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将血

将血 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四十一章武学(五)

将血 河边草 7255 2021-03-29 13:56

  

  

  

  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四十一章武学(五)

  八月间,承恩湖畔彻底的成为了一处大工地,以工部匠作监为首,数十民役,还有数百人的蜀人囚俘,几百人在这里挥汗如雨的劳作,将刚建成不足两三年的武学拆的七零八落。

  说起来,两年的蜀中战事虽让巴山蜀水间腥风血雨,元气大伤,但对于大秦来说,却凭空多出了数十万人的囚役,使民间百姓的劳役骤减,日子比往年可是轻松的多了。

  这些囚役也很是好用,比之民役,省下不少钱粮不说,还可以随意差遣,不用顾及其他,当然,怠工的,逃跑的,反抗的也弄出了不少麻烦,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这些囚役用起来更加的顺手,起码,出现些许的伤亡,就根本不算什么,不像民役那般麻烦。

  尤其是随着这些囚役越来越多,许多以前不曾料想到的事情也显露了出来,比如说许多地方,出了私下买卖人口的龌龊事儿,当然,这样的事以前也是有的,属于屡禁不绝的痼疾,只不过现在随着蜀中囚役的增多,一些人贩子将目光转到了囚役的身上罢了,而且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其中多数根本不是什么官商勾结,而是囚役自己乐意,偷偷的与人私逃,毕竟,为人仆役,总比这么整日里拼死拼活的干活强吧?

  其他的麻烦还有许多,这里便不一一列举了,反正情形渐渐开始混乱,其实万事皆是如此,有了个开头,就总会发展出许多的枝节出来,并不稀奇。

  不过这么一来,却是迫使大秦朝廷有了颇多关注,而朝廷之上,也从来不乏聪明绝顶之人,见此情形,有那户部小官便对上官道了几句,任由事生,终成乱局,不若编订明律,尽自约束,以为垂范,今观其事,于国于民大善焉,可为成例,再有犯律法者,刑罚可酌情略减,使之劳役,刺配之制,费时耗力,也可如此行之,云云。。。。。。。。。

  俨然一篇以役代刑的大文章,那上官琢磨了一下,估计是觉着自己人微言轻,终是不了了之了,但一次酒醉之后,却是说与友人,那友人颇为开明,又多次说与旁人,接着,便渐渐传扬了开来。

  若是太平天下,便也罢了,毕竟大家伙儿无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抱残守缺,事事皆拿祖宗成法出来说事,事实上不过是不愿失掉安然享乐的太平日子罢了,但如今却是不同,大秦战乱频仍,律法时有变更,大家不怕做事,就怕巢覆舟倾之祸的时节,一些变革的阻力也就微乎其微了。

  于是,一些御史台的人在听闻此议之后,便上了心,也没多费事,有人上书,中书具本上奏,之后明诏下来,令翰林院协刑部一同编订细则,一番程序走下来,波澜不惊间,大秦律上就多了几条,于是乎,自汉唐以来,最明确的“刑役法”诞生了,之后大秦治下各个府县陆续便多出了许多役营,有整修河道的,有平整道路的,有开荒以资官仓的,也是开山挖矿的等等等等。

  不数年间,就成了民役之外,最重要的徭役方式,随着大秦征战连连,这种囚役的队伍也在慢慢扩大,到得顶峰之时,怕不有百万众的囚役在大秦各处劳作,而这个被后世称之为封建帝制之下,最残酷的法律的律法条文,却是在大秦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承袭了下来,其中屡有变更,但根本上却还是一样,那就是刑役与民役共存,尤其在战时,刑役更是彻底的占据了优势。

  这些都是后话,刑役的优劣先不去提,反正,此时大秦的官员们几乎在无意识间,便立下了对后世战争影响巨大的律法,改变的是许许多多战俘的命运,也改变了后世许多战争的结果,使失败者再不是非死即降两个选择,当刑役发展到最极端的时候,一个活着的俘虏甚至要比十个敌人的首级还要来的值钱的多。

  当然,在这个时候,大秦的官员们还只是就事论事,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稍稍有些别的延伸,即便是看到了战俘的好处,却也断没有想的那般长远,而那提出此议的户部张姓小官儿却是得了上官的赏识,很快晋升为七品承文郎,终于正正式式的一步踏入了官场。

  从大秦景兴四年开始,许多东西都在变,甚至景帝陛下有了改元的意思,不过却为同门下平章事李圃所阻,而李圃担心的只有一个,朝廷上下如今已有些不堪重负了,从中书到六部,皆是一片忙乱的景象,若再行改元之事,只能是乱上加乱。

  当然,话不会说的如此直白,引经据典的劝谏的结果就是,景帝陛下明智的打消了现在改元年号的念头。

  不过,欲行之事为人所阻,再英明的皇帝的也会有些郁闷,就在心绪不佳之时,却是想起了许多时候未曾出现在朝会上面的心腹之人来了,那人说话有些时候虽并不好听,但在景帝心里,其人忠心却是朝中独一无二的,当然,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其中缘故却有许多,最重要的就是那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从来不会如旁人般,将真正的用意掩饰在一大套的虚词当中,让你分不清吧辨不明的。

  说要领兵入蜀,便上了平蜀七策,说要接掌武学,之后桩桩件件,就都冲着武学去了,据说只在中郎将衙门见了几个指挥使之后,就再没到中郎将衙门视事过,之后派人各部的跑,要人要钱从不手软,值此时节,很是让人头疼了一番。

  而对于朝廷发生的一件件大事,也好似充耳不闻,朝会上见不到其人的影子,也不回府,据说就泡在了武学那里,一副要大兴土木的样子,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试想一下,一个朝廷三品羽林中郎将,却一门心思的想要办学,即便是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也让景帝心里觉着其人太过不务正业了,相比,若是。。。。。。。。。若是朝着京军兵权使劲儿,却还让人觉着有那么几分合情合理。。。。。。。。。。。。。。

  于是,当李圃带着几个中书重臣躬身退去,景帝却未再叫人进来议事,而是命人去召了个内衙的主事过来,劈头就问,“你可知羽林中郎将赵柱国现在何处,在干些什么?”

  “回禀陛下,大将军如今常驻于国武监,等闲不会回转京师,之前派人去瞧过,武学原有屋宅,已拆的差不多了,大将军正督促人重新搭建,奴婢派去的人也问过,恐怕还需明春,才能瞧出个模样来的。”

  “朕。。。。。。。。。。朕听说,再过几日,赵柱国不是要成亲的吗?上次成亲闹的沸沸扬扬,这次怎么。。。。。。。就一副不闻不问的样子?太过厚此薄彼了吧?”

  那主事低垂着头,心里砰砰直跳,脸上肌肉也***了几下,这个。。。。。。。这个好像得去问赵大将军本人吧?咱们内衙只管刺探消息,哪里还能管得到大将军的家事?同一个婆娘生的儿子还得分个长幼轻重出来,何况是娶到家中的女人了?

  不过心里是怎么想的,嘴上可是半点不敢露出来,只是垂首跪在那里,这话头他可不敢接,赵大将军哪里是他这个身份能轻易置喙的?

  景帝李玄谨也觉出了这话颇为有失威严,皇帝关注臣子的婚姻大事,一次那叫恩宠,再多便有不妥了,即便是皇子选妃,皇帝老子也断不会一个个看过去,事事亲问,何况是臣子了,所谓过犹不及,便是这个道理了。

  一觉不妥,随即挥手屏退此人,不过想到皇子,他的心思却是转了开来,蹙起眉头,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己虽正值壮年,春秋鼎盛,但迟迟不曾立下太子,已招致许多传言,更在前些时候,险些酿成大祸,而今蜀中平定,再有个三两年,地方上也就能彻底的平静下来了,也是到立下太子的时候了。

  一如所有君王,对于自己的儿子,也就将来许会继承帝位的太子,那种复杂难言的感情实在非是外人能够理解的了的,想到这个,不由有些心烦意乱,加之本来就有些烦躁,一股莫名的火气在这位大秦帝王的心中越烧越旺。。。。。。。。。。。

  当然,能够享受到皇帝陛下雷霆之怒的人不少,但却也绝不会多了,所以,这一天皇帝陛下龙体欠安,将陛见的大臣们都打发了回去,而景帝本人却是施施然的移驾凝翠园,散心去了。

  。。。。。。。。。。。。。。

  “大人,已经拆的差不多了,再过三两天,卑职等就可以着手打下石基,按照节气,霜降之前,应该可以完工,待到来年初春,开始正式动工,卑职等估算了一下,来年夏末时候,这个。。。。。。第一期便可完工,到时正好开始。。。。。。。这个第二期。”

  工部员外郎韩春江陪在羽林中郎将赵石身旁,仔细禀报着工期,比预期的要快一些,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人手充足,不管他这里提到什么,那边中郎将大人几乎只需交代下去,自然有人去办,不论工匠,还是各种器械材料,调拨起来都是顺风顺水,没有一点的耽搁,和以往修建河堤,道路时遇到形形色色的麻烦,只要一个关节料想不到,就得耽误工期的情形截然不同。

  在羽林中郎将大人的权势之下,许多难处都是迎刃而解,敢于刁难的硬是没有一个,人手几乎是想要多少给多少,若非匠人太少,大秦各处,还有蜀中那边今岁又调了许多过去,照这个情形看,这五年之期却能缩短一半儿的。

  当然,这里面他们两个领头的员外郎也没少出了力气,算起来,工部不算是冷清衙门,每年都忙碌的很,不说皇宫每年都要修整,就说大秦各处的城防,堤坝,道路,沟渠等等等等,全都在工部职责之内,如此这般,想要闲下来,哪里能够?

  但朝野上下却没多少人愿意来工部,只因工部太累,脏活累活一年年的干下来,升迁却是极难,尤其是一些城防修建,更是干系重大,一个不慎,主事官员就得丢官罢职,甚至有的性命都是不保。

  而其中还有匠作监如此重地。。。。。。。。。再说,所谓士农工商,工匠也只比商人略高一筹,几于贱役无异。。。。。。。。出了事是自己的,有了功劳却是别人的,往死了用人,却看不到多少指望,又有谁脑袋发了昏,愿意到工部任职?

  所以,如果谁从其他各部调任工部,不管给了你什么样的差事,其实与贬斥无异,所以,工部上下,出了尚书大人和侍郎大人外,其他人等,眼前都是灰蒙蒙的。

  所以工部有那么一句话,办外差,不如在京闲呆,去府县,不如从军看库,去河堤,不如修桥补路,去城防,不如皇城建屋,聊聊数语,道尽了工部上下的辛酸无奈,而常年和民役,匠人打交道的工部官吏,这身段哪里又高的起来?

  唯一还好的是,工部官吏的俸禄在六部是数得着的,不然的话,多数都是寒门出身的工部官吏就只得冒着砍头的危险,去拼命贪贿了。

  而从那一段民谣般的警句中看以瞧的出来,工部的差事是有差别的,而且差距还不小,也不用想的过分黑暗和复杂,只是因为有的累的要人命,有的却很清闲,有的干系重大,有的则干系轻微罢了。

  而像如今韩春江身上担的这个差事,却要算得上是工部中少有的美差了,一个是不用离得京师太远,第二,既非河堤,又非城防,不用累死累活却还提心吊胆。

  第三,虽说眼前这位炙手可热的大将军的许多要求很是怪异,既非园林之类的格局,又非书院常有的模样,与工匠们谈论许久,颇觉有些乱七八糟,不知建成之后,是个什么鬼样子,但总归多数不过是建些宅子,池塘之类的轻省活计,不用太过劳累。

  起初还担心这位凶名在外的大将军不好伺候,将工期什么的定的太紧,又不愿多费人力物力,那可就麻烦了,但现在却也放下了心来,大将军好说话的紧,也讲道理,与外间传闻很是不符,当然,出了大将军这身好比五丁力士般的皮囊除外。

  没有限死工期,虽说什么第一期第二期的弄的很是新鲜咬口,但毕竟这法子也不算稀罕,就算大将军自己不说,他们也能想的出来,权宜之计嘛,工部老吏,谁要没这点变通的本事,哪里还干的下去。。。。。。而人力物力都跟得上,自然也就是工部中少有的美差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头疼之事,那就是这国武监最重要的几处建筑却要费好大功夫了,需要至少十位精通楼宇格局,技艺精湛的老匠人才成。

  而其中还得有几位擅长土木的,若想活计做得漂亮,还少不了数位雕工彩绘的高手,选材上也要费上一番心神,土石到是好说,但木料上却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照大将军这个劲头儿,还不要什么有什么?而让人尤为心动是大将军的承诺,只要活计干的好,大将军另有赏赐不说,还要上奏朝廷加赏,银钱之类的阿堵物就算了,若能趁机调离工部。。。。。。。啧啧,可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不是?

  有了这等好处,以及意外之喜,不光是两个充作监工的员外郎喜出望外,就是轮番调来帮工的几个也都有了几许盼头,干的分外起劲儿认真。

  略过这些不提,赵石和身旁的这位工部员外郎的形象也差不多,精神头分外的好,只是满面尘灰,一身粗布衣服多少已经看不出颜色来了,手上紧紧抓着工部绘图匠人绘制的羊皮图纸,一副工头的样子,哪里还能瞧得出,就在半年多以前,还是统领千军万马,征战杀伐的大将军?

  听了韩春江说话,他干脆的道了一声好,接着又道:“那就定在明年夏末,到时这里就要进驻生员,都记紧了,千万不能误了,不然我唯你是问。”

  韩春江黑瘦的脸上满是恭谨之色,躬身道:“请大人放心,卑职断不敢信口开河。”

  “那就好。。。。。。。”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续道:“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只要别耽搁了工期。。。。。。孰轻孰重,你们要弄明白。”

  “这个自然,若非您在,换个旁人,卑职哪里敢说一个期限?”

  不轻不重的拍了一记。。。。。。。嗯,效果看不出来。。。。。。

  不过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远处一个亲卫领着一人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到了近前,还没等亲卫开口,被带来那人已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带着些哭音道:“家祖。。。。。。。。。家祖快不成了。。。。。。。。还请得胜伯速随末将回城,家祖想见得胜伯一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