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

第105章 乐中悲

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 画天涯 4378 2021-04-02 18:42

  曹植在家仆的引领下匆匆赶来。

  曹操端坐在桌案前,神色不悦。曹植一进门就给曹操施礼,脸上喜滋滋的,昨天晚上他也奉了曹操的命令出城,跟曹丕一样遭到了阻挡,守城的兵士非跟他要手令,跟在他身边的杨修、丁仪等人很快就猜到了这是曹操对曹植的考验,便给曹植出主意杀了守门的兵士。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杀伐果断”……杨修觉得这些是曹操出的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他还把这道题的如何这样做的原因全都解释给了曹植听。

  曹植听的不住地点头。

  “孩儿给阿翁问安。”曹植兴冲冲地说道。

  “……坐下吧。”曹操叹了口气。

  曹植在一边跽坐下,问道:“阿翁找我有什么事?”

  曹操没有说话,看着曹植。曹植这才注意到曹操今天的脸色有点不高兴,心里不由得盘算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惹到了他。

  婢女上前来斟茶。

  曹植连忙接过来,手里摸索着茶杯。

  曹操饮了口茶,才说道:“子建,看来你今天心情不错。”

  “……”曹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曹操又问道:“又写了很多东西……是吧?”

  “没……没写什么。”曹植点了点头。

  “很忙?”

  “不忙,不忙……”曹植又急忙添说道,“正在想写一篇赋。”

  曹操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好的。”他又问道,“杨修这个人……”

  “他是您封的主薄。”曹丕立刻说道。

  “他是弘农杨氏,杨彪的儿子……”

  “对。”

  曹操沉吟着说道:“他在你的身边时间可不短了,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他挺好的一个人。”曹植挠挠头,显出一些孩子气,“他很聪明,阿翁与诸公畅游铜雀台时,曾在新建的门上写中一个“活”字,德祖很快就明白阿翁是嫌这门太过于狭窄,阿翁写“一合酥”,德祖又很快明白阿翁是要把这盒酥赐给众人“一人一口酥”,后来看到曹娥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德祖才思敏捷,猜出谜底是‘绝妙好辞’……”

  “住口!”曹操的声音不高,却吓了曹植一跳。

  曹操问道:“你自己的主见呢?”

  “我……”

  “昨晚上出城,是杨修让你斩杀的守门令吧?”

  “那是因为……”曹植辩解道,“阿翁命我出城,十万火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我就问你是不是杨修让你斩杀的手门令?!”曹操气冲冲地,曹植的辩解更加引起了曹操的愤怒。

  曹植无言以对。

  曹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如果我让你做世子,你都会干什么?如果你继承了我的王位,你这个魏王都会干什么?你问问自己你都会干什么?

  “阿翁!”一连串的询问吓得曹植汗如雨下,而如今天气正热。曹植低着头说道,“我会学着自己做事……”

  “你去吧。”

  曹植走后,曹操又重重叹息了几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几个考验,他对曹植已几乎失望了。在他心中,曹植只是一个生在他身边的傻孩子,书呆子;现如今他意识到有了杨修、丁仪这样的谋臣在他的身边效命,支持着这个天真的孩子,他不能不悬着心。而曹丕的身边却是崔琰等一干老谋深算的臣子在支持着,他们遵守立嫡立长,尊崇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他们也用舆论来强迫着曹操来遵守着他们所遵守的这些。

  奈何,曹操想变天,他的内心在极度煎熬着。

  曹丕派人递上名帖,亲自到贾诩的府上求教。

  贾诩在书房中,拿着书册读书。

  家仆拿着一张名帖悄然走了进来。他上前来,禀告道:“先生,五官中郎将有拜帖呈献。”

  贾诩愣了一下,放下书册,说道:“拿过来!”家仆上前,把曹丕的拜帖递过去,贾诩接过来,看了一眼,说道:“你就说我不在,让他回去!”

  家仆应了一声便退出去了。

  贾诩站起身来,拿着绢帛到窗前。他把绢帛展开,上面写的无非是曹丕想要见他并与他想要约定个时间一叙的意思。他看了这绢帛,在书房中慢慢地踱步,然后来到烛炬的面前,用火折子点燃了一支蜡烛,他沉思片刻,将那方绢帛,放在烛火上付之一炬。

  曹丕没有见到贾诩,竟是扑了一个空。曹丕骑在马上,心想是自己真是来的不巧了,过几日再去拜访。

  这边,玳瑁的车驾停在城南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郭表和孟武正在街市上巡游,被玳瑁身边的婢女给叫了过去。

  “哥,小武!”玳瑁叫他们到一个僻静的地方。

  “……干什么?”郭表奇怪地问道。一入宫门深似海,妹妹自从做了曹丕的妾室,除了过节的日子一见,平常就很少见到她了。

  “你们现在不是在做屯田都尉吗?……我有事要你们帮忙!”玳瑁说道。

  郭表惊奇地问道:“你会有什么事?”

  “你给我查查陈姬、王姬她们家里还有什么人……她们家过得怎么样,查清楚了一一都仔细告诉我知道。”玳瑁说道。

  “陈姬、王姬?查她们?”郭表和孟武相视一眼,然后都一致地看着玳瑁。

  “他们是魏王如今的宠姬。”言外之意就是不是她的情敌,玳瑁看着他们,知道他们现在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们肯定在说,女人嫉妒起来果然很可怕。

  玳瑁美目圆睁:“你们想到哪里去了?”她又对他们说道,“魏王如今最宠爱的两个姬妾,陈姬和王姬,知道吗?你们把她们查清楚告诉我,知道了吗?”

  孟武愁眉苦脸地说道:“我们哪有这个能力?”

  郭表也点着头:“同样是过继来的,怎么我就做了屯田都尉,阿成就做了曲周县令?”曹丕心中可怜玳瑁孤苦,便悄悄地为她寻找尚在人世的亲人,还果真让他给找着了一个叫郭成的,便是玳瑁堂叔家的儿子。及至玳瑁进入府中,因着她的关系,曹丕便都给这一干人找了事情做。

  “阿成学问好,是举的孝廉。你们呢?”玳瑁叹气,“不过,我也猜到小康以后肯定比你们都有出息。”小康是她的姐姐郭昱来到邺城后生的第二个儿子,如今已经有五六岁了,小小年纪就很喜欢读书,颇有他们先祖孟轲的风范。

  “你让我们查她们干什么?”孟武忍不住问道。

  玳瑁说道:“我让你们查你们只管去查便是了。”她又讥诮地说道,“府中的姐妹都让着我,夫君也爱护着我,我有什么道理做不好的事情。查清楚了便托姐姐进府来,明白了吗?”

  郭表和孟武只好点点头。

  玳瑁亦是含笑着向他们点点头。

  曹丕去见贾诩扑了一个空,本来心情还挺郁闷的。后来他听说了曹植听从杨修的话而斩杀手门令的事情,曹操还把他给叫过去训斥了一番,这下子不必去问贾诩心中也很快豁然开朗了。出城这件事竟然是曹操的一次考验,他也暗自庆幸自己处事谨慎,未敢听从朱铄的劝说斩杀手门令。

  玳瑁看着曹丕那得意的模样,他虽没有说为什么事情高兴,但是她也猜到了,一定是因为曹植的事情。玳瑁心中暗藏着一个小秘密,没有告诉曹丕,她要等到真正能结交到王姬的时候在告诉他,给他一个惊喜。

  国事使曹丕的心情稍稍的宁帖,而不久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又使他激愤起来。

  这件事情本来是因为好意,但最终引发出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结局。

  事情是最开始于杨训。

  靠着窗户的雅间里满桌子酒菜,在堂倌放上一碟子青菜之后,崔琰便说道:“就这些菜了,别再来打扰我们的雅兴了。”

  堂倌应声而退。

  崔琰这个时候才拿出来一册书简,放到杨训的面前。他说道:“训兄,恕我直言,你的行文过于辞藻堆砌,虽然是用来称赞魏王的功德,但看起来华而不实有阿谀奉承之嫌……”

  杨训不以为意的说道:“崔公认为《高唐赋》《神女赋》《子虚赋》《上林赋》如何?魏公能进爵为王,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赞颂的喜事吗?”

  崔琰叹道:“是值得赞颂。但是你把这篇用如此辞藻的文章呈献给大王,众人知道了,不知道该如何讥讽你我啊!”

  “这话怎么说?”杨训不太明白。

  “魏公进爵为魏王,下一步他要做什么?我们都心知肚明。史书上会怎样评价,我们也都会心知肚明。可是你却写了这么一篇文章……”崔琰话没有说完,可是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

  杨训脸上的得意之色已消失不见,他愤愤地说道:“你我以前都是汉臣,先给袁绍做幕僚,后来又做了如今魏王的幕僚。还有什么气节可言?就算没有这篇文章,史书上的你我还能清白到哪里去?”

  “训兄……训兄……”崔琰苦笑着劝他。

  曹操让人当堂读了杨训送上来的书简。杨训的这篇文章写得极尽夸赞之能事,曹操听得舒心,在场的各位谋臣也都一边赞同杨训的文章内容一边称赞他的才华横溢。杨训一时风头无两,可是当他走出魏王府之后,那些与他一起出府的同僚们竟果然如崔琰所料,开始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讽刺的话,甚而说崔琰推荐非人。

  杨训听了甚是觉得委屈。

  他向崔琰发牢骚:“夏侯惇、曹仁、曹洪他们不管用多粗劣的词语来称颂魏王都没人来讽刺他们,凭什么我送上去表文要被他们一通的冷嘲热讽……凭什么?”

  崔琰笑道:“就凭你以前是袁绍的人,是手下败将。”

  杨训与崔琰并排走着:“我是弃暗投明!是顺乎天意!投了降的人就和他们矮一截吗?表文上的字都是出自真心!”

  崔琰连连摇头:“你又急了。”

  杨训沉不住气,又说道:“我为弘农杨氏,你是清河崔氏,我们这些世家大族就这么受别人的欺辱吗?”

  崔琰无可奈何,只好说道:“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崔公,你这是什么意思?”杨训不禁问道。

  崔琰说道:“日久见人心,会有改变的那一天的。你也不要耿耿于怀了。”

  “崔公,你错了!天下虽然名义上还是天子的,但实际上是魏王的……我们这样的世家大族久居其下,屡受侮辱,这难道会改变吗?”杨训反问道。

  崔琰一愣:“……胡说八道!”

  杨训向崔琰作揖:“请崔公三思!”他说罢,一甩袖子便飘然离去。

  崔琰站在原地,看着杨训渐去渐远的背影,心中感慨良多。一直想让自己帮助曹植的侄女,如今的杨训,他们都在为日渐成为魏王眼中一个象征的世家大族所努力着,而他又能为清河崔氏做什么呢?

   喜欢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