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大野芳菲

第7章 神圣的东方之旅(二)

大野芳菲 额鲁特·珊丹 3178 2021-04-02 20:34

  蒙古民族是个信奉喇嘛教的民族,并将这种信仰与习俗结合在一起。蒙古人以西为大,以右为尊,帐内的西侧最为神圣。西侧摆放着两只红漆木柜,木柜的北角上敬放着佛龛和佛像,佛像前供放着香炉及祭品。

  两只红漆柜是这座蒙古包内最奢侈的家具,为朴素的蒙古包增添了一丝亮丽的色彩。

  晚餐十分丰富。扎那的蒙古女人倾其所有,将家中上乘的食品都拿了出来,奶干、奶酪、黄油以及款待客人的“乌日莫”(奶皮子)、炒米一应俱全。

  卡尔品尝着多样的奶制品,心中倍觉甘甜。

  饮酒畅谈期间,扎那的两个儿子站在蒙古包外向里张望着,他们时而调皮地探头望着陌生的客人,时而把头抵在一起窃窃私语。卡尔用手示意他们走进来,两个孩子又害羞地把头缩了回去,“咯咯咯”地笑着跑开了。

  普照万物的太阳渐渐西沉。

  蒙古女人坐在帐前的草地上,守着悬垂在三角架下的骨制线坠儿,纺起羊毛线。骨制的线坠儿,“拔拔啦啦”地转动着,发出了有节奏的响声,蒙古女人就伴着这种转动声,手指灵活地拨动着手中的线坠儿,恬然地看着芳菲的牧野,轻轻地哼唱着古老的蒙古民歌。

  在晚霞的映衬下,碧绿的草原带着深沉而又宁静的美丽。刚才还在嘻笑打闹的两个孩子变得安静了,他们坐在母亲的身边,一个捻着羊毛线,一个依偎在母亲的身边,一动也不动地听着母亲在唱歌——

  因为仿造蓝天的样子,

  才是圆圆的包顶;

  由于仿造白云的颜色,

  才用羊毛毡制成,

  这就是穹庐,

  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因为模拟苍天的形体,

  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

  因为模似天体的星座,

  吊灯才是月亮的圆形,

  这就是穹庐,

  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卡尔听不懂那是描述怎样一种心情的民歌,只觉得它很美,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他情不自禁地将目光转向帐外,心想,那也许是一首赞颂草原的歌子吧?

  夜里,扎那结束一天的放牧,很快进入安然的梦乡。勤劳的蒙古女人和孩子也面向帐壁睡着了。

  卡尔安静地躺在临时搭起的毡铺上,看着天窗外的繁星,于神思之中自由自在地畅想着,直到午夜才带着旅途的疲惫,安然入睡……

  时间因愉悦而过得飞快。一连住了五天的卡尔发现,这是一个能容纳天下所有来客为亲人的民族。

  蒙古人说——

  有山的地方就有溪水。

  就水的地方就有毡帐。

  有毡包的地方就有火。

  有火就有永存的生活。

  停留在神奇的黑天雕草原,卡尔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片十分静谧的土地,连时钟都是静止不动的。

  牧人扎那一家,好像生活在遥远的过去,透露出永恒的神秘与和谐。这里的人们,心灵未被外面世界的阴暗所笼罩,而是被纯洁、善良、质朴镀上了一层高尚的光芒,洁白的**无人染指,也无人将套马杆甩向自由徜徉在草海间的马群。

  晨曦时分,百灵鸟还没唱完唤醒太阳的晨歌,蒙古女人就悄然起床了。

  她把丈夫喜欢的鼻烟壶放在醒来就可以看得见的枕边,小声吩咐醒来的孩子不要吵醒远方的客人,拎着银箍的木制奶桶,轻移着脚步走出蒙古包。

  早晨的空气,带着青草的芳香扑进帐内。

  卡尔坐了起来,尾随着女人走出蒙古包。

  蒙古的女人爱美,蒙古包旁的一泊湖水,成了女人天然的梳妆镜。她散开瀑布般的长发,对着一面湖水,顾盼着自己的容貌,梳理着长发。

  空气中散发着牧草的芳香,天籁中流动着泠泠的水声。霞光中,女人的身影倒映在波光潋滟的湖水里,这时候,湖水也似乎泛起涟漪。

  这美得就像一幅油画的情景,吸引着卡尔的目光。

  他站在山岗上,俯瞰着脚下的景色,脚下的世界竟如同熟稔的家乡那么茂盛美丽,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家乡没有这犹如雪莲一般睡卧在草原上的毡帐……

  当木制的奶桶盛满洁白的**,毡帐上方便升起袅袅的炊烟,而后,就会从敞开的帐门里飘出奶茶的芳香。

  蒙古女人委婉呼唤牧人早起的呢喃碎语,亲切的唤犊声,牧人之子银铃般清脆的欢笑声,牧人喝完奶茶后心满意足的赞叹声,白云般涌出棚圈的羊群所发出的“咩咩”叫声,骏马的嘶叫声,牧人“嚯嚯嚯”的吆喝声,构成了草原的晨曲。

  这一切,在卡尔的眼里,美得就如同是一首完美的歌子,舒缓地漫上他的心头……

  五天过后,卡尔谢过牧人一家,驮着蒙古女人为他准备的一口袋牛肉干、一罐酸马**踏上了行程。

  打马离开黑天雕草原,他怅有所思地回头望去,牧人和他的女人还伫立在帐前,手搭凉棚目送着他。面对着这样一个款待异邦之客的民族,他的心头一阵火热,火辣辣的泪水淌了一怀。

  难以忘怀的黑天雕草原,渐渐地消逝在地平线上,一个宏伟的设想,就此诞生在卡尔的心田。

  早在彼得大帝时期,一批富于开拓精神的丹麦人就来到俄国,在开放的俄国经营商业、开办工厂,做政府的承包人和国家利益专利权的购买者,或做商务代理人。

  这是一片多么好的天然牧场呵!

  如果把丹麦人在西伯利亚兴办的乳品、种植业合作社发展到蒙古草原,在黑天雕草原得以扩大发展,这将是有益于丹麦和蒙古双方受益的事情。

  卡尔眺望着无垠的草原,心情为之一动。

  他决定组成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卡尔·克列布斯”考察队,进入黑天雕草原。

  富饶美丽的黑天雕草原——布日格德·塔拉,将成为丹麦人实现梦幻天堂的开始!

  幻想,是实现梦想的开始。马背上的卡尔兴奋得颠狂起来,频频挥舞着马鞭,坐骑的速度也加快了。

  卡尔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北京,很快便与弟弟奥沃取得了联系。为了尽快返回丹麦,他无心在这座令世人嘱目的东方城市逗留,就带着担任丹麦驻北京代理公使的奥沃返回了哥本哈根。

  见到哈斯伦德后,卡尔迫不及待地把他在黑天雕草原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计划,全盘告诉给少年时期的好朋友,以求得到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梦想始自于少年的哈斯伦德,犹如倾听上帝的福音,静静地倾听着卡尔的讲述,走进一个梦寐般的世界——美丽的黑天雕草原。

  哈斯伦德激动得良久没有说出话来,片刻之后,他才用宽阔的胸膛将瘦小的卡尔搂在怀中,用激动的泪水,热烈的行动,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丹麦派往世界其他国家的考察队一样,卡尔组织的考察队,从卡尔斯别日金基金会和丹麦地理学会那里取得财政上的资助,招收队员。

  第一个愿意加入“卡尔·克列布斯考察队”的,自然是哈斯伦德,奥沃在哥哥卡尔的感召下,也放弃丹麦驻北京公使的优越工作,自愿加入这个组织。之后,又有三个丹麦年轻人加入了这个组织,他们分别是达热·博里克、艾里克·伊萨格尔,以及瓦尔格斯特伦姆。

  由六名丹麦青年自发组织起来的考察队成立后,众人一致推立卡尔当选队长,每个队员拿出五千元丹麦纸币,做为此项考察活动的经费。

  1920的春季,六名年轻的考察队员怀着踌躇满志的心情准备出发,驻扎在哈拉哈(即外蒙古)的号称沙俄“亚洲骑兵师”,在恩琴男爵的带领下,正与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交战,考察队因故迟迟无法出发。

  但是,他们的心是炽热的,对黑天雕草原的痴情仍旧是那么的浓烈……

   喜欢大野芳菲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大野芳菲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