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丹青香魂

第11章 边景昭黯然退场

丹青香魂 代平 2456 2021-04-02 20:12

  边文进听说皇帝拟旨:命上官伯达给皇子们画像。气得他大发雷霆、捶胸顿足。他一改过去“温良恭俭让”的儒家风范,立马去找院长李朗,李朗借故推脱,不予理会,边文进便径直走入王彦的府邸。

  王彦知道边文进要说些什么,没等他开口,王彦就直截了当地说:“边景昭的人物肖像确实画得很好,但画风过于唯美,不能凸显人物的个性,与皇帝的审美观相距甚远,故而被排挤在外。而上官伯达强调的是真实,他的画风亦在展现人物的内在,这一画风,赢得皇帝高度的欣赏、无比的赞誉。再说,人家上官是奋勇争先、积极进取,而你的侄儿却是苟安一角,不求上进,叫我如何帮你?”

  边文进听王彦这么一说,坐立不安、脸色苍白、火冒三尺、暴跳如雷。他匆匆拜别王彦后,便心急火燎地去找侄儿兴师问罪。

  到了侄儿的宿舍,却看见边文龙和蒋子成、赵廉谈笑风生。见弟弟怒不可遏,边文龙满脸堆笑地说道:“哥哥来了,弟弟怎么不高兴的呀?”边文进虽急赤白脸、心急忧虑,但看见大哥的到来,还是抑制怒火、强作欢颜。

  蒋子成、赵廉见老师不悦,心里几分发憷,借故离开。边文龙笑了笑说:“看看,学生都被你吓跑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说来听听。”边景昭连忙说道:“伯父,是我不好,叔父是恨铁不成钢。”

  看侄儿还懂些事理,边文进便对大哥说道:“为了这次千载难缝的机会,弟弟是卑躬屈膝、点头哈腰,求爷爷告奶奶,你可知道我们的侄儿却无动于衷、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怎不叫弟心急如焚、似如刀割。”

  边文龙听后,表情严肃、郑重其事地说道:“弟弟的想法是好,为的是边家的荣誉和侄儿的前程,可你想过没有,为皇子画像选择太子,皇帝用的是灵鸟算命,也就是说皇帝不能决定太子的人选。这说明后选之人,后台势力旗鼓相当,叫侄儿画像,就犹如刀尖上行走,胸口上插刀,万一出了半点纰漏,边家就要家破人亡、株连九族,那灵鸟选择的太子能够胜利地当上皇帝,也许还能升官发财,否则,苦难加身、粉身碎骨。那不是太子的燕王朱棣,都可以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皇帝,夺位登基。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呢?”

  边文进听了大哥的话语后,感觉惭愧,自己原想创造机会,让侄儿出息,没有想那些这更深层次的原因。边文龙见弟弟沉默无语,又说道:“我们兄弟三人,龙、虎、进,就属文虎命苦,景昭七岁时,父亲就伤寒致死,临死前,他痛苦万分的样子,至今浮现在我的眼前,他拉着我的手,看着泣不成声的儿子,艰难地说道:‘大哥,我……儿子……就交……’话还没有说完,头一歪,就仙鹤而去,当时的你在福州画院,赶不回来,文虎就这一根独苗,你说我们能让他给皇子画像,冒这天大的危险吗?”

  听了大哥的话后,边文进感觉自己非常冒失,险些害了二哥的独苗,他对大哥说道:“以后不会让侄儿再去冒险了。”边文龙半开玩笑地说道:“你这叫什么?叫打摆子,一会儿烧得难受,一会儿又冷得发抖,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形势的变化和时世的走向去选择道路,不要依瓢画葫芦。我此次过来,就是与你们一起打拼,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力争光耀,为边家争创荣耀。

  汉王朱高煦,得知父皇下了旨,要上官伯达为皇子画像,他与弟弟朱高燧心如火焚地赶到了南京,兄弟二人求见父亲朱棣,朱高煦跪地诉求,恳请父亲收回成命。他痛斥广孝是奸佞误国,责备母亲骨肉分别。朱棣以百官意见为由,驳回了高煦的请求。

  朱高煦万万没有想到父亲当年的承诺,似如空纸一张,他越想越难受,越想越气愤,用灵鸟算命决定太子,这是父亲为了均衡朝廷势力的荒诞做法,可他又不能责怪父皇,只好告退,另辟行径。

  朱高煦要见自己的死党王彦和陈瑛。能够得到皇子们的召见,王彦和陈瑛既受宠若惊又担惊害怕。

  高煦将面见皇帝的情况,告诉了王彦和陈瑛。陈瑛献计道:“要皇帝收回成命绝不可能,若是那样做,就不是明成祖朱棣了,这点王爷比我清楚。当下之急就是收买上官,可以高官、美女和金钱许诺,上官伯达是人,这是人就有他的弱点,就会权利熏心,只要他的画笔能倾向王爷,何愁太子不成?”

  听了陈瑛的谋略,朱高煦和朱高燧连声叫好,点头称是。

  王彦对陈瑛的计策,嗤之以鼻,见皇子夸陈瑛,他极其难受、心生妒忌。王彦对朱高煦说:“左都御史头脑简单,思维单一,是人就会贪财、贪钱、贪色。蒙古的忽必烈给文天祥投降的条件迷惑吧?文天祥后来怎样?他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最好的回答。历朝历代从一而终、不奉二主的人多的是,哪像你,勾心斗角,阳奉阴违?”

  陈瑛一听,怒气冲天。他恶狠狠地骂道:“你这女真狗,阉货,整日想的就是害人、整人,竟敢把王爷当作蒙古皇帝,把上官捧成英雄,你是何等居心?”朱高煦见二人骂到了一块,陈瑛又借题发挥,他赶忙制止道:“你们二位都是本王的知己,可是事情还没有开头,自己人就先杠上了,以后,本王还能指望你们做些什么呢?”

  二人见朱高煦生气,便连忙下跪认错,朱高煦将他们扶起后,深情地说:“二位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吃五谷杂粮,哪种性格的人都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分三路去走,一路是,陈大人传达我的旨意,上官提出的任何条件都一并应承。二路是王大人和贵妃在皇帝面前多吹风,说朱高炽病弱,无力担当。三路就是我和高燧一同说服母后,希望她能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四人要齐心并进、共克难关。只要本王当上太子是为皇帝,尔等就是最大的功臣。

  陈瑛、王彦一听,面藏微笑、喜上眉梢,他们向朱高煦表忠、立誓:“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高煦十分满意地微笑着,在他看来,父亲会权衡利弊、选择自己,那个身体欠佳、肥胖如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朱高炽最终会黯然收场,病终一生。

   喜欢丹青香魂请大家收藏:(321553.xyz)丹青香魂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