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劫火令

第三十二章

劫火令 许卿城 3685 2021-04-02 19:14

  夜间,明月当空,风清云朗。上官承泽见夜色宜人,特命人将宴席摆到了花园中。众人对酒赏月,直抒胸臆,还算惬意。酒醉饭饱之后,大家相继离席,但都因贪恋月色,没有直接回房,而是在园中信步闲游。

  上官承泽只身行至凉亭中,见石案上有张琴,便随性抚起弦来,勾出一阵叮叮咚咚的悦耳音律。

  他沉醉在琴音中,心无他物,恬静安然的样子,像一个超脱尘世的隐士。一曲终了,他随意抬眼,发觉有人站在面前,似是听了很久了。

  “秦盟主?”他唤,“你怎么来了?”

  秦驭风没有答话,表情闪过一抹不自然。

  上官承泽了然于心,笑道:“你是怕清清缠着你,才刻意回避吧?”见对方仍然不动声色,他半是随意半是请求地补充,“朕只有这么一个皇妹,不想见她难过,若是盟主对她无意,还请不要伤她的心。”

  秦驭风就像哑了一般,始终不答话。

  上官承泽知道他都听进了心里,继续道:“之前亲王并非无理取闹,他也是疼惜清清,才刻意为难。你那样三番两次地拒绝清清,虽然她从不跟我们抱怨,但做长辈的,多少有些护短。”

  秦驭风没有接他的话头,而是自行另起话题:“陛下的琴音,悠然中犹透孤寂苦闷,貌似烦扰缠身。”

  “朕烦扰的事实在太多,但个中之最是,这些事中没有一件是朕能左右的。”上官承泽语气中带着些许自嘲。

  “陛下是天子,皇权在手,还有什么事与愿违?”

  “你无需客套,朕是什么样的天子,朕比谁都清楚。”

  秦驭风又不吭声了。

  “朕没有治国之才,侥幸当上皇帝,只因是唯一幸存的皇嗣。”上官承泽一脸随意,当一切都理所当然,“若非亲王扶持,朕绝对活不到现在。”

  “陛下既已荣登皇座,就该励精图治,不应妄自菲薄。”

  “是妄自菲薄,还是事实如此,你我都心知肚明。”上官承泽注视着秦驭风,竟是有些落寞,“或许,当年你就不该在琼楼宴上救下朕,如此一来,上官皇朝便不会有仁懦无为的君王。”

  秦驭风与这人打过几次交道,但都仅次于泛泛之交,这样独处,还是第一回。这人再怎么无能,也是九五至尊,他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轻易地就跟自己推心置腹。他思忖片刻,道:“礼亲王既然选择扶植陛下,则证明陛下有可取之处。历代君王作风迥异,或许只是陛下尚未发现自己的潜力。”

  “是么?”上官承泽淡淡一笑,不甚在意,“人都以为天子坐拥天下,怎知高处不胜寒,即便大权在握,也不过是孤家寡人而已。”他眼神飘向别处,又道,“在所有皇嗣中,朕绝非最优异的,大哥能文,三哥能武,六弟文武兼备。他们的母亲,都是名门之后,而朕的母亲,不过是先皇游历民间时偶遇的民女,还是江湖中人。论才智,论家世,朕都不是天命所归。”

  对于上官承泽的母亲,秦驭风是曾有耳闻的。她名为梁吟歌,同等闲客栈的掌柜赵异香一样,是江湖神算卜先知的入室弟子。如果说赵异香是青出于蓝,那她便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他道:“陛下何必看低自己,秦某行走江湖,多有听说关于吟妃娘娘的传闻。江湖人都说,她师父是未卜先知,她则是料事如神,至今见识过她本事的人,都对其赞不绝口。若非一早入了宫,远离江湖,这神算子的名号,怕早已易主。”

  听他听到梁吟歌,上官承泽脸上露出一抹缅怀温存的笑:“母妃在宫中,向来不矜不伐,与世无争,朕都不知道她竟还是江湖传奇。只可惜……”他垂眼叹息,“她的才智,朕是一点都没有遗传到。早知会天人永别,朕该多多向她请教才是。”

  秦驭风知道他在说什么,当年的琼楼宴,不但毒害了一众皇族,许多后宫嫔妃也未能幸免于难,包括梁吟歌。

  他安慰道:“逝者已往,陛下不要过于伤怀。”

  “朕没有伤怀。”上官承泽道,“朕只是不解,为何一至于此。若那日琼楼没有开宴,若礼亲王没有被支出宫,若先皇没有错看上官瀛,朕就不会痛失血亲,不会长夜孤寂,朕的清清,亦不会舞刀弄剑,逞强斗勇。她会嫁个好郎君,相夫教子,富足安逸,过寻常人的日子。”

  对方这番话,与上官英姿说过的,不谋而合。那时她说,自琼楼宴后,她便觉得整个世界都成了一片江湖,纷扰,且寂寥,她那么壮怀激烈,却如同投石问路,永无依托。思及此,秦驭风忽然领悟,也许,在那一场惨剧中,最大的受害者,并非那些饮下寒血散的人,而是这幸存的两兄妹。逝者一无所知,生者却得永生缅怀。

  他道:“陛下设想太多如果,只能徒增烦恼而已。经此一劫,能看清善恶是非,也算吃一堑,长一智。”

  “善恶是非朕早看透了,只是没想到,人之私欲,是没有底线的。”

  秦驭风感觉他话中有话:“秦某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皇门深似海,为求独尊天下,虎毒亦能食子。”上官承泽说着,眼底闪现寒光。

  秦驭风目露疑惑,等着他往下说。

  “皇族没落,是我们咎由自取,但你可知,先皇当初为何如此信任上官瀛?”

  秦驭风摇摇头。

  上官承泽接着道:“全因二十年前,皇族诞生了不祥之人,先皇欲要清理门户,又怕遭人口舌,最后是上官瀛秘密解决了此事。”

  “什么不祥之人?”关于这个,秦驭风是闻所未闻。

  “盟主可曾听过重瞳子?”上官承泽反问。

  秦驭风点点头:“野史有记载,瞳生异象,是为不详,多出煞星,乃祸乱之源,预示改朝换代。”

  “没错。”上官承泽附和,“二十年前,定西国向上官皇朝进贡来一位绝世美人,先皇甚为喜爱,收入后宫,宠信非常。后她为先皇生了一名皇子,此子生有重瞳,震惊皇族。”

  “有这等事?”秦驭风分外讶异,“为何从未听闻?”

  “你当然没有听过,因为先皇从来没有承认过他。”

  “那那位皇子……”

  “他在掖庭养了十几年,重锁幽闭,后来叫他逃了出来,先皇实在容不下他,便叫上官瀛抓了他秘密处决了。”

  “为何?”秦驭风不解,“所谓重瞳之说,不过是野史传闻,并无依据。那毕竟是皇族血脉,先皇怎忍得下心?”

  “朕说了,为求独尊天下,虎毒亦能食子。”上官承泽眼中寒意更甚,“先皇年轻时,的确是明君,可步入暮年,渐渐忧思多虑,患得患失。野史传闻,说的人少,只是笑话,可若成了众所周知的迷信,难免耸人听闻。先皇直至风烛残年,都幻想能长生不老,永世为王。帝王心可大过于天,亦可冷如刀剑,自古以来,为权弑子的先例不在少数,先皇有十几个儿子,你以为他真的在乎少一个?”

  秦驭风定定地看着他,忽然对这人刮目相看。过去他以为这人不过是个没有自主意识的傀儡,可事实是他并非无心,而是早已将一切看得通透,他知道,现今的局面,不过是人心险恶导致的必然。更重要的是,他明明是清楚的,却给人糊涂的表象。秦驭风不禁怀疑,自己是否一直小看了对方。

  他静思片刻,道:“陛下心细如尘,见解深刻,方才说未得吟妃娘娘真传,实在是太谦虚了。”

  上官泽云悲怆一笑:“放眼天下,大道武林高手,官僚贵族,小到市井百姓,后院妻妾,谁不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得曲虹剑与劫火令者得天下’,为了这一句话,江湖与朝廷拼得永无宁日。可世人有没有想过,这天下,真是曲虹剑与劫火令成就的吗?”

  “那陛下认为是什么成就了天下?”

  这一次,上官承泽没有犹疑,脱口而出:“民。”他眼神一瞬间变得坚毅,“以人为本,聚民为众,若是没有泱泱众生,又何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对方这一番见解,竟叫秦驭风隐隐感到汗颜。这么些年,他一直将风烛堂将段不易当成最大的劲敌,一心只想击败对方,只有这样,才能手握主权,匡扶正义。他没想过的是,难道正邪之战,就非得要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做终结?这一路的征战,一路的血流成河,又牵连了多少无辜?又有多少人同自己,同陈桂,甚至同上官英姿和上官承泽一样,无奈卷入是非争斗中?

  这难道,就真是众生想要的?可如果不这样,又能怎样?他不能眼看着邪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他纠结了许久,始终得不出一个结论。进为难,退为艰,实在焦灼。

  这时候,上官承泽又说话了:“秦盟主,你知道这天底下最大的难是什么吗?”

  他静息等着对方的结论。

  “这天底下最大的难,便是你明知一至于此,却无能为力。无论身居何位,是何立场,纵观全局,你我都不过是命运的棋子,无处可逃。”

  这或许是他此生最深刻的一番谈话。他忽然有些明白,上官骁礼为什么要扶这样一个人上帝位,不是因为他有多仁慈,亦不是因为他是唯一幸存的皇嗣。而是,他能看穿事态万象,这才是居高者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喜欢劫火令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劫火令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