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千折戏

第九十二章 镇阳旧事(二)

千折戏 十七殿 3781 2021-04-02 19:57

  裴绎离开之后,在外信步许久片刻,便去见了元隽。

  按理说,才刚商定了与嬴氏合盟之事,又是暗地里背着朝廷的勾当,元隽本该很忙才是,但裴绎到时,元隽却好像一直在等他过来一样,孤身一人在帐中,旁边连个卫兵都没放。

  裴绎收住了惊讶,轻笑一声,不客气的径自坐了下来,随口问道:“殿下这是等谁呢?”

  元隽手里的笔杆子没停,忙中抬眸看了他一眼,神色虽见憔悴,但看着心情倒像是不错。

  他对裴绎说:“你不来,我便也无谓等谁。”

  裴绎摇着扇子一通好笑。

  笑得差不多了,他思绪一转,正经与他说起了话。

  “当年王嫂薨逝后不久,中原那起子不安分的王侯纷纷往王兄身边送女人,那个时候,她提出要借着这个机会回中原,一开始我只是不舍得,后来知道她要去的是羽雁,这‘不舍得’便成了‘不赞同’了。”

  元隽握笔的手指一顿。

  须臾,他搁下笔,看向裴绎。

  他想起了清明宴那年,天都里的旧事。

  想起那时‘裴筠筠’受刑,裴绎搭救,想起那年风传帝都内外的那起子梦粱侯心系婢女的流言。

  想起当时冯太后的赐婚之意,想起裴绎的拒绝,想起裴绎临走之时对自己说过的话。

  “那年你曾说,你想要的人,你会争取。”他眯了眯眼,问裴绎:“现在你还要争取吗?”

  裴绎笑了。

  “我想要的人,我当然会争取。”他看了眼元隽,摇摇头,叹口气:“只不过,李昀从不是我想要的人。”

  元隽一愣。

  裴绎这样的风月老手,若想扮个一往情深,十个元隽也看不出破绽来。

  当年是局势错综,许多不便言明之事堵在那儿,他一来为着心里那点兴头,想逗一逗元隽,二来,也是想给‘裴筠筠’添上些行市,往后在元隽心里也得贵重些,这才顺水推舟,有意引导了元隽的误会,但时至今日,该澄清的,还是早些澄清些好。

  这时候,元隽问了:“你说你不赞同她来我身边?”

  裴绎点头。

  “自然是不赞同的。”

  他有时想起来,也觉得世事因缘甚为有趣。

  早年里,伯父宪王薨逝,堂兄裴绍能顺利逃出嬴宫,是因着类阳帝姬的襄助;

  而奔逃回朗月的过程中,裴绍又意外搭救了元隽。

  由是多年之后,中原局势突变,类阳帝姬在离乱之中,找到的活路朗月王,羽雁王世子在危难之际,抓到的救命稻草也是朗月王。

  于是,他与裴绍,便成了这世间两个极大秘密的洞悉者。

  “你与她,都是各有秘密的人,而王兄与我受人之托,也不能把你们的秘密向对方张扬了去。这点上,我对昀昀是有愧疚的。”

  元隽听得一挑眉:“你只对她有愧疚?”

  裴绎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你难道不知道么,从一开始,她对‘元隽’,便是存了一份情谊期待的。”

  可偏偏,自己却不能告诉她,那个她一心戒备的羽雁王元蔚,实则,就是她一心向往的睿王元隽。

  事涉利益,他从不计较良心,可牵扯到了情分——梦粱侯自认,乃是这当世一流的性情中人,自然不忍心。

  “另一方面,羽雁王府在大齐的地位尴尬暧昧,太危险,她原本服下易容丹,掩去那一身的光芒,就是为着平庸中便于行事,可到了你身边,那就不是个能平庸安稳的地界。”

  听到这里,元隽犹疑着微蹙眉头:“裴绎,你心里……真没有她吗?”

  裴绎笑道:“她拿我当什么,我便相对着待回她去。你想知道,回头你自己问她。”

  默然许久之后,他再度开口,这回却是说道:“她的身世,我原以为她不会这么快告诉你。”

  这句话其实说得客气了,按照裴绎原本的想法,他甚至觉得,有可能李昀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度对任何人宣之于口了。

  “其实……”元隽语气悠缓,半晌一笑道:“也不是她自己告诉我的。”

  裴绎闻言,脑筋一动便道:“你自己猜到的?”

  元隽颔首。

  裴绎想了想,叹口气,道:“也差不多,她如无心给你蛛丝马迹,自然一切都能遮掩得极好,你也没机会猜测去。”

  对此,元隽倒是很赞同。

  “我知道。”他道,“她……这件事,她应该是一直都想告诉我,却一直都不敢告诉我的。”

  所以,便只能在有意无意之中,漏出些线索,至于他猜不猜得出来,便要靠天意了。

  想了想,元隽又追加一句:“在身世上,她是甘于选择被动的。”

  “也不是。”裴绎摇头道:“她只是在你面前甘于被动。”

  元隽愣了愣,随即心头苦与甜一起涌上,笑意也没那么顺畅。

  裴绎侧目往帐外的方向投去目光,一时有些感慨道:“瞧这局势,不出意外的话,你会是下一任九霄之主了。”

  元隽没说话。

  “做帝王,难免要狠辣凌厉,难免,会沾染上一些……不清白的事。”

  裴绎说着,深深吸了口气,站起身来,将手中折扇利落的合于掌中。

  “元隽,你的本性在阀阅门庭之中是很难得的。”

  也就因为这一份仁慈清澈,她才会那样爱你,那样珍重你,那样热爱生命。

  “那些不清白的事、你不愿做的,往后能经她手,便都丢给她去做吧。”

  你包容得了她的恶,她却需要你的善,来成就自己心底早已无法达到的洁净清白。

  “你是她的向往。”

  等李昀从李玄那里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她见帐中只有元隽一人,手底下人一个不在,还打趣了一句他的轻省。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一会儿话,才将事情说开,但李昀却也还不到可以轻易在他面前谈及与身世有关之事的地步,故此这会倒显得两人之间有些微妙的生疏感。

  “昀昀,”元隽忽然想起什么来,摸着个话头,立时便问她:“你把裴绎当什么人?”

  “什么?”乍一听,李昀愣了愣,摸不着头脑。

  把裴绎当什么人?

  这话头,未免过于叫人意外了。

  于是,元隽便将早前裴绎那几句话与她学了一遍。

  “他说,你心里拿他当什么,他便相对着如何待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昀闻言,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忽然笑了。

  “我拿他啊,当半个爹。”

  元隽一怔。

  她又道:“他拿我当闺女。”

  元隽回过神来,哭笑不得。

  他问:“这是个什么说法?”

  李昀微低着头,似在回忆什么一般,想了想,他问元隽:“你不觉得阿绎跟我父王有些像吗?”

  “武成王?”

  李昀点点头。

  “朗月是太平地界,文治武功上,阿绎没法与父王比,但是……私德上,却真是很相似的。”

  元隽差一点就问出来,你是指这两人风流秉性上的相似吗?可顾念着武成王,他到底没说出来。

  李昀却给他讲了两件旧事。

  “大雍最后那几个月,我同嬴忽之间挑明了父女关系之后,他曾给我讲过,最开始,母亲为何会与他……”

  李昀的话说得有些艰难,元隽阻止了一句,告诉她,若是不想说,不必急在一时,可她沉默着忖度了半晌后,还是选择说出来。

  这会儿不说,下次,又不知何年何月自己才能有勇气起这个头了。

  镇阳王少有英名,论出身名望,才学胆识,皆是当世麟角,难有所敌。年幼时,他与东境羽雁元氏的世子元量一起,皆为太子嬴忽伴读,三人总角相识,也曾恩深义重。

  后来各自大了,继王位、入朝堂,还都是一切太平。直到那一年,宣正帝为太子嬴忽聘太子妃,原本在浩荡步氏与阳乌倪氏之间徘徊,最后还是太子自述心意,方才选定了阳乌倪氏的嫡长女。

  也便是后来的钦仪皇后,嬴昕的生母。

  然而,直到大婚当夜,嬴忽见了太子妃时方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人。

  “倪氏双姝,艳名远播,那一年百鸟朝凤时,朕意外见到你母亲,当时便一见倾心,情根深种。”

  “朕原来选定的太子妃就是她——朕以为是他,可谁知道,原来朕心心念念的名字,到头来竟是个谎言。”

  李昀想起彼时嬴忽同自己说这些话时的模样,时至今日,也有了些理解之处。

  她对元隽道:“嬴忽说,当时百鸟朝凤,他因被宣正帝派人叫走,这才托了父王去打听母亲是哪家的女儿,姓甚名谁。可父王后来给他带回来的答案,竟是姨母钦仪皇后的闺名。”

  大婚之后,嬴忽为此事心怀芥蒂,原本还只是对镇阳王心存疑虑,但当他随即便听到镇阳王向阳乌下聘,宣正帝谕签了册倪氏次女为镇阳王妃诏时,他当下怒火中烧,料定了此事是镇阳王为了与自己争夺倪妃,从中作梗。

  元隽听着,也不由疑惑起来。

  他问李昀:“那这件事,问题究竟出在了哪一环?”

   喜欢千折戏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千折戏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