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大野芳菲

第44章 翻越死亡地带 (1)

大野芳菲 额鲁特·珊丹 4531 2021-04-02 20:34

  中午,强烈的阳光照耀着喜玛拉雅,雪山发出耀眼的光芒。阳坡的积雪开始溶化,变得松软,化做一道道溪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就在此时,发生了谁也料想不到的意外事故。三个人正在阳坡上休息,随着一阵沉闷的响声,眨眼之间,大面积的积雪就从山峰上面崩落下来,像巨大的白色恶魔,带着轰隆隆的怒吼声,扑向了三位旅行者。他们一直提防的雪崩,终于在这一时刻来临了!哈斯伦德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切,还没有反应过来,滚滚的雪浪已经迎面扑向他和蒙杰尔博士。

  永恒的喜玛拉雅是力量与精神的象征,是坚实的存在!它使我们懂得,什么是渺小,什么是伟大,它更使我们懂得,伟大的人像山峰一样永远伫立于世,与山峰共存,成为不朽!

  1929年初冬,哈斯伦德和蒙杰尔博士进入印度,东行到达恒河地区。

  印度的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发源于喜玛拉雅山脉的楠达德维山和根戈德里冰穴。冰穴之南的高穆克是恒河的真正源头。两河汇合后称之为恒河,在赫尔德瓦尔进入平原。

  恒河,自古就被印度教徒奉为圣河,沿岸宗教圣地之多为其他河流所不及。为了探寻佛教秘宗,哈斯伦德和蒙杰尔博士将带着朝圣的心情,以目睹恒河为圣事。

  在恒河之滨,他们巧遇了前往印度朝拜完毕返回故乡的两个藏僧和一个蒙古佛教徒。

  这位蒙古人是一个有着丰富旅行常识的人,因此,人们都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叫他蒙古向导。

  哈斯伦德和蒙杰尔与三位香客逆恒河北上,一路交谈着有关佛教的问题,经过漫长旅行,临近喜玛拉雅。

  雪山银装素裹,远处的冰峰似利剑直指云间。一个漫卷着狂雪的傍晚,一行人终于来到喜玛拉雅的山脚下。

  人们支起旅行帐篷准备宿营时,白茫茫的雪山上出现了一排滚动的黑点。

  蒙古向导停下手中的活计,觑起细长的眼睛看着那排黑点,“哈斯伦德先生,从山口处下来一群人,看上去,好像是去印度朝圣的信徒。”

  “这样的天气连神马都惧怕,只有急于免灾的虔诚教徒才不畏这种险途!”哈斯伦德钉着木桩,回答着。

  过了很久,朝拜印度圣地的马队才来到了宿营地。

  “扎西迭列,一路吉祥!”蒙古向导热情地问候着,走近一个藏人,“大明大智的佛爷在我心中。和你们一样,我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刚刚朝圣归来。请问,前方的道路是否顺畅?”

  藏人拍打着身上的积雪,愁眉苦脸地摇了摇头,“有佛爷保佑,我们是平安无事地走过来了,可另外一支朝圣队伍却遭到了雪崩的袭击,整个马队都被埋在了积雪下!难哪,近日里时有雪崩发生,越过这道山简直比登天还难!我看你们最好还是选择其他的道路吧,刚刚下过大雪,人和马走在上面就像踩着了汉人的棉花,太难了,走一步身子要晃好几下。”

  藏人正说着,雪山上又传来大片积雪的滚动声,急驰而下的雪崩,闪着耀眼的白色,险些滑到山脚下。

  前往印度朝圣的藏人,把前方的圣灵之地看成是幸福的朝拜所在,朝圣的队伍很快就远去了。对于前往藏区的哈斯伦德等人来说,等待他们的将是一片死亡的渊谷。

  迫于路途险恶,哈斯伦德等人连夜将旅行帐篷转移到一个较为安全的地带,在一块地势较为平坦的山坡下驻扎下来,等待着安全翻越喜玛拉雅山的日期。

  驻留期间,蒙古向导每日都去山峰上察看险情,带回来的总是不利于人们翻越雪山的消息。无奈之余,急于翻越雪山的哈斯伦德决定,与蒙杰尔博士一道从克什米尔进入藏区。蒙古向导自愿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留下两个藏僧在原地待日。

  从克什米尔出发,是一次成功的翻越。

  1930年的年初,经过艰险的跋涉,穿越峡口地带,哈斯伦德和瑞典的蒙杰尔博士、蒙古向导顺利地进入藏区。

  东方的雪域高原,到处充满了神秘新奇的色彩。早春时节,三人抵达圣城拉萨西部的当惹错河,在这里稍做休整后,乘坐着舟楫,经西岸朝着佛教的圣地拉萨行进。

  撑舟人是当地的藏人。这是一个不善言辞的老人。流逝的岁月,在他的脸上划出山川的痕迹,刻出流水的走向,高原的阳光,赋予他紫铜色的面庞。

  头尖尾锐的舟楫,在水中平稳地划行着。哈斯伦德和蒙古向导坐在船艄,蒙杰尔坐在船舷的中间。舟楫的尾部拖着木排,木排上卧着他们的坐骑。

  行至浅水区,舟楫无法快速行驶,老人就将木排系在马尾上,让人们跨在各自的坐骑上,用马拖着木排过河。进入深水区,老人划动着撑篙,轻篙一点,水波荡漾,舟如箭疾,很快就抵达当惹错河的东岸。

  挥手告别摆渡的老人,三个人骑着坐骑,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缓慢地朝着拉萨行驶……

  通往布达拉宫的路上,虔诚的膜拜者来自四面八方。虔诚的佛教徒们密密麻麻地爬行着,为了还其宿愿,他们按照古老的惯例,摇响手中的**,一步一叩首或者匍匐着,祈祷着朝着布达拉宫前行。

  蒙古向导指着像土疙瘩一样结集成堆,不停向前爬行的八方香客,告诉哈斯伦德:在这些香客当中,有的蒙古人为了许愿,从几千里外的地方赶来,甚至于将毕生的精力与生命都付诸于还愿的路途中,他们在精疲力竭之时,不会因此而感到后悔,反而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哈斯伦德究其原因,蒙古向导认真地回答了他的提问:这很简单,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来到了人间最向往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为自己的亲人许下很多的心愿,虔诚的祈祷,不仅会消除饥饿寒冷带给他们的天灾,还会求得洪福。

  宫殿巍峨耸立,金色的甘德尔(殿顶)在阳光下闪闪生辉。站在洒满阳光的布达拉宫前,信奉福音派路德教的哈斯伦德感慨万千:这里的佛教徒和全世界其他教徒虽然信仰不同,虔诚的心地却是相同的,和所有的异教徒一样,他们的心里也有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

  朝拜的人们密密麻麻地拥向布达拉宫,宏伟的殿宇,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众多的佛陀,就是信仰的对象,膜拜的形体。

  在这里,无论是大安息佛(释加牟尼、弥勒),还是小安息佛(宗喀巴、莲华生),他们的脸上都焕发着常人所没有的那种肃穆与慈祥的光辉,低眉下垂、五蕴皆空的神态,无一不体现出他们寂静自在的身心。

  在香客的眼中,安息佛的手中就像拥有一把臻于真谛的钥匙,激发着信徒对于圆觉无碍之境的无限向往。

  布达拉宫还保存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壁画除佛经故事外,还有文成、金成两公主进藏,五世、十三世达赖喇嘛进京觐见顺治、光绪、慈禧的历史题材。

  在拉萨,哈斯伦德记录下许多让西方人感到好奇的见闻,拍摄了大部分的图片。

  由四百多个岛屿组成的丹麦王国,地势低平,平均海拔只有30余米,仅日德兰半岛较高,海拔只有137米,那里的地势,与称之为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截然不同。

  在平均海拔4千米的西藏高原上,哈斯伦德在兴奋之中忘记了环境给身体带来的不利因素。

  结束了一天的旅行,蒙古向导和蒙杰尔博士钻进柔软的睡袋内入眠了。在旅行帐篷内记录着一路见闻的哈斯伦德突然觉得两腿有些肿胀,头部也在隐隐做痛。

  开始,他没有在意,随着时间的递增,他感到不适的症状在加剧,气喘和心跳的感觉随之而来。他捶了捶肿胀的两腿,清醒地意识到,高原病再一次向自己袭来。

  高山病是一种严重威协着生命的疾病,表现为眩晕、头痛、下肢浮肿、胃肠功能紊乱、软弱无力等。

  旅行者从海拔平面或海拔较低的地区,进入海拔3千米以上地区时,最易发生这种急性反应。

  眩晕头痛的症状,一连持续了五天。

  哈斯伦德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由于缺氧,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继而发狂,有时不能言语,手足渐肿。他像每一个在高山区突然遭遇高原病袭击的病人一样,与命运抗衡着,向生命挑战。

  能使他迅速恢复健康的只有吸氧,氧气从何而来?

  第六天,哈斯伦德的症状有所减轻,日夜照料他的蒙古向导和蒙杰尔才松了一口气。共同的旅行生活,使他们产生了兄弟般的情谊,一连几天,他们一直守在朋友的睡袋旁,几乎未离病人寸步。

  症状减轻了,头晕和疲惫的感觉仍在持续。这种症状与严重的缺氧与低压有关,有些人能逐渐适应低压环境,从而得以康复,有些人反应甚为严重,若不返回低地,则可能死亡。

  在新疆生活期间,哈斯伦德也曾遭遇过高原病的袭击。这一次,他已感到肺水肿的症状。严重的高原反应,罕见于初次进入高原者,已适应高原生活者在低海拔地区生活数天后,再次进入高原时肺水肿积聚,造成液体在肺部大量积聚,产生缺氧症状,给氧或返回低地后,症状会迅速消退。

  翻越藏区北部的阿尔金山,进入新疆,是一段遥远漫长的高原路途,旅途中,医药短缺,无法给氧。

  这一路该如何解救自己?

  旅行中,哈斯伦德热切地盼望着早一些回到土尔扈特蒙古人的身边,骑着他想念的忽兰——铁青马狂奔于草原,重新去感受大自然赐予草原的壮丽景色。

  命运所为,这一次他无法抵达向往之地。

  短短的几天,哈斯伦德被死神牢牢地拽着,尝尽了濒临死亡的滋味。他的生命,对于他未竟的事业,是多么的重要!何况,他的旅行笔记里,记录着多少令西方人感兴趣的东方见闻,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整理,最终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在西方人的眼前。

  两天后,体力稍稍有所恢复的哈斯伦德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毅然做出返回欧洲的决定,割舍不下的采集工作将由蒙杰尔博士来完成。

  三月初,他在蒙古向导和蒙杰尔的护送下,经日喀则,进入喜玛拉雅地带。

  为了尽快翻过喜玛拉雅山,蒙古向导带着两个北欧朋友进入外喜玛拉雅山脉的狭窄地带。

  “踏踏实实地爬山,再高的圣山也能上去,爬三步就后悔的人,连小小的土坡也上不去。”

  前行的路途中,蒙古向导经常用这样的谚语,鼓舞哈斯伦德和蒙杰尔博士的意志。

  中午,强烈的阳光照耀着喜玛拉雅,雪山发出耀眼的光芒。阳坡的积雪开始溶化,变得松软,化做一道道溪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就在此时,发生了谁也料想不到的意外事故。

  三个人正在阳坡上休息,随着一阵沉闷的响声,眨眼之间,大面积的积雪就从山峰上面崩落下来,像巨大的白色恶魔,带着轰隆隆的怒吼声,扑向了三位旅行者。

  他们一直提防的雪崩,终于来临了!

  哈斯伦德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切,还没有反应过来,滚滚的雪浪已经迎面扑向他和蒙杰尔博士。

  “雪崩啦——,快,快一点顺着山坡往下滚!”

  蒙古向导搂起马鞭,一跃而起,顺手将身边的蒙杰尔和哈斯伦德推下山坡,用马鞭狠狠地照着三匹尚未卸鞍的坐骑抽去,自己也像雪球一样,顺着山势滚下阳坡。

   喜欢大野芳菲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大野芳菲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