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即是尼茹黑德玛的家乡,又是西部人前往欧洲的必经之路。两个不同国籍的年轻姑娘在二十名侍卫的保护下,有时骑着双峰的骆驼,有时坐在支着伞盖的骆篮内,一路热烈地交谈着。
穿越沙漠是异常辛苦的,然而,她们的心中都有一个遥远的梦想。蒙古王女想拥有新的生活,多呼吸一些来自西方的新鲜空气,她要去法国,去圆她多年的巴黎之梦。而朱丽娅却带着幸福的神往说,她想尽快回到法国,她少年时期的男朋友菲利一直在期待着她早些回去。
侍卫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护送着美丽的姑娘穿越沙漠,他们感到无比兴奋。一路上,他们若即若离地跟随着驼篮的左右,争先恐后地放开嘹亮的歌喉,顾盼着两个肤色不同的女子,时间和漫无边际的沙漠都因愉快而缩短了许多。
秋天,驼队到达新疆哈密地区。帕勒塔王派出的马背信使早已等候在此,护送王女的驼队一出现,信使就踅转马头,将喜庆的消息驮在火红的马背上,似成吉思汗时期“箭的传骑”,沿着清代设置的驿道,朝着赛里克提草原疾驰而去。
这一天,最后一站的信使在帕勒塔王府门前的下马石旁勒住了嚼环,将王女带着法国姑娘归来的消息传进了王府。帕勒塔王刚刚从科布多城风尘仆仆返回王府,此时,他已猜出了女儿的心思。
多年以前,他就对法国充满了憧憬,可惜,他无法介入到那个充满诱惑力的城市。他那保守而又倔强的父王巴雅尔决不会让儿子踏上去法国的路途。现在,他的女儿就要迈出国门,去圆他年轻时的旧梦,他感到既欣慰又伤感,毕竟女儿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了。
明天,女儿就要离开故乡前往法国。
在即将分别的日子里,帕勒塔王没有更多的语言。他只是站在土尔扈特人世代生息的土地上,眺望着辽阔的赛里克提草原,告诉女儿,哪一条道路是祖先西迁的道路,哪一条道路是祖先东迁回归祖国的道路。
尼茹黑德玛站在额林哈·毕尔噶的山峰之上,看着辽阔的牧场,连绵起伏的群山,知道父王指给她的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道路。
她明白,父王是在暗示自己,祖国的土地贵如黄金,她的根在祖国。脚下,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她是热爱这片土地的,只不过是过于熟稔这里的景物,从而使这里的一切失去了引力。
出生在赛里克提草原的蒙古王女忘不了——
养育她的,是土尔扈特蒙古民族。
哺育她的,是母亲般的伊犁河,父亲般的额林哈·毕尔噶山峰。
母亲在她幼年时唱的那首呢喃成趣的摇篮曲,仍然回荡在她的耳边,父王深厚的恩情,博大的养育之恩,也成了让她值得永远怀恋的一部分……
远方,传来男性牧人悠扬的歌声——
茂密葱茏的树荫下面,
挺拔伸延的森林深处,
遥远的牧场哟,
快快来临吧,夏天啊!
松之树荫下闷热难安,
枝梢静静呀没有声音。
远方的牧场啊,
快快来临吧,太阳啊!
白杨闪耀着斑斑银光,
风光旖旎急湍的河畔,
辽阔的牧场哟,
快快发芽,草与青藓!
歌声略带哀惋,悠扬动听。尼茹黑德玛是熟悉这首歌子的,那洋洋洒洒的长调,那柔软绵长的呼喊,是蒙古人呼唤远方游子归来时共唱的一首歌子。
她就要离开这里了,溪流,小径,山峰,草海,毡帐,羊群,熟稔的景物,因分离而变得模糊不清,只有牧人的歌声,还回荡在她的耳畔。
泪水,终于还是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蒙古人,用歌声表达欢乐与忧伤。
蒙古人,以酒来表达快慰与豪放。
从成吉思汗沿袭下来的古老习俗,让土尔扈特人终生享用不尽,成了任何人也掠夺不走的精神财富。
大概,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真正地像蒙古人那样理解“民歌之液,浓于血浆”的深刻体会。
在离别的酒宴上,王女手托盛满奶酒的金杯,带着即将远离故土的炽烈情怀,面向慈爱的父母,用深沉的歌喉,将歌颂土尔扈特四大部落的《沙恩斯塔》酒歌敬献给父王帕勒塔——
点缀着那片湖水的是天鹅,
引以我为荣的是您的仁慈。
装饰山峰的是飞舞的白云,
使人们喜悦的是你的宽容。
神圣的山峰烟雾永远缭绕,
我们的家乡有忠实的勇士。
雄伟的须弥山分出四个海,
我们的领地也有四个部族。
这是酒歌中的一种。须弥山是佛教神话中的圣山,据说,它的顶峰就是圣女拉萨成长的地方。
杜伦高娃夫人在女儿的歌声中早已泣不成声。酒宴上,人们被王女沉稳嘹亮的歌声所引带,用脚踏着节拍,或击掌,陶醉般地低声哼唱着,咏诵着。
仿佛,酒宴上的人们不是被烈酒搅动了情感,而是被娓娓动人的歌声所打动。
此时,一碗奶酒,就能让人陶醉。
此刻,一支歌子,就能将人唱醉。
帕勒塔王以蒙古人长辈亲吻晚辈的礼仪,轻轻地亲吻着女儿的额头,喝得酩酊大醉。
伤感的帕勒塔王在回忆中,追索着女儿的往昔,聆听着人们用**酒一般醇香的语言,赞颂着女儿的成长岁月——
一岁的那一年,她那咿呀的稚气童音,引得七彩的百灵飞进五彩的毡帐门内,为她带来一份快乐。
五岁的那一年,她那清脆的银铃笑声,引得九彩的喜鹊落在七彩的帽翎顶上,为她送来一份吉祥。
十岁的那一年,她那踢踏的灵巧舞步,引得多彩的长虹搭在草原的碧空之下,为她送来一份祝福。
十五岁的时候,她那婉啭的甜美歌喉,引得英俊的少年围着妩媚的裙裾边上,为她送来一份多情。
十七岁的时候,她那叮咚的蒙古筝声,引得八方的人们聚拢在蓝色的苍穹下,为她送来一份喝彩。
金秋十月,尼茹黑德玛告别依依不舍的父王,吻别眼含热泪的母亲杜伦高娃和弟弟策林,经过新疆边境小镇塔城,与法国姑娘朱丽娅结伴,踏上了去巴黎求学的道路。
喜欢大野芳菲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大野芳菲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