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二年的十一月,宋、蒙几十万兵马合围蔡州。
蔡州已被围三个月,城中粮尽。初九夜,哀宗深知亡国之日将至,不愿当亡国之君,遂下诏禅位予宗室完颜承麟。承麟受诏即皇帝位。十一日儒略历2月9日,正在行礼,蔡州城南已经立起宋军旗帜,诸大臣亟出抗敌。宋军攻破南门,蒙军攻破西城,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四面杀声震天。金军将士顽强抵抗,几乎全部战死或自杀殉国。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享年37岁。昭宗完颜承麟闻知哀宗死讯,“率群臣入哭,谥曰哀宗”,“哭奠未毕,城溃。”退保子城,同日死于乱军中,金亡。
近侍完颜绛山遵奉完颜守绪的遗嘱,将他的尸体火化,残骸埋葬在汝南。另一说是蒙将塔察儿和宋将董槐见在焚烧完颜守绪尸体,忙上前扑灭余烬,捡出余骨,一分为二,各取一份回去报功。据蒙古伊儿汗国宰相拉施特主编的《史集》载,塔察儿仅获得金哀宗的一只手。金哀宗大部分遗骸被宋军带回首都临安告太庙。宋廷最后按洪咨夔的建议处理了金哀宗遗骸,藏于大理寺狱库。
追寻金朝兴亡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它经历了一条与辽朝兴亡大体相似的道路。他们之所以兴起,之初可以与大宋政权分庭抗争,屡占上风,凭籍的是他们极具战争力的军政组织。辽有“斡鲁朵”和族军,金有“猛安谋克”,他们都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在励精图治的帝王指挥下可以所向披靡。然而,当他们功成名就、建立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帝王专制的传统农耕政权之后,随着原来的政权组织形式的急剧变化,制度的缺陷便日渐凸显出来了。这首先表现在其原来自身制度上的先天不足和不适应性。金朝的猛安谋克军的战斗力持续下降,即使统治者施以丰厚的兵饷也无法遏止。其次,在处理作为统治者阶层、即少数民族的女真族,与作为被统治者阶级、即主体民族的汉民族的关系问题上,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
河患、瘟疫也是促进金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没有认真处理民族的矛盾,各地反抗的怒火从未停息。金朝以马上得天下,在治理天下时,却遇到内外矛盾。金朝对外一直受到北宋、南宋、西夏、蒙古和高丽等政权的牵制,稍有闪失,就会被颠覆;在内,在安置女真族和处理汉族关系问题上,产生了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些矛盾始终存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统治阶级内部血腥的权利斗争,又在腐蚀着政权的大厦,面对着强劲的蒙古旋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金哀宗在位的十年间,竭力组织力量抗蒙图存,这符合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利益,也取得了可喜的胜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战局有所好转。但是,他却无法挽救丧乱中的金王朝在经济、政治上的全面崩溃,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阻遏生气勃勃的蒙古政权的猛烈进攻。再说,金哀宗毕竟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武君主,因此,等待着他的,只能是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惨结局。金哀宗自评:“我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而绝,与自古荒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
“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絷,或为俘献,或辱于阶庭,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金末帝评曰:先帝在位十年,勤俭宽仁,图复就业,有志未就,实是可哀。王鹗《汝南遗事》:虽未洽于太平,亦可谓小康小息者矣。属天开一统,地入大朝,遂至灭亡,犹足称颂。郝经《汝南行》:天兴不是亡国主,不幸遭逢真可惜。十年嗣位称小康,若比先朝少遗失。
金国灭亡之后,宋廷也确实得到了好处,不但收回了燕云十六洲,还扩展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但明白之人也都知道,和凶暴成性的蒙古帝国成了邻居,宋廷便芨芨可危,难逃覆灭的下场。
宋朝最高统治者——理宗皇帝虽然雪了“靖康之耻”,完成了历代先皇收复国土的遗愿,但他也清楚地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要加强兵防建设,消灭蒙古在宋势力的扩展和渗透。要凝聚国人之心,齐聚国人斗志,捍卫和保护宋廷来之不易的战绩和成果。
宋军带上金哀宗的部分遗骨,浩浩荡荡地返回了京城,沿途受到了英雄般地欢迎,人们载歌载舞、心花怒放、扬眉吐气,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气氛之中。
报了靖康之仇,雪了“丙午之耻”,赵昀便亲书谕旨:提升丁大全为枢密副使兼参知政事,杜庶为正侍大夫,杜杲为谏议大夫。
提升张明辉为枢密副使,兼兵部侍郎。董槐为参知政事兼殿前指挥使。
恢复董宋臣内侍、兼总管太监职务。
赵昀的这道谕旨,可谓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其特点有:
丁大全无是最大的赢家,他连升几级,从掌管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直接上升为相当副宰相的枢密副使兼参知政事。而恢复董宋臣内侍、兼总管太监职务。就更能说明赵昀今后的政策是做好了两手准备,首先与蒙古缔结友好条约,延长自己统治时间。他快速提升丁大全,恢复董宋臣职务,其目的就是要和强大的蒙古帝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破格提拔杜庶为正侍大夫,就是为杜杲交出兵权,退居二线做准备,他不能将所有的兵权都放在两个既是同门师兄弟,又是同乡人的身上。
枢密院不设正职则是为了让丁、张二人相互制肘,互相约束。
杜杲当上谏议大夫,也确实能为自己的行为举止敲敲边鼓、提提醒。
董槐为人正直,对自己唯命是从,让他做自己的殿前指挥使,能让人放得下心,睡得着觉。
选择此时恢复董宋臣职务更是棋高一着,他知道大喜必有大赦,这是历代传统,无人计较。董宋臣被关的这段日子,真是度日如年,自己已经适应了董宋臣那细致入微的关照和呵护,没有了他,整天的感觉就是空空如也。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