要是同意第三集团军死守沂蒙山区,并积极部署,拼死抵抗,也许老蒋不至于做得那么绝!但历史,从来就不承认“如果”的!

  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蒋介石在河南开封逮捕了韩复渠。也就在这一天,由共产党领导的“山东西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在山东肥城县的空杏寺宣布正式成立。正式打出了武装抗日的大旗。韩复渠在山东的那一页翻过去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即将遍布山东西部的抗日武装诞生了。

  日军第十师团赖谷旅团的石田四郎少佐,带着残兵逃回泰安城。被大队长川下操五中佐左右开弓打够了耳光后,川下操五也不能丢下日军士兵的尸体不管,带了两个中队的兵力、带着炮兵中队,天没亮就从泰安出发。他们当然不只是去收尸,而是要去清剿在泰安到肥城公路两侧的国民党散兵。

  在泰西山区出现了国民党的小股部队。直接威胁到日军南进的运输安全,当然要清除。日军为了打通从泰安到菏泽、山东西部沿黄河边的公路交道线,日军沿着泰安到肥城的公路,一路搜索前进。从小王庄进入山区,到了周庄,用炮火把周庄轰平后,冲进去,人毛都没有发现,收拾了地上日军的尸体,又开回了泰安。日军第十师团、第五师团南下徐州一线,两个师团的兵力明显不足,但运输线不能不保护,已经出现了劫持日军运输队的事情。是本地土匪干的,还是韩复渠的散兵干的?反正不清楚,中国是兵匪一家,都是中国人干的倒一点不假。川下操五大队留下,作为护路机动部队。石田中队留在泰安城整补,等国内的新兵到了,他这个中队才能补齐。就是补齐了,实际上川下操五大队也暂时降格为治安部队了。

  崔正田带着陈俊桐、武进亭部、周庄新加入的十几人到达馍馍山小学,章云华又带来夏张镇抗日后援会联络的七十余人赶来,会合后,接近二百人了。在周庄缴获的六十五支三八大盖、十三支王八盒子、六挺歪把子机枪,还有六门被炸坏了伸缩杆的掷弹筒,陈俊桐发现调节长短定位机构、炮筒子还没有损坏,配好伸缩杆后还能用。这种掷弹筒国民党的兵工厂在1934年时,引进德国的掷弹筒,也有少量生产,装备太少,但上过南京军校的陈俊桐用过。只是榴弹少了点,还剩52枚了。这支队伍几乎是枪炮齐全,像一支队伍了。

  章云华是中共老地下党员,曾任过山东省委秘书长、山东临时省委书记。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獄。一九三七年十月被营救出狱。即与崔正田是同期出狱的。出狱后被任命为泰西特委书记,受省委委托,在泰西山区组织山东西区抗日自卫团。当时共产党山东省委划定的山东西区,即济南以南、直到曲埠、菏泽,西至黄河边,东到津浦铁路东部的广大地区,以泰安西部山区为中心的广大山区及浅丘地带。为此,专门成立了共产党泰西特委。

  韩复渠手枪旅参谋郑知治少校看见了章云华,他们当然认识。章云华曾经是他的联络人,直接上级。章云华被捕后,新组建的省委恢复了与郑知治的关系。现在他与章云华没有直接关系了。双方也只是对看一眼,心里都明白。但当着这些人的面,他们也只能假装不认识。这是党内秘密工作原则规定的。作为曾经的省委负责人章云华,他当然知道。

  崔正田向章云华汇报了周庄一战,及这两支部队的情况后,崔正田希望这两支队伍拉入自卫团,作为骨干部队。章云华当然同意。他提出与这两支部队的主要人员谈一次,他要崔正田开一个名单。

  “老崔,这两支部队打仗行,是我们急需的人才。但这两支部队是韩复渠的直属嫡系部队,他们的军饷什么的,比那些部队高、装备好。我们拖这支队伍,必定是条件艰苦、居无定所。还是要以自愿为主,不能强求的。”

  “我也想了,当然以自愿为主。愿留下的、有家眷的,想法搞点安家费。不愿留的,他们什么时候想走,都可以。我是想用他们来训练新兵。这些学生兵,包括我在内,打仗都是一张白纸。”

  “好,谈话我与曾静仑来谈。顺便说一下,静仓同志内定任山东西区民众抗日自卫团政治部主任,人员审查以他为主。看来你确是一个战将,还打了一仗,杀了几个日本人,又是本地人,这支队伍就由你来带。”

  “好吧。谈完后,愿意留下的,我好编队,安排他们的职务。”

  章云华一个个单独谈话当然还有一个目的。郑知治这个一九三一年的学生党员,奉命打入韩军,是党内秘密党员。章云华被捕后与他失联。他出狱后现在的省委也未向他交待这个事。今天猛一碰面,对方是红是白他不清楚。现在他这个共产党是公开的。而郑知治,按照秘密党员纪律,不能与联系人之外的党组织发生关系。但章云华必定是郑知治原来的直接联系人、上级,私下问询是否犯纪律?章云华犹豫着。

  如果郑知治仍是秘密党员,他在周庄之战中的表现,证明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这正是章云华目前最需要的。但他不能乱来,必须要通过省委首肯。他用密语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吩咐负责情报通信的刘正岐,到泰安城秘密联络点,用电台向省委发报请示。

  “达生依然乎?”章云华注视着郑知治问。郑知治看到自己昔日的上级,又是公开了身份的章云华,内心很激动,但纪律约束使他不能丝毫的显露出来。“达生”是他的代号。

  “然。受于斯。变与不变,所受于天矣!”郑知治巧妙地回答了章云华的询问。

  章云华明白了,郑知治依旧是秘密党员,在上级没有新的指示前,他不能随意改变身份。但这需要证实。

  没有必要再深谈下去了。要等着上级的确认和决定。郑知治主动介绍了手枪旅一连每个人的情况、背景。这也是他为党组织该干的事。而且不显山、不露水。章明华从与他的谈话中明白了,他没有变。原来,他与手枪旅一连相当熟习,与陈俊桐交情不浅。因韩复渠弃城时,他要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没有与旅部一起出城,等他出城时,遇上了一连。他向陈俊桐说他去未婚妻家,安排未婚妻家逃难到青岛,乘船南下,所以耽误了,现在才出城。一路上他与陈俊桐谈了很多,他也清楚了陈俊桐为什么不与部队一起走的原因。陈俊桐言语中表达出,现在跟着像韩复渠这样的一个军阀部队混、没有前途,不如自己拉队伍、投共产党、八路军。

  省委回电来了。证实了郑知治的身份。考虑到吴化文的手枪旅已在泰西南部一带,那是一支近五千多人,装备精良的部队,郑知治仍回吴化文部。并恢复章云华与郑知治单线联系。明确郑知治属省委与泰西特委双重领导,泰西特委章云华直接联系郑知治。

  在章云华的安排下,郑知治带着两个人悄悄地消失了,他们只带走了短枪,长枪留了下来!陈俊桐鬼火冒,这个兄弟太不地道了!一个少校参谋的位子都舍不起,招呼都不打就消失了!他恨不得把他抓回来毙了。还是崔正田劝住了。本来参加抗日自卫团就是自愿,没必要去追。后来陈俊桐担任了军区敌工部长,这个关系交在他手里,他才明白了这个多年兄弟的真实身份。

  住在馍馍山小学的这支队伍,服装穿什么的都有,有穿军装的、有穿学生装的、有教书先生打扮的、有山民打扮的,还有穿着铁路制服的铁路工人。住了几天,在馍馍山的人都知道了。馍馍山的保长上山来看,找到崔正田,因为崔正田在这一带土生土长,最有名气,他也只认崔正田。保长要求他们不能住这里。因日军在清剿韩复渠的散兵,凡发现有带枪的人,日本人又杀人又烧村的。已烧了好几处村子了。保长怕这支队伍给馍馍山民,带来灾难,坚决不同意住在这里,甚至下跪求情。

  这支队伍必定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而且还未正式打出旗帜。为了老百姓的平安,章云华决定,上山。好在山区的山洞有的是,他们在蟠龙山的一个山洞里,暂时安顿下来。

  这一下子,在蟠龙山地区传开了!说“崔正田拉走了夏张镇自卫队,上山当了土匪”!因为崔正田是本地人。家里虽不是什么大户,但家道小康,而且又是在北平上过大学,又是泰安中学的老师,还因为共产党的案子坐了韩大帅的大牢。在这一带也算是名人了!地主崔老胖是他的本家,可能家族内部的什么过节,居然到处游说:“崔正田拖队伍进山当了土匪!”唆使红枪会首领曾学林去攻打蟠龙山。

  曾学林的儿子曾经是崔正田的学生,他不相信儿子的老师会是土匪!说他是共产党他相信,但共产党与他又没有过节,干嘛自己去找事?共产党又不是土匪,又没有祸害乡里,所以红枪会没有来找麻烦。那时北方乡村中的红枪会,按一些书上的评价,归属封建迷信会道门之类。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迷信、会道门不假,但与封建还沾不上边。封建的概念属一种社会制度。这种民间的自发组织团体无非是为了防匪、自保平安而假借什么仙、道之类的依托而建立起来的。韩复渠统治山东时代,这些民间会道门组织,只要不祸害地方,不与官府作对,他才懒得管你呢?用他们自保防匪,官府还少了一笔开支。韩复渠统治山东后期,因要增加正规军队员额,军费不够,不得不裁减民团,但为了防匪,又不得不由省政府主持,由各县在民间组织“联庄会”防匪,当然,这笔钱由地方士绅自己出。红枪会只防匪,不与官府作对,官府何乐而不为呢。

  章云华、崔正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崔正田下山,并派出本地的党员,到各村去做宣传解释工作,对各区上层人物用“抗日十大纲领”宣传统战,“土匪”风波才停息下来。那些地主知道这支队伍掌握的人是共产党,想用掌控的武装及联合土匪来清剿自卫团。但慑于自卫团的武装强大,周庄一战传出去,一个中队的日本兵几乎被全歼,就是这支队伍打的。传闻得有点神奇,说里面有多少韩大帅的卫队兵,全是神枪手。再加上缴获的六挺歪把子机枪、武进亭连带来的三挺捷克式轻机枪,还有六门炸坏了伸缩杆的迫击炮,经过参加自卫团的木匠丘福贤与铁匠姜大汉敲敲打打修复后,虽然用铁硾手工打制的伸缩杆,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摆在那里居然还像模像样,再说这些山民也有见过这种“洋炮”!这一百多人的队伍枪械齐整,整天在山上练兵,又喊又杀的。而且还实弹打靶,那种小“洋炮”也放了几炮。那些来看热闹的村民传了出去,唬住了那些土匪地主武装。自卫团还扩大了四十多人,超过了二百人,几天后,队伍拉到肥城的空杏寺,夏张镇又拉出一支学生队伍,共有三百多人,百多支枪,自卫团宣布正式成立了。

  在特委派到长清县由张秦山等拉了一支八十余人的队伍,只有三、四支枪,夜袭长清城,搞了三十几支汉奸警察队的枪,拖上了马山土地庙。派到宁阳县的万宏、刘振新等拉起了一支二百多人的武装,也拖上了大峰山。这三支部队,是山东西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由共产党直接领导最初起义的基本部队。

  日军石田中队在周庄几乎被歼,确实使日军第二军军部震惊。但忙着南进,兵力不足。只用一个兵员不足的大队对公路沿线的村庄进行了一次清剿,日军清剿中的暴行更激起了民众的抗日激情。各个地方为了自保,纷纷成了自卫武装。那些由国民党县长、区长建立的自卫武装民团,几乎每个县、区都有。

  共产党在这一地区的武装力量还不起眼,但共产党在鲁西地区基础好,党组织每个县都有,情报系统却不差。各地出的变化,传到了特委。泰西特委书记章云华注意了这一变化。认为现在不着手渗透进入这些自卫武装,可能今后要造成大麻烦。

  他与曾静仑、崔正田、万宏、万志毅等几个特委委员商定后,决定渗透进这些自卫武装。参加自卫团的学生、教师多,这些人与地方上的“绅士贤达”都有关系,利用这些关系,他们以“民先队员”的身份参加到那些民团、区中队里去。这些“民先队员”都是中学生、中小学敎师,实际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或党的外围组织成员,使这些自卫武装逐步被共产党掌控。

  自卫团成立后,打了两场小胜仗,没想到这两场小胜仗促进了自卫团的大发展。

  “现在各种自卫团、自卫队遍地开花。民众抗日热情高涨,我们也不能只是练兵,到处去宣传抗日。抗日大旗打出来了,就要主动打击日本兵。”章云华说。作为泰西特委书记,他当然担任了首任山东西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的主席。在空杏寺的三百多人编成两个大队,即第一、第二大队,及特务队。实际上第一大队,是属主力战斗部队,以武进亭连为主,编入部分手枪连的战士、由本地加入自卫团的猎户、参加过民团的青年农民组成。第二大队实际是团部机关,以学生、教师为主。特务队也就是负责情报、通信之类的事。

  现在,自卫团主要是军事训练,以及由政工人员上课,就像一支正规军队一样,三操两讲!训练相当紧张,每一个队员,包括所有领导成员,除了体能训练外,都要学会现有各种枪械的使用、保养。因为枪支太少,大部分人还只有从民间收集来的大刀,每天的刀术训练是少不了的。老兵们成了军事教员。并在陈俊桐、武进亭几个军官的指导下,进行了班、排、连攻防演练。

  “我们的武器不足,学生兵多,靠热情是不行的。打大仗不行,干点小股日军还行。”崔正田说,在自卫团领导层,就他还算打过一仗。崔正田内定为办事处主任,实际相当于处理与地方有关的事务,与国民党的县长、区长、地方士绅之类的人打交道。因为他是本地人,由他出面协调最适合,并直接领导第一大队、以及特务队。特务队由陈俊桐的手枪旅的兵、补充了部分青年学生进去组建成的。

  “你说得对,此事交给你,选一处好打的下手,又能速胜的地方干一仗。自卫团成立了也要开个张了。”

  “好,我把特务队派出去,先选好点再说。”崔正田想,这打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而且,不能造成大的伤亡。他想,还是要找几个内行商讨一下,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日军第十师团开赴山东南部,兵力空虚到一些沿途的县城只留十一、二个日本兵。甚至有的只有维持会、汉奸警察队。肥城离泰安不远,当时就没有驻一个日本兵。

  陈俊桐带领一个侦察组,进入肥城。仔细查看,发现城里确实没有一个日本兵。而且只有一个五十几人的汉奸警察队!打这样一支警察队,不会太费力,他的原手枪旅的兵,十几个人就足够了。他想,打这一仗,还真是符合自卫团领导们的意图。

  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没有日本兵进城。他留下两个侦察员,马上跑回空杏寺。一路上,他已想好了,如何兵不血刃占领肥城县城。 血凝鲁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