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胡得高的尸体炸了尸后,把尚书府的上下人等都吓的不轻,胡尚书夫妇那受过这等惊吓刺激,儿子活着时看着是个儿子,而死了就看的是鬼了,于是当即昏倒于地。
尚书府的上下人等,于是也都纷纷的奔逃东躲西藏,那个不拿着自己的命要紧,都怕那胡得高的尸体向自己冲过来,于是,也都四散奔逃。而那胡得高的尸体,瞬间就似没有反应一样,对这一切的变化就如视而不见,就在他们都纷纷乱成一锅粥奔逃之际,竟直就如一溜烟似的跑出了尚书府。
等胡尚书夫妇醒过来,再反应过来时,再吩咐上下人等,要去找人,吩咐要把胡得高抓住,不论是人是鬼,还是没死还是死了,都要抓住弄明白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时,再还那里能找到胡得高的影子,那胡得高的尸体却已经早跑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
尚书府的上下一干人等,下至仆人上至管家,在寻找胡得高的时候,无不上下牙都在打架,都被惊的瞬间魂魄就要出鞘一般,却又无可奈何,只有硬着头皮,遵照尚书老爷的吩咐寻找,心里即要找又怕找着,生怕找着之后,那胡得高的尸体再向他们扑过来,到那时,要是胡得高的尸体在跑的比他们快,那可怎么办?要是再背胡得高的尸体追上,那还不被吓死?想到这些,尚书府的这些人,那敢真找,一边找还一边在心里求爷爷告奶奶,千万别让他们碰上。如此还那里再能找到胡得高,自然是寻找了半日,见也没有寻找到胡得高的半点踪影,于是就又按照不甘心的尚书的吩咐,再四处撒开人网寻找,却在这种心态下,仍然还是找不到。
但他们那时刻战战兢兢害怕碰上胡得高的心,又那里知道,此时的胡得高,因为皇上要金殿面见新科状元,给新科状元锦袍加身,因此判官又借胡得高之身,让李元信的魂魄又到了胡得高的身上,李元信的魂魄就借着胡得高的身体,去参加面见皇上锦袍加身之典礼。待受完了状元冠袍加身之礼庆后,判官又怕再生出事端,露出破绽,所以就让李元信连忙赶快的向皇上请假,以到未阳县接双亲为由速离开京城,也好借此之故,好魂归本身。
皇上恩准后,判官就让李元信不敢怠慢,星夜立刻离开京城,向未阳县进发。待到出来京城,来到郊区野外天黑下来的时侯,判官又让李元信脱下状元冠袍,以出轿借去小解为由,让李元信的魂魄离开了胡得高的身体,将胡得高的尸体弃于郊区野外,并连夜上轿星夜再向未阳县进发。
而胡得高的尸体,判官便在李元信离开京城的第二天,让胡尚书在野外找到了胡得高的尸体。
判官在离开李元信时,对李元信的魂魄道:“你此番中状元,乃是天经地义,顺应天意民心,你也不要为此事再多想,往后不管发生什么,你只要记着这状元就是你亲自中的,无论见了谁,你都要有这样的心,你放心,善恶自会有分明的。如此,对胡得高父子而言,是有些过分,也多少感到有些残忍,但是,你想想胡家的所作所为,就一点也不过分了,也不感到残忍了,这都是胡家胡作非为咎由自取的结果,胡家要是不害的你一家人家破人亡的话,又怎么会落得如此呢?如此,这也算给他们个报应吧,胡家的做法,要是不得到这样的报应的话,世上再怎么会有善恶之分呢?和善恶报应呢?胡得高乃是胡尚书的独生儿子,这样的报应,也足可以对作恶多端的胡家当头一个痛击了,这样做一点也不为过,相反还会大快人心,让世上的人看到善恶之分。李元信,你今天记住我说话的道理,心平自然正,心无邪念自然光明,你以后做了官后,希望你能牢记这些,在民间为官,时刻不要忘记自己过去的苦,把自己的苦比别人,这样你才会看到别人的苦,才会在世上为百姓做个好官。你中了状元,这才只是你的人生刚刚的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怎么走还要全靠你自己,以后的命运也要全掌握在你自己身上,你的为官之道,就会决定着你的命运,希望你不要忘记我今天说的话,你要时刻想着胡家为官作恶的报应,这虽然不是你的事,这是天理昭然,但你也不能忘记,这对你以后为官是有好处的,好了,我去了,接下来的一切事情,就由你自己去完成吧,本判官去矣。”
说完,判官立刻一闪,再不见了身影。
李元信对着判官消失的地方躬身一礼,道:“多谢判官来人间匡扶正义,判官今天之言,元勋将终生牢记在心,时刻不忘,此元勋之为人之道,之为官之道。”言毕,而回来上了轿,到轿内,而吩咐起轿,继续前行,向未阳县进发。
如此,这一行人等,护卫差人都一齐兴高采烈的抬着状元爷,日夜兼程,饥食累歇,状元爷道他心里高兴,暂不吃不喝,未有吩咐,不得掀开轿帘打扰他。上下人等,都还不知道状元爷的体性,所以都谨遵吩咐,都不敢无故打扰状元爷,就累了歇,歇了行,饥了饿了渴了吃喝,吃了喝了再行,一路上也无事端,就抬着状元爷不日来到了这未央县的县衙,从而便有了以上的那段奇迹般的经历发生。
李小二听到这里,感慨万分,不由感叹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夜里一晚上连着做了两个都是一样的梦呢,原来这都是阴司判官在显灵,怪不得叫来的所有的郎中,在看了你的身体后,都说出来的话,都完全一样的分毫不差呢,原来是这样,这都是阴司判官的安排,怪不得我断了这么多年的案子,却一直糊涂着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怪不得你的身体被我带回县衙之后,再一直如生一般的不变样呢,原来是这个缘故。怪不得所有的童子都来到县衙看了你的身体之后,都会异口同声的说你还活着呢,今天我终于解开了所有的这些迷,解开了存在于我心中很长时间了的疑堵。到了今日,我这才彻底的明白了,也让我彻底的明白了一个道理,看来人不管为官还是为人,都要当个好官做个好人,这样当个好官做个好人之后,既是遇上鬼,也会是有惊无险,也才能不受到作恶的报应。象胡尚书父子,那胡尚书谁不知道他是个奸贪之人,其子又如此,这也是理在必然。儿啊,看来你这官得来的虽是蹊跷,但也理所应当,也得来的极是不易,他含着你一家人的血泪,所以你以后一定要做个好官,清官,为穷人办事的好官。”
李状元道:“谨遵父亲教诲,孩儿以后一定永世不忘,牢记于心,这样方能半夜遇鬼而心不惊。”
于是,象李小二这样为人为官的世上不多的好官,李状元在将李小二夫妇以双亲之名,在凑明皇上时,并恳请接双亲入京时。皇上念新科状元一片忠孝之心,又察李小二为官一世清廉,做了一辈子官,而仍然是一个知县,随感念其为官之道,随准了新科状元之请求,下旨将李小二升为三品调京听用,而使新科状元也得以顺利的离开京城,来魂归本身。
至此,李状元进京赶考这段经历遭遇,再后来通过公主,又经过了皇上,而变成了一段奇闻在民间被流传了起来。此时后话,这里暂且不提,却在这里先有一句话来颂这个故事,那就是:
为官莫坏莫害人,莫忘世上有报应。
为人为富莫害理,害理即是得便宜,一样报时吃大亏。
为官莫要无人心,世上人人都有心,上天无眼虽无心,可是报应却有踪。
为官若是为好官,身为好官自清廉,其乐无穷乐在心,半夜谁怕鬼叫门,自是人人都相钦。
此话再按下这李状元与县令李小二这番父子相认的喜悦暂且不提,再说那胡尚书在郊外寻着了儿子胡得高的尸体,那胡尚书眼看着儿子死而复活,活而复死的事蹊跷,就心中感到蹊跷间而生疑,而心道:“我的儿子胡得高既然死了,又如何能炸了尸呢?炸了尸尸体如何又能跑这么远,一个人会跑到郊外的野外呢?”
于是,就带着这些疑问在回来时,就再询问城门官,却城门官的回答是都一直没有看到有胡得高的尸体跑出城去,于是,胡尚书心里就更感到儿子胡得高的事更有些蹊跷了,特别再想到儿子活着与他争吵时,一直说没有进考场,而被关在一间黑屋里,和儿子的表情,和说的所有的话,和儿子好象受了委屈一样,现在越想越感到不对劲,感到可疑有问题。于是,胡尚书想到这些,就更感到奇怪了,和更感到儿子的死也死的有些蹊跷和奇怪了。
于是,胡尚书就心里隐隐约约的起了疑心,对儿子这次名落孙山的事也感到不是偶然了,感到这里面肯定有很多的文章在里面。
于是,起了疑心的胡尚书就心里不甘心,为了弄明真相,在将儿子的尸体埋葬之后,他就下决心决定要把此事,及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幕后黑手给揪出来,好弄明真相弄个水落石出,也好为儿子报仇雪恨,给儿子和自己彻底的一个交代。
于是,他想到这些后,就又动起了脑子,费起了心思。毕竟这胡尚书再要费心思要怎么办,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血泪状元情请大家收藏:(321553.xyz)血泪状元情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