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红楼之王熙凤

第 124 章

红楼之王熙凤 香溪河畔草 5788 2021-04-02 19:48

  邢氏对于赐名这事只是撇嘴, 再是赐名难道就能换个人了?

  真成了嫡出?

  却是听到五千银子的时候心疼的呲牙咧齿。

  她嫁进来二十几年了, 手里也才刚刚这么多。

  这可真是人比人要气死人, 迎春这个庶出的丫头也要压自己一头了。

  凤姐只当没看见她的贪婪, 行礼告退了。

  她提醒是为了迎春在婆家能够挺直腰杆子。

  迎春的成功, 可让娘家地位水涨船高。今后再有侄女儿侄媳妇融入贵妇圈子, 就不需要求别人, 姑母自己带着就成了。

  这就是隐形的人脉。

  只有邢氏这样的蠢货,才会眼睛盯着银子,拔不出来。

  次日, 北静王府太妃过府,一同前来的还有张家大舅母。

  张家舅母头一日让身边的官司嬷嬷过府,把消息告诉了凤姐。北静王太妃明日带着草帖子过府。

  凤姐这边也有准备, 邢氏说话不着调, 可卿能说会道,却在孝期, 不宜出面。

  凤姐便亲自上门去请了敏姑妈作陪。

  林姑父与张舅舅都是清流中的领袖, 身份十分相称。

  贾敏听说迎春的事情, 一口应了。

  次日, 北静王府来了北静王太妃, 请了保山就是张家舅母。

  荣府这边是贾母凤姐贾敏邢氏。

  虽然贾母天真活泼, 但是,婚事讲究成双成对。

  贾母算上正好是六人商议婚事。

  巳时正刻,荣府大开中门。

  风姐带着平儿丰儿, 再有六大徒弟, 后面跟着两溜婆子小丫头在二门恭候贵客。

  北静王太妃一见这个阵仗,十分满意。

  凤姐身为荣府的当家太太,从一品的诰命的夫人,亲到二门恭迎,这诚意足够了。

  至于邢氏没来,太妃也不计较,必定迎春记在张氏脚下。如今是嫡亲舅母保媒,风姐这个嫡亲嫂子张罗十分合情合理。

  北静王太妃拦住凤姐不受她的礼,笑道:“二奶奶免礼,大家以后都是亲家了,不在乎这些虚礼。”

  张舅母觉得凤姐很给她这个舅母媒人的面子,也拦着凤姐不叫行礼,又对北静王太妃夸赞道:“我这个外甥媳妇,最是尊老爱幼会持家,我们老太太最喜欢听她说话,说是每次见到她都会多吃半碗饭。不是我夸赞,这荣府偌大的府邸,不是我这外甥媳妇能干,到不了如今这个局面。老太太常说,我那外甥是个有福气的,娶了这等宜室宜家,品貌俱全的女子。”

  北静王太妃笑着颔首:“嗯,琏二爷在京都的好命运是众多周知。”

  张舅母又笑道:“太妃娘娘您的命也很好,北王少年英俊,天子重用。我那外甥女儿,从小都是跟着我这外甥媳妇长大,您家迎娶回去,三代内不用您操心。”

  “这话我爱听!”北静王太妃深有同感,直说北静王去湖广,全须全尾回京,就是迎春的功劳。

  北静王太妃被众人簇拥着进了荣庆堂,早有邢氏与贾敏迎接在门口。北静王太妃笑的越发开心,忙着伸手拉住贾敏与邢氏:“罪过罪过,免礼。”

  一般人都是等人家行礼之后才说免礼,北静王太妃今日一律是不等人家躬身就说免礼。她是超品诰命,儿子是当权王爷,贾敏这个一品邢氏三品行礼,她完全受得起。

  作为上位者,北静王太妃十分给贾府面子。

  贾敏觉得这亲事结得。她看出,北静王太妃对迎春很满意。

  这个时代姑娘出嫁,第一就要看婆婆,夫君再能干,也难挡婆婆刁难。婆婆喜欢的婚事,媳妇嫁进去才会美满。

  双方已经默认了婚事,余下的就是仪式,商量嫁妆这些细节问题。

  嫁妆上面男家都会透露一个数字,方便女方备嫁。

  也有男方没有那么多的聘礼,就会与女方商议,让女方少陪嫁一点,免得被人笑话男家吃软饭。

  又或者女方的陪嫁不多,也会要求男方的聘礼恰当一点。

  有些嫡母嫁庶女,只要对方不是王府皇家这样惹不起的存在,就会对男方说:“我家的姑娘只有多少嫁妆。”

  意思就是你下多了,我也陪嫁不起。

  体面人家,都是聘礼多少陪嫁多少。

  嫡女也罢了,反正是亲生。

  庶女出嫁,那个嫡母愿意贴银子?

  嫡母能够把公中的份例给足了,不贪污就是贤惠了。

  迎春虽然不是真正的嫡女,她却不存在这个嫁妆的问题。

  但是,凤姐还是要问一下,不然到时候,嫁妆多了聘礼少了,有些人欢喜,有些人就觉得打脸了。

  北静王太妃就说了嫁妆的事情,北王府按照规矩下聘三万两。

  正是京都的行情。

  邢氏知道北静王府下聘多少,荣府就要陪嫁多少,闻言心里一个忽悠,迎春不是就有六万的家产?

  其中三万要荣府出呀?她是荣府的大夫人啊,这是她的银子啊?

  邢氏张口就道:“这么多啊?”

  张舅母暗中嗤笑,亏得迎春不需要在这个继母手里过日子。

  贾敏冷冷看了邢氏一眼,心中埋怨母亲给大兄聘的什么人?

  北静王太妃含笑道:“数目可以商议。”

  凤姐接过话:“老爷说了,一切按照规矩来。“

  邢氏眼眸一冷,这是拿贾赦威胁她呢!

  明明她才是迎春的嫡母!

  凤姐又道:“二妹妹跟二爷一母同胞,嫁妆自然不会亏待,太妃安心。”

  凤姐就这样应了三万银子。

  张家舅母与贾敏都以为凤姐会适当减免。

  切不知道凤姐早就合计好了。

  迎春置办嫁妆的银子,贾赦五千,老太太五千,公账出一万,凤姐贾琏作为兄嫂,再私人出一万,也就足够了。

  迎春这些年对荣府的贡献可不止三万银子。她掌管的胭脂水粉铺子,每年都有几万两银子的进项。再有每年培育的的贵重草药,人参三七茯苓这些,也有几万银子的入息。

  迎春最为贵重的嫁妆是,人出嫁了,娘家的灵石供应不会断。

  除此之外,迎春自己也有五万两私房银子。

  如今可跻身荣府三大女富豪之一。

  北静郡王娶迎春真是赚大发了。

  说不定即将来生育一男半女,又是有灵根的主儿。如此一来,北王府何止再富三代?

  凤姐便思忖着,将来豆哥儿兄弟娶媳妇,不论家世,一定要自身根骨好。

  然后,商议小定的事情。

  北王太妃觉得二月份太妃满孝,用不着抢在二月定亲,免得一些居心不良的人说嘴。

  北王府的意思,二月先过草贴,紧着就定亲,三月份请媒人正式上门提亲小定,婚事定在金秋十月。

  迎春已经十九岁,在凤姐眼里虽然还是小姑娘,在世人眼里已经是大姑娘了。

  之前凤姐征求过迎春的意见,迎春舍不娘家的温馨气氛,推说订婚后至少要有一年时间备嫁,不然,显得女家不矜持。

  凤姐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凤姐倒不是在乎矜持与否,只要北王府诚心实意结亲就好。

  凤姐在意的是生育岁数。

  二十岁正是黄金生育期,再者,三月是灵气升腾,万物孕育之时,春季结婚最容易怀孕。

  凤姐便把自家的意思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繁荣的时候。不如咱们就抓住这个春日的好季节。今年三月定亲,明年三月成婚。一来这春季是个好兆头,二来也给我们女方一个备嫁的时间。

  “太妃您也知道,我亲婆婆去的早,妹妹的嫁妆,我这几年之才积攒了少部分,家俱的木材虽然准备了一些,但是从前没想到会进北王府,嫁妆的等次跟不上。木器,金玉器皿,还有衣料这些,都要重新采办起来,时间短了真是来不及,希望太妃您能够体谅。”

  北静王太妃也知道迎春的出身,嫡母死的早,后母不着调,嫁妆肯定有欠缺。即便准备了,也不是按照王妃及级别准备。

  北静郡王太妃颔首,表示理解:“如此,等国孝一过,我就进宫请旨,然后,咱们再办小定,二奶奶觉得如何?”

  凤姐当然没意见。

  贾赦收到了水溶的草贴,写明了谁求亲,五服亲族、家里的田产、自身的官职,生庚八字。

  当即,贾赦写了草贴,上面书写了荣府三代以上的祖宗名讳官职,这些在吏部可以查阅,丝毫不容作假。

  迎春在草贴上的名讳成了贾氏瑛娘。

  凤姐一看这个名字,觉得十分好听,意思也好,瑛,玉光也。漂亮雅致!又跟迎春的迎字同音。这个名字,贾赦花费了心思。

  北静郡王太妃知道迎春的乳名,如今再看见一个瑛字,也十分欢喜。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两家都会把这草帖子压在祠堂,只要平安度过三夜,这亲事算是就成了。

  剩下的就是媒人斡旋,双方交换细帖子,定下亲事。

  这就是小定。

  再之后,就是择吉下聘迎娶了。

  双方商议已定,男女双方皆大欢喜。

  凤姐摆下一席初级灵食宴,招待北静王妃与张舅母敏姑妈。

  凤姐笑道:“这一桌菜是我二妹妹亲手做来招待贵客,请太妃、舅母、姑母、婆婆品尝。”

  北静王太妃没在意,吃了一筷子半匝长的嫩菠菜,顿时觉得清香美味,从未吃过这等菠菜,想要细品究竟,竟然一气连吃了三筷子,这才打住了。

  勋贵清贵门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家子吃饭要优雅,不能可着一个盘子吃,三筷子是极限,吃光了主人家面上难看,自己也暴露了喜好。

  太妃转眼看见张舅母将一碟子滑藕片吃了两筷子,也尝了一块,舌尖上一股说不出来的清香韵味弥漫开去,好吃的让人只想咬舌头。

  太妃的修养不容易她大肆咀嚼,筷子顿住了。眼睛却意犹未尽。

  凤姐笑盈盈替忙着诸位贵客奉菜。

  贾府今日的西面的菜式,那叫一个新鲜。三月的京都还十分青年,各色青菜尚未上市。

  但是,贾府就是一桌子绿油油,青碧碧,嫩油油的蔬菜。

  油盐清炒的半匝长的菠菜、半匝长的山东北、半匝长的小菜白、匝长的茼蒿,红烧的吃得出鱼香味的茄子。

  用花椒辣子大蒜生姜炸出来的香油,凉拌的豆芽长的香椿苗儿,青碧的莴笋丝儿,黄金芽儿、绿豆芽儿,豌豆苗儿。

  然后才是贾府的招牌菜,糟鹅掌鸭信、火腿炖肘子、笼蒸螃蟹、鸽子蛋、茄鲞、板栗烧野鸡、火腿鲜笋汤、牛奶茯苓霜、鸡皮虾丸汤、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鸡髓笋、风腌果子狸……

  然后就是贾府的特色点心,奶油松瓤卷酥,枣泥馅山药糕,豆腐皮的包子,水晶汤包(凤姐添加的菜谱),然后是碧米糕,胭脂米糕,板栗糕,豌豆黄。

  不过,太妃张舅母似乎偏爱素菜。十几个盘子的素菜都吃完了,每个盘子剩下那么一丢丢。

  今日的美食是迎春掌勺,林小红控火,最大程度发挥出美食的滋味。

  也难怪这般受欢迎。

  迎春与小红极爱你素菜受欢迎,太妃张舅母似乎意犹未尽,有全部之前凤姐觉得不上档次的青菜端上来。

  却是凉拌的指甲大小的榆钱儿,蒜泥白蒿芽儿,油盐清炒的青碧的荠菜、瓜子菜。都是后山培育的野生的菜。后山温度适宜,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菜。

  贾敏近水楼台,吃惯了,多让着太妃与张舅母。

  太妃与张舅母却觉得贾敏这人带人热忱。

  一顿饭吃完,太妃对迎春好感倍增。回去给北静郡王说道:“你这个媳妇文武双全啊,我之前见她身手好,害怕她持家不成,今日一顿饭菜,叫人刮目相看。”

  太妃张舅母临走,凤姐给她们收拾了一篮子新鲜蔬菜,让他们回家品味。

  北静王觉得滋味很好,吃的只是咬舌头。王太妃却觉得美中不足,百般不如迎春亲手炒制。

  这其中有个火候的问题。

  再有,北王府的厨子喜欢炖菜,不及清炒的清香。

  这一增一减,高低立见。

  北静王太妃恨不得即刻把迎春迎娶过门,好饱了口福。却是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来。

  二月初二,太妃的孝期过了。

  贾府内外焕然一新,装扮的喜气洋洋。

  贾府的亲眷都接贾赦的泥金请柬:小女定于三月初三小定,敬请某某亲友莅临。

  这日正是三月初三。

  张家、林家、王家、李家、薛家都到荣府庆贺。

  二房没有请柬,是凤姐专门派人通传。此刻,宝钗与探春才知道迎春许给了北郡王。

  北静王太妃被迎进了荣庆堂,北王府带了二十四色蜜果,再有羊羔一对,女儿红两坛子,一对鲤鱼,两匣子茶叶,这是送给贾赦这个岳父的。

  再有八个降香黄檀的首饰匣子,一匣子金玉头面,一匣子金镶嵌红宝石的头面,其中凤钗,耳环,手镯,戒指、臂钏,分心、压发,都色色齐全。

  再有一匣子仗着一对镶嵌各色宝石的璎珞,一个匣子内铺着黄色缎子,称的一对玉镯子碧翠碧翠。

  然后开始一匣子只装了一颗龙眼大的珍珠,寓意换取岳父家掌上珍珠之意。

  后面就是白色珍珠一下子,金色珍珠一下子,粉色珍珠一匣子,颗颗都有莲子大下。别以为粉色珍珠颜色不对,这世上就没有自然生成的大红色珍珠。

  大红色的珍珠是朱砂掺和麝香制成,北静王府求子都疯魔了,再不会用红麝香珠来求婚。

  这还不算,北静王太妃还把一支七尾的凤钗戴在迎春头上,金花九树是皇后的专利。迎春的金钗只比皇后低一等。

  王氏气得脸色铁青。

  迎春这个庶出的丫头,竟然有这等造化?

  凭什么?

  这个昔日靠着她施舍过日子的丫头,竟然压过自家金枝玉叶一般的元儿?过上元姐儿梦寐欲求的日子?

  尤其让她生气的是,安插在荣府的探子,竟然没有传回去一点消息。

   喜欢红楼之王熙凤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红楼之王熙凤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