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雨雾纷飞的早晨,从乌珠穆沁旗踏察归来的哈斯伦德与蒙古伙伴查干,骑着黑白两匹骏马,穿越迷濛的雨雾,越过蒙古民众与日本人交杀的战场,经过商都,朝着正黄旗(现今的察右后旗)境内的红格尔图急驰而去。
成吉思汗的三弟别力古台曾说:在活着的时候,就让人家把自己的箭筒夺去,活着还有什么用?蒙古人,生为男子,死也要跟着自己的箭筒弯弓和骨头躺在一起!在战争年代的察哈尔,哈斯伦德第一次领略到,波斯诗人赞美蒙古兵士的诗中之美……
战火纷飞的草原,涅而不缁。
烽火狼烟在它宽大的绿色袍襟上燃烧着。
然而,它,就像是一个超脱生死的凤凰,扑闪着双翼,在蓝天白云的庇护下涅槃着,在牧人乐观豁达的歌喉里,孳乳着快乐与歌声。
或悲或喜的歌声,或喜或忧的吟咏,像绵延万里的河流,以滋蔓的势态,盘桓于蒙古草原的天空与大地,给予蒙古人充足的养份,也让他们懂得了活着的意义。
蒙古游牧文化是他们的养份,他们吸吮着,借助着这唯一的养份快乐着,在草原母亲的双翼下,像一个在苦难中脱生的婴儿,在悖逆的天道里不知愁苦地生活着。
蒙古男儿,抑或是蒙古女人,以草原人特有的悲壮情怀,豪饮着惨烈的大漠之风,以狂放的天姿或柔中带刚的体态证明着,人类对于入侵者的蔑视之情或鄙夷之色。
他们也会露出悲伤的呐喊,用长调一样的悲壮哭声,来表达内心的不平,渴望一个更加亮丽的天空。
他们也会握紧有力的拳头,用虎豹一般的满腔愤怒,来发泄心灵的创伤,渴望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
草原人的胸中,能跑开四蹄腾飞的骏马,心田像海子一样豁达,偶而也会显得吝啬无比。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被侵略者分割后,他们为家园残遭戳伤悲痛欲绝地哭了。
心如钢铁的男人哭了,柔情似水的女人哭了。哭得是如此伤心,如此难过。
燎原之火点亮草原,灭寇之气浩荡成蹄鼓之风。为了使草原不再遍地生疮,蒙古人以戳力同心之势,踔厉风发之态,再次跨上战马,高唱着振耳发聩的《出征歌》,以鹰一般彪悍的身姿冲向草原,似猛虎之威冲向战场。
一个雨雾纷飞的早晨,从乌珠穆沁旗踏察归来的哈斯伦德与查干,骑着黑白两匹骏马,穿越迷濛的雨雾,越过蒙古民众与日本人交杀的战场,经过商都,朝着正黄旗(现今的察右后旗)境内的红格尔图急驰而去。
红格尔图位于布浪山的东部,乌尼肯特山的南部,这里是西取陶林抢占绥远的主要地段。
1936年,正是日伪以及土匪头目联合起来,与抗日救亡的中共以及觉醒的国民党爱国官兵、察哈尔蒙古人自发组织起来的草原游击队交战时期。
8月2日清晨,哈斯伦德与查干到达红格尔图,伪蒙疆的军队与誓死保卫家园的草原游击队,刚打完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就是中国抗日救亡历史中著名的红格尔图之战。
7月29日,伪蒙疆军队两千人分路进攻土牧尔台和红格尔图,30日上午,此次战斗的指挥官达密凌苏龙带领着草原游击队冲向战场。他们骑着自备的战马背着刀枪,唱着《成吉思汗出征歌》,将二百多名日伪军杀得横尸遍野,余部见大势已趋,只有狼狈逃窜。
红格尔图草原,战火的硝烟刚刚退去,人们正沉浸在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之中。这一天,民众自发组织的庆功大会与草原盛会那达慕即将同时举行。
四面八方的人们,载歌载舞,朝着红格尔图涌来了。
吱扭吱扭欢唱的,是花轱辘的欢叫声。
哐当哐当做响的,是勒勒车的愉悦声。
踏沓踏沓响动的,是小走马的碎步声。
轰隆轰隆震响的,是闪电般的铁蹄声。
九方八极的民众,载歌载舞,朝着红格尔图奔来了。
叽喳叽喳啾啁的,是百灵鸟的欢唱声。
嗬依嗬依高歌的,是牧马人的长调声。
咯嘎咯嘎清脆的,是孩子们的欢笑声。
叮咚叮咚畅响的,是栗毛驼的铜铃声。
姑娘们在笑,笑声压倒了小伙子的歌声。
小伙子在唱,歌声吸引了姑娘们的目光。
十里欢乐十里长歌,十里盛装十里彩绸。哈斯伦德和蒙古伙伴查干掺杂在十里彩路中,朝着红格尔图涌去。
途中,几个小伙子骑着马插进了姑娘们的马阵,两位生性泼辣的姑娘壮着胆子,斜视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小伙子,嘀咕了几句,就把头扭到一边,唱了起来——
脊梁丰满的白骏马,嗬咿——
我从你的嘶鸣中认出你来呀,嗬咿!
年轻的小伙子们见马背上的姑娘们带着羞涩的笑容,朝着他们张望,眉目传情的小伙子们也亮开了歌喉——
美丽可爱的心上人,嗬咿——
我从你的笑声中认出你来呀,嗬伊!
姑娘们听到这样的歌唱,爆发出哄堂大笑,快马加鞭地跑远了,年轻的人们也夹紧马肚追了出去。
哈斯伦德在姑娘们甩下的一串长笑声中,细细地品味着刚才听到的那首民歌。
与他前不久在察哈尔地区采集到的一些民歌相比较,他觉得这里的民歌从体裁来看,完全不同于气息悠长、节奏自由、感情深沉,具有极其丰富优美装饰音的布里亚特、土尔扈特、乌珠穆沁、巴尔虎等部那样的长调民歌,而是以节奏明快、曲调活泼的短调民歌为主。
前方,是美好的图景,向往的绿色。木制的看台搭建起来了,辽阔的草原,就是最好的赛马场。
横八月,是沸腾的人群,盛装的海洋。美丽的草原沸腾起来了,平坦的牧场,就是最美的摔跤场。
四弦琴老艺人把琴弓拽成弯月,琴弦上飞出欢快的节奏,喜庆的乐曲中,溶合着万马奔腾的丰收景象。
年轻的牧人在吹笛子,时而吹得百鸟齐鸣,时而吹得百花争放。马头琴演奏者闭着眼睛,将琴弦拉得嗡嗡直颤,拉得如醉如痴。弹三弦的年轻人边弹边唱……
五方八邻的蒙古人把歌声驮在马背上,把欢声笑语装进勒勒车的车篷里,一齐涌到那达慕的看台前。
察哈尔蒙古族中流传着多种形式的“阿斯尔”,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器乐曲,各旗部均有自己的“阿斯尔”。“阿斯尔”从风格上大同小异,音调与结构却有所区别。一般用器乐(民乐)合奏,参加合奏的乐器通常有马头琴,高、中、低四弦琴,扬琴、雅托噶(蒙古筝)、三弦、笛子等。
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演奏“阿斯尔”是必不可少的。“阿斯尔”分宫调和羽调以及交换调式三种,前者表现出明亮、宽广、奔放而庄严的情感,后者则表现出温柔、优美、深沉的情绪。
哈斯伦德和查干挤进了演奏“阿斯尔”的场地,在交相辉映的演奏中,倾听着来自于察哈尔的民间音乐。
那达慕即是表现男儿三艺(骑马、摔跤、射箭)的场所,又是歌手与歌手较量的好地方。
哈斯伦德在这里博览众方,采集到不同地域、情调有异的民歌。这里的民歌丰富多彩,一种是“图日音道”(圣乐),多见于歌颂圣主成吉思汗、寺庙、活佛、王公等上层人物。另一种为“优日音道”(指一般歌曲而言),多为歌唱山川河流、牧场牲畜,包括歌唱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生活习俗、爱情以及思念家乡、崇敬父母长辈的歌曲,还有部分讽刺歌曲。
赛马场人山人海,人好马好心情好。赛马之前,骑手们带着炫耀的神情牵着自己的坐骑,争先恐后地朝前挤着,惟恐众人看不到令自己荣幸万分的良骥。
枣红马头颅方正,黑骊马胸廓发达。
白银马四肢健挺,铁青马双眼似星。
栗毛马脊背平直,黄膘马四蹄如钢。
赤兔马长尾似虹,雪青马毛色如缎……
千里马、草上飞、追风马、流云马、“腾格里”神赐之马、“毕力格”智慧之马、“别日古楞”伶俐之马、“吉日木图”重义之马、“吉日嘎朗”幸福宝马……
一匹匹有着响亮名字的骏马,被主人戴上了标榜的皇冠,云集在赛马场上。它们高昂着骄傲的头颅,头挂彩饰银铃,尾系五色长绸,在主人的羁绊下,腾起前蹄带着躁动和奔腾的欲望“咴咴”地嘶鸣着。
上阵的骏马,勒紧嚼环还想奔,如果不是在主人的羁绊和吆喝下,它们早就冲出去了。
一支挂着彩绸的箭镝飞了出去,随着清脆的响镝,无数匹骏马带着呼啸的风声冲了出去。
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的父亲,不停地甩动着手中的马鞭,在“叭叭”的鞭哨声中,为一马当先的、只有十岁的儿子呐喊助威,“米尼图门巴雅尔·茂利(我的万喜之马),快跑啊!你已经跑在最前面了,快把那荣耀的光环给我拿来呀!咴——,米尼安嘎(我的孩子),骑着阿爸的快马快快地跑呀,你一定要把那顶荣誉的帽子争来,争来了,我就躺倒在草地上为你大醉三天!”
一位中年女人见丈夫的坐骑落在了后面,禁不住搓着两手,跺着脚,冲着丈夫的背影叫嚷着,为不争气的丈夫叹息着,“宝音泰茂利(福气之马),咴呀,好马不是吹出来的,你呀你,白戴了一顶福气的帽子!”
一个男性长者捋着银须,掂脚看着远去的一团尘埃,得意洋洋地对身边的同伴炫耀着,“赫脑浩,冰上盖不住房屋,雪里埋不住珍珠!别看我那儿子个矮,长相也是一般,可我儿子的那匹马简直就是一匹神驹,要不然我怎么给它起了一个天赐神驹的名字呢,要是拿不到名次,我胡格吉乐就算白白浪费了七十二年的**,白活一回!”
一位老额吉跨马立在哈斯伦德的右侧,眼不错珠地盯着跑在最后的一位选手。看着看着,老额吉带着懊丧的神情一把将头上的缠头巾拽下来,遮住半张脸,气嚷嚷地冲着自己的女儿其其格喊起来,“好马为主人争气,懒马才为主人抹黑!其其格,众人的口舌能使海水枯干,你就不怕人家说你那女婿是个无用的家伙吗?宝日罕佛爷,我可不想跟着你那不争气的女婿到处丢人!还有呢,你告诉他,在查干萨日节(春节)之前,最好别让我看到他!不然,我会用马鞭子把他这个无用的家伙抽出毡帐!”
老额吉说完,一挥马鞭离去了。女儿其其格见母亲当众羞红了自己的脸,也打马钻出人群,追赶母亲去了。
阵阵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助阵的人们显得异常兴奋。
耐不住性子的年轻人,索性纷纷翻上马背,步着赛马者的后尘而去。查干望着纵横驰骋的牧民们狂呼着,哈斯伦德跨下的马扬起前蹄长嘶了一声,他急忙勒紧手中的嚼环,坐骑才没有冲出去。
紧张激烈的马赛结束了,十岁的男孩和那匹骑着天赐神驹的中年汉子分别获得“金座子”和“银座子”的美誉。炫耀的老者一手牵着那匹天赐神驹,拽着个头矮小的儿子,一连在赛场内跑了三圈才停下。
他的儿子长得不太英俊,可现在他根本就不用再为儿子的婚事操心,因为很快就会有媒人登门,为那些慕名而来的好姑娘说亲。
显得最兴奋的是十岁男孩的父亲。他兴奋地跨上坐骑,将儿子架在脖梗儿上。坐骑似乎也知道自己为主人争了光彩,迈着洋洋洒洒的碎步,打起了响鼻儿。
他乐颠颠地向前来祝贺的人们招手致意,语无伦次地说着感谢的话语。男孩的父亲不会把此次得到的九只羊、一匹上乘的骏马看在眼里,重要的是,儿子是他的骄傲,是他头上最耀眼的光环。
对于他来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儿子得到了“金座子”更让他感到高兴的事了。为儿子庆功的酒还没喝呢,父亲就已醉了八成,样子也显得有些颠狂。
十岁的男孩激动得脸都红了,儿子能够为父亲增光,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跑在第十位的选手终于进入哈斯伦德的视线。
这位选手是被中年女人搓手抱怨的那个男人。她见丈夫朝着终点飞过来,便从人群中挤出来,冲着丈夫叫嚷着,“别灰心哪,你等着,明年的那达慕,就是舍出我们的羊群和帐房,我也要给你换上一匹争来荣誉的好马!”
喜欢大野芳菲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大野芳菲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