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嘴是个小山嘴,基本上被一组石头建筑遗迹所占满,山嘴南段,有一个或两三个卵石多砌成的圆圈,现在所见到的应该是三个圆圈,但可能是先有一个,后来遭到破坏,又再砌一个。
同一时期也许应该只有一个,究竟同时又几个,只能靠层位关系来判明,可惜在这里却看不清楚,山嘴的北部中心是一个巨石所砌的平面做长方形的方框,中间立了一大堆石头,没有铺满,当时也不一定铺满,石头有的立着,有的倾倒,最初应当都是立着的。
在这个方框里面,没有见到柱基,柱洞痕迹,可见不是有房顶的建筑物。而是一个平台什么的祭坛,石方框的左右两侧,各用褐色岩石砌出一个长条,北端好似遭到破坏,因为尚未发掘完毕,是否合拢还不能判定。
南端则是敞开的,这两条黑褐色长条,类似为祭坛所加的边框,长条的外面又用灰白色的石灰石铺成向外倾斜的斜坡,这里已紧靠山嘴东,西两侧的斜坡,把这种灰白色的斜坡看成是祭坛的护坡吗,问题不大。
从南端的石圆圈到北端的石方框之间,是一片空地,整个山嘴显然就是一个公众活动的场所。
从遗迹形状看,石圆圈和石方框的意义显然不同,在圆圈的周围发现了几个女人的陶瓷雕像,可见这种圆圈应该是供奉女人雕像的祭坛。
从雕像残片看,似乎都是光的,大肚子这种特征和欧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女人石雕像是一样的。
大肚子的特征很值得注意,把雕像当成孕妇形态,应当和祈求繁衍有关,在原始社会或者是距离原始阶段不远的部落中,祈求繁衍常常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
比如现代咱们中土贵州东南部的苗族,还流行一种吃鼓脏的活动,十三年一次,女人们到神庙中取下贴在墙上的用面团捏成的男女像或者木雕男女像,祈求繁衍。
所有男女像,都是光的。在母系的农业部落中,把女人当做崇拜的神像,还可能具有另一种意义,也就作为农神的象征。
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当年曾把对生活又重要关系的三种农作物玉米,豆子和南瓜,作为农神祭奠时间则以女人代表。
从东山嘴陶塑像的形态看,能够直接表现出的含义是繁衍神,但联系到红山文化这种五千年前的农业部落来说,繁衍神和农神是都会有的。
长方形的祭坛,则应该是祭奠地母的场所,在原始的农业部落中,人们依靠农业来维持生活,因为见到农作物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便以为农业收成的好坏,在于土地生的赐予,于是普遍信阳土地神。
在人类学资料中,这种土地神往往成为地母。崇拜这个在咱们中土无疑发生于石器时代,后来一直延续到近代,三十多年前各地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庙,就是地母崇拜的遗痕。
据大量文献记载,在商周时代的黄河流域,这种地母神只要用树来代表,原因大概在于树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庞然大物。但是有的地方是用石头来代表的,古籍中有关用石头做地母神的记载,都指向中土东部地区的现象。
近十年来在咱们东部地区就发现了两处以石头做地母神的祭坛痕迹,一个是徐州附近铜山县的丘湾,时代相当于商周的殷墟阶段。
另一个是连云港的将军崖,时代不大好确定,从祭坛上的石刻岩画阿德技法来看,我认为也是青铜时代左右的。只得注意的是,用石头来作为地母神的,正是亚洲大陆频临太平洋的东部地区所流行的。
除了这两个出青铜时代的遗迹外,在讲述丹徒县的农村中,知道近代还往往每个村子立一个女人石雕像作为地母神,在曹县半岛上,立一块巨石作为土地神的习俗也至少沿袭到中世纪。
如果从更广泛意义的巨石祭坛现场看,在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都是流行的,东山嘴这一带或者说红山文化的分布区,正属于咱们东部地区在这个地区用石头来象征地母,是合乎情理的。
一个山头上,既有祭奠繁衍神或农神的祭坛,又有祭奠地母的祭坛,这对于处在母系阶段的农业部落来说,当然是最重要的场所。就五千年以前的红山居民来说,要修建这样一大片祭奠场地,显然要花费巨大的劳动量。
一个氏族,一个部落恐怕难以承担的。在这个山嘴上,除了祭奠以及外并无生活的居住遗存。
这就提供了一个信息,也就是当时的居民大概要长途跋涉到这里来进行祭奠活动,而这个场所,又大概不是一个氏族一个部落所专用的。
如果这是一个由若干氏族部落所共用的场所,那就可能是一个部落联盟的最重要的集合地。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其它郭嘉的一些青铜时代或更早的遗迹中是屡见不鲜的,如约翰牛有许多巨石遗迹,就是离开住地的祭奠场地。
了解到这一点,就会想到咱们的其它许多新石器时代部落一定也会有种种离开住地不近的规模很大的祭奠活动场地,正是今后应该寻找的。
把这个长多推断为部落联盟共有的,根据其实只有两个点,一是这个场地规模很大,在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没有一处可以容纳下这么大的祭奠场地,二是周围很远才有红山文化的居住遗址。
但要判断这个联盟究竟有多大空间范围,只能靠以后的调查了,由此就略略知道,东山嘴遗址的发现给咱是有列一些野外工作的新要求的。
但要寻找从传说中的英雄时代到早期成文历史阶段的具体面貌,几乎都是一个重心。咱们这考古研究六十多年来的工作也正是这样,兵器始终随着有关这种东西的认识逐步深入和扩大,不断补缺。
咱们中土的考古学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材料什么的是相当不足的,考古所就进行了寻找西周的王城和酆都遗迹的工作。
至于商文化,这时期则在早已搞清了安阳的殷墟期遗存的基础上,又在郑州二里岗等地找到了商前期的遗存。所以考古所在五十年代末以后,又打理寻找夏文化这个缺失的环,并在偃师二里头进行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发掘。
由于夏虚所在地还有晋南之说,七十年代以后又在那里寻找夏文化,重点是发掘夏县东下冯和襄汾陶寺。往后一地点,因为曾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墓葬,又有众多的在当时来说是非常讲究的漆器和体型很大的鼓等物,颇具有阶级已经分开,郭嘉已经出现的味道,边产生一种认为这就是夏文化遗存的看法。
但陶寺遗存的陶器特征,却一望就知道相当于龙山阶段,据碳十四的年代数据,早期约为公元前两千五百到两千三百年,下限不晚与于公元前一九零零年,年代主体要早于通常估计的夏代。
如对陶器作仔细分析,还可以见到其盆形篱,折腹盆和豆等,同嵩洛一带的龙山遗存都有相似的地方,矮腹的扁足鼎和长江中游龙山阶段的同类器颇有些接近,单耳隔等器有具有晋,陕,豫交界地的龙山遗存的特点。
连体斧灶,鼓和高袋足是分隔等则显出强烈的本地特征,其其中的高袋足是分隔珞又和雁北,内萌古西部及陕北一带的同类隔又显然存在着相当的文化上的联系。
拿这些特点和较晚的二里头及东下风遗存作比较,还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是缺乏整体的相互关系的。
因此,只要把年代界限,分布地域和陶器特征这三个方面联系在一起考虑,就能认识到夏文化只在二里头和东下风遗存那里去寻求,陶寺遗存的族属,应当其它考虑。
但陶寺遗存无疑应该是一个文化中心,一个遭遇夏代数百年的文化中心,一个高于同时期黄河中游其它族属的文化中心。
这样的东西,应当属于哪一个族呢?按之地望,陶寺一带的晋南之地,故称为唐。封于晋南的周初的武王之子也就称之为唐叔邹,古史传说有谓帝绕为陶唐氏,都于平阳。
这种传说,延绵至今,所以襄汾城郊现在还保留着规模雄伟的造诣建成的绕庙。
古籍有记载帝绕仲向东扩展,义叔向南扩展和仲向西扩展,和叔向北扩展的传说。
这同陶寺遗存所含既有本地特征,又有其他四方文化因素的情况,也正好吻合。
这岂不令人怀疑陶寺遗址或者就是帝绕之都?陶寺遗存或者也就是陶唐氏的东西?
从二八年的发掘殷墟开始,咱们考古学对传说时代和早期成文历史阶段的探索是,首先确认了商文化,以后又肯定了周文化,五十年代以来又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寻找夏文化。
现在,夏文化的面貌应该是逐渐清楚了,此时如果回头看看探索夏文化过程中的那些发现,对陶寺那种早于夏文化不久而又显然是当时黄河中游的一个文化中心的遗存的性质,必经引起一种新的认识。
我想不管现在大家的具体看法还有多大差异,探索咱们传说时代的考古学研究的新阶段,必经已经可以开始了,这正是咱们六十年来追寻中土文明发生过程所得到的一个重大成果。
而这些里面当然也发现了早已失传的文字,应该是目前所知咱们中土内发现的一种最早的古文字,理由当然是有的。
比如全部刻画可明显分为十一个个体,每个个体形态各异而又有类似后世汉字中都首式的组成单元,正具有商代甲骨文以后历代汉字的形体特点。
刻画既然有十一个个体组成,必然已成文句而不会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从这十一个个体位置安排的高低,疏密情况看,其内容应该是自上而下,自右到左顺序而读,也正合乎商代甲骨文以后汉字书写方法的传统。
出土的层位有一二三五层全部包含物及陶片本身都属于龙山文化,陶片上的文字就不可能是后代刻画上去的。
我所以说这是目前所知道咱们中土最早的一中种古文字,是因为过去在山东宁阳县堡头村,颖县凌阳河与大竹村,诸城前寨以及讲述邳县刘林与大墩子等地陶尊,陶缸或传世玉器上的所谓大汶口文字,只有九十种形体。
都单独存在的,未见连续成句子的现象,之可认为是一种符号,极有可能还是氏族徽号,把这种符号看做是文字的前身或是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文字,当然是可以的。
但如果说成是已经可以连续成文的文字,至少还缺乏明确的证据。丁公所出那块陶片上的文字,现在还不能解读,由于这个发现一下子就把咱们中土文字出现的时间往前推了千年之多,它和商代甲骨文之间既然有那么远的距离,难以解读似乎是很自然的。
但如果是同一种文字,一千年的变化,似乎有不至于那么缺乏形体上的联系。因此有理由认为这种龙山文字和商代的甲骨文,也就是说这种文字和商代甲骨文 很可能是两种文字。
现在,从黄河下游到中游,有关这个时期考古发现,已经相当多了。无论是制陶工艺或者是玉器制作,乃至城市的形成,都表现出山东地区的文化发展程度要高于河南地区。
所以,在这个地区首先出现文字,应当是可以理解的,而文字的较早出现,也正进一步表明那时这里的文化要高于河南一带。
一年多以前,我有个想法,并且以为四千多年前发生的一次延续了千年的特大洪水,摧毁了龙山,梁旭文化,才使得黄河中游的夏商周文化得以先后强大起来并征服其它族群,建立了咱们中土最早的几个王朝。
也许还是因为这个原因,
喜欢鬼葬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鬼葬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