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灵异悬疑 失落迷城

第182章 番外 蓝

失落迷城 不杨 4339 2021-03-30 07:02

  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自己没有父母,没有可以依靠的后背,于是养成了有些孤僻的性格。

  “孤僻”这个词却是别人教给我的,她比我聪明,比我坚强,我以为她该有更好的归宿,但后来我听护工姐姐们说她有病,活不了多久,那是她的父母抛弃她的原因。

  时间过了太久,我已不记得她的名字,便称她为“A”吧。

  我与A成了很好的朋友,也许是两人都沉默寡言,在面对对方时就像在照镜子,反而多了许多闲话。

  我那时很喜欢晴天,总是在午休时趁护工姐姐们不注意拉着A到草地上躺下,蓝天白云对我来说是命运馈赠的礼物。

  A总是顶着一张苍白的脸,有时候她会难受,把自己捂在被子里低声咳嗽,一咳就是一整晚,因此别的孩子都不喜欢跟她住在一起,好在我不介意。

  在A的病情最糟糕的那段时间里,我立志想当个医生,每每有外界捐助给孤儿院东西,我都会去找找有没有跟医生有关的东西,尤其是书籍,如果有别的孩子跟我抢,我会和他们打架,但总是把自己弄得很狼狈,后来反而不管他们需不需要都会跟我争一争,只为了打那一架,然后大笑着跑走。

  但我很开心,我把那些东西献宝一样捧到A的面前,告诉她我会治好她,然后我们会买下好大一片草地,那里永远只有晴天。

  我能看出来A也很开心,因为她笑得很好看,虽然她总说我长的好看,但我最喜欢看她笑。

  我的确是曾努力的去成为一个医生,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做到。

  我抛弃了A。

  那是一个阴雨天,老实说我讨厌阴雨天。孤儿院来了一对十分和善的夫妇,他们的举手投足都如此高贵,我感觉自己是匍匐于泥土中的虫,而他们是伫立云端的鹤。

  在那对夫妇身后,还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个子很高,至少在我看来是很高,皮肤嫩的让人想伸手掐一把,他也很白,却不是A的那种苍白,我觉得自己被什么蒙蔽了眼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一个人。

  但A把我拉走了,她说,“小薰,我们走吧。”

  我不知道她到底要走到哪里去,但我知道她那时说的走绝不只是回到我们简陋的住处那么简单,虽然最后我们也只能回到那里。

  A躺在床上,她说自己很疼,希望我不要走开,但我已满心只有那个男孩的样子了。

  我仍记得最后离开的时候A看我的眼神,带着近乎绝望的祈求,我从未在她脸上看见过那样的表情。

  她说:“小薰,不要去。”

  但我还是走了,十分决绝的关上了门。

  我跑在长长的走廊上,我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了,从泥土到云端。

  但我不该去的,我该留下来陪着A,我不该让她那么痛苦,也不该让自己那么痛苦。

  这对夫妇选孩子的方式很奇特,在院方的同意下,他们对愿意参加的孩子进行了一场测试,没错,就是你想的那种,一间封闭的屋子,十几张相隔甚远的桌子,每个孩子一张考卷,还有护工姐姐充当监考老师。

  题目我大多记不清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我还记得自己当时几乎是交了半张白卷,我知道我的“成绩”是不够格的,我得依赖一点别的东西。

  我走到那位高贵的夫人面前,昂起头对她说,“请带我走吧,我一直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请带我走吧。”

  我几乎是刻意的在展示自己那张脸,我从未有一刻如那时一般为自己的长相感到自豪。

  我也的确如愿。

  那位高贵的夫人成了我的母亲,我心仪的男孩成了我的哥哥,但我终是抛弃了A。

  我与他们一同坐在高级轿车上远离了从小长大的地方,那时候我的心像鸟一样自由,我以为我将拥有最美好的未来。

  新房子很大,四四方方的别墅,就像一个不透风的牢笼。爸爸妈妈很温柔,除了偶尔会因为我学不会新东西生气,他们对我就像亲生父母,虽然我也不曾知道亲生父母是如何对他们的孩子,但别人都是这样描述的不是吗?

  哥哥不常在家,他的卧室里有很多五彩缤纷的颜料,我有时候会偷偷溜进去玩,沾了一身,就免不了一顿责骂,但我仍喜欢,因为这样能让我感觉离他更近。

  妈妈说哥哥喜欢的是艺术,所以他们不得不再领养一个孩子,去喜欢新闻。

  我也曾在阁楼肮脏的角落找到过许多画具,我想哥哥曾经也是被逼着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为了他的自由,我决定代替他做蓝家的孩子。

  我们做了几年名义上的兄妹,却一直没有过接触,直到我升到高中的那个暑假,哥哥从国外回来小住,我们才算真正熟一些。

  那时候记忆中的男孩已经长成了少年的模样,他不像小时候那样让人觉得难以靠近,长大后的他就像我曾经迷恋的蓝天,干净又亲切。

  他应该是喜欢我这个妹妹的,我很高兴。

  哥哥回来以后妈妈变得格外温柔,甚至有时我做错了题她也不会再打骂我了,反而会摸着我的头温柔的说正确的解法。但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幸运,有时候她还是会生气,哥哥就会假装什么事都没有的发生的跑过来,说数学有什么好的,然后拉着我跑开,妈妈就不会说什么。

  我们常去河边,因为那儿风景好,哥哥喜欢在那儿画画。有时候他会因为太过投入把颜料弄在衣服或者裤子上,却从不狼狈,他真是天生的艺术家。

  我们也会在黄昏时并肩躺在草地上看夕阳,我会想起A,也只有在那时才会想起A,我对她的歉疚都藏在黄昏的暮色里,因此我愈发讨厌那个时刻。

  “小薰以后想学什么?”

  这是哥哥最常问我的问题,每次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他。

  “学新闻。”

  他听过之后会露出失望的表情,有时闭眼装睡,有时唉声叹气,有时驻足摇头。

  他说:“小薰,你得走自己的路。”

  可是他不知道,我只是代他走了那条路,或者他知道,却只是对我感到失望。

  我对哥哥的爱是隐秘而纯洁的,我从未想过将他占为己有,只是不断的想要靠近,一点又一点。

  在某个最厌恶的黄昏,我悄悄亲吻了他的睡颜。

  这只是我最卑微的愿望,却不知是怎么传到母亲耳朵里的,她罚我跪在家门前的地砖上,声称要将我送回孤儿院去,凉意刺骨,我只能呆呆地看着别墅的大门,第一次觉得这扇门高的难以企及。

  那个夜晚我第一次在清醒时想起A,我想起爸妈在选孩子的那天,A躺在床上痛苦的看着我,说她很疼,我离开了,于是那种疼痛到了我身上,如无数的蚂蚁撕咬着我的身体,那些陈年旧伤被扒开,我觉得我应该是在那时就已经疯了。

  母亲迅速把哥哥送回了国外,但也没有像说的那样把我送回孤儿院,只是待我更加严苛,我也已经毫不在意了。

  高中三年,我是富人家衣食无忧的孩子,穿最好看的衣服,还有一张旁人羡慕的脸,但我会在夜里拼了命读书,以换区母亲的一点优待。

  后来我顺利考上了父母安排的大学,哥哥给我写了一封信以表祝贺,还附了两朵做成标本的桔梗花。

  准确来说那是一幅画,我们躺在草地上看夕阳的油画,他不知道我讨厌黄昏,但我还是把那幅画妥善收藏。

  我明白哥哥的意思,他希望我能有自己的人生,于是我在苦修专业课的同时,瞒着爸妈选择了心理学的双学位,那是我第一次为自己做的决定,我是如此欢欣,很快给哥哥发了邮件告诉他这个消息,他也祝贺我,于是我们的交流频繁起来。

  但远在大洋彼岸的他一定不知道,这个看似依赖他的妹妹,怀抱着一颗怎样龌龊的心。

  双学位的事很快被母亲知道,她把我叫回去,我在回家之前带有私心的给哥哥发了邮件,但这一次妈妈没有因为哥哥在场轻饶我,也许在她看来,我的小聪明不仅是对她的背叛,还是一种挑衅。

  那个晚上,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我放火烧了别墅,只把哥哥叫醒一起逃了出来,但我其实是不想逃的,我宁愿与父母一起被烧死在那个囚笼里,带着我所有的过往,但哥哥拉着我的手,而我放不开那只手。

  他带着我逃跑也许只是出于本能,因为当我们逃出来的时候,他看着我的眼里写满了惊恐。

  他知道是我。

  后来被捕,接受审判,精神测试,强制治疗,对我而言都不那么重要,只有离开精神病院,奔向哥哥的那一刻,我才是我。

  我其实是不被允许开车的,但我还是租了一辆车,开着导航一直南下。我仍然记得那几天的天气都很好,就像我心情的写照,高速公路上的风很大,但我没有把窗完全关上,我享受着风拍打在我脸上的感觉,那么真实,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但下一刻,我脑子一片空白,等再有意识的时候,我的车已经完全翻了过来,似乎是玻璃碎片划伤了眼睛,我什么都看不见了,只觉得疼,但心里担心的还是我再也看不见那张喜欢的脸了。

  我再没有醒过来。

  重新恢复行动能力的时候我还记得自己出了车祸,可除了眼睛看不见,我身体上什么问题也没有。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只能小心翼翼的探索,然后出现了一个人,她说她能给我美好的人生,我接受了。

  她就是汐骨。

  汐骨对我很好,她给我的感觉和A一样,她会牵着我的手散步,会给我唱歌,直到有一天我说我想看蓝天了,她就把自己的眼睛给了我。

  那时候我还记得A,还记得蓝轩,我的哥哥。

  我总觉得在月城时我已是汐骨的傀儡了,然而我忘不了她对我的那些好,她曾是如此真诚的对待过我,我知道。

  直到我想起阿轩就是我亲爱的哥哥,我去找他,他站在巷子的那头,而我站在这头。

  “小薰,我要走了。”他满脸歉意的对我说。

  而我拼命的奔向他,想要去抓住他的手,却始终不能靠近一步,我知道是汐骨又在捣鬼了。

  我只能看着那张脸离我越来越远,最后像是化成了星光飘回天上。我还清楚的记得他最后说的那句话。

  他说:“去过自己的生活吧。”

  于是我想回去,离开月城,完成学业,去做个新闻工作者。

  但即使如此,爸妈也不会回来了,哥哥也不会回来了。

  没有哥哥的世界,我活不下去。

  那个夜晚我拖着残缺的身体看着圆月降下,旭日东升,我仍记得自己闭上眼睛的那一刻,看见的太阳是蓝色的,温暖的如同少年的胸膛,和烂漫夕阳下那个谁也不知道的吻。

   喜欢失落迷城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失落迷城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