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柔嘉公主

第76章:景仁宫的故事

柔嘉公主 乐微 3428 2021-04-02 19:57

  关于景仁宫的故事,玄烨大抵是知道一点儿的。在明朝时,景仁宫原本是被叫作长安宫的。明代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胡善祥就死在这长安宫里。胡皇后是个端庄贞静,知书达礼的有德之后,然而明宣宗朱瞻基却并不欣赏她的德才,而一味迷恋美艳妖媚的孙贵妃,并且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要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三年春,胡皇后主动提出辞位,默默地搬出了皇后居住的坤宁宫,而搬来了长安宫,并从此断却尘缘,做了一名女道士。

  皇帝巴不得皇后出家,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了,还赐她法号“静慈仙师”。从此胡皇后吃斋执素,与世无争,在长安宫里寂寞地度过了惨淡的余生,一直到死。而这长安宫从此也就成了宫中的不吉之地,在明朝时,只有不得志的妃子才会派住此地。

  出家?他忽然想到这个词语。假如他的额娘也像那位胡皇后那样出了家,自己又会是什么心情?他想,只要他的额娘还活在世上,即使与自己不见面也是可以的。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感觉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安慰。一轮冰凉的月亮悬挂在夜空,夜风稀薄,吹得他一阵彻悟。

  如今虽说贵为天子,可他能为额娘做的却只有封存这景仁宫了。也是因这个缘故,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即使后宫妃嫔无数,也从未有人居住过景仁宫。

  慈宁宫。

  孝庄端坐在慈宁宫正殿的凤榻上,看着李贵跪在地上喋喋不休地请罪。一旁的苏麻也打骂着李贵,把问了八百遍的问题又颠三倒四地重新问过,“皇上到底是什么时候不见了的?侍卫们都找过哪些地方?就没一个人跟着他么?”

  李贵磕头如捣蒜,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回禀,“当时皇上命奴才去准备茶水,哪知奴才刚回来,已经不见皇上的影儿了,召集了侍卫来询问,也都说没见着……奴才连朝暮轩都问过了,也说没见……”后面这句话,他小声地补充道。

  孝庄听到这一句,蓦地问道:“皇上最近还常到朝暮轩去么?”

  李贵自知说溜了嘴,吓得忙又磕一个头,抖着膝盖回道:“不敢欺瞒太皇太后,皇上每日起行居止,都在起居录上清楚写着呢。不过,最近这朝暮轩还的确不曾去过,就连公主也是闭门不出,两人已经有一段日子没见了。”

  孝庄的脸色微微和缓了些,语气却依旧凌厉,“那么你现在给哀家找,若找不到,你的脑袋也不必再扛着费事了!”

  李贵立刻点头如捣蒜,屁颠屁颠地跑开了。正在发愁,忽听外边通报:“宁太妃和裕亲王到。”

  孝庄本来就心情烦躁,听后哼了一声对苏麻说:“看吧!两个深居简出的人一下子都来了,还不是来看笑话的?”说罢扭过头,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声“请”。

  早有四五个宫女簇拥着宁太妃和裕亲王福全花枝招展地进来,给太皇太后见了礼,赐座看茶。福全是不久前才被封的王,对宁太妃讲也算是个安慰了。她曾经一心帮儿子争皇位,失败后一直是心有不甘。福全虽说年纪不大,却已经娶了福晋,有了自己的府邸,平日除了上朝,没有召见也不常进宫。他刚坐下便问道:“刚才听见侍卫们说,皇上今儿下午忽然发脾气走了,到这会儿都没找到,所以特来看看,不知皇上回来了没有?”

  孝庄一愣,板起脸问:“你听谁说皇上发脾气走了?”

  福全见孝庄脸色不善,吓得一缩脖子,一时不知如何言语。宁太妃一扬帕子,大惊小怪地道:“太皇太后您何必这么忌讳?这么大的事儿,还用听谁说么?”

  苏麻微微一笑打起了圆场,“太妃您多虑了,皇上只是一时心烦出去转转,哪有您说的那么严重?”

  宁太妃不悦地白了一眼,她很讨厌这个苏麻,竟敢随时随地插嘴主子们的话,但却碍于她是孝庄的心腹也不便当场发作,于是面色不善道:“臣妾也是听说皇上因为太皇太后做主让他立赫舍里玉芳为后,因此才发脾气出走的。臣妾还不信,抓着说话的人一顿好打。”宁太妃越说越来劲,掩口一笑道:“那些宫女怕了,才招了说是听乾清宫的奴才们说的,说是皇上喜欢冰月……”

  孝庄不待她说完遂冷冷地道:“你身为太妃,竟也要学那些狗奴才们乱嚼舌根子么?”转而又向苏麻厉声吩咐道:“传哀家懿旨,谁若是再胡说,无论是谁,割了他的舌头!”

  宁太妃红了脸辩道:“本来是不知道,实在是宫里闹得动静太大……”说了半句,自觉气氛不对连忙咽住。

  孝庄怒火中烧,却只得强自压抑,淡淡地说:“皇上不过是一时不悦,四处走走,回来晚了点罢了。怎么到了你这儿,就闹出这么些个名词儿来?又是出走又是失踪的,还把福全也带来了。时候不早了,福全已是有家室的人,你们还是跪安吧!”

  见孝庄下起了逐客令,宁太妃只得起身告退,脸上却还是不甘,嘀咕道:“这福全啊!往远了说皇上的子民,近了说是皇上的亲兄长,做弟弟的下落不明,做哥哥的怎么好高枕无忧呢……”

  “谁说朕下落不明了?”忽听玄烨轻咳一声,负着手缓缓进来。

  屋中诸人看着太皇太后和太妃斗嘴,都惊惶失措,劝又不好,不劝又不好,正不知如何作态,竟然谁也没看见皇上来到,俱惊得一齐跪倒请安。

  宁太妃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她本来就因为玄烨登基的事情心里忿忿不平,平日里借口吃斋念佛,索性不出宫见人。难得这次有了好题目,自己儿子又封了王,便想着好好出来显摆一番。哪知玄烨很恭敬地对她作了个揖,说:“这么晚了,太妃还没歇息么?”又回头向孝庄道:“孙儿因今日午膳吃多了些,胃里有点积食,四处走走消食,回来晚了害皇祖母惦记着,真是惶愧之极。”

  孝庄悬在嗓子眼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她又一向为人沉稳,喜怒不形于色,遂含糊笑道:“你这孩子,已经做了皇上了,还是这么饥一顿饱一顿的。”因又对苏麻笑道:“快传令御膳房,叫准备点心。”

  苏麻笑了退下,孝庄又打发宁太妃说,“你们看见了,皇上这不好好儿的么,你们总算可以放宽心,好好回去歇着了吧?”

  宁太妃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听到这话,一阵风儿地伙着众人去了。屋里顷刻只剩了孝庄与玄烨这祖孙俩。孝庄心里一酸,动情地说:“我的孩子啊,你可急死皇祖母了。”一语未了,竟哽咽起来。

  玄烨也双目微红,跪下说道:“皇祖母,孙儿知错了,孙儿不能体谅皇祖母的用心良苦,反而让皇祖母受了许多委屈。”

  孝庄又惊又喜,“你想通了?”

  玄烨微微顿了顿,又重重地点了点头,良久才道:“玄烨首先是个帝王,一切自然要以社稷为重。”

  孝庄终于舒心地笑了,“只要你知道皇祖母的心,皇祖母就是受多少委屈都不会叫苦的。你要记着,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宫里,咱们祖孙俩都是最亲的。再难的坎儿也要过,再险的关也要闯。可是,你要为先皇、为你的额娘、为咱们大清国争口气,一定要忍耐,要沉住气啊!”

  玄烨心下一片哀凉,手中的黄绫子攥得久了,汗濡湿了潮潮的腻在掌心。他怔怔地瞧着窗外薄凉的月色照在廊前如锦繁花上,那些芍药开得正盛,殷红如胭脂的花瓣让那洁白的月辉映着,越发如火欲燃,灼痛人的视线。

  一切都按着既定的轨道发展着,不久,康熙皇帝的立后诏书颁行天下: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咨尔赫舍里氏。乃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

  直到大婚前一天,满洲大臣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同日行大征礼。聘礼包括两千万两黄金、一万两白银、一个金茶罐、两个银茶罐、一对银箱、一千匹锦缎、二十付马鞍及四十匹骏马。这一礼仪同样以女方亲属向北三跪九叩谢恩而结束。

  终于到了大婚这一天,全国上下,人人穿红戴绿,家家张灯结彩,京城里更是热闹非凡。皇宫内,各处的御路上都铺上了红毯,门神与对联也更换一新。午门以内的各宫门,殿门,红灯高悬。太和殿、太和门、乾清宫、坤宁宫悬挂着双喜字彩绸,到处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人人都知道,结婚是喜庆的,更何况是大清帝后的婚礼,民间百姓都人头攒动,四方各国也来朝贺这对新人,希望自己也能沾染上几分喜气。

   喜欢柔嘉公主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柔嘉公主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