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南诏边境上的唐朝将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吐蕃、南诏边境上的唐朝将领
陈子昂曾向武后谏言,朝廷内外都有官员和将帅“贪夷狄之利”。他警告说,这些人“又说陛下以广地强武为威,谋动甲兵以事边塞。陛下未知天下有危机。万一听之,臣惧机失祸构”。
一些将帅的肆意妄为确实常常使唐和吐蕃的关系恶化。697年,吐蕃宰相抱怨说:“然缘边守将,多好功名,见利而动,罕守诚信,此蕃国之所为深忧也。”730年阴历九月,皇甫惟明在与玄宗讨论吐蕃事务时,分析了一些边境官员行为恶劣的根源:“夫边境有事,则将吏得以因缘盗匿官物,妄述功状以取勋爵。此皆奸臣之利,非国家之福也。”一个月后,一位来访的吐蕃使者强调说,双边关系恶化是因为唐朝边将制造事端。733年唐与吐蕃会盟后,金城公主特别请求,为了使协议能够顺利落实,吐蕃和唐朝官员应该一同前往边境,告诫各自将帅“更不相侵”。779年,德宗为了改善与吐蕃的关系,颁布了一份措辞强硬的诏书,命令边境将帅只需强化边地军事要塞的防御,“无辄侵虏地”。783年唐与吐蕃在清水会盟时,唐廷为了确保边将恪守盟约,特意命令陇右节度使张镒出席会盟仪式。
然而,唐帝常常不能约束这些不服号令,想要“生事邀功”的将领。其实,“生事”的不仅是唐将,吐蕃将领也难辞其咎。唐和吐蕃边将最常用的伎俩是派士兵趁夜色潜入对方领土绑架百姓,然后把俘虏献给各自的朝廷,声称他们最近击败了敌军,要求朝廷论功行赏。挟持百姓的事件在边境屡见不鲜,甚至成为唐代一些作家写作的主题。有时,一方还会以小规模边境冲突为借口大举进攻对方。
八世纪五十年代,唐四川守将在西南边境挑起了与南诏之间的大规模冲突。支持他们这样做的是朝廷重臣杨国忠,他是深受玄宗宠爱的杨贵妃的堂兄。唐朝地方将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双边关系。从八世纪五十年代到九世纪初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大力安抚南诏,双方因此能够和谐相处。他甚至成功地说服南诏王背弃吐蕃,效忠唐朝。但韦皋死后,他的继任者再次以高压手段对待南诏民众,激起民愤。九世纪二十年代边境局势显著恶化,最终导致南诏在829年大举进攻巂州、戎州。剑南西川节度使强烈谴责南诏犯境。但南诏答复说,此举是对前任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屡次侵犯南诏边境的报复。十五年后的879年,徐云虔赴南诏修复双边关系。他认为唐和南诏边将的轻举妄动是导致双方关系恶化的主因。
宋代史家司马光对唐代边将的行为有十分精辟的阐述:“史言唐之边镇,自将帅至于偏裨,详于身谋,略于国事,故夷人窥见其肺肝,亦得行其自全之谋。”宋初大臣张齐贤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自古疆场之难,非尽由戎狄,亦多边吏扰而致之。”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