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生而悦己

第七十二章

生而悦己 辞绿 7026 2021-04-02 19:56

  顾昭连连推却, 开玩笑, 她连齐国公世子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 怎么能接齐国公夫人的镯子?

  齐国公夫人也回过味来, 如果不是早上国公爷对她耳提面命, 她怎么会急切得失了分寸?当下便拉着她笑道, “看来顾小姐不是很喜欢这镯子, 不如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如意坊逛逛,为你选一对称心意的?”

  “嗯。”顾昭轻声道。她觉得这个齐夫人对她的态度有些奇怪,准确来说, 是热情得过分了些。

  着紫袍官服,佩金玉带的齐寅下朝回府,听见下人一番禀报, 瞬间便黑了脸, 大袖一甩,又出了门, 往平素待的茶楼里去了。

  而正招待着诸位贵女的姜氏还不知道这一切, 正暗暗心急着为什么儿子还没有回来。

  虽然她与老爷都属意端国公府上的顾昭, 可是买东西还要货比三家呢, 何况是婚嫁这般的人生大事。她们这赏花会的帖子, 可以说是广撒网了。

  而今天来国公府的,也有好几位是有意与她们结亲的人家。

  可是眼看着巳时将到, 正主还没回来,姜氏眉眼一冷, 让贴身的丫鬟去门房问个清楚。

  待丫鬟回来, 将事情一一道出,姜氏差点一口气提不上来,她这个儿子怎么就这样死心眼!不喜欢正妻,以后不是还可以纳妾吗!非得在这个时候与她过不去吗!

  她等在偏厅里,手里的帕子被绞得不成样子。没等太久,丫鬟就把伺候着儿子的小厮叫了过来,她仔细盘问了一通,凌厉的眼风扫向一旁的家丁,“去茶楼把世子请回来!要是请不回来,你们也不用回来了!”

  众人颤颤应了声是。

  走到庭翠轩,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尤五被推了出来,他苦哈哈地走到掌柜的面前,拿出凶狠的气势,“齐国公世子可在贵店?”

  掌柜的已经对这阵势司空见惯了,齐国公府里的下人,隔三差五就要到他这店里来寻一回人,有时候他们没来,他心里还有些怪不习惯的。

  他眼皮掀了掀,翻开账本,“二楼左转第一间。”

  几人于是上楼,还是尤五上前敲门,“世子您在吗?”

  齐寅打开门,看见是府上的家丁,皱眉问道,“那些人都走了?”

  尤五当即一个激灵,道,“都走了。”

  齐寅狐疑地看着他们,视线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

  几人眼观鼻,鼻观心,老实巴交的样子让齐寅放下心来。他就知道这群人不敢骗他,于是也不为难他们,“走吧。”

  到了国公府外,看见依然有许多马车停在外面,齐寅这时候才惊觉上当,但他反应过来转身要走已经是来不及了。

  因为以尤五为首的几名家丁将他的去路堵住,哈腰赔笑道,“世子爷,您就体谅体谅小的们吧,您这一走,我们可不好交差呀!您素来是最宽和仁慈,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我们也不愿意得罪您。”

  齐寅冷着脸色,“让开!”

  几人仍然恭敬着,但是也不肯退一步。

  齐寅冷哼一声,又与他们僵持了一会儿,考虑到在国公府外与他们这样纠缠着影响不好,更重要的是,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要是真动起手来,到底还是他吃亏,面子里子都落不了好。

  于是纵然心下窝火,可他还是进了府门。

  姜氏早已找了托辞从众贵女中脱身,等在砖雕影壁处,一句儿子归府便上前为他整理衣襟,一面道,“昨天不是答应得好好的吗?临到今天又出尔反尔,你说你这还算个什么君子?是不是非要齐国公府在王都里抬不起头来,以后我和你爹走到哪儿都说不上话,你才甘心?明知道今天是专门为你办的赏花宴,来了这么多小姐等着你,你却连个面都不露,不是往人家脸上打是什么?”

  齐寅道,“我根本没有答应您,是您和父亲一厢情愿,我早说了,不会娶这些女人,尤其是那顾昭,长得好看有什么用,不过是个草包。”

  “你看不上人家,人家还不一定能看上你呢!”姜氏不想再与她这儿子多说。

  要他说,其实自己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认死理。

  而且你听听,他说的这叫什么话?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就认定了人家好好的大小姐,一定会贴上来似的,唯恐避之不及。

  她几乎是拉拽着齐寅往花房那边走过去,见他脸上仍然挂着不乐意的表情,她咬牙道,“咱们府里是什么光景你也知道,你要是心里还有我和你父亲,哪怕是一分的情谊,你也得去给我走个过场。”

  齐寅心里仍然有些不甘愿,但也明白事已定局,不再做无谓的挣扎,冷着一张脸在路上走着,但看起来到底比之前令人舒服多了。

  此时花房里不少姑娘已经等得有些心焦了,她们今天哪里是来赏花的?如果不是为了见一见齐寅,她们哪里会在正当热时的五月出门?

  可是现在她们在这里少说也呆了一个时辰了,脸都要笑僵了都还没有见着人,已经有不少人低低抱怨起来。

  顾昭与宋问渔在一处,听着她讲各家小姐的长短高下,“……你看这李家小姐,别看她长得清秀,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天生肤色就要黄一点,每次出门身上都要敷三层粉才够,其实我每次见着她,都害怕她一笑那粉就掉下来了。”

  “还有还有,还有这个张家小姐,她名声可以说是在这王都里已经烂得不能再烂了,但是她眼界又高,不肯嫁低了去,可能是怕日后与闺中密友相聚,独她一人身份地位最低,所以哪怕这齐国公府再再不入流,好歹也是个一等公府呢,”说着她又看了看身边挨着的顾昭,“当然,与你们家是不能比的了。”

  ……

  两人慢慢说着,眼见着前边就有些骚动,顾昭拉着宋问渔也想上前去凑凑热闹,接着就听见姜氏的声音在前边响起,“昭儿,快来。”

  她看了眼宋问渔,宋问渔这时候也回过味来,拍了拍她的手,低声道,“去吧。”

  她于是走到姜氏面前。

  大家本来都还在想国公夫人口中的“昭儿”是谁,一见她上前,突然就淡定不了了,纷纷与旁边交好的小姐交头接耳。

  “我怎么觉得这位小姐眉眼间给我的感觉是似乎有点熟悉?”

  “真别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依我看呀,说不准是从哪个小地方来的?”

  “不会吧,看她的举止气度也不是什么小地方能够养得出来的呀。”

  众说纷纭。

  姜氏冲她们笑了笑,她面容白净,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些细纹,脸盘微圆,头上簪着简单的翡翠簪,身上也穿同样色系的马面裙,素净简单。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在王都里是出了名的和气。

  “本来呀,这也轮不得我来介绍,可我心里对顾小姐实在喜欢的紧,所以就越俎代庖一下了。她的名字说出来,想必大家也是不陌生的,正是端国公府的嫡女,顾昭。刚刚见大家似乎都不认得,想来应该是她去江南小住了两三个月的原因。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可是在你们这个年纪,却是一天一变呢,大家不认得她也很正常。”

  姜氏从见了顾昭,就一直都对她很满意。她心里想着顾昭从今年年初就不怎么在大众视线下出现,今天来了国公府上,难免有些人因为不认识她发生些龃龉,这就不好了。

  因此才把她拉了出来,另一方面也是想让自己儿子看看她。

  她知道寅儿现在听他的话过来了一会儿肯定就要走,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姑娘,她待会儿对他说起顾昭是那着杏红罗裙的姑娘,他也不会认得她是哪个。

  然而顾昭对她这一番动作很是不喜,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已经打定好主意,回去后要告诉家人,少与这位齐夫人往来。

  这位夫人,行事未免有些小家子气。

  齐寅听见了“顾昭”这个名字,也转头看向她,不可否认,那一瞬间,他眼里浮现出一抹惊艳,然而只是一瞬间。很快他又别过头去。

  长得再好看有什么用?琴棋不通,书画不精,到底是个俗物。

  他要娶的,一定是温婉贤淑,落落大方,闲时能与他赌书泼茶,品茗作画的姑娘。而不是这样,大概整天都只把心思放在了吃穿用度上面的女子。

  众人并没有看见齐寅眼底的惊艳,倒是看出了他对顾昭的不喜。

  难免就有些幸灾乐祸:可见长得好看也不是无往不利,并不是所有男人都会被美色迷昏了头脑。

  他表现的很明显,顾昭也看出来了。她低下头,有些想笑。

  大抵是……头一次被人这么明显的嫌弃,觉得这种感受挺新奇的。其余的倒没什么了,说生气更谈不上——不会有人觉得自己能被所有人喜欢的,被人讨厌或者说是不喜,其实很正常。

  唯独姜氏什么都不知情。

  齐寅心里有事,听母亲的话在这里站了一会儿后就找理由离开了。

  姜氏也没管他,知道他肯在这里多留一会,其实已经是给她面子了。

  没过多久,赏花宴就散了。毕竟赏花确实无聊,而且天气又热,大家都觉得再待下去脸上的妆就要花掉了,于是纷纷向姜氏打招呼,带着丫鬟离开。

  回到府里,顾昭就先去了淳安堂,刚进府时,她问过下人,说是祖母已经回来了。

  祖母本来是和她一起去的,但是中途的时候,又和其他的夫人一块儿去荣德园听戏了。

  到了淳安堂,早在门口候着的宋妈妈就领着她去了次间。

  顾老夫人正靠着迎枕,见她过来,连忙起身,“怎么样?可见着齐国公世子?”

  “见着了。”

  “对他满不满意?”她觉得如果有人看不上自己的孙女儿,那肯定是眼瞎了,所以压根没顾及到齐寅的感受,只问顾昭满不满意他。

  顾昭道,“我很不满意,倒是没什么,关键是人家不满意我呀。而且,我觉得齐国公府,日后咱们还是少往来的好。”

  老夫人一听这话,有些不解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顾昭就把当时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末了道,“我觉得齐夫人有些拎不清。”

  “这倒是有点,唉,怪我和你父母只想着他们家比起咱们来终究势小,你要是嫁过去也不会受委屈,却忘了这一茬。”

  虽然都说高嫁低娶,但是端国公一家却觉得顾昭还是要嫁一个地位低一些的世家,这样子也不致受了什么委屈,到时候找不着地方哭诉。

  与此同时,拂寒楼。

  一位戴着面纱的女子走上二楼,推开一扇房门进去,扑到房中男子怀里,“行恭!”

  男子伸手抚上她的肩膀,“在家里是不是又受委屈了?”

  “我……我没有,我挺好的。”片刻后,她又道,“听说,今日齐国公府邀了许多小姐参加赏花宴。”

  齐寅心疼地说,“你放心,世子夫人的位置,只会是你的。”

  她摇了摇头,“只要能在你身边,哪怕是个妾,我也认了。世子夫人……我从来不敢奢望。”

  “不,阿瑶,你相信我。”他将她从怀里推开,看着她的眼睛,“不会有别人,只有你,也只能是你。你再等等我,我一定会让爹娘接受你的。”

  他低下头,一点一点吻去她眼角的泪,然后往下寻她的红唇。

  两人很快吻得难解难分,纠缠着到了榻上。

  ****************

  是夜,端国公府,从花厅里传来低低的争吵声。

  “我说了多少次了,我不愿意娶顾昭,也不愿意娶其他的女人。今天就算了,如果还有下一次,我一定不会回来的。”齐寅揉了揉眉心。

  姜氏道,“我也说过很多次了,你想娶贺兰瑶是不可能的事!国公府已经这样了,你还想娶一个庶女?”

  齐晋摆了摆手,“他愿意娶就让他娶吧。左不过就是这条老命豁出去了而已。”

  他想到几天前收到的那封信,叹了口气,不想再说什么话。

  其实也都怪他,如果不是他贪污公款,没有收好尾,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事情发生了。

  齐寅本来还有些强硬的态度,在听见父亲这样说之后,就软化了下来,“爹,为什么非要给我找一个家族势大的妻子呢?这样的事情,我一个人就足以应付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会贪污赈灾的公款,更没想到这事在一年后被人查了出来,还收到了威胁信,也不知道幕后主使是谁,竟然想让父亲用这事来陷害恭亲王。

  他们齐国公府本就势微,这样的事情哪里敢做?

  因此为今之计,只有把当初贪污的公款还上去。

  他觉得这事自己就足以解决,可是谁知道父母非要让他娶一个家里有权有钱的妻子。这无疑是把他身为男子的尊严往地上践踏!男子生而在世,如果沦落到需要妻子来帮衬的地步,那该是活得有多窝囊!

  “你可以应付?你能怎么应付?”

  齐寅沉默不语。

  半晌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抬头盯着父亲,“是不是只要我能把这事处理好,我就不用娶别人?”

  齐晋沉声道,“我已经做了不该做的事,你不要步我的后尘!”

  齐寅笑了笑,“不会。”

  而另一边,贺府,流风院里却是截然相反的平和宁静。

  贺兰瑶春风得意地对姨娘道,“我今天下午去与齐世子见了一面,您放心,他眼里心里全是我,哪里容得下别人?”

  “还是小心些吧。”张氏看着女儿,有些担心,但到底没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

  “我知道我知道,花无百日红嘛。可是您是没见着齐寅同我在一起的时候,说是为我神魂颠倒都不过分。这种书呆子,平素里有多正经,跟我在一块儿时就有多孟浪。”

  说起这些的时候,贺兰瑶才觉得上天终究是厚待她的。她虽然是庶女,可是有爹娘疼爱,家世也不低,嫡姐风光了十几年,现在还不是声名败坏,只嫁了个举人。

  而她,日后可是世子夫人,再等十几年,昔日高高在上,对她颐指气使的嫡姐,也要唤她一声国公夫人了。

  “当初在夭桃宴上,您还不赞成我的做法,可是事实证明,如果我当日什么都不做,才是真正要后悔!”

  贺兰瑶又回想起那天与齐寅的初遇。

  她观察了很久,才终于把目标定在齐寅身上,这人,人如其名,言行恭谨,持心清正。大概因为没受过什么苦难,又喜好风雅,因此骨子里有着浪漫的天真。这样的人,最容易因为一些轻微的小事动容,又没什么心机,很好掌控。

  然后她就在夭桃宴上找准了时机,在他离席后尾随他,又在半路鼓起勇气跳下了公主府的池子。

  他回来时,自然就发现了穿着湿透了的春衫,在假山后冻得瑟瑟发抖的她。

  后来又渐渐被她的才华吸引,可怜她的身世,非常自然的,就对她起了不一样的心思。

  而在他们有往来的这些时间里,姨娘总是劝她要为自己打算,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可是,她有什么好打算的?

  她相信,以她这样的心机手段,这样的才华容貌,就算她自己什么都不做,勾勾手指,一样会有人把她想要的名利地位通通捧到她面前来。

  你看,齐寅,不就是这样吗?

  *******************

  关于齐国公府赏花会的事情,顾勋顾瑜还有姜氏都知道了。

  他们对齐夫人的做法不置可否,但是听女儿说不喜欢齐国公府,也就没再说什么了。就当这事过去了。

  谁知过了几天,竟然收到来自齐国公府的信,大致意思就是“我们都觉得你们家顾昭很好,可是我们儿子齐寅不成器,配不上这么好的姑娘,希望她不要在他这一棵树上吊死了,祝她早日觅得良人……”

  再一看落款,姜清屏。

  这是齐国公夫人的名讳。

  顾勋当时就炸了,顾瑜与姜氏也在一旁,等待着他写回信。

  顾昭却止住他们,“这怕是那位世子的手笔。二十岁,年轻气盛,咱们没必要和他一般见识。”

  “你怎么知道这是齐寅的手笔?”顾瑜抓住重点,问道。但又觉得好笑,她也才十四岁,竟然说齐寅二十岁……年轻气盛。

  “我就是觉得……一般人不会这么蠢。”顾昭实话实说,道,“本来这事如果我们两家都不提,就这样沉下去了就行,可他一方面可能是觉得自己英俊无匹,是个女的见了他都要动心,另一方面虽然不耐但也想全了自己的君子之风。为了显得名正言顺,所以他又假借了长辈的名义。”

  不过这信上有齐国公的私印,要么是齐寅先斩后奏,要么就是……经过了齐国公夫妇的允许。顾昭心里想着,没再说出来。

  顾瑜点头。

  妹妹比他想象中还要聪明,这样他就算去了平顺,也能少操点心。

  收到信的第三天,宫里下来两封圣旨。

  第一封,封端国公府嫡女顾昭为端阳郡主,食邑五百户。

  第二封,命翰林院编修顾瑜为平顺县令,即日出发。

  封郡主的圣旨一下来,别说端国公府,整个王都都炸开了。

  其中收到冲击最大的当属齐国公府,齐寅写了什么送到顾家,他们是知道的。

  没想到前脚送过去,后脚顾昭就被封了郡主。

  这让他们不能不多想。

   喜欢生而悦己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生而悦己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