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全真人在尹志平掌教后,元统治者支持如故。丘处机任掌门时的鼎盛局面得以继续发展。窝阔台掌权十年,尹志平便向太宗引荐教主李志常,自己归隐于大房山之清和宫。宪宗元年春逝世,蒙哥即大位后,特旨赐“清和演道玄德真人”号,又赐金冠法服。
尹志平生前最为后悔之事就是杀死了弃恶从良的王枭和“一枝花”,他的眼前时常浮现王枭那血淋淋的人头,和“一枝花”撞石自杀的情景。他和师弟之深为此割袍断义,无有往来。当初为了邱真人的理想,为了全真教的未来,自己从谭处端的手上接过了掌门的重任。当全真教又回到了师傅在世之时那空前鼎盛的时刻,尹志平便要移交掌门了。
李志常接任后,尹志平再三嘱咐:“之深是全真教之人,望掌门前往西域,劝其回教。李志常点头应允。后来的他,总是忙忙碌碌,无隙前往。不想,之深在宪宗元年的初春病死在西域,尹志平得知师弟仙逝之后,一阵眩晕倒地而亡。终年八十二岁。
之深病逝之后,李志常收编了他手下的一百多号兄弟,当有人建议需给之深道长封其道号之时,李志常却沉默不语,脸色铁铁青。也许是他在顾虑什么?也许他在害怕了什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淡忘,就再也没有人提及之深道长的事情了。
1251-1252年间,蒙哥任命一位道教首领和佛教国师作他的贴身随从,前者是李志常道士,后者是来自西土的那摩喇嘛。其初,李志常最得蒙哥恩宠。
1255年,蒙哥出席了在和林举行的佛教僧侣那摩和一些道士展开的辩论会。1256年,在和林的宫中举行了一次佛教会议。他对手下官员说:“一切宗教犹如手的五指。”但对佛教徒,他说:“佛门如掌,余皆如指。”确实,在保持道士与佛教徒之间的平衡之后,蒙哥倾向佛教,特别是在1255年辩论会之后,道士们被指控传布伪经,歪曲佛教起源。全真道士和佛教僧侣的那场辩论改变了李志常在蒙哥心中的位置。使全真教一落千丈,滑向深渊、跌入了低谷,这是邱处机、尹志平等人,生前怎么也想不到的结果。
蒙古皇帝蒙哥1259年,带兵攻打四川钓渔城时,中了宋军的炮石而死,终年52岁。1259年11月,拖雷的幼子阿里不哥在宗王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蒙古帝国首都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帝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府。
回开平府。1260年3月,忽必烈在汉人地主阶级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称帝;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法令,并建元中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阿里不哥与忽必烈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帝位战争。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忽必烈夺得蒙古的最高统治权。
忽必烈推行的“行汉法”主张,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他们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导致蒙古国的内乱。
且说,赵昀要宣布重大事情,就是听从了阎妃建议收贾似道的儿子为养子。并立养子为太子。董宋臣刚读完圣旨,底下的文武百官就轰动了起来。荣王赵与芮更是悲愤交加,忍无可忍,他对赵昀道:“赵氏兄弟儿孙多也,皇兄为何收外姓后代为养子?这不是对赵家的不敬和欺负吗?”贾似道一听连忙辩解说:“臣的儿子也能成为赵家的后人,王爷难道不高兴吗?”赵与芮将鞋脱下掷在了贾似道的头上还呵斥道:“呸,你这不害羞的人,你的后代岂可成为我赵家后人,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个,把赵氏江山,变成你贾氏江山。”赵昀见是这样就连忙对弟言:“荣王此话严重了,贾爱卿没有那个意思。”
这时候张明辉进言:“陛下,宋军将士,前线拼死抵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无论做多大的牺牲,大家都无有怨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保卫的是赵氏江山,他们捍卫的是赵氏皇帝的尊严。而如今陛下为了红颜的一句话,就要把宋氏几百年的江山,拱手让人,陛下好大方,也太能送人了,用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做人情。若是那样我们这些臣子拼死战场又有何意呢?”张明辉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武百官都轰动了起来。
赵昀害怕,急忙退朝,逃避众官员的谴责。
贾贵妃来到弟弟府中,冲着贾似道破口大骂:“我说你是人脑还是猪脑?这样的事情你也敢做?你这叫什么?叫兔子撞上了树墩,咋死都不知道?好好的大路不走,偏偏去走死路,皇帝的养子是随便人都可以做的吗?何况那养子就是太子,也就是以后的皇帝。原本拉你上京,那都是静宁牺牲了幸福才换来的,你能当上右相兼枢密使,那全是我不顾脸皮死拉硬拽才得到的。为了你,姐姐忍气吞声。任人欺负。可你却好,找来什么五大美女,弄得皇帝是神魂颠倒,整天想的就是芙蓉阁,根本就不顾及姐姐的感受,姐姐整天以泪洗面和冷宫之女又什么区别?贾家如今得到的荣华富贵你是不是不想要了?我的天啊!整么会有你这样的弟弟呀?”贾似道想:姐姐哭闹是出了名的厉害,自己要顺着她的心思来,不能强扭,强扭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他走近贾贵妃,故意叠声叠气地说:“姐,弟弟知道您的好,没有姐的帮忙、扶持,哪有为弟的今天啊!您别生气了,弟弟这就去赔礼道歉,求得皇帝谅解。”
“你要道什么歉,皇帝原谅你什么?”难道是你和妖精商量好的吗?那阎氏和妲己有什么区别?都是用臊气迷惑君王的孽畜。”贾似道连忙辩解,“姐,我不知道,是她当上了皇妃后,向皇帝进言,说是报答当年的举荐恩情。”
“她打了你还说是疼你,这个狐狸精用心极其险恶。”贾似道疑惑不解。贾贵妃解释道:“狐狸精这一招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她荐举的养子将后必定和她更亲,养子当上皇帝,她自然就成了皇太后。第二,养不成你的儿子,也可以顺势将你扳倒,达到自己的目的。”贾似道不信,说第一嘛,那还真的理由充分,那个二嘛,根本就不可能。难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么浅显的道理她也不懂?贵妃见贾似道摇头就继续解释道:“你以为当了妃子,她就感恩戴德了。她现在是年轻受宠,再过个十年,人老珠黄,看皇帝还喜欢她吗?皇帝一驾崩,她年轻便要受寡,弄不好还要去阴间陪护。这样的结果能说好吗?现在还会说她要感谢你吗?我听人说今天董宋臣宣读皇帝圣旨时,那声音就十分的怪异。他好象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似的,有些幸灾乐祸。”
“姐你别乱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
“没有就好,他是皇帝身边的人,别去招惹他。”贾贵妃要弟弟明天就和皇帝说清楚,贾家没有那么大的福分去沐濯如此大的恩泽。恳求皇上另选他人。
道清听荣王爷讲述了朝堂发生的趣事后十分高兴,谢皇后极为疑叹地说:“后宫不能参与朝政,这是老祖宗就留下来的规矩,自己只能在此分享了。”他又对荣王说:“打铁需趁热,我们还要顺势而谏,欲皇帝早收养子,速立太子,安稳民心。
贾似道老早就在皇帝的身边,他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道:“陛下可不能相信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我贾似道对皇帝可谓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别发誓了,朕知道,是阎妃好心办了坏事,再说我也有责任,没有细想,就叫董宋臣朝堂宣读,事已至此,不要多虑,以后凡事都得掂量。”见皇帝没有怪罪,贾似道扑通跪地,谢恩退下。
贾似道一出来,谢皇后和荣王就进了御书房。赵昀没有做声,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于是两人的奏疏和进言,他全部予以采纳,第二天朝堂重新议事,董宋臣兴奋地宣读:荣王赵与芮的儿子赵禥,为朕养子,封为建安王。吴潜拟任左丞相。钦此。众官员纷纷跪地口呼:“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